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是如何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家校交流的?

2020-12-14 騰訊網

班級群是網絡時代家校聯繫的重要方式,但由於經驗不足,隨著新鮮感的褪去,不少班級群使用過程中的各類矛盾逐漸顯現。如何高效利用班級群,使之真正成為家校溝通的信息橋梁呢?

在上周的【每周一問】中,我們收到了很多老師睿智的留言,他們在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的家校交流方面很有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上周問題

您是如何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家校交流的?

@三水遊子:充分利用班級群,做好「立德樹人」系列群組活動

1.在群裡開展「科任老師」日值班答疑活動,解決家長疑問和孩子回家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諮詢。2.在群裡開展「日清-周結-月反思」展示活動,激勵「家校合育」活動不斷深入。3.定期召開「在線家委會」和「教子經驗分享會」等活動,指導和分享家庭教育。4.充分利用班級管理軟體,及時分享班級群,互聯互動,真正讓「立德樹人」落地生根。5.利用班級群,充分展示「自主學習 自主管理」的班級管理理念,以及「教為不教 學為會學 培養習慣 勤奮進取」的育人觀。

@江蘇省太倉市沙溪第一中學 陳玲:借力使力

面對學生的某些不良的習性,班主任如果多次在家長QQ群裡或微信群裡提醒,可能會造成學生和家長們的反感。但如果由同學發出來,就會更有說服力,也起到了提醒的作用。

因此,我指導班幹部們輪流發布「今天我想表揚誰」「今天我想提醒誰」的內容,內容以表揚為主、提醒為輔,我和任課老師在表揚的內容下面點讚和鼓勵,激發學生和家長的積極性。

@群媛 曾琴: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通過班級微信群進行家校高效溝通上。因此,班級微信群建立初期我會將一些規則發在班級微信群,讓家長們閱讀。

@江蘇省崑山市張浦鎮第二小學 徐文強:班級群,雙刃劍

班級群也是一把「雙刃劍」,過度依賴班級群也會讓老師的家校工作打不開局面。該家訪、面談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放下手機,把手向家長握去。

@近水:兩個高效群 功能不一樣

我班微信群建立兩個,一個是通知群,一個是學習交流群。通知群只發需要廣而告知的消息,不可回復,刷屏,目的就是讓家長知曉某些信息。學習交流群暢所欲言,家長老師可交流教育孩子中出現的困惑,好的做法,展示學生學習生活情況,分享優秀文章等等。

@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中學 蔣金娣:新聞表達

大大小小的班級活動有不少,每一次活動我都要製作新聞(文字+圖片)上傳到群裡,家長們感興趣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主動要求為班級活動做點事。

@鳳鳴岐山:一張照片 一句話

一張學生近期表現出色的照片,如工整漂亮的鋼筆字,認真規矩的午餐,彎腰撿起地上的紙屑,熱情輔導同學的作業,精彩的演講……將這些場景拍攝照片,然後寫一句讚揚的話發在群裡。家長看到孩子的照片和老師鼓勵表揚的話語,心情自然愉悅,學生到家聽到家長表揚自然高興。這樣的家校溝通最能被家長接受,他們也會對這樣的溝通方式進行點讚。

@江蘇省錫東高級中學 滕陳英:周一加油站

結合所在學校寄宿制的特點,我在每周五晚上匯總孩子們一周的表現情況及下周需要家長配合的問題,製作成圖表進行反饋。每周一制定新一周的目標,展示每個孩子的目標卡,配上一篇《家長必讀》文章。在每個周一早上,家長群都能收到來自家長滿滿的期待,將這些期待轉告孩子們,定會給孩子一周行動的力量和鼓勵。

@宋燕燕:現場直播 單獨建群

使用群時,涉及集體活動和學生獲獎採用「現場直播」的形式,讓家長參與與知曉;每天將作業在群中公示,便於家長知曉與監督;針對不同的學生再單獨建群,私發信息,如班級的住校生相關要求就指定發在「愛小二班的爸媽」住校生群中。

@江蘇省崑山市張浦鎮周巷小學 魯竹青:走心簡訊,用心發

我們可以抓住重要節日比如母親節,父親節或者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發送一些走心的簡訊來拉近彼此的距離,打下感情基礎,使以後針對學生問題溝通時更加愉快,更加有效。

