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甜品不甜 許留山「倒閉」風波下的思考

2020-12-19 贏商網

  疫情下,甜品界的日子並沒有很「甜」。3月13日,香港連鎖甜品品牌許留山(需求面積:60-80平方米)因欠租被起訴等問題登上熱搜榜。

  據悉,3月11日,許留山遭權記玩具有限公司入稟香港高等法院申請清盤,該案件將於6月3日處理。對此,今日上午,許留山官方微博發文回應稱,香港地區個別門店因受社會環境和疫情影響已經關店,大陸地區並未因此事受到影響。目前大陸地區的許留山門店已經陸續恢復堂食和外賣經營業務。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探訪鄭州市場發現,由於疫情等因素影響,許留山鄭州熙地港店、yoyopark購物公園店、永威木色店等均未恢復營業。在此之前,由於業績不佳等問題,許留山在丹尼斯大衛城、新田·國貿360廣場、朗悅公園茂潮流茂的門店均已撤出,目前,鄭州市場僅錦藝城C區門店正常營業。疫情影響下,以許留山為代表的甜品店,都還好嗎?

  50年老店許留山陷入欠租風波

  官方回應稱大陸門店未受此影響

  昔日甜品界明星品牌「許留山」繼此前宣布閉店消息後,再遭債主向法院申請清盤而陷入輿論漩渦。據香港媒體報導,許留山旗下的多家香港分店連續遭業主向香港高等法院上訴,追討拖欠租金。

  3月11日,許留山位於香港粉嶺名都商場的分店被業主狀告至香港高等法院,稱該店自去年8月起至今年1月拖欠租金、冷氣費及管理費等共計約52.1萬港元。業主現要求許留山即時清還欠款、交還店鋪及支付今年1月份之後的管理費等。

  此消息一經披露,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查閱信息發現,截至目前,話題#許留山#在新浪微博閱讀過億,討論2.6萬,掀起網友集體「回憶殺」。評論區點讚最高的一句話被網友形容非常貼切:人生早已進入送別模式。

  3月13日上午11點26分,許留山官方微博發文稱,感謝大家對許留山的認可和支持,「我們一切如常」,並表示「等疫情過去,我們店裡見」。同時表示,大陸地區門店並未因此事受到影響,目前大陸地區的許留山門店已經陸續恢復堂食和外賣經營業務。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許留山並非首次陷入欠租風波,早在去年11月,業主Bansque Limited便已向香港高院上訴,向許留山追討2019年7至10月的租金。

  受此影響,自去年開始,許留山業績遭受重創。許留山曾表示,公司受到「修例風波」的打擊十分明顯,赴港遊客日益減少,傳統旅遊區的業務減少了至少60%以上,經濟遭受重創。今年1月就有消息報導,過去幾個月許留山在港已經關閉了10餘家門店。

  受疫情與業績不佳等因素影響

  鄭州多家門店暫未恢復營業

  儘管許留山官方回應稱此次欠租風波未波及大陸門店,但鄭州市場的表現也並不盡如人意。3月13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走訪鄭州多個商圈發現,許留山熙地港店、yoyopark購物公園店、永威木色店等多家門店線下處於閉店狀態,在美團外賣等線上平臺,熙地港店目前狀態顯示「休息中」, yoyopark購物公園店、永威木色店等外賣平臺電話均無人接聽。

  記者在大衛城發現,此前的許留山門店已經被某運動品牌圍擋覆蓋,據商場知情人士表示,就在上周,許留山門店剛剛撤出商場,記者登錄美團外賣平臺發現,該店最後的消費評價還停留在3月3日。

  公開資料顯示,許留山是香港甜品連鎖品牌,上世紀60年代首次進入市場,最初以涼茶和龜苓膏而聞名,創始人許慈祥玉秉承其父許留山之名,在香港元朗街頭手推車售賣。目前專門售賣甜湯、甜品和小食,以芒果為主要材料。

  2008年,許留山在深圳開出了首家門店,正式進入內地市場。隨後其版圖繼續擴大,華南、華東、華北、華中、西南都有其門店;2012年進軍馬來西亞,走向東南亞市場,並於2016年開出首家副線品牌Mango Cottage;2017年許留山進軍韓國,首店開在首爾。目前許留山有近300家店面,足跡遍布中國大陸、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及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

