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班級群裡罵老師,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麼做?

2020-09-15 90後李老師

事情是這樣的,剛剛在閱讀一篇有關老師與家長在交流方式上的教育文章,其中有位老師發出了這樣的評論:因為沒有及時看到家長發的信息,我被家長指著鼻子罵,還在家長群裡罵……哎!

不管是不是這位老師的一面之詞,但從一個「哎」字上,可以看出老師對這位家長的無奈。如果事實真如教師所說,那麼這位家長的行為的確應當受到強烈譴責。

說到這裡,我們先來審視一下現如今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問題。如今,科技發達,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也不再像從前一樣挨個打電話或者讓學生來傳話,而是只需建立一個班級群,老師發一個通知,所有家長就會同時受到該通知,然後家長在班級群裡回復一下,這樣一個消息就算成功送達。

但是,凡是有利就有弊。在雙方之間的溝通變得越來越方便的同時,一些問題也就隨之而來。

首先,利用微信群溝通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即時通訊」。

老師在發出消息的時候,雖然消息已經傳送至家長手機,但你並不能保證家長就會在第一時間看到,這之間就會出現一定時間的延遲回復,相反家長給老師發信息也是一樣。也就是這一定時間的延遲,成為了某些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所在。

有些家長總在抱怨老師沒有回覆自己的消息,比如這位家長所說:想找到老師很難,早上很重要的事情我找三個老師打電話打不通,在群裡圈他們,他們剛才才給我回電話。

我認為這樣的事情並非不可理解,學校規定老師上課期間是不能攜帶手機的,老師在課堂期間接電話更是絕對禁止的行為,既然如此,在群裡圈老師,老師更是不會看到。後來老師給家長回過去了電話,也可以認為老師在班空期間才看手機,看到消息立刻給家長回電話,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你把老師想像成故意不接電話或者不回消息那就太不應該了。

對於家長抱怨老師總是不能及時回復自己的消息,有位老師表達了這樣的想法:回復家長的消息也很不容易,對你來說就回一句話,教100個孩子每家都有這樣的一個請求,對老師來說就是100句話。

雖然這樣的表述有些誇張,不可能100個孩子家長都有相同的請求,但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師的工作狀態。老師面對的不僅僅是家長,還有領導以及教學上的很多事情,所以回復消息不及時也自然在情理之中。

我也是一名教師,而且是一位家住城裡的農村教師,每天只在路上的時間就有兩個小時。有時候從學校到家的路上就會接到多位家長的消息,有的家長不見回復便發起語音聊天,我總是一邊開車一邊開外音和家長交流。我理解家長們的心情,但也希望家長們能夠理解老師的工作。相反,我在班級群裡發送一個通知的時候,總有幾個家長很晚也不見回復,我也知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事情,所以我也不會過度催促家長回復消息。

我可以接受家長延遲回復我的消息甚至不回復我的消息,但我無法接受的是家長在班級群裡公開攻擊老師。

正如開頭所說的那位老師的遭遇,家長在班級群指著鼻子罵老師,這種事情在我這裡是絕對禁止的。不管是誰的不是,即便老師或是家長任何一方感覺憋屈,都應該單獨溝通或是見面交流。班級群雖然是在網絡上,但也是公共場合,在班級群裡牢騷滿腹其實就是在公共場合頂撞老師,更不要說對老師罵罵咧咧。

我也是一位教師,如果我對哪位家長的做法不滿意我會單獨和他交流。同樣的,如果我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夠到位影響到了某位家長的心情,家長也應該私下與我解決。雖然我知道作為教師應該有怎樣的修養,但如果有家長在班級群裡罵我,我會毫不猶豫的放下所謂的修養,選擇更加激烈的語言回懟過去,而且是用語音回擊。因為如果我默不作聲,整個班級群的風氣便會難以控制,家長會認為老師好欺負,以後會有接二連三的家長對你變本加厲。

好在我們班級群的氛圍還算比較和諧。所以說,老師與家長的溝通也是一門學問,想要處理好雙方之間的關係,首先要做到心平氣和,還要做到換位思考,畢竟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End—

我是90後李老師,一個熱愛籃球、音樂和書法的小學教師!