@快樂的班級L爽:每周一信

在班級群裡,我會每周發一份封信給家長,與家長交流關於家庭教育的各種問題:閱讀、作業、習慣養成等,還有在班級群裡製作班級活動相冊或者動感相冊,還有孩子獲獎的喜報等,也可以引導家長就班上孩子們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討論,這樣指向性明確,家長們也可以暢所欲言,有的放矢!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古邵中學 賀承德:溝通無處不在

既然是平等意義上的交流平臺,教師就不能讓家長們只是充當坐冷板凳的看客。「與其藏龍臥虎,不如生龍活虎」,我們可以倡導他們在班級群裡生動起來,優雅起來,讓他們積極為班級管理與發展出謀劃策,共舉教育這面大旗,同唱教學這首歌!

@張景安:商討班級共性問題

把班級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布到群裡,與各位家長約定時間進行集中研究討論。班主任每學期向家長推薦一本教育孩子的書籍,如《正面管教》、《斯賓塞的快樂教育》等,兩周交流一次,促進家長的教育能力提升。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蘇州石湖實驗小學 徐浩:少批評 多分享

每一個家長心目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棒的。因此,在家長群裡可以多一些鼓勵性的言語,少一些負面的批評;多分享,可以有意識地收集一些教育類的公眾號,經常在家長群裡分享教育經驗的文章,幫助家長輔導好孩子。

@江蘇省常州市懷德苑小學 謝佩君:明確群規 見證成長

作為班主任剛接班組建班級群時,要明確班級群裡只能是對班級重大事情的發布,涉及到個別問題,應該是點對點個別交流;及時將班集體活動和學生的進步在班級群裡發布,讓家長感受到班級是孩子精神成長的另一個家園。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新都校區 曹勝:每日一片」

曾經中途接手一個問題較多的班級,孩子們個性很強,一味地批評訓斥學生,只會適得其反,我靈機一動,利用愛好攝影的特長,開展「每日一片」活動,大力弘揚班級正能量,同時搭建一道家校溝通的橋梁。

@江蘇省常熟外國語學校 嵇怡:讓班級群成為交流學習的窗口

在QQ群裡表現活躍的永遠只是一部分家長,而另外一部分特別是比較弱勢、內向的家長,無法融入到討論的氣氛中。作為班主任可以主動地與少言寡語的家長私聊,引導他們更加關注QQ群,漸漸融入到大集體中。

@蘭子:傳統美德群裡見

節假日給孩子布置一定的班級作業,比如給父母捶背,學做兩道菜,幫忙做家務等等,讓家長拍視頻或者照片在群裡,互相表揚鼓勵交流,讓家長體會孩子們的成長,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

@重慶市銅梁區平灘中學 彭光容:偏愛QQ家長群

不用加家長為好友,就可以直接與某個家長交流,也便於家長隨時查閱群裡的文件或圖片資料。

@阿國:群裡家長會更容易

提前約定好時間,有興趣的家長一起參與研討,老師可以自己擔任主持,也可以邀請對本話題比較有發言權的家長主持,即使部分家長不需要,通過網絡聽聽看看也是不會有反感情緒的,而那些平時不那麼有空來學校開家長會的家長,即便當時無法參與研討直播,事後通過爬樓的方式依然可以追加參與,皆大歡喜。

@詩露花雨:群規家校一起定

我在建群之初就會和家長一起商量制定群規,哪些內容可以發在家校群中,以及在哪些時間段屬於全體禁言時間,這個是必須在一開始就明確好的,只有讓家長和教師共同意識到家校互相配合,才能構建非常好的班級群氛圍,一直覺得只要做好溝通工作,那麼一切的矛盾和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江蘇省崑山市第二中學 溫珂紅:建立學生成長檔案

學生檔案裡,除了成績單和畢業證書外什麼最珍貴?那一定是自己的成長記錄。比如,運動會中,努力拼搏的瞬間;綜合實踐中,豐富的團隊活動;作文競賽中,優秀的作文案例;文藝匯演中,精彩奪目的表演;公開展示課上,精彩獨到的發言……在班級群建立成長檔案,對學生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廣西玉林興業高中黃家英:班級群——愛的家園

