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北上廣深,二線城市對人才和企業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強

2020-12-23 騰訊網

先給大家說一個事實,上海更新了2020年新的落戶政策,上海四所985高校、以及北大清華應屆畢業生,進入上海工作可以直接以應屆生的身份落戶上海。這個事實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上海正在用更加積極的戶口政策來吸引人才來上海,那麼同時也就反映出一個問題,上海作為一線城市之一,也不得不開始搶人才了。

既然要搶,那就說明其他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在加強,但是這樣的吸引力其實不一定來自北上深,而是來自一些綜合實力較強的二線城市。千萬不要認為二線城市一定搶不過一線城市,總的來說北上深的房價總歸是不可能低的,這就造成了在一個巨大的差距,其他城市在這一塊就擁有了巨大的優勢,而其他層面的差距則可能在這個比較現實的問題面前全都被忽略掉,何況很多二線城市的綜合底蘊和實力都不差。

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同樣是月薪2萬,在北上廣深和在武漢、杭州、成都、重慶、南京、青島、蘇州等等這些二線城市,你認為生活質量能是一個級別嗎?在北上深毫無疑問你要面對更高的房價,更高的生活成本,更高的醫療成本,以及更高的孩子教育成本等等。

985畢業生留學校所在二線城市比例逐步提高

這就是在一線城市和在二線城市最現實的區別,尤其是房價這塊,其他城市要比北上深要低太多太多了,你同樣買個120平米出頭的房子,要少花幾百萬,這並不是一筆小錢,對大多數上班族來說,這甚至可以說是一筆巨款。不要認為北上深隨便大街上拉一個就是百萬年薪,百萬年薪真的沒有那麼簡單,何況百萬年薪裡面真正稅後、五險一金這些除去之後,實際上也要少很多 ,也就是說現實要比這個殘酷很多,北上深的平均月薪突破10000也沒有幾年。那麼就面臨著一個抉擇,當你的收入差別不大,職業空間差距不大,城市配套差距不大,生活成本相差巨大的前提下,答案很明顯了。

城市需要發展,企業需要擴張,人才需要生活

這其實是一個三贏的局面,要吸引好的企業和好的人才,說白了就是兩塊,自己培養好的企業或者人才,同時吸引好的企業和好的人才,這些全都需要政策來吸引。我其實想用「人才需要生存」來總結,但是考慮到這樣太殘酷,我還是用了「人才需要生活」來總結,我們先來看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這或許能夠讓大家有個比較直觀的感受。

青島戰略投資每日優鮮20億,每日優鮮將在青島投資200億元,建設全國生態鏈總部和智能供應鏈中心,一些實力雄厚的二線城市已經意識到了優秀企業才是留住年輕人、吸引人才的關鍵,成都投資錘子科技6億,合肥投資蔚來汽車70億,小米在武漢投資230億建設上萬人規模研發中心,重慶吸引了百度、阿里、騰訊等眾多企業小貸業務入駐。二線城市未來也會跟一線城市搶人才,不要認為一線城市一定就贏,二線城市對人才的號召力越來越強,一線城市不再擁有絕對吸引力。

小米武漢研發中心首批員工入住

長期以來北上廣深相對於其他城市就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基礎實力方面,北京和上海更是擁有著絕對實力,教育、醫療等配套是大家選擇北上的主要原因,政策長期又向北上廣深傾斜,優勢自然就越來越明顯。不過這些二線城市並不差,就拿武漢來說,武漢有華科、武大等名牌大學,有華科同濟、華科協和、武大人民、武大中南等頂尖醫院,實力本身也不容小覷,只要武漢願意留,人才肯定是留得住的。成都、杭州、重慶、青島、蘇州、南京這些城市,擁有同樣不錯的配套和底蘊。

早期這些二線城市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不夠,不是底蘊和配套的問題,而是一線城市擁有更好的發展機會,現在這樣的差距逐漸減小,但是同時北上深的生活成本直線上升,買房壓力極大,你想想如果武漢、成都、青島這些城市 ,給你一個不錯的薪水,還給你一些好的落戶政策,你認為你願意去這些城市,還是願意去一線城市?