  2015年10月,許留山被黃記煌以5億港元收購。2017年,其母公司煌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甚至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擬赴港上市,但最終未果。

  值得注意的是,被煌天國際收購後,許留山多家直營餐廳轉型為加盟餐廳,並且自2016年開始,許留山所開設的新門店大部分為加盟店。根據煌天國際的加盟協議及合夥協議,許留山的一次性加盟費為5萬元,持續特許使用費為加盟店銷售額的5%。

  「這或許是導致許留山後期經營不善的根本原因。」鄭州商界一專業人士向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表示,由於加盟商過多,導致後期門店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直接影響了許留山的營收,而鄭州市場近期多個門店撤出,一方面由於其自身經營和管理不善,另一方面,疫情的影響也加速了本次「閉店潮」的出現。

  許留山、滿記甜品(需求面積:70-80平方米)、香港米芝蓮……

  那些記憶裡的甜品品牌日子並不「甜」

  許留山並不是個例,和其擁有同樣命運的,還有以往在甜品界傲視市場的另一元老級品牌——「滿記甜品」。「許留山和滿記甜品都要逐漸退出市場了……此外,香港米芝蓮等品牌也面臨業績不佳等問題,而這也是當下香港餐飲行業的共同境遇。」這是記者在採訪中多次聽到的聲音。

  「疫情之下對各行業的考驗都是嚴峻的,許留山對很多消費者來說承載了一個時期對甜點的美好回憶。但對於餐飲行業而言,其此次傳出大規模的關店則是需要警醒的。」 CBRE世邦魏理仕華中區商業部董事張桐表示,任何一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無論影響力大小,都始終不能停止對創新的思考與探索。

  他認為,市場在變、消費者在變,就餐飲行業而言,其創新要關注三點:文化的滲透與傳播、產品的創新以及顏值經濟的嫁接。對於餐飲行業而言,產品的創新需要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地摸索、總結,更要對消費市場的變化進行不斷的研究和挖掘,才能反映出對產品環節的創新演變。

  「總體來看,許留山和滿記甜品這兩個品牌都是被市場淘汰的。」鄭州一資深業內人士表示,「許留山在後續發展過程中收編了太多加盟商,而加盟商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從而導致經營不善;滿記甜品經營和管理水平都相對較好,但是它是被市場和消費者口味淘汰的。」

  應該看到的是,隨著市場的發展,茶飲行業正加速分化。奈雪的茶開創的「軟歐包+茶飲」模式,不僅收穫無數粉絲的擁簇,其優異的盈利模式更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口。DQ(冰雪皇后)在傳統冰淇淋產品基礎上,搭配炸雞、沙拉等一起銷售,帶給消費者更多延伸性選擇,一系列創新的背後,是品牌對於市場敏銳變化的捕捉。

