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全球城市營商環境課題組
2020-12-12 17:23 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 王煜 製圖
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數報告從七個角度對上海的營商環境進行總體評估,對比20個全球城市,深入分析目前上海的優勢與不足,本文主要從政府服務方面進行評估。
政府服務方面,上海排名第16,僅領先於北京、深圳、聖保羅和墨西哥城,落後於巴黎、新加坡和香港等城市,開辦企業效率、電子政務發展較好,但進出口審核效率較低、稅收激勵不足。高效透明的政府服務環境、精準有效的政府激勵政策能夠大大地降低企業的綜合交易成本、提升跨國公司總部及功能性機構運營的便利化水平。政府服務環境從政府服務效率和政府激勵兩個子指標考察。上海政府服務環境排名第16,僅領先北京、深圳、聖保羅和墨西哥城,與巴黎、新加坡差距顯著。
「政府服務」排名情況
優勢一是開辦企業效率較高。上海企業開辦所需時間平均為2天,僅比多倫多、巴黎、香港1.5天時間多半天,充分體現了上海近年來「一網通辦」政務服務的成效。
二是電子政務發展良好,「電子政務發展指數」排名第4。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上海政務在線服務的範圍及質量都有了較大提升。上海「一網通辦」政務服務被作為經典案例寫入《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
短板與不足一是貨物進出口審核效率偏低,「口岸貨物進出口審核時間」排名第13,原因在於進出口邊境審核耗時較長。根據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上海進出口審核時間總計74小時,而巴黎、米蘭和馬德裡等排名第1的城市僅需2小時。上海口岸貨物進出口審核時間中,進、出口邊境審核分別要花費37個小時和18個小時,分別佔進出口審核時間的50%和24.3%。而當前已經有25個經濟體(包括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的進口實行了「零成本、一小時通關」。
二是稅率偏高、繳稅成本較高,「稅收吸引力指數」排名第15。原因在於一方面,由於中國稅收政策是國家統一,地方靈活性低,總稅率偏高。世界銀行與普華永道發布的《Paying Taxes 2018》中,中國納稅環境在189個經濟體中排名105位。上海、北京的稅率明顯高於新加坡、香港等城市。另一方面,上海的納稅成本也較高,表現為納稅時間較長、納稅次數較多。2018年,上海企業全年納稅時間平均要花費138小時,納稅時間是香港的4倍;納稅次數為7次,是香港的兩倍多。
表1 部分城市納稅環境指標對比資料來源:世界銀行與普華永道《Paying Taxes 2018》
對策建議1、深化政務流程再造,進一步壓縮進出口審核時間深化政府審批流程再造,通過消除不同部門之間的責任重疊來精簡優化行政職能,完善權責清單制度建設,並深化結構性改革來確保審批流程再造取得實際效果,確實減少進出口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
2、降低繳稅稅率和成本,增強稅收吸引力不折不扣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等各項減稅降費政策,不斷降低總稅收和繳費率。依託電子稅務局、智慧辦稅和智能諮詢、「一網通辦」數據共享等現代化手段,進一步壓縮準備、申報和繳稅時間。以落實房土兩稅合併申報為契機,探索整合申報表或簡併稅種徵期為手段,繼續研究減少申報繳稅次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全球城市營商環境報告,上海戰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