這兩年的數據也表明了,武漢、杭州、南京、成都、重慶等綜合實力較強的二線城市,本省985/211高校畢業之後留在高校所在城市的比例越來越高,這也證明了在開始執行優秀人才、優秀企業吸引計劃之後,這些城市的競爭力不斷在提升,只有把年輕人留住,把優秀的企業和人才吸引過來,城市對企業、人才的吸引加強之後,慢慢的反過來對城市發展也是極其有利的。

這種發展分布其實是更健康的,在美國大家都知道舊金山、紐約、洛杉磯這些地方厲害,但是大家也知道休斯頓、亞特蘭大、達拉斯等也厲害,未來我們也是,大家不僅知道北上廣深厲害,武漢、杭州、南京、重慶、成都、南京、青島、蘇州等等城市也會很厲害,這樣的發展方式其實才更加合理,如果大家都只關注一線城市,省會城市那就不是很合理。綜合實力較強的二線城市,對於企業和人才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強,未來自身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合肥投資蔚來汽車

相關焦點

  • 二線城市為什麼留不住人才
    儘管二線城市送錢又送戶口,但一線城市的地位難以撼動,大多數985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首選仍是北上廣深。北上廣深吸引了最多的985高校畢業生,浙江、江蘇和四川也勢頭強勁。與2017年相比,浙江對名校畢業生的吸引力明顯增強,僅位於北上和廣東之後,湖南也有較大進步。
  • 每年10萬人逃離北京,二線城市成「香餑餑」,北上廣緣何喪失吸引力?
    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使二線城市出現新機遇。在經濟發展初期,高層次人才向沿海發達地區集聚。中國現已邁入中等收入階段,勞動力成本上漲帶動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被削弱,部分產業轉移至中西部地區,使中西部地區有更好的產業基礎承接人才,二線城市出現新機遇。二是中國高校擴招使得高層次群體在短期內迅速壯大。但教育水平不能僅看數量,還需衡量質量。
  • 北上廣深落戶難?這些二線城市成為香餑餑落戶熱門地!
    說到留學生回國,落戶可是一件大事,大家都想在北上廣深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再順利落戶,可是一線城市的落戶要求可不低,除非你是非常優秀的人才。北上廣深落戶政策傳送門:1、【收藏】最新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留學生落戶政策來啦!
  • 任澤平: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2019年應屆生和海歸人才流向北上深廣的比重分別佔比24.5%、28.7%,均高於流動人才流向北上廣深的比重20.2%,應屆生和海歸更傾嚮往一二線城市。2)人才流動趨勢:長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人才流出。分地區看,2019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人才淨流入佔比分別為5.8%、-2.4%、-0.2%、-3.2%,東部人才持續集聚,中西部持續流出但有所收窄,東北持續流出且幅度擴大。
  • 中國哪座二線城市最搶不到大學生
    [1]那麼新增的這麼多人口裡,又有多少是人才呢?搶到的是人,但不一定是人才對於武漢、西安、南京這些城市而言,擁有豐富教育資源的它們,最想搶也最可能能搶到的,就是本地名校的應屆生。這些高校畢業生的流向,同樣也能反映出,各個城市的「搶人」政策對人才的吸引度。因此,我們抽樣了一些二線城市代表大學的就業質量報告。
  • 年輕人就業城市如何選擇:「北上廣深」還是新一線城市?
    年輕人新就業或者再就業面臨如何選擇就業城市的問題。本文提出分析建議,供大學畢業生或正在找新工作以及計劃換工作的年輕人參考。1.新一線城市吸引力越來越大。大家常聽說一線城市、二線城市,而新一線城市聽說的較少。一線城市就是「北上廣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二線城市主要指各省會城市和部分直轄市。新一線城市是指近幾年發展較快的部分二線城市和地區級城市。
  • 長沙為2020年全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超過了廣州、鄭州、西安
    2020年中國社交平臺脈脈重磅發布了《人才吸引力報告2020》,該報告是基於大數據平臺,通過對超過1.2億職場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通過調查分析,2020年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城市是深圳,因為其在2020年人才淨流入在全國排名第一;其次是杭州,杭州這幾年發展十分之快,很多城市建設以前的口號是對標北上廣,現在提出了新的口號:對標杭州,因此,杭州不僅僅城市建設搞得好,自然人文發展也是十分超前。
  • 北上廣深之後,誰會是中國的第五座一線城市?
    北上廣深從狹義上代表著中國的一線城市,在更深層次上則代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下形成的重要四環,承擔著對內對外聯繫的角色,是經濟發展的四大引擎。北上廣深四字排序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時間發展的優先次級,凝聚著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北京政治文化中心,上海金融中心,廣州貿易中心,深圳開放中心。
  • 百姓網:2018畢業求職季 二三線城市吸引力加大
    記者探訪多家高校招聘會了解到,今年機械類、電子信息類等理工科部分專業就業率較高,招聘崗位需求量不斷增加;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農林牧漁業等行業領域的單位成為揚州畢業生求職的主要行業領域。記者登陸百姓網招聘頁面發現,多家招聘企業發帖時標註「畢業專區」、「專為學生畢業打造」、「畢業生首選」等字樣。