  或許正如該業內人士所總結的,「打敗他們的不是其他品味的甜品,有可能是奶茶」。

本文轉載來自:大河報·大河財立方 張利瑤,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海底撈、西貝、許留山、一茶一坐的故事!
    對內消費上,不少線下實體行業受到重創,除了電影業,餐飲業算是另一個重災區。海底撈和西貝的漲價風波算是暫時過去,但最近又有一家餐飲企業傳言要倒閉了?這家企業就是,「一茶一坐」。05無獨有偶,除了「一茶一坐」,早先被傳出要倒閉的餐飲企業,是名氣更大的「許留山」。「許留山」是一家在香港火了半個世紀的甜品店,被CNN譽為「遊港必嘗甜品」。
  • 香港甜品許留山的至暗時刻:欠租遭起訴,門店關閉,面臨再收購
    知名香港甜品「許留山」自去年開始生意一落千丈,如今已深陷欠租泥潭。 據香港媒體報導,被多名業主追討店租的香港甜品品牌「許留山」,3月11日再遭權記玩具有限公司入稟香港高等法院申請清盤。根據香港司法機構的網頁顯示,案件已排期6月3日處理。
  • 聯商餐飲周報:永和豆漿被罰30萬 許留山陷「倒閉」旋渦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3.09-3.15),許留山陷入「倒閉」傳聞,官方回應稱:待疫情結束,我們店裡見;永和豆漿因發布虛假廣告被罰款30萬元;西貝和海底撈門店逐漸恢復營業,名單公布...私域流量、新零售再度翻紅,疫情「逼瘋」多少餐飲老闆?一場疫情,讓無數昂首前進的人按下暫停鍵,但也為一些物種啟動了加速器,需求在短時間內急劇爆發。私域流量、直播、新零售這些曾經的熱詞,在疫情期間再度翻紅。餐飲大牌紛紛放下身段探路,有相繼跟進的,也有懷疑觀望的,表示「此時的盲目嘗試都是交學費」。
  • 疫情下的老字號餐廳,翻身太難!
    尤其是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就在前不久,廣州深圳兩家老字號餐廳陸續宣布結業。一家是開了二十多年的港資高檔餐廳丹桂軒,它曾在深圳人的「嘆茶」名單上佔有一席之地。其招牌臺式豬手、片皮鴨、榴槤酥、海鮮水餃徵服了深圳人的味蕾,成為深圳廣式餐廳的代表。
  • 跑路、倒閉、關停……風波不斷的線下教育
    文 | 鉛筆道 希言編輯 | 吳晉娜跑路、倒閉、關停……從兄弟連、巧虎KIDS、迪士尼英語,再到最近幾天被推上熱搜的巨石達陣,這半年來,線下教培機構一直風波不斷。公開數據顯示,近半年來,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每天有近百家的培訓機構註銷。
  • 多所國際學校陷退費風波,國際學校在疫情的影響下要涼涼麼?
    2020年疫情至今,國際學校退費風波引起兩次輿情高潮,網課質量不佳引發了家長與學校間的學費退費矛盾。家長認為網課的效果與國際學校高昂的學費不成正比,要求學校提供退費方案,導致家校矛盾進一步升級。在此背景下,國際機構紛紛倒閉,而愛迪學校在疫情期間的作為讓學生家長滿意的同時,也保證了全體教職員工工作的正常運轉。
  • 甜品成本低利潤高,又是強剛需 為何跑不出幾個像樣的品牌?
    通過這些「共性品類」的「疊加共變」(一些相近而又互相關聯的品類,隨著客群習慣和關聯品類的模式改變而發生的同步改變),筷玩思維(www.kwthink.cn)可以給甜品下一個新的、更詳細的定義,甜品就是隨時可以享用的、複合味型以甜為主的、小份量的精緻化飲食產品。為什麼香港米芝蓮兼賣熱狗包?許留山為什麼有榴槤芝士餅和咖喱魚丸?
  • 許留山式微,港式甜品是如何一步步進入我們的生活?
    ▲內有雅座的香港甜品店,不進去嘗嘗嗎?圖/圖蟲·創意 許留山可以看作是香港老牌甜品店的一個縮影,與此同時,更多的年輕甜品店也憑藉著自己的「代表作」,逐步走出香港,共同締造出了屬於港式甜品的一個新世界。
  • 投資界24h|27天,李佳琦賣貨10億元;知名連鎖甜品品牌許留山關店...
    3月13日,NBA總裁接受TNT電臺採訪時表示:NBA聯盟比賽中斷將至少30天,也不排除直接取消賽季的可能。隨後,FIBA(國際籃球聯合會)也宣布所有賽事將於13日起暫停。 接著歐洲足壇也淪陷了。從意甲到英超,都傳出球員或教練確診的消息。3月12日晚,歐足聯官網發布聲明,將於下周二召開視頻會議,討論歐足聯旗下所有國內和洲際賽事安排。
  • 滿記甜品CEO潘冠鶴:危機管理下思考餐飲與資本的關係
    滿記甜品(需求面積:70-80平方米)CEO:潘冠鶴   今天的主題為「大消費環境與零售業」,滿記甜品(以下簡稱「滿記」)CEO潘冠鶴髮表了《後疫情時期下的危機管理》主題演講。   「疫情之下,我們加大線上外賣、做社區營銷,儘可能提升銷量以回流資金;其次我們將原本的工作計劃做了調整,提前對整體的系統和內部系統做了更新改造;另外利用停業期間對對門店的設備進行了維護。」   目前滿記已經有90%以上的門店恢復營業,收入趨於穩步增長。潘冠鶴認為,除了擁有機變能力的團隊之外,此次疫情也倒逼餐飲企業思考與資本的關係。
  • 開遍全國的中式甜品,為何卻幹不過茶飲?-虎嗅網
