班級微信群家長屢屢被踢:老師,我該怎麼和你溝通?

2020-12-17 東哥教育說

近一段時間,頻頻爆出家長在微信群中與其他家長發生摩擦,進而和老師發生摩擦,最終被踢出群的事件。

這樣的事情,不是新聞,而是一直存在於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學校 ,特別是家長與孩子班主任之間的現實情況。

家長很煩惱,班主任老師更煩惱,有熟識的朋友同學孩子上學,託東哥多多照顧的同時,都不忘了問一句:這老師怎麼樣,好說話不?

由此可見,家長的煩惱,是從孩子一入學就有的——可是,作為一名教師,東哥聽的更多的,是同事對家長的抱怨:當然,這一點除了職業圈子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一個家長,只是面對一個老師,一個老師卻要面對幾十個家長。

那麼,作為一名家長,應該如何與孩子的班主任進行日常溝通呢?

綜合來說,家長與孩子班主任的日常溝通,無外乎以下幾個時間節點:

一是孩子入學。這一點特指孩子進入一個新學校,分到一個新班級的時候,家長一定會把孩子親手交到班主任老師手裡,順便認識一下班主任老師,留個聯繫電話,加入個家長群(注意,這個時候,班主任老師 一般對於家長沒有什麼概念,因為太忙,家長也太多),家長也會習慣地託付老師多照顧自己的孩子,班主任老師一般會順口答應,不具備什麼實際意義(如果孩子確有需要照顧的特殊情況,建議在這個時候,和班主任老師溝通一下,例如因為視力有座位需求,或者身體其它原因導致的一些特殊情況

二是家長會。開學之後,特別是在考試之後,學校或者年級班級往往會召開不同級別的家長會,建議家長積極參加,班主任往往會在家長會是總結班級情況,也往往會在這個時候與有問題(紀律或者學習)的孩子家長進行溝通,雖然很容易出現家長一擁而上圍住班主任問長問短的情況,但是畢竟是一個很好的家班交流機會,這個時候班主任有針對性的指出,往往是孩子一個階段的表現,而且家長的意見和反饋,更容易被班主任接受。

三是考試之後。之所以把這一點和家長會區分開來說,是因為,對於許多家長,特別是孩子成績波動大,退步大的 家長而言,這個時候才是最焦急的時候,恨不得班主任能夠對自己孩子耳提面命(事實上,考完試,這一點班主任都會自己去做的,每個孩子成績有大波動,老師一點也不比家長少費心思,只不過,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有些複雜,需要家長和班主任積極配合)。

四就是日常溝通。特別是有事情找孩子,給孩子請假送衣服送藥送吃的等等,也包括孩子因為違紀叫家長的特殊情況,也包括了微信家長群中的日常溝通。

以上四個時間節點,基本涵蓋了家長與班主任乃至學校溝通的主要節點,那麼,家長和班主任老師溝通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東哥整理了如下幾點(請注意,此為溝通原則,換句話說,注意一下,有助於相互之間的溝通,不要誤以為是高壓線種種,那種認識,首先心態就錯了):

帶著善意和理解進行溝通

一是不能存在有求必應心態。正當的要求,正常溝通,不能只要開口就必須答應,否則就是「你還當老師呢」云云——班級管理很複雜,許多時候,兼顧整體比個人需求要更重要,家長認為很合理的一個需求,很可能拿到班級層面,就是不合適的。

二是能個別溝通,不當眾溝通(此點特指一些類似於換座位或者請老師找孩子單獨談心之類的要求)——在微信群裡 ,許多家長採取有話直說的態度,殊不知這種要求,實際上是對班級公平的一種損害(你想一想別的家長在群裡提這樣的要求,你的心理感受就明白了),如果確有需要,微信私聊即可,如果可以,老師自然會有相應的安排。

三是溝通打好提前量。誰家也沒有掛著無事牌,如果抱著有事就馬上找,找了就馬上辦的心思,很容易使班主任陷入一種無所適從的生活狀態,要知道全班幾十個學生,每天有個五六個有事情來找,或是中午或是晚上,班主任就別想休息了,而且有些家長會出現快中午 下課的時候到 學校門口,就讓班主任老師找孩子出來見面的情況,班主任老師往往已經下班,還得聯繫科任老師,有的卡 在吃飯點,孩子已經到食堂用餐,壓根就無從找起。

四是注意維護班主任老師的尊嚴,或者說,真正的從心裡尊重孩子的老師(不要因為孩子面上尊重,心裡卻瞧不起)——這一點,在家長群裡特別重要,不在家長群裡聊無關的東西,不要在家長群裡炫耀自己的家庭或者是孩子。

都是為了孩子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家長與班主任老師的溝通,只要秉承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原則,就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一句話 ,都是為了孩子(此文僅供各位家長參考,不涉及教師隊伍中個別害群之馬現象的討論)!

