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沒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早在世界範圍內悄悄打響

2021-01-08 你陪我到白頭

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地區之間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全球環境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加,一場無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悄然在世界各地上演,它所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在嚴重威脅著各國的經濟發展和全球生態安全。

那外來物種是什麼呢?

舉例來說:南美有一種植物,叫「水葫蘆」,也叫「鳳眼蓮」,在引進中國時,它是家畜的飼料,後來成了一種觀賞植物,而且,還用它來淨化水質。這種植物生命力極強,不用多久,就成為華北、華東、華中及華南大江大河湖海水塘的霸主。

雲南滇池曾經引進這一物種,結果不好,本來是用來淨化水質的,結果卻導致原來的本地水生物種瀕臨滅絕。水葫蘆的出現可以說是打破了生態平衡。外來者,簡單的理解就是,如果沒有一定的「幫助」,它自己就不能大範圍地繁殖。

同時,外來物種也需要藉助直接、間接甚至人為的幫助才能大面積繁衍,比如這款水葫蘆,它屬於外來入侵種,被「引進」後就泛濫成災,直接破壞了本地的原生生態環境。

下一步,我們將研究我們國家的一些外來物種。我國幅員遼闊,生境類型眾多,生態系統多種多樣,大多數外來種在我國都能找到適宜的生境,這也使我國更易受到外來種的入侵。

生態環境部曾發布相關數據,目前全國已發現的外來入侵物種有600多種,其中「非有意引進」的外來入侵物種,往往是國際貿易的「夾帶品」,如楊樹花病毒,可隨苗木或插條一起「混入」中國。了解國際貿易的人都很清楚,假如有「木製託盤」隨貨同行,一定要附有「燻蒸證明」,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在木製品中夾帶「未知物種」。

其中,以植物為主的入侵物種數量最多,超過半數,其次為動物,約為三分之一,其餘為菌類、原核類和原生生物。一些外來物種,是日常佳餚,深受食客喜愛,但它卻能以頑強的生命力介入生態環境。例如:野茼蒿,它來自非洲,對於我國的土著人溼生植物來說,它是一種「非法入侵者」,肆意地侵犯這些土著人植物的生存地。

外來入侵物種侵略性強,繁殖能力強,擴散速度快,很快成為某一地區的單一物種,最終導致當地生物多樣性的消失,生態環境迅速惡化。

所以,外來物種的具體危害是什麼呢?

外國入侵物種對我國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大的國家。通過對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發現入侵物種215種,可以說,入侵物種造成的危害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生態破壞

紅火蟻起源於南美洲,2004年出現在廣東湛江,目前已蔓延到300多個縣區。紅火蟻的侵略性太強,會攻擊昆蟲,鳥類,甚至鳥蛋,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稻草被用來改善環境,用於防風護堤,同樣其繁殖力過強,繁殖迅速,很快就擴散開來,在沿海地區很快成為「單一」物種,直接導致當地生態環境越來越脆弱。

生物汙染

紫莖澤蘭,原產於南美墨西哥,最初引進時是作觀賞用的,現在卻多了個「全球入侵品種」的標籤,在我國最早公布的外來物種入侵名單上,它名列前茅。

其危害實在太大了,所到之處都可以用「橫掃」來形容,原來的樹和莊稼都無法再生長了,更嚴重的是,它還會產生毒素,導致牛馬得喘氣,這對於畜牧業來說就是災難了。它是生物汙染的典型代表,而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尚無更有效的方法來對付紫莖澤蘭。

威脅糧食安全

荒漠蝗蟲危害毋庸置疑,四千萬蝗蟲(大約一平方公裡)每天吃掉的糧食相當於三萬五千人一天的口糧。

另外草原貪夜蛾,2019年入侵我國,它原來是美洲出生的。今天,它在全國25個省1500多個縣市都可以看到,入侵面積已達1500萬畝以上。可說,其危害程度不亞於荒漠蝗蟲,如不及時防治,玉米田塊將面臨絕收。這些動物同時食用蔗糖,花生和香蕉。引進作為養殖品種的外來種,同樣會給糧食安全帶來威脅,如:福壽螺,嚴重者可導致水稻絕收。

當今世界貿易往來頻繁,旅遊業蓬勃發展,許多物種被無意或有意地引進,此外,跨境電商、國際快遞等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也使得入侵渠道更加多樣化,這將增加生態安全的風險。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當今的生態環境呈現出一種退化的趨勢,外來入侵物種之所以造成巨大的危害,是因為缺少天敵,脆弱的生態系統會放大外來入侵物種的危害。

同樣對人類健康有害的外來物種,引起人類花粉過敏的主要病原,是一種名為豚草的植物花粉。起源於北美洲,1935年發現於中國杭州,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華中、華東。對禾木科、菊科等具有抑制和排斥作用的惡性雜草。除使人對花粉過敏外,花粉還會迅速形成單一優勢群落,造成原有植物群落的衰敗和死亡。

因此,除了國家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的管理之外,個人也要認識到其危害,為保護自己家園的生態多樣性,人人都應盡職責