  • 二線城市落戶條件全面放寬,這些城市未來將發揮更大作用
    到2020年實現1億人在城鎮落戶是新型城鎮化重要目標,這個過程中,中心城市尤其是二線城市將是落戶的重點。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要暢通有序流動渠道,激發社會性流動活力。
  • 二線城市如何吸引人才?看看英國的經驗
    GTCI是歐洲工商管理學院、ADECO集團和塔塔通訊公司編制的年度基準報告,根據國家和城市自2013年以來的培養、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對其進行衡量和排名。除了北上廣深,還有6個中國城市也名列榜單中。其中,杭州和天津2018年就入選榜單,而西安、成都、鄭州、武漢首次入圍。
  • 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滬深京居前三
    2019年應屆生和海歸人才流向北上深廣的比重分別佔比24.5%、28.7%,均高於流動人才流向北上廣深的比重20.2%,應屆生和海歸更傾嚮往一二線城市。2)人才流動趨勢:長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人才流出。分地區看,2019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人才淨流入佔比分別為5.8%、-2.4%、-0.2%、-3.2%,東部人才持續集聚,中西部持續流出但有所收窄,東北持續流出且幅度擴大。
  • 二線城市如何吸引人才,看看英國經驗
    2019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於1月公布,中國的12個城市進入114強名單。GTCI是歐洲工商管理學院、ADECO集團和塔塔通訊公司編制的年度基準報告,根據國家和城市自2013年以來的培養、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對其進行衡量和排名。除了北上廣深,還有6個中國城市也名列榜單中。
  • 2019海歸就業趨勢:新一線城市吸引力增強,5類專業很吃香
    回國就業,去哪些城市發展機會更多,前途更好,待遇更高呢?據調查顯示,新一代海歸最偏好的國內城市依然是上海、北京、深圳。已經回國的海歸人才所在城市中,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領先,其中超過60%的海歸人才聚集在上海和北京。2019人才報告發現,新一線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愈發強勁。調研同時表明,薪酬福利和晉升空間是影響職場人跳槽最重要的因素。
  • 2019海歸就業趨勢:新一線城市吸引力增強,這5類專業最受青睞!
    近期,一份由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和人力資本管理諮詢機構怡安翰威特在北京聯合發布《2019人才流動與薪酬趨勢報告》顯示,新一線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愈發強勁,正打破一線城市壟斷格局。對於海外留學歸來的留學生而言,除了去北上廣,哪些城市是海歸黨最為青睞的呢?一起來看看這份報告的內容吧!
  • 新一線城市出手!跑到北上廣深...
    新一線城市出手!跑到北上廣深招人導讀:受疫情及就業移民政策收緊雙重影響,2020年回國求職海歸數量暴增七成,幸運的是,這批海歸人才被各大城市視為「香餑餑」。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李振編 輯丨周上祺在國內煎熬了數月後,王筱婷(化名)終於可以松上一口氣了。
  • 越來越多90後離開北上廣深
    一直以來,「北上廣深」的經濟實力、就業機會及薪資水平吸引著眾多高校畢業生奔赴,58同城發布《2020年求職者調研報告》,53.1%的本科學歷求職者希望尋找有挑戰性的、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工作,除了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對人才也有較強的吸引力。但是,去往大城市工作的人很多,最後選擇留下來生活定居的卻很少,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情況呢?
  • 逃離北上廣之後 二線城市房價已經碾壓英國……
    同年,《全國40城房價透支程度排行榜》出爐,房價透支是指現在的房價已經提前漲到了若干年以後的正常價格,其中廈門位列榜首,濟南、南京等二線城市紛紛上榜,連北京和深圳都被甩在身後。 時間回到現在,日前,Bloomberg發布了一組統計數據,對中國二線城市與英國幾大城市的房價均值進行了比較。
  • 新一線城市出手!跑到北上廣深...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全球科技人才流動的總體趨勢都是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並在發達國家之間頻繁流動。但他近年來觀察到,中國與歐美的創新差距在逐步縮小,中國2018年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已經高達2.18%,居全球第二,專利和CNS論文發表情況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 中國城市繁榮活力2020報告:聚焦人口吸引力,北上廣深成高活力
    中國城市繁榮活力2020報告:聚焦人口吸引力,北上廣深成高活力 2021-01-02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