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微信群就該這樣管理,老師、家長請查閱

2020-12-16 騰訊網

本文授權轉自:星教師(ID:new_jiaoshi),作者星寶。

新學期開學已經兩周,

一個組織又要開始「營業」了,

沒錯!就是「家長群」。

最近,

星寶在朋友圈看到一張圖片,

讓人笑噴。

這位畫風不太一樣的家長,

堪稱家長群裡的一股泥石流。

俗話說,「侯門一入深似海,微信群裡套路深。」 不知老師在管理家長微信群上是否順利?

班主任老師在享受利用新技術溝通交流的快捷便利的同時,卻又不得不面對此起彼伏的群「事件」:刷屏、客服、紅包、曬娃、潛水、攀比……管理「班級微信群」瞬間成了不少班主任的「頭疼事」。

如何讓家長微信群有規範!究竟什麼才是微信群的「正確打開方式」呢?老師在使用群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擺好小板凳,跟著星寶一起學習微信群管理的那些好方法~

初建群時,怎樣樹立微信群的規則?

在建立微信群前,老師一定要想清楚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建立微信群?通常而言,微信群的功能可以概括為:

1.便於老師發布信息,包括通知、告知、提醒等;

2.便於老師分享班級發展情況,例如課程與課堂、重大活動、慶典等;

3.便於家委會發布信息和進行討論;

4.便於老師與家長公開討論問題。

總之,就是便於老師/家委會發布、分享與討論。一旦明確了目的,就可以生成相應的群規則,並在與家長互動的過程中,不斷地達成默契。

一個家長微信群規則:

XX學校五年級(3)班全體家長群

1. 本群為五年級(3)班全體家長群。給家長可以在群眾給班級進言進策,班級各項重要活動需要各位支持、配合和參與。

2. 入群後,請將姓名更改為「孩子名+爸爸或媽媽」。為防止學生冒名進入群,9月30日晚8點前不更改,將請出群。

3. 群內不得發任何與班級和孩子無關的信息,如廣告、投票、紅包等。如果出現將第二天在班級告知孩子,通知家長及時注意。

4. 為了您孩子一個客觀、全面、公正的評價。請不要在群內諮詢孩子近期表現。如有需要,請電話或到校交流。

5. 班主任發送消息後,如無特殊註明收到需回復,可不必回復。

6. 群內無需說感謝老師的話。5年來,您對班級工作的配合和支持,以及您孩子的進步,是對老師最大的感謝。

7. 請自覺尊重其他家長,如有任何孩子之間的摩擦和糾紛,請及時和我電話聯繫,溝通解決。不可自行在群中指責其他家長。

8. 群規是保障群內秩序的最好保障。請給孩子做好榜樣,務必自覺遵守。

接下來,就要確保家長知曉並理解規則。可以採取一些措施:

1.將此規則以及加群申請發到家長的手機簡訊中,或者在完成加群任務後,選擇在晚上7-9點發布群規則,並要求家長回復「已閱讀」。

同時,如果家長對規則有不明確的或不同意的,請家長私下留言給老師。老師覺得有道理的,可以在與家委會商議後,公開進行修正。也可以將規則連續發一周,每次都在晚上7-9點之間發送,並告知家長你會連續發布一周。

2.如果有新家長加入,包括學生的其他親屬加入,同時私下將規則發給他。

3.可將一條完整的規則貼在群公告裡。

這些完成後,老師還需要固定信息發送的時間,可如下規定:

1. 教師一般會在7:00-8:00,11:30-12:30,17:00-17:30,21:30-22:00四個時間段(時間段的設立以學生的作息時間表以及問卷統計結果為依據)發布信息(臨時緊急通知除外)。

2. 中午12:30-13:30和晚上22:00之後不在群裡發布信息,以免打擾他人。

總之,在建立規則階段,有幾條是需要提醒的:

1.確保規則是合理的、明確的。

2.確保規則傳遞到家長那裡。(這就是為什麼要家長回復的原因)

3.確保家長理解並接受規則。(規則可以提前與家委會商議,也可以設置一個期限供家長自由發布意見)

如何在微信群裡回復家長?