相關焦點

  • 無硝煙的戰爭:60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
    實際上你只要去某度一下就能發現,基本上這些外來物種能被發現的都是在入境檢查,那麼其他的私藏的,比如夾在入境貨物裡面的,故意進行隱瞞的,那這裡面的數量可真不少!所以說,外來物種入侵,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地步,實際上根據國家的統計,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收到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如果在抵禦外來物種入侵上面我們不能重視起來,那麼未來很可能會成為我們面臨的最大威脅。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正在全世界範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但也有一些個案,比如一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國後它們的命運也被改變,下面就來看看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的不僅僅是生態,還有糧食生產安全!
    上篇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 保護生物多樣性
    作者:於文軒(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亦面臨生境退化、物種減少、外來物種入侵、遺傳多樣性遭到破壞等問題,這對國家生物安全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在生物安全法的調整範圍中,防治外來物種入侵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 ...入侵種 外來入侵物種 入侵生物 外來物種 入侵物種 蟛蜞菊 原...
    、隨風搖曳,卻在日復一日地絞殺著憨厚老實的「土著生物」,給我們本已脆弱的生態系統,帶來無窮無盡的隱患……  動物篇:螞蟻兇猛  自然界中,自然分布於某一個地域的物種,叫「本地種」,與之相對應的是「外來種」,即不是本地自然產生和進化,而是從其他地區傳播或移植過來的物種。
  • 生態環境部更新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一起來漲點知識
    中國生態環境部昨天(2日)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海外來客」如何「偷渡入境」?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非洲大蝸牛、美國白蛾、德國小蠊、牛蛙、福壽螺、小龍蝦......近年來,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漸漸進入大眾視野。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吃貨多也沒用,外來入侵物種必須警惕!
    本文轉自【人民網】;非洲大蝸牛、美國白蛾、德國小蠊、牛蛙、福壽螺、小龍蝦......近年來,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漸漸進入大眾視野。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當外來物種登陸以後(美麗中國·關注外來物種入侵①)
    不過,外來物種並不總是美味和友善的,去國外旅行帶回的木質工藝品中,沒準就藏有對林木危害極大的物種的卵,可能會威脅生態安全。      出國旅遊帶只貓草小熊回來,卻在海關被沒收了?別著急上火,要知道,萌萌的小熊會被海關沒收,是從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角度在考量。
  • 生態環境部更新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一起來漲點知識
    生態環境部6月2日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引關注
    同時,還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導致生態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引起土著物種尤其是珍稀瀕危物種的消失和滅絕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吳小康劉彤王政屈凌燕  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活動的增多,外來物種由此進入我國境內。由於缺乏天敵形成入侵,我國多地損失慘重,並面臨著生態系統被破壞、人身安全受威脅等困擾。
  • 外來物種入侵或導致地球毀滅 絕不是危言聳聽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遭受物種入侵之苦。如英國為了對付12種入侵的外來物種,三年花在除草劑上的費用達到3.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歐洲每年外來物種入侵造成至少1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4.35億元)的損失。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外來物種入侵是生物多樣性銳減的主要原因之一,影響不容小覷,一些科學家斷言:外來生物入侵可以毀滅地球。
  • ...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午間社會新聞播報】5、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生態環境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中國生態環境部2日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個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正在全世界範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但也有一些個案,比如一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國後它們的命運也被改變,下面就來看看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 外來物種入侵!抱歉這裡是中國 —盤點外來物種入侵失敗案例
    眾所周知,每個地方的生態系統經過成百上千年的演變,生物多樣性已經相對平衡。但如果有外來物種的侵入,入侵的外來物種可能會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毀生態系統,危害動植物多樣性,影響遺傳多樣性。南方水葫蘆泛濫但是部分外來物種在入侵中國後,被我國豐富燦爛的飲食文化所感染,變成了「瀕危物種」,今天為大家盤點3個入侵失敗的案例。
  • 【常識】對於外來物種入侵常考知識點
    物種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 外來物種是指那些出現在其過去或現在的自然分布範圍及擴散潛力以外的物種、亞種或以下的分類單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繼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體。外來物種的「外來」是以生態系統來定義的。 外來入侵物種具有生態適應能力強,繁殖能力強,傳播能力強等特點;被入侵生態系統具有足夠的可利用資源,缺乏自然控制機制,人類進入的頻率高等特點。
  • 警惕互花米草入侵!呂彩霞建議制定外來物種專門法律法規 | 建言...
    呂彩霞提案認為,互花米草的入侵嚴重威脅我國濱海溼地生態系統安全及可持續發展,建議制定外來物種專門法律法規,建立包括互花米草在內的外來物種入侵嚴控、監測機制,建立風險評價系統,從源頭上嚴控輸入,早發現、早清除。《建言中國》欄目是中國網政協頻道、中國網議庫平臺原創欄目,轉載請註明出處。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半月談記者 高博 吳書光 蔣成 屈凌燕 吳濤 何偉 楊靜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 保護生物多樣性-光明日報-光明網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亦面臨生境退化、物種減少、外來物種入侵、遺傳多樣性遭到破壞等問題,這對國家生物安全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在生物安全法的調整範圍中,防治外來物種入侵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