相關焦點

  • 「班級群」裡的3種家長,讓老師為難他人反感,你在其中嗎?
    微信溝通群的確有著它獨特的積極意義,但是讓眾多家長、老師聚集在一起,矛盾一不小心就也會隨著出現,畢竟不是所有家長都能遵守規則,總存在那麼幾個特殊的&34;,特別是班級群可能存在的三種類型的家長,不只是讓老師為難,也讓其他家長反感,你在其中嗎?
  • 上班被領導罵,下班被老師罵:壓垮家長的,不只是一個班級群
    一位爸爸質問老師:到底你們是老師,還是我們家長是老師? 老師在群裡發號施令,家長們在群裡領取任務,好像沒有孩子什麼事情,很多任務直接落到了家長們頭上,家長成了被考核的對象。 這些任務有些非常繁瑣,稍有不慎就會出岔子:
  • 老師群內罵學生弱智,家長:打是疼,罵是愛
    近日,泉州泉港區一小學教師在班級微信群裡「罵學生弱智並對學生家長惡言相對」,引發網友關注。老師別在這裡丟人現眼聊天截屏顯示,在「新宅小學601」的班群裡,語文老師@了部分學生家長,邊發學生的作業照,邊發出帶侮辱性的言論:「帶回家去,別在這裡丟人現眼!」
  • 「執著家長」進班級群,多次更改群名,老師無奈把他踢出群
    眼看著兒子濤濤上小學六年級了,老師拉了新的學習群,李先生便按照要求加入了這個班級群。家長們都知道,進群後都是要更改群暱稱的,這樣方便溝通。但&34;李先生卻對此很是陌生,看到語文老師提醒說把名字改為&34;,他摸索著把名字改成了&34;。
  • 我在qq悄悄話裡罵了老師,老師在班級群裡說已經查到是誰了,好慌
    「我在qq悄悄話裡罵了老師,老師說已經通過信息部查到是誰了。我好慌,這樣的行為違法嗎?」為什麼我不建議你公開罵老師首先,學生在學校裡本來就屬於弱勢群體,基本上受了啥委屈只能憋著,所以有時候罵一罵欺負你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對舒緩情緒有很大的好處,不然長時間壓抑著會生病的,所以不是不可以罵,但一定要私下罵,不能公開,尤其是QQ悄悄話罵人這種小人行為,不但不光彩,反而容易引起公憤,很不友好。
  • 家長因孩子被罰抄作業在班級群裡和老師互懟,教育局責成老師道歉
    事件中的問題是,這個孩子是被老師罰抄作業,家長態度激烈地提出了抗議,老師見狀也很不冷靜,雙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班級群裡發生爭執,且用語很不友好。這種情況我見的也不在少數,有一次我女兒學校某個班級的微信群裡,語文老師檢查寒假作業,有個男孩一個字沒寫,老師把名字公布在群裡,希望得到家長的重視。結果那個孩子自己在群裡看見了,就罵老師,你他媽的發什麼發,爺爺我就是沒寫作業,老子不上了!
  • 不滿家長群裡閒聊,一女博士家長開罵,班級群管理混亂誰之錯?
    先說家長群裡的管理吧,一個不懂群管理的班主任,是導致班級群混亂不堪的禍首。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班級群自然要有群規,顯然在玉東三小家長群裡沒有。也恰是沒有群規,才使家長們在群裡胡聊瞎侃,甚至導致罵街的現象發生。儘管也看到老師在維護群秩序,可是靠什麼來維護?
  • 班級群裡最令老師反感的四種行為,老師心裡不說,家長自己要知道
    導讀:班級群裡最令老師反感的四種行為,老師心裡不說,家長自己要知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班級群裡最令老師反感的四種行為,老師心裡不說,家長自己要知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班級群裡,這樣的人讓老師和其他家長很反感,還會給學生帶來影響
    有的家長對老師的工作能夠理解和支持,但是有的家長卻並不能做到這一點。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內容就是,班級群裡這樣的家長不僅老師反感,其他家長也不喜歡,希望沒有你。
  • 班級群內家長「崩潰」,回懟老師:退學,俺都不會怎麼教
    您還別說,輔導孩子作業有的時候會讓你體會到「絕望」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我現在都不敢看孩子班級群消息」,這是多少家長的心聲。就在不久前,黑龍江大慶的一位母親因為輔導孩子作業上了「熱搜」。來看看一組對話:老師:從明天起步按時完成英語作業的我要在群裡提醒一下了!家長:不學了,不上學啦,別往群裡發啦,退學,急死人了,作業俺都不會你叫我怎麼做?
  • 家長和老師在班級微信群裡應該怎麼交流
    作者:黃帥  「排隊」點讚、「蓋樓」感謝老師、「炫耀式」曬娃、微商代購……原本作為老師發布通知、與家長溝通平臺的QQ、微信家長群,已經悄然變味,每天動輒幾百上千條信息,讓不少家長和老師直呼「受不了」。
