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後月薪二萬多,在二線城市是什麼水平?

2020-12-17 職場技能堂

如果對象也是月薪2萬多,那月薪5萬,年薪就是60萬,從下圖來看,也只屬於中產的富裕階層,如果還有房貸、車貸、一個人全職帶娃這些支出,這個每個月估計最多只能存萬把塊,生活壓力還是很大的,如果穩定也還好。

如果沒有房貸、車貸這些貸款,生活還是比較滋潤的。

我身邊朋友,稅後月薪二萬六,小公司技術總監;稅後月薪一萬八,上市公司部門經理。所以二三萬薪資在二線城市一般崗位都是部門經理、總監級別,當然這只是IT行業。IT行業平均收入還是在整個行業排名在前三的。

朋友年齡基本都在35歲以上,雖然做到這個崗位,如果家裡沒礦的話,還是非常焦慮的。

據我了解,朋友公司30人左右,超過2萬的就3個人,一個總監和兩個項目經理,也就10%比例。而且大規模的公司,比例更低,畢竟公司知名度、規模上去了。

而且,在一般企業中,如果本身沒有獨特技能的話,薪資越高越不穩定,你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上到高位,脫離技術的管理層,一旦鬥爭失敗被調崗降薪做基層,最終結果基本都是離開出走創業或者到其他大公司做基層或者小公司做CTO。

但管理者一般都是35+、40+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大、穩定的收入是最重要的,跳槽換行意味著不穩定,會給一家人帶來不安定的因素。

