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種米飯可能暗藏黃麴黴素,請停止食用,經常吃,肝可能會扛不住

2021-01-09 陸柳利醫生

導語:中國的國土面積比較廣大,人口也眾多,因此飲食差異也比較大。最常見的就是南方人愛吃米飯,而北方人愛吃麵食。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吃米飯也是很有講究的。

一、2種米飯可能暗藏黃麴黴素,請停止食用,經常吃,肝可能會扛不住

1、漂白過的大米

一般來說,這種大米的原材料都是發黴變質的大米,但商家為了盈利,以次充好,使用化學試劑對其進行漂白。如果我們長期誤食這種大米,就很容易導致肝臟受損。

2、發黃髮黴的大米

大米的儲存時間過長的話,就很容易出現發黃髮黴的情況。很多人對這種情況不太了解,還會繼續食用。但是這種大米已經黴變了,很可能暗藏黃麴黴素,勸大家還是不要吃。

二、如何挑選優質大米,保護肝臟健康呢?

1、味道醇香,顏色亮白

優質大米的顏色一般是乳白色,而且表面是比較光滑的,聞起來也有一股醇厚的米香味。而劣質大米的顏色就不夠亮白,味道也可能會過於濃鬱。

2、沒有雜質

大米的脫殼的過程中,可能會混入野草的種子、砂石等物質,雖然並不影響食用,但卻會影響大米的儲存,可能會加速大米的變質。

三、學會了挑選大米還不夠,這3個方法也要掌握,做好了,肝臟或能健健康康

1、不吃變質的食物

很多比較節儉的人,在食物變質後仍然繼續食用。雖然大家可能已經切除了壞掉的部分,但是剩餘部分很可能也含有毒素,非常有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傷。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吃變質的食物。

2、少生氣

經常生氣很容易導致體內的肝火過旺,長期這樣的話,就會導致肝臟功能受損。所以,建議大家平時還是要少生氣。

3、嘗試肝臟「保護官」:養肝茶

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記載了一種養肝茶,選用了決明子、金銀花、桂花、牛蒡根、枸杞、菊花等食材,很多老中醫都很推薦。

桂花:恢復肝臟的凝血功能,促進肝臟中脂肪的代謝;

決明子:提高肝細胞的活性,降低肝組織硬化的概率;

金銀花:疏肝理氣,提高肝臟的代謝和消化能力;

這種茶的熬煮方法非常複雜,所以如果大家想要獲取同款的話,可以選擇已經配製好的茶包,非常方便,而且效果也不錯。肝臟快要扛不住了嗎?趕快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結語:2種米飯可能暗藏黃麴黴素,請停止食用,若不聽勸,肝臟或扛不住!米飯是我們平時經常吃的主食,所以更要謹慎選擇。學會了挑選大米還不夠,這3個方法也要掌握,做好了,肝臟或能健健康康!

