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選擇返鄉工作是逃避壓力麼?一直以來,「北上廣深」的經濟實力、就業機會及薪資水平吸引著眾多高校畢業生奔赴,58同城發布《2020年求職者調研報告》,53.1%的本科學歷求職者希望尋找有挑戰性的、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工作,除了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對人才也有較強的吸引力。但是,去往大城市工作的人很多,最後選擇留下來生活定居的卻很少,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情況呢?
留在大城市的難度增加,工作房價壓力逼退異鄉人
不少人都想靠自己的能力紮根落戶一線城市,卻因為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無奈離開。人才濟濟的大城市裡,激烈競爭讓工作節奏越來越快、業績要求越來越高,想要從眾多優秀職場人中脫穎而出,頭頂的壓力可想有多大。然而,這只是年輕人接收到的第一重壓力,生活成本和薪資收入的比例失衡,是攔住大學生留在一線的第二重壓力。不少網友吐槽,「大城市都是掙多少花多少,想存下帶走是不太可能的」,而居高不下的房價和高限制的落戶要求,讓薪酬整體不高的畢業生打消了留下的念頭。
李樂就是從北京退回家鄉的典型代表,「在北京從來沒有考慮過買房,租房子也為了便宜租在五環外,每天通勤兩個小時起,而我有的同事上下班將都將近四個小時了。」回到合肥後李樂進入一家廣告公司工作,雖然工資沒有在北京高了,但他已經做好計劃,再過兩年就可以自己首付買房子了。
二三線城市學歷」溢價」, 北上廣深光環效應在減少
北上廣深聚集各類人才,大企業的招聘門檻也從本科學歷提升至研究生學歷,學歷競爭力更大。相比之下,二三線城市對於學歷的「溢價」反而更高,各地紛紛發布外來人才引進計劃,以住房補貼、放寬落戶政策的形式吸引本科、大專等專業人才紮根落地,給正處於職業迷茫期的高校畢業生一個明確的指引和選擇。並且,南京、成都、廈門、溫州等非一線城市與北上廣深的差距正在逐步減小,產業優勢、工作機會、民生醫保等方面不輸後者,大城市的光環效應正在減少。
985大學畢業的嘉嘉選擇回老家成都工作:「選工作找城市也要看性價比,成都現在的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得也很快,許多大企業都設了分部在這裡,薪水和北上廣一樣,錢多離家近,還有政策住房補貼,當然還是回家好。」
仍有去一線打拼的念頭, 等待合適時機闖蕩
不過,也有部分人認為,返鄉工作只是暫緩自己前進的腳步,大城市仍是自己的發展目標,先積累行業經驗,再尋找合適時機跳槽闖蕩。據58同城《2020年求職者調研報告》,未來一年內,有意願更換城市發展的求職者為29.3%,其中計劃去上海的求職者佔比10.1%,前往北京、深圳和成都的分別為8.7%、6.3%和5.2%。身為財務的耿小雪就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先在家鄉工作兩年增長經驗,積累相關的項目案例和人脈資源,以此為跳板前往大城市發展。
如今,年輕人的就業觀和求職心態變得更加理性現實,在選擇工作地點時,會考慮未來的就業環境,尋求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活成本,較好地發揮出個人價值,追求理想的個人職業生涯。58同城作為國民招聘大平臺,匯聚提供海量名企和優質崗位,持續不斷優化平臺求職服務,幫助求職者找到符合個人發展要求的理想工作,助力你的職場之路越走越順~能力才是個人職業發展的決定因素,無論是在一線打拼,還是在家鄉工作,人人都可以通過奮鬥和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職場晉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