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老舊小區改什麼、怎麼改?政協委員專家齊支招

2020-12-12 雲南網

2019年起,雲南省堅持「從實際出發,既量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原則,有序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然而由於經濟發展底子薄、老舊小區改造面積大、統籌協調機制不健全、改造資金籌措難度大等原因,全省老舊小區改造推進面臨不少困難。

近日,省政協在昆明召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遠程專題協商會,來自昆明、普洱、大理、玉溪等地的政協委員、社區代表、專家學者、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等,同「屏」共商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民生大計。

 改造工作初顯成效 推進過程仍困難多阻力大

走進昆明市圓通街初地巷15號,大門、外牆、道路、綠化等改造工程正在進行,考慮到這裡的部分住戶是殘障人士,盲道將鋪到每個單元門口。住戶彭世賢對此很支持:「小區路面坑坑窪窪,出行特別不方便,現在政府來做這件事,大家都很感激。」

在峨山彝族自治縣老舊小區一期改造項目練江南苑小區,居民自發組織了一場文藝表演,感謝老舊小區改造給大家帶來的實惠。「改造前小區髒亂差,下水道、溝道經常阻塞,現在換上了新管子,鋪上了海綿地板、柏油路,還種上了花草樹木,安裝了健身器材,環境好,我們心情也好。」小區居民楊存英喜於言表。

像初地巷、練江南苑小區這樣逐漸實現「舊貌換新顏」的小區,全省已有1582個。去年以來,我省按照「實施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區分輕重緩急」的原則,對全省7161個老舊小區進行了分批改造,涉及居民72.76萬戶,力求改變全省129個縣(市、區)老舊小區的街老、院老、房老、設施老、生活環境差「四老一差」困局。

與會的省住建廳督察專員柳明林介紹,2020年我省將改造2233個小區18.06萬戶,剩餘的3346個小區39.64萬戶,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改造完成。

「讓市民群眾在老房子裡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老舊小區改造的目的所在,然而這項工程要落地絕非易事。

「我們怕小區圍牆拆了不安全。」「每家每戶土地證上都有10多平方米公用面積,要我們買車位不合理。」……在不少老舊小區,居民訴求多,工程陷入「眾口難調」的困境。與此同時,改造資金缺口大、協調難度大等問題,也影響著項目的推進。

「涉及改造的小區住戶很多經濟來源少,收入低,既無出資意願也無出資能力,實施過程中,改造內容產權主體多為省級以上國有企業,社區協調壓力大。」協商會上,作為老舊小區改造的參與者,也是改造成果的見證者,大理市下關街道鴛浦社區居委會主任李惠玲通過視頻連線,將社區問題一股腦傾倒而出。

對此,昆明市住建局副局長黃捷也有「苦衷」。「經費保障不足造成後期維護修繕等工作無法順利開展;部分老舊小區屬於典型的『三無』小區,客觀造成了居民參與度與積極性不高;老舊小區普遍建築密度高、基礎設施不配套,改造工作較為困難,同時水電氣報裝率低導致單價成本過高,造成管線單位參與不積極。」黃捷如是說。

 委員專家齊支招 讓民心工程真正得民心

對於老舊小區的居民而言,幸福感的來源常常很具體:有地方停車了、管道不再跑冒滴漏了、孩子可以在小區內安全玩耍了……

那麼,老舊小區的改造具體改什麼、怎麼改?如何實現各方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與會政協委員、社區代表、專家學者等紛紛為此把脈支招。

「老舊小區改造既要『好看』,更要『好住』。」玉溪市峨山縣政府副縣長徐強提出,要重點實施一水兩汙、電力、通信、供水、管網改造,推進小區功能修補;完善小區群團組織、文化教育、休閒養老、紅色物業服務機構布局,建設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省設計院給排水專業高級工程師許丁認為,從升級「硬體」加強基礎設施,到再造「軟體」建立長效管理,其中既有一次性投入,也有細水長流的花銷,這就需要創新體制機制,充分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組成多聲部「合唱」,解決錢不夠、人不足等問題。

省政協委員、雲南農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土木系副主任楊聖元對此建議,應探索社會力量以市場化方式參與機制,建立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合理共擔、金融機構可持續支持等方式,發揮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商業性金融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

省政協常委、副秘書長、致公黨雲南省委副主委楊華英建議,要積極拓寬改造資金籌措渠道,建立「以獎代補」機制,加強後續長效管理;要對改造效果好、居民滿意度高的項目予以獎勵,引導小區居民出資,以配建停車設施、快遞服務站點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