相關焦點

  • 3種米飯請停止食用,可能暗藏黃麴黴素,經常吃,肝可能會扛不住
    大米整出來的米飯特別香,一粒一粒,潔白晶瑩,但是如果不小心選擇了不好的米飯,經常食用就會損傷肝臟,大家在選擇前一定要慎重挑選,文章結尾會告訴大家一些挑選大米的小技巧,請耐心看完。如果保存不當,時間太久,大米就會出現黴變,顏色變黃,米粒和米粒之間粘連,聞起來有異味,這樣的大米就不要再煮飯吃了,其中可能含有黃麴黴素,食用後會損傷肝臟,誘發肝臟疾病。
  • 3種米飯禁止食用,暗藏「黃麴黴素」,開水煮不死!誘發肝病元兇
    黃麴黴素主要在黃麴黴菌中產生,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在90年代將其劃為一類致癌物。特別是對於肝臟,輕微的黃麴黴素都會導致肝臟癌變。 "黃麴黴素"在食物中極易存在,所以,我們平時對吃的東西要特別注意。
  • 這3種米飯不要吃,可能暗藏黃麴黴素,若你長期吃,肝或許受不了
    中國的主食種類非常多,比如饅頭,麵條,米飯等等,南北方的主食差異比較明顯,大多數都喜歡吃米飯,一碗香噴噴的米飯不僅營養充足,也能讓人能量滿滿。若是在生活中選擇了不好的米飯,經常使用會損壞肝臟功能,建議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挑選,否則會引起身體健康問題,容易誘發肝臟疾病。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摘要]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還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黴變也會含有黃麴黴素。1、發黴的一部分穀物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還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黴變也會含有黃麴黴素。也就是說米飯變質了也一樣含有黃麴黴素。一旦米飯有異味就不要再食用了,因為已經含有黃麴黴素,所以愛吃剩飯的人更容易感染黃麴黴素。
  • 3種廚房裡暗藏的「黃麴黴素」,都是誘發肝病「元兇」,一定留意
    廚房裡暗藏的"黃麴黴素",都是引發肝癌的"兇手",一定留意1.黴變穀物家裡平時都會多買一些穀物,但由於米等穀物的保存不當,發生黴變,就會滋生出黃麴黴素。這樣的米不能吃。所以在家庭保存中,穀物的存放要在通風的地方,避免黴變。
  • 致命毒物黃麴黴素,就隱藏在這些食物裡~
    它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黃麴黴素」。 ,食物極易牽連黴變;還有大米、小米、小麥、豆類、薯類也會含有黃麴黴素,因此如果米飯有異味了最好不要再吃了。   發苦的堅果   除了花生,黃麴黴毒素還存在於瓜子、杏仁、開心果等堅果中,堅果在黴變過程中會產生黃麴黴素,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杏仁等堅果,一定要及時吐掉並且漱口,如果經常食入會增加肝癌風險。大家在吃堅果前也一定要仔細檢查是否黴變。
  • 致癌物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哪些東西中?如何防止黃麴黴素中毒?
    肝病重在預防,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避開接觸一些傷肝的物質。有幾種常見的傷肝物質,不僅傷肝,還會致癌,並且這幾種東西,家家戶戶的廚房中可能都有,要儘早處理。廚房中常見的傷肝致癌物黃麴黴素是一類致癌物,它的毒性是砒霜的幾十倍,並且生命力很強,用一百度的高溫連續進行二十個小時的滅菌,都不一定能把它殺死。到了潮溼的環境中,它會變得十分猖狂。現在正值雨季,特別是南方,比較潮溼,正是黃麴黴素大肆橫行的季節。
  • 肝癌的「罪魁禍首」——黃麴黴素,一不小心就吃到了,平時喝茶加點...
    從此,黃麴黴毒素便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高度關注,隨後對它進行了更為深入廣泛的研究。據研究報導,黃麴黴素有十幾種,其中B1、B2;和G1、G2就是經常出現在農產品中的黃麴黴素的代表。倘若含有B1和B2的農產品被奶牛吃了之後,分別有一部分會轉化為M1和M2進入牛奶中,這就是牛奶中黃麴黴素的主要來源。何為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哪些食物?
  •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家裡這些可能要扔掉
    2變質的米飯別以為做熟了就能放鬆警惕,變質的米飯是最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國家二級營養師、高級食品檢驗員孟立娜說,「我身邊就有常年吃剩飯菜的長輩40多歲就患癌症的事例。為了不浪費,他經常吃已經有些異味的米飯。
  • 加熱也滅不掉,如何避免吃下致癌黃麴黴素?
    什麼食物裡面會有黃麴黴素?食物在運輸、儲藏甚至是食物的加工過程中,都可能讓麴黴菌滋生。黃麴黴素較常見於花生及其製品(例如花生糖、花生粉、花生醬等等)、玉米、開心果以及幹豆類。另外,乳牛或是母雞在食入含有黃麴黴素的飼料後,牛乳和雞蛋再被人類食入,也會間接攝入黃麴黴素。
  • 藏在衛生間裡的「這玩意」,可能是黃麴黴素的根源,請引起注意
    藏在衛生間裡的「這玩意」,可能是黃麴黴素的根源,請引起注意黃麴黴素大家可能是聽說過,但是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一種毒素,這種毒素一般藏在我們的食物當中,而且黃麴黴素的毒素也是具有突變性的。黃麴黴素也是一種劇毒的致癌物質,它可以破壞人們的抵抗力,使人們的免疫力下降。而且也有專家對肝癌發病率的地區進行調查,得出的結論就是黃麴黴素接觸的太多。黃麴黴素也不一定只有在食物當中有,在我們衛生間裡也非常常見。而且很多人都容易將他忽略掉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哪裡容易產生黃麴黴素吧。現在家裡幾乎都有坐便器,因為它用起來非常方便,而且還乾淨。