相關焦點

  • 又一封老師辭職信火了!班級微信群該發些啥?濮陽家長和老師這麼說...
    如果學生在校期間表現不好,老師是否應該在班級微信群廣而告之?咱濮陽的家長和老師對不久前引起熱議的老師辭職信事件怎麼看?班級微信群中發布的信息在大家心中有沒有「紅黑榜」?6月14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家長和老師在班級微信群裡應該怎麼交流
    作者:黃帥  「排隊」點讚、「蓋樓」感謝老師、「炫耀式」曬娃、微商代購……原本作為老師發布通知、與家長溝通平臺的QQ、微信家長群,已經悄然變味,每天動輒幾百上千條信息,讓不少家長和老師直呼「受不了」。
  • 班級微信群就該這樣管理,老師、家長請查閱
    班主任老師在享受利用新技術溝通交流的快捷便利的同時,卻又不得不面對此起彼伏的群「事件」:刷屏、客服、紅包、曬娃、潛水、攀比……管理「班級微信群」瞬間成了不少班主任的「頭疼事」。 如何讓家長微信群有規範!究竟什麼才是微信群的「正確打開方式」呢?老師在使用群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幼兒園班級的微信群就該這樣管理
    各位老師,你建了幾個家長群? 隨著微信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家長微信群」逐漸成了每個班級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老師們會通報孩子們的在校情況、發布重要通知;家長們有疑問也會在微信群上與老師溝通。但是交流的便利和無孔不入,讓很多老師和家長都「跑偏了」,反而增添了許多煩惱。
  • 「執著家長」進班級群,多次更改群名,老師無奈把他踢出群
    眼看著兒子濤濤上小學六年級了,老師拉了新的學習群,李先生便按照要求加入了這個班級群。家長們都知道,進群後都是要更改群暱稱的,這樣方便溝通。但&34;李先生卻對此很是陌生,看到語文老師提醒說把名字改為&34;,他摸索著把名字改成了&34;。
  • 我一句話被班主任踢出了微信群,其他家長、孩子會怎麼看我?
    開學時,孩子班主任會在班級門上或者牆上貼一個二維碼,讓家長掃一掃進班級群,有什麼事情在群裡通知,但是也要求家長不要亂發廣告,討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有孩子的家長都應該知道老師建群主要是通知班級活動,有什麼事情通知一下比較方便,一般要求家長不必回復,以免刷屏,其他家長要爬好長樓才能看到班級消息。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還上了白巖松的節目!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看看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 「家長群」令老師家長鬧心!這個地方推出「班級微信群公約」,白巖松點讚!
    晚會節目很精彩,特別是李小龍的節目,讓我最難忘,今天也是最高興的一天!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 女博士班級微信群發飆:不恥為伍!這份家長群「生存守則」,家長和老師都要收好
    這幾天,一位女家長在班級微信群裡怒懟其他家長的截圖火了。事情的起因是有家長在群裡討論喝酒,引起了一位家長不滿,猛然來了一句:「夠了,喝死你們」。剛開始的時候,人們還以為是在開玩笑,但越往後越發現,該家長說話的調子越來越高,尺度越來越大。
  • 怎樣避免家長群變成矛盾群?老師管理班級微信群有方法
    班級建立微信群,初衷是希望學校和家長之間有能更好的溝通;在管理孩子方面,更加的得心應手;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老師能夠及時的聯繫家長。能讓家長能第一時間收到老師發布的通知、要求等重要信息,從而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家長群悄悄的變了味,家長群的難於管理讓老師苦不堪言。,有的家長在群裡發廣告的,邀請打麻將的,發小視頻的。討論的話題也五花八門,育兒經,養花草,老師還不好把這些家長踢出群,只能警告,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又故態萌發。導致老師的通知有的家長看不到。.
  • 女家長在班級微信群裡發飆:我是博士、副教授,誰敢踢我,試試看
    一天晚上,幾個家長在班級微信群裡討論有關酒的話題,一位徐姓學生的媽媽在群裡回了一句「夠了,喝死你們!」班級微信群就是一個小江湖,總有些人想要「鶴立雞群」,以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卻引起老師的不滿,其他家長的不適。家長一定要懂得在微信群裡的生存之道,以下這些行為還是少做為好。 1.不在群裡解決爭端 群裡最常見的紛爭就是孩子之間的打架問題,遇到這種事情應該第一時間找老師了解情況,而不是在群裡直接找對方家長算帳。