我班的班級群的家長們大都為農民工,常年在外打拼。農村家庭大家都不富裕,但當他們知道我班有個女孩是孤兒,和家裡上小學的弟弟,妹妹三人相依為命時,他們瞞著我自發捐款,當飽含著血汗水的7000多元的錢讓我轉交給女孩時,我哭了,愛自己的孩子,那是母雞愛小雞的本能的愛,能愛及其他孩子,那是大愛。

@江蘇省常熟市實驗中學 平蘭芳:溝通要有情誼溫度

在學校,班主任是學生的管理者,但不是家長的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同樣在群中,不存在上下級關係,沒有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也沒有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大家地位平等,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成長。

下面是我們本期的特約嘉賓何青老師給大家帶來的經驗分享:

(何青,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英語教師,優秀班主任,撰寫的德育論文曾多次獲得省市大獎)

班級群的主角當然是家長

班級群是現在家校聯繫常用的方式,對家長和老師來說,用著都非常方便。但隨著應用的廣泛,各類問題層出不窮,小則啼笑皆非,大則惡化家校關係,甚至有些老師不想再用班級群了。追本溯源,我認為此類問題的發生,在於我們沒有抓住班級群的核心要素,那就是:家長才是班級群的主角,也是管理的主要參與者。那麼讓家長管理班級群,促進家校高效交流,需要注意什麼呢?

約法三章

一個高效的班級群,是從好的制度設計開始的。目前來說,不同的網絡平臺對建立家校聯繫群,都有非常詳細的規定,有的洋洋灑灑上千字,好不詳細,但其中有不少冗餘、沉睡條款,基本用不著,而且家長未必去看,反而降低了效率。所以,我在制定群公約時,先通過各種渠道徵求家長意見,在刪繁就簡的基礎上,力求言簡意賅,約法三章:

(1)明確目標:以高效的家校交流共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2)規範群名:孩子姓名+稱謂+聯繫電話,這樣一目了然,便於查找和管理;

(3)理性發言:及時閱讀信息,不隨意跟帖刷屏,有問題時,私聊溝通。

其他情況則在使用過程中加以修正。這樣一來,大問題有章可循,小問題有法易解。

力邀參與

一個高效的班級群,要充分體現家長的主角擔當。一般而言,出色(不唯成績)的學生背後往往有好的家庭氛圍和優秀的家長,他們通常也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主動參與學校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作為班主任和老師,應巧妙地將家長參與的熱情與群的高效運轉結合起來,主動對接,讓出舞臺,樹立榜樣,從而在班級群上也營造一種濃鬱的學習氛圍,增強對所有家長的吸引力。如我班將作業記錄本的拍照參考交給一位家長負責,紀律檢查反饋請另一名家長上傳,讓孩子和家長充分感受到了老師的信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準確定位

一個高效的班級群,要發揮恰如其分的作用。同辦公室的老師曾感嘆道:班級群雖然方便快捷,但有的家長與老師似乎以網友相處了,還是偶爾聊一聊的那種網友,有事根本見不到面,事後一個勁的在網上道歉,有什麼用?解決不了問題。的確,任何一種家校聯繫的方式都要準確定位,不能包攬一切。通知群裡公布,小事私聊解決,緊急情況電話溝通,重大問題當面協調處理,這是家校交流的四步曲,班級群可以踩著前兩個節奏,但代替不了後兩步。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班級群真正做好了前兩步,讓家長充分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和尊重,那麼老師在後兩步的過程中自然心中有譜,問題迎刃而解。

我們教育孩子要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也要引導家長成為班級群的主角,在人與人交往方面,無論是師生關係,還是家校聯繫,賞識、激勵引導總是會取得好的效果。做一個睿智的「群主」吧,我們相信,主角是家長、管理很到位、定位很準確的班級群一定會更加高效!