  • 傷肝食物再一次被公布出來了,若是經常吃,傷肝又致癌,提醒家人
    其實很多時候,肝臟受損是因為「傷肝食物」吃得太多,有些食物不僅傷肝,還致癌,能不吃就不吃。傷肝又致癌的食物有哪些?由於國人有喝粥、吃包子、吃饅頭的習慣,往往喜歡配點鹹菜吃吃,因此不僅會從外面買鹹菜吃,也會自己做。鹹菜固然吃起來很有味,但當中都含有較多的鹽分,若是攝入過多,可能會轉變成亞硝胺,這是一種致癌物,如果聚集過多,會對肝臟造成損傷,會誘發肝臟疾病,還可能會「招來」癌症,因此醃製的食物,像是鹹菜、鹹魚、臘肉等等都最好少吃,提醒你的家人。
  • 肝肝異常,身體2處可能會「發癢」,別以為是過敏,或是肝臟病變了
    比如說有黃疸肝炎的人眼睛就會發黃,另外此時還有可能會伴隨著眼睛幹癢的情況發生,如果莫名出現了眼睛發癢的情況,此時一定要引起重視,因為很可能與肝臟健康有關係。肝不好的人為何越來越多?醫生直言:這3種食物傷肝不淺,儘早忌口1、黴變以及自榨油食物發黴的食物會導致癌症的出現這是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在這一系列食物當中會有大量的黃麴黴素存在,一旦食用就會對我們的肝臟代謝產生直接的影響,有時我們肝臟產生大量環氧化物,直接幹擾到DNA的正常轉錄工作。
  • 立刻停止食用三種蔬菜,或是「致癌高手」,越吃多,肝越毀
    且十分脆弱,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都可能傷害到它。嚇傻!立刻停止食用三種蔬菜,或是「致癌高手」,越吃多,肝越毀1、紅鳳菜紅鳳菜很多人在小的時候應該都吃過,這種菜吃起來口感比較好。但是紅鳳菜當中含有「吡咯裡西啶類生物鹼」,這種物質有著潛在的肝毒性,長期大量的吃紅鳳菜,對肝臟會有損傷,嚴重時可能還會誘發肝癌。所以大家再喜歡吃這種蔬菜,都要注意一些,少吃最好。2、發芽的土豆土豆是很多人喜歡的食物,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也很容易烹飪。
  • 黃麴黴素中毒?米酵菌酸中毒?我們日常飲食要注意什麼?
    10月5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某社區居民王某及其親屬9人在家中聚餐,其間共同食用了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後,目前已有7人經救治無效死亡,2人仍在搶救。 據調查,一家9人食用的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疑似該食材引發食物中毒。
  • 黃麴黴素是最強致癌物,這4種食物中含量比較多,看見就扔了吧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說到黃麴黴素,大家應該都知道一點關於它的知識,但詢問身邊人,他們多數還是抱有不在乎的態度,認為不會黃麴黴素中毒。你卻不知道的是,它就在你的身邊潛伏著,尤其是廚房中的這幾種食物含量還有點多,務必要小心了。
  • 發苦的堅果別不捨得扔,裡面的黃麴黴素毒性了解下!
    比如,黑麴黴在工業上常被用來生產檸檬酸和各種酶,而和黃麴黴的親緣關係更接近的米麴黴則是做醬油,味噌,黃酒時必不可少的菌種。冬日裡,來一碗熱騰騰的味噌湯吧!可是黃麴黴自己不能吃也就罷了,還能產生黃麴黴素把別的能吃的東西變得不能吃,這就很過分了。
  • 黃麴黴素是身邊最強致癌物,這4種食物中含量較多,你家廚房有嗎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說到黃麴黴素,大家應該都知道一點關於它的知識,但詢問身邊人,他們多數還是抱有不在乎的態度,認為不會黃麴黴素中毒。你卻不知道的是,它就在你的身邊潛伏著,尤其是廚房中的這幾種食物含量還有點多,務必要小心了。
  • 日常生活預防黃麴黴素,你我都應該知道的常識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黃麴黴素,不少人甚至談「黃麴黴素色變」,那麼黃麴黴素到底是什麼?它是怎麼產生的?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避免黃麴黴素中毒呢?認識黃麴黴素黃麴黴毒素(AFT)是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等某些菌株產生的毒素。其衍生物有約20種,分別命名為B1、B2、G1、G2、M1、M2、GM、P1、Q1、毒醇等。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動物食用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飼料後,在肝、腎、肌肉、血、奶及蛋中可測出極微量的毒素。
  • 黃麴黴素到底有多毒?正常人攝入20毫克就會死亡
    日前,蒙牛一批純牛奶被檢出黃麴黴素M1超標140%,緊接著,廣東3種花生油也被抽檢出黃麴黴素超標,這個略顯陌生的化學名稱由此闖入國人視野。  1974年印度兩個邦中有200個村莊暴發黃麴黴中毒性肝炎,397人發病,死亡106人,中毒患者都食用過黴變的玉米,其中的黃麴黴毒素含量高達6.25-15.6毫克/千克。  美國科學家Douglas L報導,1989年印度有74人、肯亞有12人死於黃麴黴毒素的急性中毒。2004年,肯亞的東部地區爆發了黃麴黴素引起的肝炎,125人死亡。死者都曾經吃過發黴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