確保家長知曉並理解規則,是維護規則中最重要的一步。接下來的關鍵,是對規則執行情況進行反饋。我們不妨虛擬幾種場景:

場景一:有家長為孩子的事公開諮詢。

最好建立一個標準的客氣的回覆模板,每次只修改關鍵部分就可以了。例如:

@***家長

親,我私下回復您了,因為根據群規則第*條(規則內容),我不便公開回復。

然後,私下提醒他注意第幾條群規則(申明規則),說明為什麼如此(解釋規則),詳細解答他的疑惑。

如果家長提出來的問題具有代表性,則老師可以選擇時機公開說明:

剛才***家長提出一個問題:「……」(請放心,私下提出來的問題如果具有普遍性,我會公開回復)我覺得具有普遍性,統一答覆如下:「……」如果還有家長不明白的,可以私下留言給我。

如果不是公開諮詢,而是隨意發言,則可以提醒:

親,我私下發信息給您了,請留意查收。

這句話,主要是說給其他家長聽的,意思是說,群裡不能隨意發言,我已經在私下提醒這位家長了。

場景二:有家長公開批評甚至攻擊他人(包括老師、其他家長或學生),或者所謂的討公道。

可以公開回覆:

@***家長

親,根據我們的群規則,這類事我們私下溝通,好嗎?謝謝!

然後,私下與他進行溝通。

如果家長公開的批評或攻擊容易引發其他家長猜測或誤解,那麼,可以酌情採取下面一至兩條策略。

一是在公開回覆中適度反擊:

@***家長

親,這件事不是這麼簡單,為了避免尷尬,且根據我們的群規則,我們私下溝通,好嗎?謝謝!

然後迅速電話或微信溝通。

如果家長不管不顧地繼續發情緒激烈的言辭。那麼,果斷地從微信群裡移除。移除後,在群裡做一個簡短的說明,大意是:

1.這位家長講的,並非事實。

2.但是他現在情緒激動,很難溝通,為了避免影響到大家以及有更多誤解,暫時將他移除微信群,等此事解決後再邀請他入群。

3.人難免有失控的時候,請大家相互諒解,無論如何,風雨過後,我們仍然是「一家人"。

要記住:

與家長在群裡公開撕,是大忌,無論你多麼有理。旁觀者不關心理,關心的是你的姿勢。

有些委屈,還真不好公開澄清。可以與家委會保持溝通,這樣家委會可以在適度的範圍裡,讓信息有一個微妙的傳播,以正視聽。當然,有些事則需要公開澄清。

讓微信群內容更豐富的方法有哪些?

為了增強家長微信群的影響力,教師可以在家長微信群裡建立「微頭條」「微講堂」「微資訊」「微交流」「微生日」等常態化欄目,以豐富家長微信群的交流內容,從而提升家長閱讀微信的興趣。

1.「微頭條」:側重關注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如:晨讀、晨跑、課間操,這些可以以視頻及照片的形式展示給家長。

2.「微講堂」:可以發布精心收集的家庭教育講座和文章。按照班級學生的學號,每天由相應學號的家長負責。

3.「微資訊」:主要發布一周以來學校裡的新聞資訊以及年級裡面開展的各種活動,以圖文的形式讓家長了解學校以及年級的動態,引導家長關注學校的發展;同時也適當推送相關教育政策與信息,幫助家長了解當前的教育動態。

4.「微交流」:每期一個教育話題,家長可以在微信群裡發表見解與看法。這個話題可以是近期網絡上的熱門話題,也可以是家長關心的內容。話題主要有家委會成員負責搜集,家委會審核後再交由老師審核。

5.「微生日」:家長不能當面給孩子慶生的可以藉助微信群的視頻功能,開展視頻生日會,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來自父母的祝福。

內容豐富之後,如果只是隨機地推送,會讓家長感覺雜亂,甚至會產生一定的疲憊和厭倦。

如果將各個模塊內容的推送時間相對固定下來,會讓家長明確接收到內容,並會對某部分特別感興趣的內容產生一定的期待感,從而形成定期定時查看群信息的習慣,增強微信群使用的持續性。

可以制定《家長群信息推送時間表》(見下表),分享到群裡,按著時間表推送相應的內容。

在群裡發布信息時,需注意哪些?