    餐飲界競爭激烈,能夠數十年興旺的老字號並不多,在中式甜品中,叫得出名號的老牌子就更少了。近年來,在網際網路+和新茶飲的影響下,各種新式甜品品牌層出不窮。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再也存續的甜品企業近10萬家,99%是近十年註冊的。
  • 學霸君被曝破產倒閉,今年以來負面風波不斷
    學霸君被傳倒閉,創始人回應:還沒失聯日前,K12 在線教育獨角獸學霸君被傳倒閉。網傳的一張疑似學霸君 1 對 1 教務主管的朋友圈截圖稱,「學霸君已經倒閉了」。該主管稱,學霸君在雙十一、雙十二期間通過大張旗鼓的宣傳活動籠絡了上億資金,現在想「跑路」,這是惡意欺詐行為。
  • 香港糖水的「甜秘密」
    新華網香港1月7日電(記者張天國 楊皓)新年伊始,夜幕下的銅鑼灣時代廣場燈火通明。在這個著名商業中心後的一條不起眼的小街上,一家小店門口照例排起了長龍。
  •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雖說每年餐廳關店和倒閉,本就是司空見慣的現象,但是在今年上半年,疫情為原本正常的「新陳代謝」按下了加速鍵。這些選擇關店的品牌,有的是老字號餐飲,有的是深耕餐飲多年的連鎖品牌,有的曾是風頭強勁的餐飲品牌,還有的曾是紅極一時網紅餐飲。他們或是悄然關店,或是斷臂求生,再或是苟延殘喘的活著。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下的思考和建議
    【編者按】2020年2月23日,中國科學院主管的《中國科學:生命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教授牽頭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團隊撰寫的述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下的思考》。
  • 疫情爆發以來,超1000家公司宣布破產,這些公司讓人惋惜
    2月27日前後,早教機構悅寶園位於上海、北京的2家門店被曝倒閉。2月28日,主打籤證業務的百程旅行網宣布公司無法繼續運轉,開始啟動清算程序……從各企業公布的原因來看,早在疫情之前,有些企業的困窘就已顯現,疫情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 俞敏洪:上萬家線下機構倒閉,疫情也給行業帶來了變革與機遇
    俞敏洪表示,疫情給教育帶來的直接影響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在應急情況下開啟了「停課不停學」。但這種應急狀態下的轉型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系統的卡頓、教師不適應線上教學、學生上網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教學效果不理想等等。
  • 別再說暴利了,疫情下的培訓機構已然生死一線,倒閉潮將至!
    疫情之下,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也已經到達生死邊緣。不是說教育培訓是暴利嗎?怎麼幾個月疫情就頂不住了?今天我們分析一下:暴利其實是表象教育培訓機構暴利嗎?第一:房租水電成本,一般線下機構面積平均在300平左右(政策規定),這部分佔比較大,一般在4萬-8萬,根據各地區租金水平而定; 第二:員工工資,特別是教師工資佔大頭,一般比較常規的各個科目老師要配齊甚至配2個,工資總額不會低,低了就留不住了;第三:招生成本,配備一個專門營銷或者銷售,特別是單價較高的一對一,成本不會低,若不配備,長期生存可能受影響。
  • 疫情下的餐飲漲價風波:「無形之手」博弈「用腳投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28.13%的受訪者表示,不了解餐企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但自身的消費能力卻受到了影響。這也意味著消費者由於疫情影響,對於餐飲消費的價格敏感度有所提升。消費者鄧先生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海底撈之前的客單價本不低,但是消費時對價格的感受並不明顯,但由於此次海底撈漲價是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恢復堂食的時間點,自己的消費能力也因疫情受到影響,因此對漲價格外關注。
  • 香港10大甜品屋 攻陷你的胃
    人常說,女孩子每到吃甜品的時候,就會多出一個胃來,再多也吃得下。這話沒錯,也不是全對;面對甜品的魅力,女生的確難以抵抗,沒錯;然而其實不只女孩 子,甜品是男女老幼皆歡喜的美食。看香港近年極受歡迎的甜品自助餐,開在大街小巷的甜品店,光顧者總是絡繹不絕,可知甜品早已攻陷香港人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