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甜品界的日子並沒有很「甜」。3月13日,香港連鎖甜品品牌許留山(需求面積:60-80平方米)因欠租被起訴等問題登上熱搜榜。
據悉,3月11日,許留山遭權記玩具有限公司入稟香港高等法院申請清盤,該案件將於6月3日處理。對此,今日上午,許留山官方微博發文回應稱,香港地區個別門店因受社會環境和疫情影響已經關店,大陸地區並未因此事受到影響。目前大陸地區的許留山門店已經陸續恢復堂食和外賣經營業務。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探訪鄭州市場發現,由於疫情等因素影響,許留山鄭州熙地港店、yoyopark購物公園店、永威木色店等均未恢復營業。在此之前,由於業績不佳等問題,許留山在丹尼斯大衛城、新田·國貿360廣場、朗悅公園茂潮流茂的門店均已撤出,目前,鄭州市場僅錦藝城C區門店正常營業。疫情影響下,以許留山為代表的甜品店,都還好嗎?
50年老店許留山陷入欠租風波
官方回應稱大陸門店未受此影響
昔日甜品界明星品牌「許留山」繼此前宣布閉店消息後,再遭債主向法院申請清盤而陷入輿論漩渦。據香港媒體報導,許留山旗下的多家香港分店連續遭業主向香港高等法院上訴,追討拖欠租金。
3月11日,許留山位於香港粉嶺名都商場的分店被業主狀告至香港高等法院,稱該店自去年8月起至今年1月拖欠租金、冷氣費及管理費等共計約52.1萬港元。業主現要求許留山即時清還欠款、交還店鋪及支付今年1月份之後的管理費等。
此消息一經披露,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查閱信息發現,截至目前,話題#許留山#在新浪微博閱讀過億,討論2.6萬,掀起網友集體「回憶殺」。評論區點讚最高的一句話被網友形容非常貼切:人生早已進入送別模式。
3月13日上午11點26分,許留山官方微博發文稱,感謝大家對許留山的認可和支持,「我們一切如常」,並表示「等疫情過去,我們店裡見」。同時表示,大陸地區門店並未因此事受到影響,目前大陸地區的許留山門店已經陸續恢復堂食和外賣經營業務。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許留山並非首次陷入欠租風波,早在去年11月,業主Bansque Limited便已向香港高院上訴,向許留山追討2019年7至10月的租金。
受此影響,自去年開始,許留山業績遭受重創。許留山曾表示,公司受到「修例風波」的打擊十分明顯,赴港遊客日益減少,傳統旅遊區的業務減少了至少60%以上,經濟遭受重創。今年1月就有消息報導,過去幾個月許留山在港已經關閉了10餘家門店。
受疫情與業績不佳等因素影響
鄭州多家門店暫未恢復營業
儘管許留山官方回應稱此次欠租風波未波及大陸門店,但鄭州市場的表現也並不盡如人意。3月13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走訪鄭州多個商圈發現,許留山熙地港店、yoyopark購物公園店、永威木色店等多家門店線下處於閉店狀態,在美團外賣等線上平臺,熙地港店目前狀態顯示「休息中」, yoyopark購物公園店、永威木色店等外賣平臺電話均無人接聽。
記者在大衛城發現,此前的許留山門店已經被某運動品牌圍擋覆蓋,據商場知情人士表示,就在上周,許留山門店剛剛撤出商場,記者登錄美團外賣平臺發現,該店最後的消費評價還停留在3月3日。
公開資料顯示,許留山是香港甜品連鎖品牌,上世紀60年代首次進入市場,最初以涼茶和龜苓膏而聞名,創始人許慈祥玉秉承其父許留山之名,在香港元朗街頭手推車售賣。目前專門售賣甜湯、甜品和小食,以芒果為主要材料。
2008年,許留山在深圳開出了首家門店,正式進入內地市場。隨後其版圖繼續擴大,華南、華東、華北、華中、西南都有其門店;2012年進軍馬來西亞,走向東南亞市場,並於2016年開出首家副線品牌Mango Cottage;2017年許留山進軍韓國,首店開在首爾。目前許留山有近300家店面,足跡遍布中國大陸、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及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
2015年10月,許留山被黃記煌以5億港元收購。2017年,其母公司煌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甚至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擬赴港上市,但最終未果。
值得注意的是,被煌天國際收購後,許留山多家直營餐廳轉型為加盟餐廳,並且自2016年開始,許留山所開設的新門店大部分為加盟店。根據煌天國際的加盟協議及合夥協議,許留山的一次性加盟費為5萬元,持續特許使用費為加盟店銷售額的5%。
「這或許是導致許留山後期經營不善的根本原因。」鄭州商界一專業人士向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表示,由於加盟商過多,導致後期門店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直接影響了許留山的營收,而鄭州市場近期多個門店撤出,一方面由於其自身經營和管理不善,另一方面,疫情的影響也加速了本次「閉店潮」的出現。
許留山、滿記甜品(需求面積:70-80平方米)、香港米芝蓮……
那些記憶裡的甜品品牌日子並不「甜」
許留山並不是個例,和其擁有同樣命運的,還有以往在甜品界傲視市場的另一元老級品牌——「滿記甜品」。「許留山和滿記甜品都要逐漸退出市場了……此外,香港米芝蓮等品牌也面臨業績不佳等問題,而這也是當下香港餐飲行業的共同境遇。」這是記者在採訪中多次聽到的聲音。
「疫情之下對各行業的考驗都是嚴峻的,許留山對很多消費者來說承載了一個時期對甜點的美好回憶。但對於餐飲行業而言,其此次傳出大規模的關店則是需要警醒的。」 CBRE世邦魏理仕華中區商業部董事張桐表示,任何一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無論影響力大小,都始終不能停止對創新的思考與探索。
他認為,市場在變、消費者在變,就餐飲行業而言,其創新要關注三點:文化的滲透與傳播、產品的創新以及顏值經濟的嫁接。對於餐飲行業而言,產品的創新需要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地摸索、總結,更要對消費市場的變化進行不斷的研究和挖掘,才能反映出對產品環節的創新演變。
「總體來看,許留山和滿記甜品這兩個品牌都是被市場淘汰的。」鄭州一資深業內人士表示,「許留山在後續發展過程中收編了太多加盟商,而加盟商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從而導致經營不善;滿記甜品經營和管理水平都相對較好,但是它是被市場和消費者口味淘汰的。」
應該看到的是,隨著市場的發展,茶飲行業正加速分化。奈雪的茶開創的「軟歐包+茶飲」模式,不僅收穫無數粉絲的擁簇,其優異的盈利模式更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口。DQ(冰雪皇后)在傳統冰淇淋產品基礎上,搭配炸雞、沙拉等一起銷售,帶給消費者更多延伸性選擇,一系列創新的背後,是品牌對於市場敏銳變化的捕捉。
或許正如該業內人士所總結的,「打敗他們的不是其他品味的甜品,有可能是奶茶」。
本文轉載來自:大河報·大河財立方 張利瑤,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