教師在家長微信群裡的發言十分重要,因為事關自身形象。要特別注意根據交際語境琢磨措辭,這是職業形象塑造的一部分。有時候措辭需要正式莊重,有時候措辭需要親切隨意。以下是一些建議:

1.選擇什麼時機發言?要有儀式感

家長不煩你說話,畢竟他也想更多地了解信息,最煩的,是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說話。人本能地喜愛穩定的可預測的環境。所以,除非緊急通知,否則,你儘可能將發言時間安排在固定的時間。

例如:如果你習慣於每天發一條家教方面的信息(相當於「給家長的建議」),那麼,你要在固定的時間發,例如,早晨8點。如果確定了,就讓前後誤差不要超過3秒。

如果你是晚上7-9點發布信息或做分享的,那麼,你就在7點整準時發出信息。如果是討論的話,甚至有些話都可以設計得有儀式感。

2.一次將信息說完整,避免家長反覆問

別寫錯別字,要檢查一遍,這個不用提醒了吧?更重要的是,你的信息要十分簡練和完整,要反覆琢磨以至成為習慣。千萬不要遺漏諸如時間、地點、對象等關鍵信息。最可怕的是,先發一條信息,然後不斷地補充。這需要練習站在家長的角度去理解信息。

3.有家長在群裡表揚你,儘量不要公開回復

家長可能是真心表揚,但其他家長或許不舒服,認為是在討好老師。這沒有什麼道理可言,也無法澄清。最好的辦法是,家長公開表揚,你私下感謝。這樣,這個家長和旁觀者的情緒都照應到了。

最壞的情況,是跟少數家長反覆公開秀恩愛。——考慮過其他家長的感受嗎?

恩愛都儘可能私下秀,關係就是這樣一個一個地建立起來的。

4.避免公開表揚和批評學生(包括家長)

公開批評的,不能指向學生,而應該指向現象。

容易犯的錯誤,是公開點名表揚學生。被表揚的家長有時候也未必自在,但是,其他家長心裡肯定不舒服。正確的方法,是公開分享學生作品或事跡,但不說這個學生是誰。這樣,既起到了引領的作用,又保護了大多數家長的情緒,被實際表揚的孩子的家長,也很開心,一舉數得。

有些孩子的明顯進步,宜於私下發給家長。因為公開有時候會引發下意識的評價。

5.不要在微信群裡布置作業

哪怕是小學一年級,作業也要訓練孩子記下來。

什麼?孩子記不住?親,這正是我們要訓練的,是教育的一部分。將作業全部壓在家長身上,是對所有人不負責任的行為。

例如,一個一年級孩子,回家了,沒記住作業,怎麼辦?

要跟家長提前達成共識,不是家長諮詢作業,而是由孩子打電話給老師,然後老師把作業告訴孩子,讓他記下來。但實際上,老師同時偷偷把作業發給家長。不過,家長的作用,不是轉告孩子,而是進行對照,避免孩子記錯。

如果對照的結果,是孩子記錯了,家長可以皺著眉頭說:「不對吧?你要不要再打電話確認一下?」實際上,錯了又有什麼關係?要的是孩子自己對自己的事上心,而不是凡事往家長那裡一推了之。