當然,家裡有礦、體驗生活的當我沒說。

相關焦點

  • 二線城市月薪上萬,朝八晚十工作6天,你願意嗎?
    不過,近日某網友的提問,卻非常有意思:自己在二線城市,如今找到一份工作月薪上萬,但卻需要朝八晚十甚至每周工作6天,這種工作該不該接受?那麼,二線城市月薪上萬的工作,好不好找呢?每周6天制且朝八晚十,又真的有意義嗎?工作如果佔據了我們全部的精力,真的好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職場那些事兒。
  • 月薪多高,才敢跟爸媽說自己過得很好?
    加拿大畢業兩年回的,在成都IT企業,月薪1.2W。15. 加拿大本科畢業回來,一線城市做室內,稅後9k。16. 二線省會私企電力設計院,加拿大本科土建專業。公司平均3k月薪+3k預支獎+16/小時加班費。項目獎金季度結算,按土建/電氣/水工/熱控/機務/配比 X 工時。
  • 27歲在上海月薪12000算是什麼水平?網友的評論,很心酸!
    27歲在上海月薪12000算是什麼水平?網友的評論,很心酸!對於很多人來說,能在畢業後3、4年之內就實現月薪過萬,就已經非常滿足了,而且能實現這個目標的人,都已經算是比較優秀的了,畢竟現在的工資普遍不高,大部分人的工資還停留在三五千左右。
  • 不只是北上廣深,二線城市對人才和企業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強
    這個事實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上海正在用更加積極的戶口政策來吸引人才來上海,那麼同時也就反映出一個問題,上海作為一線城市之一,也不得不開始搶人才了。 既然要搶,那就說明其他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在加強,但是這樣的吸引力其實不一定來自北上深,而是來自一些綜合實力較強的二線城市。
  • 月薪5000元,現在在國內是什麼水平?看完才知道差距
    月薪5000元,現在在國內是什麼水平?看完才知道差距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們國家的經濟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好,人民的經濟水平也在向全面社會小康邁進,基本很多家庭都可以說過上富裕的生活。但是,這只是一部分家庭而已,還有絕大部分的家庭生活還是處於一個中下生活水平。那麼如果我們一個月的工資是5000的話,在我們國家是一個什麼生活水平呢?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說說。首先,我們來看看5000塊工資在一二線城市是什麼水平。
  • 臺灣最「繁華」的城市,目前處於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說起臺灣,這裡地方很小,但卻是一個寶島,是「亞洲四小龍」之一,而這裡最發達的城市便是臺北。很多人認為這裡經濟發達,發展的也一定很好,但事實上由於這裡發展得比較早,所以這裡的建築都很舊,並且這裡有著日本街道的特徵,比較狹窄。
  • 在上海月薪1萬處於什麼水平?一線城市打工者說出真相,引人深思
    對於在一線城市的打工者來說,壓力是非常大的,當初背井離鄉來到了北上廣深,懷揣著賺大錢的夢想,卻最終卻被高昂的房價和消費水平給打倒了,最終安安穩穩回到家鄉謀取一份穩定的職業,很多回來的人不禁感慨「大城市待不住啊」。
  • 現在月薪三四千,在國內是什麼水平?說出來很多人都低頭嘆氣!
    據統計,我國現在月人均工資達到了4000多元,月薪三四千,要說在國內是什麼水平?那肯定是拖後腿了。很多人問,月薪三四千,過的是怎麼樣的生活?這就得看地域環境了,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真的有天壤之別。如果你是在一二線大城市,三四千的收入屬於底層了,餐廳的服務員、洗碗工、外賣員,可能都不止三四千。
  • 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城市建設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臺灣是中國的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大陸的東南部,70年代以後,經濟迅速發展,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臺北是臺灣最大、發展最好的城市。很多大陸人覺得臺北不是大城市,深得無法與北上相比,有些二線城市也比不上,臺北的城市建設有點晚了,因為這裡的發展很快,所以大多數的大樓都是80、90年代建造的,很多看起來很舊,高層建築不多,按國內城市水平劃分。
  • 扣完五險一金到手月薪6000左右,年底發放3萬是什麼水平?
    這就是自己整體一年的收入,那麼這樣的一個收入水平是屬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呢?其實這個收入並不是很低,我們可以仔細的來算一下,你每個月到手的工資是6000塊錢,那麼這是個平均標準,這樣算的話,一年12個月那麼就等同於是72,000塊錢。再加上你有年終獎3萬塊錢,所以說工資待遇,加上自己的年終獎待遇,那麼最終自己到手的總體收入是會超過10萬元的,那麼平均每個月大概是8300塊錢左右。
  • 臺北這座城市的城建,放在內陸是什麼水平?是二線還是三線呢?
    臺北這座城市的城建,放在內陸是什麼水平?是二線還是三線呢?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國的領土,臺灣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經濟發展的非常快,當時跟香港,新加坡,還有韓國,並成為亞洲四小龍。臺灣最大的城市就是臺北,臺北這座城市曾經有過輝煌,當然也有過沒落,現在去過臺北的人們,很多人都感覺還為這座城市已經遠遠落後於內陸的一些城市了。很多人對於泰國的一些了解,大多都是在網上得來的,臺北在以前的時候非常的具有吸引力,很多的大陸遊客都想要去臺北看一看。現如今兩岸開放早已很多年了,現在去臺灣也是非常的容易,而且大陸遊客給臺灣這座寶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 男人月薪2萬,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聽聽這3位女人的看法吧!
    如果說工作年限在十年左右了,月薪兩萬,其實也只能說是一般的水平,如果說是在一線城市月薪兩萬,然後三年的工作經驗,這個時候就已經算比較突出了。再比如說月薪兩萬是在一線城市而且工作十幾年了,這個水平就只能說不夠合格。在三四線城市,一個家庭當中,男方月收入兩萬,女方月收入有1萬的話。
  • 月薪稅後一萬,在北上廣能過著怎樣的生活?網友們的回答讓我沉默
    15K,房租水電煤加起來一個月4K,每個月吃飯2+,買衣服什麼的看情況。從前我認為30歲之前月薪過萬,就無比幸福了,然而達成之後,反而壓力更大了。總結一下:過什麼樣的生活和薪資無關,和心態有關,我其實現在並沒有當年月薪4K的時候開心。月光的話,挺滋潤。
  • 2020年中國工資真相,月薪過2205元,超過50%城裡人
    北上廣深平均月薪都在1萬以上,就連二線城市月薪也不低於6千,是不是覺得還挺高。但這個數據,絕不是大多數人的真實情況。就拿馬雲來說,把你的工資和馬雲的放在一起平均一下,你瞬間就超過了全球99.9%的人,這些城市的平均數,被極少數高淨值人群平均掉了。
  • 半數大學生就業退居二線城市 考研人群下降明顯
    而北上廣已經不再是大學生就業的熱點城市。 薪酬 預期月薪降低近千元 調查顯示,今年的期望月薪集中分布在3000至5000元範圍內。其中,專科生期望月薪3444元;本科生期望月薪為3494元;碩士生為4879元;博士生主要集中在6000元。
  • 一二線城市年收入15萬,網友:在大城市累成狗,在小城市累得像狗
    大城市房租高、物價高,逃離到二線城市,房租便宜了,物價卻還是一樣高,工資還非常低,低得有點難以接受,感覺年薪15萬的工資,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都是累得像狗一樣。網友二,在大城市累成狗,在小城市累得像狗,廣州很大部分人工資都只是5000左右,這是很實際的情況,面對廣州一線城市的高房租、高物價,一個月5000也存不了錢,還把自己生活得那麼累,回到二線城市情況也差不多一樣,雖然房租便宜,生活節奏沒有那麼快,但是物價一樣高,工資還低。想要存錢買房買車,根本就是奢侈的想法。
  • 二線文青精神生活指南
  • 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城市建設在大陸是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曾經在很多人眼裡,臺北非常神秘,又有吸引力,內地人都想去臺灣看看,現在兩岸開放多年,去臺灣已經不再困難了,源源不斷的大陸遊客給臺灣城市增添了很多活力,這些城市又有什麼變化呢?許多大陸人覺得臺北不是一個大城市,比不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甚至比不上一些二線城市,大部分建築都是在80年代和90年代建造的,他們中的許多人看起來很老,沒有多少高樓大廈。
  • 月收入1.5萬在全國算什麼水平?
    所以,真要評估一下月收入1.5萬在全國屬於什麼水平,也只能是利用一些公開數據進行分析、測算和比較了。月入1.5萬在一線城市也就是比平均工資略高一些無論是身邊接觸的實際案例,還是根據官方公布的調查數據,北京上海深圳的平均工資都在1萬以上,所以月入1.5萬在一線城市僅僅比平均工資略高一些,但是因為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比較高,所以月入1.5萬在一線城市生活並不輕鬆,這應該是大家的共識,如果收入上升空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