論班級管理的與時俱進,班級群建設是個繞不開的熱點話題。大家對班級群「仁者見後,智者見智」的不同看法和建議拓寬了視野,活躍了思維,有助了班級群更加健康、豐富地發展。小編認為,要讓班級群發揮高效的家校交流作用,需要將「仁」和「智」有機融合,教師為主導,家長為主角,才能讓班級群成為記錄和促進孩子成長的便捷窗口,家校高效交流的首善之地,發揮出「1+1> 2」的良好效果。

感謝何青老師和參與此次話題的所有老師!期待更多的老師參與到我們的【每周一問】的回答中,貢獻您的育人智慧。小編在後臺等您哦。

相關焦點

  • 規範班級微信群,這種家校公約上央視了,值得借鑑
    【原創首發,歡迎轉發】◎文/編 烏江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網友們的熱點。「家長群」是溝通家校的最好途徑,也是資訊時代家長和學校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交流最便捷的方式;但恰恰這樣的溝通方式,前一段時間這個群成了一個「鬧心群」「作業群」「誇誇群」「打卡群」?
  • 有效的家校合作如何在班級產生?
    因而,深入研究和分析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家校溝通和合作,家校合作如何融入日常的家長和家庭與學校和教師的互動,就成為推進家校合作、提高其有效性的當務之急。而在政府、學校、年級和班級多級層面結構之中,班級是最基本的教育教學組織單位,研究班主任如何在班級教學管理中開展家校合作共育,具有基礎性作用。
  • 家長和老師在班級微信群裡應該怎麼交流
    前不久,也有新聞稱有家長因「一言不合」就被踢出了微信群。到底家校網絡互動是合理的呢?  首先,應該看到,面對面的傳統人際交往正逐漸被微信群、QQ群等網絡交流方式衝擊,儘管前者不會被後者取代,但網絡交流在教育裡扮演的角色的確越來越重要。  分清公共交流和私人交流的邊界,是維護良好的家長群聊風氣的首要問題。
  • 老師出奇招妙用班級群,專家表示立好規矩才能家校共贏
    □楚天都市報記者郭會橋賀俊柯稱張裕老師在家長群裡說話會注意分寸,以學校或班級通知為主,兼顧作業布置,可以對學生進行公開表揚,但點名批評要一對一私聊……楚天都市報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家長群逐漸形成了不成文規定,老師和家長都在積極探索如何更有效、合理地使用家長群。
  • 班級微信群全天候惹人厭,小學生家長創建家校溝通公益APP
    各種「班級群」「家長群」讓家校溝通變得高效便捷,但由此帶來的「24小時在線」工作制,也讓不少老師感到壓力倍增。老師、家長如何不「為群所困」?一年前,小學生家長卜江選擇從IT行業轉型,創辦了提升家校溝通效率的公益APP「曉黑板」,受到眾多老師和家長歡迎。如今,該APP已被全國2000多所學校老師自願使用,用戶累計80萬。
  • 有感於爸爸班級群怒慫老師,聊聊小學教育之家校配合
    事情是這樣的,某小學一個班級群的聊天記錄在網絡上被熱傳,因為孩子經常不寫作業,老師在班級群點名家長,讓家長過問。如果父母雙方工作都很忙,例如都是996的工作時間,像老師在群裡布置的作業啥的,如何指導孩子完成呢,估計他們只能找輔導班去做了,可輔導班又哪會像父母那樣盡心盡職呢B. 如果是單親家庭,或者孩子是老一輩帶大的,許多老一輩的手機都不怎麼會玩,又如何跟隨著老師在什麼群裡布置作業,在群裡上交作業啥的呢C.
  • 班主任如何管理家校微信群
    現在,建立微信群和扣扣群成了便利家校聯繫的窗口,幾乎每個班都有微信群,利於在群裡通知事情和家長們互動。現在,我和大家共同探討下如何在微信群裡和家長們聯繫。 一、需要建立群規則。 第一步,做群介紹,這個群的作用是什麼。語氣需要客觀真誠。
  • 微信群家校矛盾:「孩子還沒睡你好意思睡嗎?」
    有的家長抱怨老師現在通過家長群每天給家長批改作業打分,這令家長十分焦慮,擔心自己的表現拖孩子的後腿;有的家長反映班主任利用班級群,向家長布置任務,家長很難表達不同意見。三、教師利用群主身份踢家長出群家長群裡一言不合就可能被踢出去。寧波一小學家長反對亂收費被踢出班級群,事後該家長的孩子被老師「穿小鞋」。
  • 如何讓微信家長群成家校溝通的「綠色樂園」?
    筆者認為,微信家長群曬學生成績,最關鍵的是老師要不越尊重底線,切實做到保護學生自尊心,尊重家長面子。   老師建立微信家長群目的,是方便老師與家長交流溝通,進行家校聯繫,共商教育管理學生辦法,一般是發揮「大家智慧」,以討論「普遍性」問題為主,「個案」不宜「群聊」。
  • 怎樣避免家長群變成矛盾群?老師管理班級微信群有方法
    能讓家長能第一時間收到老師發布的通知、要求等重要信息,從而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家長群悄悄的變了味,家長群的難於管理讓老師苦不堪言。,有的家長在群裡發廣告的,邀請打麻將的,發小視頻的。討論的話題也五花八門,育兒經,養花草,老師還不好把這些家長踢出群,只能警告,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又故態萌發。導致老師的通知有的家長看不到。.