一個清清爽爽的家長微信群,

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營造,

相信有了這份「攻略」,

構建一種健康的家校關係就不再是難題。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班級的微信群就該這樣管理
    各位老師,你建了幾個家長群? 隨著微信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家長微信群」逐漸成了每個班級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老師們會通報孩子們的在校情況、發布重要通知;家長們有疑問也會在微信群上與老師溝通。但是交流的便利和無孔不入,讓很多老師和家長都「跑偏了」,反而增添了許多煩惱。
  • 怎樣避免家長群變成矛盾群?老師管理班級微信群有方法
    班級建立微信群,初衷是希望學校和家長之間有能更好的溝通;在管理孩子方面,更加的得心應手;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老師能夠及時的聯繫家長。我認為,班級微信群要做到規範管理,使其真正為了孩子的成長服務,家長老師都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其中家長應該注意的是:1、不要每日N次在班群中詢問老師孩子的情況,生怕孩子在學校出現新「狀況」。2、一個孩子,只加入一個家長代表就可以了,沒必要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級群,只因都想看到孩子的點滴變化。3、不要時不時把自己小孩得到的老師表揚,小獎勵發到群裡。
  • 家長和老師在班級微信群裡應該怎麼交流
    作者:黃帥  「排隊」點讚、「蓋樓」感謝老師、「炫耀式」曬娃、微商代購……原本作為老師發布通知、與家長溝通平臺的QQ、微信家長群,已經悄然變味,每天動輒幾百上千條信息,讓不少家長和老師直呼「受不了」。
  • 班級微信群家長屢屢被踢:老師,我該怎麼和你溝通?
    近一段時間,頻頻爆出家長在微信群中與其他家長發生摩擦,進而和老師發生摩擦,最終被踢出群的事件。這樣的事情,不是新聞,而是一直存在於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學校 ,特別是家長與孩子班主任之間的現實情況。這一點特指孩子進入一個新學校,分到一個新班級的時候,家長一定會把孩子親手交到班主任老師手裡,順便認識一下班主任老師,留個聯繫電話,加入個家長群(注意,這個時候,班主任老師 一般對於家長沒有什麼概念,因為太忙,家長也太多),家長也會習慣地託付老師多照顧自己的孩子,班主任老師一般會順口答應,不具備什麼實際意義(如果孩子確有需要照顧的特殊情況,建議在這個時候,和班主任老師溝通一下
  • 又一封老師辭職信火了!班級微信群該發些啥?濮陽家長和老師這麼說...
    如今,隨著微信的普及,幾乎每個學校的班級都建起了自己的班級微信群,老師和家長都被要求加入其中。老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在微信群中溝通、交流已成常態。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在群裡請教過她!」葛女士說,那天老師在群中回復讓她很意外。「老師上課講過的題,學生回家寫作業時就必須得會做嗎?學生不會做時家長也必須得會,就不能向老師請教?老師向我關閉了溝通的大門!班級微信群建立的目的和意義又是什麼?」葛女士說,她不反對老師在微信群公開孩子在校學習或者表現不好的一面,但希望老師在與家長溝通時,不要總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這樣才更利於雙方的溝通與配合。
  • 「家長群」令老師家長鬧心!這個地方推出「班級微信群公約」,白巖松點讚!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 微信班級群詐騙 東勝區49名家長被騙!
    開學啦,不少家長又要為孩子交各種費用了,這時候騙子盯上了學校的班級群,家長一定要擦亮眼睛,因為假「班主任」可能就潛伏在你的身邊。9月8日,東勝區某中學49名學生家長在群內每人被騙200元,損失共計9800元。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
    ,引發了家長老師們的熱議,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白巖松也為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點讚! 規範班級微信群 杭州市濱江區有了一份家校公約近日,為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濱江區教育局經反覆調研、多方徵詢,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家長篇」和「教師篇」兩部分,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分別作出規範性約定。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還上了白巖松的節目!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看看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 【立群規】在「班級微信群」裡的家長都看看吧~
