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媽媽,月經是什麼?」
如果有一天,你的女兒也像這樣問你,你該如何正確的回答呢?
你是吱吱唔唔的含糊過去,告訴她到時等你有一天來月經了再說?還是乾脆直接丟給女兒說等你將來長大就知道了?
其實,對於家有女寶的父母來說,這是一個不可避免會問及的問題,所以對於孩子有關月經的疑問,務必要給她們一個合理而有效的釋疑。
曾經在知乎見過一個最美麗而形象的回答:
7歲的女寶突然有一天問到爸爸:「月經是什麼?它又是怎麼來的呢?」爸爸將女兒帶到房間,然後從抽屜裡拿出了一張白紙,然後在上面畫了一個圈,告訴女兒說:「這個圈就相當於媽媽的肚子。」然後爸爸接著又在那個圈裡畫了一棵樹,在樹上又畫了一個蘋果,然後又告訴女兒說:「媽媽的肚子裡有一棵蘋果樹,而且上面還結著有紅彤彤的蘋果,這個蘋果隨著時間推移越長越大,然後一個月過去了,蘋果就會變得沉甸甸的,於是它就會從這棵樹上『啪嗒』一聲,掉了下來。掉下來之後,紅紅的蘋果就會碎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像是排小便一樣就順著流出來了。」另外,爸爸在最後還叮囑女兒說:「只有小女孩才會有蘋果樹哦,所以一定不要把這個秘密告訴小們哦!」
深以為然!
真的感嘆這位爸爸太有心了,向孩子解釋「月經」來歷的畫面,竟然是可以美成這樣!而且還一點都不會覺得難以啟齒!
女生在生理期來月經並非「羞恥」之事
有一次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聽到前面有兩位男士在悄悄的說:
「你看,那個女孩的裙子上面有那個!要不要上去告訴下她呢?」「哈哈哈哈!好尷尬喲,真的是為她感到羞恥!都不知道注意下自己的行為。」
於是我即刻朝前面那個女孩的背影望去,然後定睛一看,原來是那位小女生可能是初次來月經了,或許是她自己並不知道,就染紅了自己的小白裙。
我急忙快步走上前,提醒了下她,小女孩突然覺得好羞愧一樣,趕緊用小包包擋住了自己的屁股,快速地跑遠了……
其實對於女生來說有時在生理期裡來月經後,不小心染到裙子上確實是讓人覺得挺尷尬的一件事,可是這也並不存在如前述男生所說的「羞恥」一說!
在我看來,真正令人感到羞恥的明明是這個社會對女生的不尊重,尤其是有部分男生!
曾經在微博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整整三年的時間!這位女生受到了那些不尊重女生的男生「月經羞辱」,從女孩的文字描述裡可以看出甚至算得上是「語言霸凌」了。而這份羞辱,對她心理的傷害或許還要伴隨著她很久很久。
而且同樣受到「月經羞辱」的事件還有在去年的新聞所報導的一位肯亞的14歲女孩。
14歲的女孩Jackline Chepngeno在上課的時候發現自己下身在流血,因為沒有接觸過「月經」相關的知識,這是她第一次來例假,當時她的大腦一片空白,驚慌到不知所措。因此她呆坐在座位上,任鮮血染紅了校服,也害怕被別人發現。很快正在上課的女老師隨即就注意到了這位女孩,本以不老師會理解她第一次來月經的生理現象,會幫她正確有效的處理的,可是這位老師並沒有這樣做,相反的,她卻說女孩很「髒」,而且還將她馬上趕出了教室!回到家後,女孩便和媽媽傾訴,媽媽雖然感到憤怒,但也並未去用正確的方式幫助女孩討回應有的公道。再後來,女孩不斷地回想起自己那次被老師羞辱的畫面,終於沒過多久便在離家不遠的池塘旁邊的一棵樹下,選擇了上吊自殺。
真的讓人無法想像,將一名活生生的女孩逼上自殺這條絕路的,竟然是她的教師對她的「月經羞辱」!
那麼,對於家有女寶的父母們,如何才能正確有效的給孩子普及有關生理期來月經的知識呢?
提前告訴女兒避免初潮時她的慌忙與無助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碰到過孩子在她們年幼時曾向父母提出「月經」「大姨媽」「屁股流血」這樣的問題,而你又是怎麼回答的呢?
在網絡上有無數個想像力非常豐富的回答:
女兒看見我用衛生巾,問這是不是媽媽用的紙尿褲。我騙兒子說,因為這幾天媽媽不好好吃蔬菜,所以媽媽的痔瘡出血了,要用大號的創口貼。他還真信了,特別心疼我。有一次,兒子看到廁所紙簍裡帶血的衛生紙。我不好直接跟他說月經,就騙他說媽媽剛剛流鼻血了。
......
我們不難從中發現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所有的媽媽幾乎都是在儘可能地和孩子去規避這個看似很敏感的話題。
但事實上,女性在生理期裡來月經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反應,就好像有時我們流鼻血一樣,很自然的現象,從來都不是什麼可恥的事。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幾乎每個女孩都要經歷初潮與月經。
所以,作為家有女寶的父母們,在孩子長到10歲左右時,就應該提前做好相關的準備,告訴女兒不久後你或許要經歷月經初潮,這樣才能避免真正初潮到來的慌忙與無助!