  • 班級群裡不受待見的五種家長,使人反感,老師也不喜歡
    現在的中小學,幾乎每個班級裡都有一個微信班級群,班級群裡「住著」許許多多的爸爸媽媽和各科教師。在班級群裡,老師們會發布學校的重要通知,布置各科作業。家長們呢,有問題會在微信群裡與老師溝通。特別是經過今年的疫情之後,老師與家長的溝通越來越離不開班級群了。
  • 幼兒園班級群聊天記錄火了,家長有多「奇葩」,老師就有多無奈
    老師考慮到家長在群裡的暱稱都不同,無法分辨家長和孩子的關係,所以他們肯定會叫家長修改自己的暱稱在老師的工作時間、在班級群裡,這不就是明擺著「我不信任你」的嘴臉嗎?,就要信任老師的能力,不要總是在群裡問自己孩子的狀況,這就是不尊重老師的表現。
  • 班級群裡老師發了成績下來,各位家長一個接一個老師辛苦了你也會接...
    站在家長立場,一般來說,我不會。 理由有: 1、老師把成績發到群裡,這件事本身並不辛苦,用不著小題大作。 2、有討好老師之嫌,感覺很虛偽。 3、大量無意義的刷屏,可能令老師反感。
  • 班級微信群家長屢屢被踢:老師,我該怎麼和你溝通?
    近一段時間,頻頻爆出家長在微信群中與其他家長發生摩擦,進而和老師發生摩擦,最終被踢出群的事件。這樣的事情,不是新聞,而是一直存在於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學校 ,特別是家長與孩子班主任之間的現實情況。這一點特指孩子進入一個新學校,分到一個新班級的時候,家長一定會把孩子親手交到班主任老師手裡,順便認識一下班主任老師,留個聯繫電話,加入個家長群(注意,這個時候,班主任老師 一般對於家長沒有什麼概念,因為太忙,家長也太多),家長也會習慣地託付老師多照顧自己的孩子,班主任老師一般會順口答應,不具備什麼實際意義(如果孩子確有需要照顧的特殊情況,建議在這個時候,和班主任老師溝通一下
  • 班級微信群就該這樣管理,老師、家長請查閱
    給家長可以在群眾給班級進言進策,班級各項重要活動需要各位支持、配合和參與。 2. 入群後,請將姓名更改為「孩子名+爸爸或媽媽」。為防止學生冒名進入群,9月30日晚8點前不更改,將請出群。 3. 群內不得發任何與班級和孩子無關的信息,如廣告、投票、紅包等。如果出現將第二天在班級告知孩子,通知家長及時注意。
  • 在班級群裡回復「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為何會惹人煩?
    這是我孩子的一個學習群裡的家長接到通這跟我們日常工作也是一個道理——你是小組負責人或者企業領導的話,當你發出一個通知的時候,你是否希望大家應該有所相應?至於在題主的問題裡,這句回應的話是「老師辛苦了」或者是「收到」或者這是一個ok的表情符號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表示我已經「接收到了!」所以,我會發的,而且不光是孩子的班級群我會表示我已經收到信息了,在很多其他群裡如果發消息的人所發內容有這個必要去回應一下的話,我也都會回。
  • 孩子考試成績差,家長在班級群裡問原因,被老師懟:是不是有病!
    這兩天網上的一個帖子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家長因為學生成績退步太大,在班級群裡詢問老師原因以及全班平均分數,沒想到卻被老師反懟:「你應當到醫院看看是不是有病!」。這幾年,隨著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對老師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甚至支持老師對學生進行體罰,這些做法,無不出於對老師的信任。
  • 班級群中這5種家長讓老師反感,卻有不少父母搶著做,但願沒有你
    ,老師如果有事情通知家長可以在群裡直接發布消息,不需要再打電話一個個溝通,節省了不少時間。這就好比你想給老師送禮,不懂得私下送給老師,反倒在所有家長面前出示禮物,不僅家長看著來氣,老師也會彆扭。、學習委員等幹部,班級群裡也需要成立家長團體,管理班上的雜事,一些家長就想競選家委會,為此他們就會炫耀自己的履歷。
  • 班級群裡「這幾類」媽媽,讓老師為難其他家長排斥,媽媽們要反思
    新學期開學了,前幾天閒聊說到班級群裡的「媽媽們」,小姑子直言,班級群裡的家長真的是哪個層次的都有。作為一名老師,小姑子表示,媽媽們關心自家孩子,這可以理解。不過班級群裡「這幾類」媽媽,不僅讓老師們為難,還讓其他家長也很排斥。有時候真的讓人喜歡不起來。媽媽們反思一下,希望你不在「這幾類」媽媽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