  • 家長在班級群裡罵老師,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麼做?
    如今,科技發達,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也不再像從前一樣挨個打電話或者讓學生來傳話,而是只需建立一個班級群,老師發一個通知,所有家長就會同時受到該通知,然後家長在班級群裡回復一下,這樣一個消息就算成功送達。
  • 班級微信群全天候惹人厭,小學生家長創建家校溝通公益APP
    各種「班級群」「家長群」讓家校溝通變得高效便捷,但由此帶來的「24小時在線」工作制,也讓不少老師感到壓力倍增。老師、家長如何不「為群所困」?一年前,小學生家長卜江選擇從IT行業轉型,創辦了提升家校溝通效率的公益APP「曉黑板」,受到眾多老師和家長歡迎。如今,該APP已被全國2000多所學校老師自願使用,用戶累計80萬。
  • 【立群規】在「班級微信群」裡的家長都看看吧~
    班主任吐槽 :老師與家長交流越來越離不開「班級微信群」。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班級微信群」開始變了味兒,炫富的、曬娃的、拉投票的、代購的、做股票的……有時我會很氣憤,也很迷茫,家長都如此不遵守規則,又如何來教育孩子遵守規則呢?!
  • 正確使用幼兒園班級微信群,可以事半功倍
    親愛的幼師,您建了幾個家長群?   隨著微信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家長微信群」逐漸成了每個班級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老師們會通報孩子們的在校情況、發布重要通知;家長們有疑問也會在微信群上與老師溝通。但是交流的便利和無孔不入,讓很多老師和家長都「跑偏了」,這讓很多大家感到增添了許多煩惱。
  • 最實用的家長微信群公約!快轉到你的家長群去!提高群溝通效率!
    隨著科技的發展隨著微信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家長微信群」逐漸成了每個班級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老師們會通報孩子們的在校情況、發布重要通知;家長們有疑問也會在微信群上與老師溝通。但伴隨著便利的同時,很多家長的行為讓微信群「變了味」,給老師和家長們增添了許多煩惱。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
    ,引發了家長老師們的熱議,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白巖松也為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點讚! 規範班級微信群 杭州市濱江區有了一份家校公約近日,為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濱江區教育局經反覆調研、多方徵詢,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家長篇」和「教師篇」兩部分,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分別作出規範性約定。
  • 衡水班主任343:女博士班級微信群發飆+家長發文被班主任拉黑,說好的家校合作呢?
    女博士再次問蘇姓家長,你撕誰?看看你什麼段位。誰還有勇氣來撕我,試試看!給臉不要臉的東西。老師再次出面制止,但仍未能制止,女博士出口成髒,並上述蘇姓家長丈夫稱「頭頂冒綠光」。.... 第一、客觀地說,那些在班級群裡聊喝酒的家長,確實是有錯在先。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個群,每天要面對海量信息。
  • 新學期家長微信群過度討好老師 老師:心理負擔太重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手機社交平臺迅速普及,老師和家長的溝通渠道已經從簡訊時代、飛信時代進入微信時代。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幾乎每個班級都建立了用於家校溝通的微信群,老師發通知、留作業等變得方便快捷了,家長也可以第一時間得知孩子的在校情況。
  • 女博士在家長群怒罵其他閒聊家長,語言粗俗,盛氣凌人,老師退群
    建立家長群的目的是便於老師和家長地溝通,家長群起到一個橋梁作用。我是小學老師,我的班級也建有家長群。在建群的時候我就約法三章了,和學習無關的話不要在群裡發,不要在群裡打廣告,也不要在群裡搞投票或者轉發各種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