特別是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就應該要提前告訴孩子,如果恰好在學校時來月經了,請不要有任何害怕,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要有任何害羞,應該要及時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正確的處理的。
當然,對於有些小女孩來說,平時都很害羞,如果在初潮來臨時,真的感到很害羞不敢向老師說,那就換一種方式告訴老師自己身體不適,同時藉助老師的手機打電話告訴媽媽!
三種方式向孩子解釋月經
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應該如何向孩子普及「什麼是月經」的常識呢,這同樣也是一門學問,家長要學會運用一定的技巧。
1、孩子具備一定的性教育基礎,這樣對她解釋「月經」
如果孩子已經上了五六年級,並且擁有了一定的性教育基礎,那麼我們就可以用稍微專業一些的詞語向他們科普有關月經的常識:
月經是每個女生每個月都會經歷的一種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只有月經正常的女生她們的子宮才能運轉,子宮內壁就會保持不斷更新,並具有孕育的能力。正因為媽媽有一個健康的、充滿活力的子宮,才能讓受精卵著床,你才會出生。等你長到12歲左右,到那時身體發育也會更加成熟了,也會來月經。
2、孩子性教育知識尚為薄弱,用童話為她描述「月經」
而如果你的孩子年齡還小,無意間撞破了「月經」這件事,那麼此時你就應該將月經描述得更加具有童話氣息感一些,這樣才更易於讓他們了解:
在媽媽的身體裡有一個小房子,叫子宮,也就是你曾經在媽媽肚子裡住過的地方。每個人在出生之前都會住在這個小房子裡十個月的時間。子宮內有子宮內壁,就像家裡的牆壁一樣,保護著媽媽肚子裡的寶寶。等寶寶長大到十個月以後,寶寶就會出生,小房子就沒人住了,但是為了保持整潔,它每個月都會進行一次自己打掃,而且還會用血把子宮不需要的東西運送出來……
3、媽媽羞於表達,可以用相關的月經解說動畫片給孩子播放
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媽媽平常就比較含蓄,不善於向孩子正確的表達這些敏感的知識,會感覺到尷尬,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解釋月經這回事兒。
此時就建議在網絡上找到正確的有關月經解說的動畫片直接播放給孩子看就可以了,但在播放時最好能和孩子一同觀看!
來月經時請關注你的女孩!
在我們當下這樣一個和諧社會裡,值得慶幸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逐步改變,對女生月經的認識再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了,已經逐漸可以放在明面上來說了。
我家大寶現在已經是初三了,前不久他放學回家後還向我描述了他們班和諧的「月經氛圍」:
我們班氛圍真的很好,那天上午第二節課下課後,有個女生突然來大姨媽了,班長於是就站在教室前,提大嗓門問:誰有帶衛生巾?很快就會有女同學主動的拿出自己所準備的衛生巾,有時碰到女生都沒有帶,就會有男生主動問「需不需要我幫忙去買?」有女生不小心把經血弄到衣服上了,有的男生們還會主動借外套給女生。男生們也覺得這是一個自己親媽、未來老婆、未來女兒都會有的生理現象,沒有什麼好特殊看待的。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覺得真的很溫暖!
對於各位媽媽們來說,都知道在每個月來月經期間,一般都會遇到各種生理上的不適。
比如腹脹、腹痛、腰酸、乏力、嗜睡、疲憊、顏面浮腫,對於那些還處在學習中的孩子來說,加之在學習上的壓力,她們的抵抗力和適應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減退,甚至還會引發內心的焦慮。
如果在生理期再遭遇他人的嘲笑,有的自尊性太強的女孩真的有可能會瞬間崩潰。
因此,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多關注自家女兒在來月經時的心理狀況,多一些關懷,多一些問候,多一些溝通,並時刻提醒孩子在經期的相關注意事項:
1、提醒孩子要勤換衛生巾。為了避免在量多的時候溢出到褲子上導致的尷尬,在月經量多的時候2小時更換一次,也就是每兩節課後應該去洗手間進行更換。
2、提醒孩子每天晚上都要用溫水清洗陰部,每天更換內褲,保持經期私部的衛生,經期不盆浴,更不能用冷水洗澡。
3、在經期不宜穿緊身褲,內褲要選用純棉透氣的,不宜吃辛辣、冰冷、刺激性的食品。
4、如果孩子有明顯的痛經,可以在腹部放置專用的熱敷墊或熱水袋,情況特別嚴重的一定要去看醫生。
5、如果孩子的月經血液顏色發黑,或是有較多的塊狀,就要待月經結束後及時去醫院檢查。
小結:
前不久曾經看見一個朋友發了一條微博,大概是這麼說的:
最近幾年我決定做的一件事,就是不會再對「來月經」這件事感到抱歉了。
我不想再把衛生巾藏在口袋裡,因為這並沒有什麼羞於見人的。我也不想再小聲地說「來那個」了,月經這個詞本該就是光明正大。
的確,作為為人父母的我們,是時候應該反省自己是否也會以一顆平常的心態來看待月經這個正常的生理現象了。
因為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讓女兒不羞於談月經,首先我們就該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
月經是一個女孩長大成人的美好標誌,也是時候該「名正言順」了!
你又是怎麼看待月經這事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精彩源於創造》一位三個男孩的媽媽,也是一個重組家庭,在企業任職高層管理,很善於把在企業20多年的綜合職場管理經驗應用於家庭育兒,讓孩子贏在終點線,很願意和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經驗,歡迎大家一起相互學習、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