  • 關於家校互信,您有什麼心得或經驗分享?∣每周一問
    耐心真誠的對學生學習和生活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對每個學生的優缺點了如指掌,讓交流更具針對性;二要營造「安」全溫馨氛圍。讓學生在班級中體會到成長的快樂,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就會輕鬆愉悅;三要事事在「理」。家校溝通最關鍵的是解決問題,在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時,一定要多站在學生成長和家長的角度思考,與家長一起共助孩子成長;四要不斷總結心「得」。
  • 規範班級微信群 杭州「家校公約」引熱議
    據新華社電 「不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不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並在群內上傳」……近日,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率先推出《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
  • 家長群如何不變「壓力群」?武漢老師把妙招搬上央視
    近日,央視《新聞周刊》欄目聚焦「家長群」問題武昌中華路小學二年級(四)班班主任程紅老師出鏡面對全國觀眾介紹她將「家長群」變成「家校共育群」的經驗和辦法12月8日,長江日報記者採訪了程紅老師,了解她如何給「家長群」的家長們「解壓」,並將家長群打造成家校共育的一個重要陣地。
  • 網際網路+教育形勢下,口袋家校助老師走出家校溝通困境
    不過,依託微信群、QQ群維繫的家校溝通工具卻存在不小的問題。全天候信息輪番「轟炸」讓老師苦不堪言。家長們愛子心切,有關孩子的任何小問題都要第一時間在群內詢問老師,你一言我一語,原本簡單的家校互通變成信息冗雜的平臺,老師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去鑑別有效信息。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
    規範班級微信群 杭州市濱江區有了一份家校公約近日,為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濱江區教育局經反覆調研、多方徵詢,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家長篇」和「教師篇」兩部分,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分別作出規範性約定。
  • 家校微信群的「熱鬧非凡」是福還是禍?
    及至今天,最為曖昧的一個細節就是家校溝通平臺的「蓬勃與熱鬧」。本人力拒班主任工作,但從從教的班級家校溝通平臺,看出了家校溝通平臺給教師帶來的無限困擾。現在盛行的家校溝通平臺,對於老師來說,到底是邀功的福利,還是沉重的負擔?
  • 班級微信群就該這樣管理,老師、家長請查閱
    班主任老師在享受利用新技術溝通交流的快捷便利的同時,卻又不得不面對此起彼伏的群「事件」:刷屏、客服、紅包、曬娃、潛水、攀比……管理「班級微信群」瞬間成了不少班主任的「頭疼事」。 如何讓家長微信群有規範!究竟什麼才是微信群的「正確打開方式」呢?老師在使用群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壓力群」怎麼辦?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來看他們怎麼說
    近日,杭州市濱江區開始試水班級微信群公約,為家長和老師在微信群的言行提供制度指引,探索解決家長群變壓力群共性難題的方法。 據了解,濱江班級微信群公約分為家長篇、教師篇,各6條約定。 「我們之所以試行建立公約,是想要探索解決班級微信群變『壓力群』的共性難題。」
  • 「區縣之聲」規範班級微信群,杭州市濱江區有了一份家校公約
    為構建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平臺,積極推進「打造區域家校成長共同體」建設,打造具有濱江特色的家校新生態,實現高質量的家校合作。經反覆調研、多方徵詢,在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網絡信息管理規定的基礎上,為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濱江區教育局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班級微信群是家校溝通的重要平臺,老師在群裡發布學校或班級教育教學活動,包括學校動態、班級通告、學科通知、作業信息、優秀表彰、家教經驗等,極大地便利了家長在第一時間收到學校的全息信息。
  • 「家長群」令老師家長鬧心!這個地方推出「班級微信群公約」,白巖松點讚!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