「在有限的經費條件下,每個小區應有所側重,存在安全隱患的重在房屋結構的加固,容易淹水、嚴重坑窪、屋頂滲漏的進行排水管網、屋頂和外牆防滲處理等,還應把存在的消防通道短板補上。」省政協委員、昆明理工大學理學院副院長蔡光程認為,在社會力量沒有完全發動起來,資金撬動沒形成規模的情況下,老舊小區改造應「先民生、後提升」;而對於嚴重危房、改造經費太高的老舊小區,則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些,確保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在應改盡改基礎上,把城市規劃區內的城中村、城郊接合部等也納入改造工作整體規劃。

致公黨雲南省委會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委員、雲南國聯資信評估有限公司高級經濟師馮武提出,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的立項要充分考慮城市拆除重建的近、中、遠期發展規劃,避免改造提升完成後很快又被列入拆除重建的規劃中,造成資源浪費。

對於有部分城鎮老舊小區位於歷史文化街區範圍內,如何協調改造與城市歷史文化傳承之間的關係?參與遠程協商的省政協委員、普洱市思茅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石萍提出,老舊小區改造還需體現城市歷史文化特徵,彰顯城市歷史風貌和地域特徵,故工程實施中需「精雕細琢」,保障質量和效果。

對於改造項目「眾口難調」的問題,省政協委員、北京盈科(昆明)律師事務所股權高級合伙人洪素恆認為,可以充分運用《民法典》和《物權法》來解決。他舉例說,如加裝電梯等「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重大事項,兩部銜接的法律均未要求須一致同意,因此,應注意對相關法律的研究和使用,在效率與合法性中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和平衡點。