    隨著微信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家長微信群」逐漸成了每個班級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這兩天,小編看的朋友圈有不少爸媽的傾訴:自己在家長微信群無奈又委屈。熊孩子的爸媽聽到手機嗡嗡震,就覺得孩子闖禍被大傢伙議論而心驚膽戰,差生的爸媽看到群裡的排名不敢出聲。
  • 女博士班級微信群發飆:不恥為伍!這份家長群「生存守則」,家長和老師都要收好
    這幾天,一位女家長在班級微信群裡怒懟其他家長的截圖火了。事情的起因是有家長在群裡討論喝酒,引起了一位家長不滿,猛然來了一句:「夠了,喝死你們」。剛開始的時候,人們還以為是在開玩笑,但越往後越發現,該家長說話的調子越來越高,尺度越來越大。
  • 2021年幼兒園班級家長群公約,轉給家長!
    老師們會通報孩子們的在校情況、發布重要通知;家長們有疑問也會在微信群上與老師溝通。但是交流的便利和無孔不入,讓很多老師和家長都「跑偏了」,這讓大家感到增添了許多煩惱。不少老師、家長都快「怕」了家長群。他們不按規則出牌啊,這樣,還怎麼愉快地交談呢?      究竟什麼才是班級群的「正確打開方式」呢?
  • 家長微信群管理方法(班主任評論區留言後可獲得微信群規電子版)
    在現代教育中,家長微信群已然成為了班主任工作的標配。給我們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便捷的同時,如果不進行細緻管理,也容易出現亂子。現在我就家長微信群如何管理和大家進行一點分享。家長微信群是老師了解家長的重要渠道1.通過家長按不按老師要求改名,能看出來家長是不是遵守班級規矩,一個守規矩的家長自然也會有良好的家庭氛圍來培養出一個守規矩的孩子。2.通過家長能不能按時,或者能不能回復老師要求「回復」的通知。可以看出一個家長對孩子的關心程度和一個家庭的教育意識。
  • 班級微信群事件!
    去年的事兒,整理如下:某周五,下午放學時間有個同學家長在班級微信群裡問老師,這周六是否開家長會?我也趕緊順勢接上話茬想要確定一下。其實這一周都猶豫好幾次想問問的又不太敢,因為最近群裡氣氛一直怪怪的!我說我們家家長在外地,如果真的確定開家長會的話,需要提前回來!
  • 正確使用幼兒園班級微信群,可以事半功倍
    親愛的幼師,您建了幾個家長群?   隨著微信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家長微信群」逐漸成了每個班級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老師們會通報孩子們的在校情況、發布重要通知;家長們有疑問也會在微信群上與老師溝通。但是交流的便利和無孔不入,讓很多老師和家長都「跑偏了」,這讓很多大家感到增添了許多煩惱。
  • 幼兒園班級微信群現狀分析
    由此, 筆者組織我園各班教師圍繞班級微信群"為什麼教師只是用於發布通知, 而沒有其他方面的交流?"這一問題展開交流、討論。通過談話, 筆者發現教師無視班級微信群管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種:一是教師在管理班級微信群時會產生主從觀念, 認為自己是"專業人員", 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幼兒好, 只要家長嚴格按照通知給予配合, 即可推進教育, 由此不自覺地使用"發號施令"的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
  • 老師在微信群布置作業,讓家長自己去列印,家長該怎麼辦?
    老師在微信群布置作業,讓家長自己去列印,家長該怎麼辦?一些家長對老師在微信群裡布置作業很不理解:「為什麼作業不在教室裡直接布置,而要在微信群裡『發號施令』?你以為家長有你們老師那麼閒,整天拿著個手機靜候你的『聖旨』?
  • 學生成績要不要發到班級群?家長意見不一,老師可以這樣做
    上個星期,我們學校的六年級的一個老師被家長投訴了,投訴理由是老師把學生的考試成績發到了班級群,家長認為這樣的行為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違背了教育規律,要求老師立即停止類似行為,並在家長群道歉。教育主管部門確實有過相關規定,為了保護學生的隱私,考試成績不允許發在班級群中,所以嚴格說來,家長的說法沒有錯,我們學校老師的這種做法確實違反了相關的規定,所以學校給了這個老師一個批評教育的處罰,並讓老師在家長群中明確表示,今後成績將不再發到家長群裡。是老師不知道相關規定才導致出現這樣的錯誤嗎?
  • 規範班級微信群,這種家校公約上央視了,值得借鑑
    【原創首發,歡迎轉發】◎文/編 烏江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網友們的熱點。「家長群」是溝通家校的最好途徑,也是資訊時代家長和學校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交流最便捷的方式;但恰恰這樣的溝通方式,前一段時間這個群成了一個「鬧心群」「作業群」「誇誇群」「打卡群」?
  • 老師,您是如何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家校交流的?
    4.充分利用班級管理軟體,及時分享班級群,互聯互動,真正讓「立德樹人」落地生根。5.利用班級群,充分展示「自主學習 自主管理」的班級管理理念,以及「教為不教 學為會學 培養習慣 勤奮進取」的育人觀。因此,班級微信群建立初期我會將一些規則發在班級微信群,讓家長們閱讀。@江蘇省崑山市張浦鎮第二小學 徐文強:班級群,雙刃劍班級群也是一把「雙刃劍」,過度依賴班級群也會讓老師的家校工作打不開局面。該家訪、面談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放下手機,把手向家長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