大家一致認為,改造還不能局限於「給建築穿衣戴帽」,而是應改到關鍵處、補到點子上,讓老舊小區「顏值」與「內涵」雙提升,讓民生工程真正得民心。

雲南網記者 張瀟予

相關焦點

  • 雲南:老舊小區改出居民大幸福
    近日,省政協在昆明召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遠程專題協商會,來自昆明、普洱、大理、玉溪等地的政協委員、社區代表、專家學者、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等,同「屏」共商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民生大計。委員專家齊支招 讓民心工程真正得民心對於老舊小區的居民而言,幸福感的來源常常很具體:有地方停車了、管道不再跑冒滴漏了、孩子可以在小區內安全玩耍了……那麼,老舊小區的改造具體改什麼、怎麼改?如何實現各方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 老舊小區怎麼改?應城:居民說了算
    老舊小區怎麼改?  「小區怎麼改,路燈裝哪、牆面用什麼漆、停車棚建在哪、垃圾桶怎麼擺、物業怎麼管……你們說了算!」應城市住建局黨組成員丁和平向業主承諾道。  2019年,應城市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取得較好社會效果。今年,該市加大了第二批老舊小區改造力度。
  • 改什麼?怎麼改?海南多市縣探索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近日,家住海口市龍華區國貿大院的吳堅告訴說,此前該小區的居住條件太差,他迫不得已搬走,現在國貿大院進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居住條件改善了,社區生活豐富多了,他又搬回來居住。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被列入各級政府民生實事。2020年我省推進197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惠及城鎮居民2萬餘名。
  • 2020安徽省政協月度協商會—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省政協相關副秘書長,部分省政協委員和專家,省政協機關廳室委負責人,部分省轄市政協負責同志。 本次會議共有8項議程,下面依次進行。 現在進行第一項議程,觀看反映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視頻。圍繞改什麼、怎麼改、怎麼管等重點難點問題,調研組深入老舊小區和施工現場,開展面對面座談交流,積極宣傳黨和政府惠民利民政策,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凝聚各界智慧共識。 從調研情況看,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設施改造、環境優化、服務提升為重點,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民生工程,紮實推進,取得明顯成效。
  • 呼倫貝爾市海區老舊小區今年這樣改
    (見習記者付饒)老舊小區改造,事關萬千家庭的安居樂業。日前, 海拉爾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有序開工,本次施工都改造什麼?如何進行改造?6月9日,記者來到部分小區進行實地探訪。同時,還將根據小區的實際情況,完善公共活動區域,翻新或增加健身器材,完善小區功能,提高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在百柳小區的老舊小區改造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對小區熱力管道進行拆除。記者看到,更換下來的老管線,外觀就像斑駁的枯樹枝。
  • 「改什麼,怎麼改,居民說了算」—琅琊區召開2021年老舊小區整治...
    為充分了解群眾訴求,有針對性讓老百姓「點菜式」設計,努力做到應改盡改,使老舊小區改造更貼民意、合民心。11月30日下午,區住建交通局聯合區重點處、琅琊街道辦事處組織光明園小區居民代表,召開2021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徵求會。會上,居民代表們分別就居住的情況,從小區現狀、如何改造、預留改造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小區整治改造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 鹿城發布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 怎麼改業主說了算
    溫州網訊 6月1日,鹿城區發布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從今年7月1日起,鹿城全面開啟為期三年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鹿城將重點改造1999年(含)以前建成的、可實施綜合改造,且未被納入拆徵範圍的住宅小區。1999年(不含)以後建成,但小區基礎設施和功能明顯不足、物業管理不完善、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也可納入改造範圍。方案指出,根據居民自願原則,改造由居民決定「改不改、改什麼、怎麼改、如何改」,方案還指出,要建立探索多元資金籌措機制,創新拓展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渠道。
  • 瀘州:老舊小區怎麼改,居民自己說了算
    當前,瀘州正在集中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按「先民生、後提升,先急需、後改善」的原則,將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納入計劃改造範圍,形成一批老舊小區改造示範項目,有序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在改造過程中,將多次徵集居民意見,老舊小區如何改,由居民自己說了算。
  • 老舊小區改得咋樣,老百姓說了算!
    外牆改造後的小區原來樓體顏色雜亂、樣貌老舊,現在統一變成了黃色和赭石色的組合,空調外機正在回遷、統一了位置,主機外罩上了新百葉窗,居民窗戶都統一換新。單看外立面,和新建小區幾無二致,不僅提升了老舊小區的外在「顏值」,更優化了小區的內部設施。
  • 合肥環保局答覆政協委員提案:適時推動老舊小區排風扇改造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合肥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今天拉開帷幕,記者昨天了解到,2018 年初合肥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召開以來,政協委員們運用提案建言獻策,反映民聲。不少提案的建議得到採納,從而推動政府部門出臺相應措施,改善民生福祉。
  • 睢寧老舊小區改造名單公布!怎麼改?改多少?
    現如今 隨著各種新小區的建成 咱們縣城老舊小區的環境 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2020年睢寧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已經全面展開
  • 老舊小區怎麼改,居民說了算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田沛 記者 葛小林)老舊小區改造是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常州麗寶第花苑被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同時啟動省級宜居住區建設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麗寶第花苑在改造的過程中,將決策權與監督權交給了居民,以「心」換「新」,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
  • 助推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 讓城市更宜居
    記者 李忠 攝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是2020年度市政協確定的月度協商課題。市政協黨組高度重視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作,城建和人資環專委會組織由界別、委員工作站、區政協參加的課題調研組(以下簡稱「調研組」),市、區兩級政協委員聯合調研,為助力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建言獻策。
  • 自貢市大安區老舊小區怎麼改?居民來「點單」
    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千頭萬緒,居民訴求多、施工難度高,老舊小區怎麼改,不僅關乎民生民意,更是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切入口。5月20日,自貢市大安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朱莉召集區委政法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民政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等相關部門,在周家衝小區召開院壩會,現場聽取、收集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意見建議。
  • 「改」出幸福新生活——湖北襄陽老舊小區改造見聞
    切割、開挖、埋管、砌井……日前,湖北省襄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連山社區老舊小區改造拉開序幕,標誌著襄陽市2020年度計劃改造小區全部開工。據了解,今年襄陽市改造完工老舊小區將達到300個,惠及居民6.3萬戶20萬人。
  • 河北邯鄲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從2018年開始,邯鄲市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滏山花園是其中之一。通過改造,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近3年來,邯鄲市創新改造機制、管理機制、服務機制,陸續投入資金30多億元,完成了1064個老舊小區改造。改什麼?居民說了算老舊小區改不改、怎麼改,居民最有發言權。
  • 河北邯鄲: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近3年來,邯鄲市創新改造機制、管理機制、服務機制,陸續投入資金30多億元,完成了1064個老舊小區改造。  改什麼?居民說了算  老舊小區改不改、怎麼改,居民最有發言權。因此,邯鄲市建立基層主體機制,將改造實施主體下放至基層街道,在老舊小區改造的前、中、後三個階段,尊重居民需求,充分體現居民意願。
  • 武漢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這事兒,政協委員這麼呼籲,你同意嗎?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可補貼10萬元,但常青花園小區的居民卻享受不到。只因該小區地處東西湖區,被排除在補貼範圍之外。現狀 新城區老舊小區難享補貼今年74歲的曹雲生老人,家住常青花園十二小區新康苑,目前是常青花園十二小區業委會主任。
  • 黨建引領推雙改,因地制宜穩幸福!鄭州林山寨街道全力推進老舊小區...
    黨建引領,整體推進,因地制宜建機制為發揮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整治提升作用,林山寨街道成立由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為組長、其他黨工委委員為副組長、各社區黨委書記為組員的老舊小區「雙改」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日例會、周考核、周通報和責任清單制度,實施掛圖作戰,將各項工作任務分解成具體目標,責任到人。
  • 河北邯鄲創新三大機制 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滏山花園是1998年建成的老小區,居住年頭久了,小區路面坑窪不平,雜草叢生,環境髒亂差。從2018年開始,邯鄲市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滏山花園是其中之一。通過改造,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近3年來,邯鄲市創新改造機制、管理機制、服務機制,陸續投入資金30多億元,完成了1064個老舊小區改造。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