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全部憂慮都是偽命題

2021-02-22 麥子熟了

對未來的憂慮是一種無用的情緒:我們負責過好當下、拼命努力,生活自會給我們答案。車到山前,並沒有過不去的坎。

——麥子導讀


文 | 孫晴悅

來源: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兒(ID:dearqingyue)

1

我們常常過於憂慮。

因為我們總是擔憂著未來。

未來要去哪個城市上學,大學生活能不能適應,室友是不是善良友好,大學裡能不能把託福,GRE考到想要的分數,四年績點夠不夠保研,出國讀研以後能在當地找到工作嗎,或者回國能找到工作嗎。

然後同時並行的還有另一條線。

大學裡能找到男朋友嗎,他高麼,富麼,帥麼,大學畢業我們會不會分手呢,工作以後我們會不會結婚呢,他會不會劈腿,會不會永遠愛我們,即使一切都順利,我們有時候還得問自己,他到底是不是真愛呢。

我們縱然可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努力學習拼搏奮鬥,來讓這些擔憂一個個都被化解,但實踐起來,往往是此消彼長,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又冒出來一堆新的問題。

我們究竟需不需要這麼憂慮。

2

其實這個題目是2012年的時候,我發的一條微博。那個時候,剛決定要去拉美做駐外記者,對於未來的擔憂,工作,愛情,甚至結婚生子,已經到了歷史最高點。

我記得當時走在老臺附近的玉淵潭公園裡,冒出的一句話便是,我什麼時候才能放下所有的憂慮,讓生活撲面而來。

生活,其實有它自己的意志,有它自己的軌道和方向,甚至大多數的時候,是我們被生活推著走,是我們沿著生活給我們劃出的軌道和方向,一路向前奔跑。而究竟在哪個路口會拐彎,我們並不知道。

所以,我們害怕這些拐彎的路口。

這些路口決定著我們會去哪個城市生活,會遇到什麼人,會與什麼樣的人相愛,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而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選擇朝另一個方向拐彎,也並沒有我們想像的可怕,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只有孤注一擲的一條道路。

3


認識尚龍的時候,我剛入臺工作。

在我憂慮國內工作沉悶的時候,他從軍校出來在新東方當萬人膜拜的老師。

過了兩年,我憂慮要不要去拉美,以及回來多少歲,以及結婚生子的一切的時候,他說他想要把全部的積蓄拿出來,去拍一個電影。

當我在聯合會杯二十多天連軸轉,天昏地暗地出差時,在每天只睡四個小時的日程中,我熬夜看完他的第一個電影。

後來,當我憂慮要不要回國的時候,他說他在寫一本書。

而等我回到國內,他已經又變成了暢銷書作家,邀請我參加他的新書發布會。

以上的故事,發生在五年之間。尚龍在這五年裡,教著英語,拍著電影,寫著書,現在還創著業。

我從來都沒有看他擔憂過。

想賺錢了,就去教英語,想圓夢了,就去拍電影,然後寫著寫著雜文,就變成了一本暢銷書,趕上網際網路浪潮,他又在創業了。

生活有它自己的軌跡。在新東方教英語的時候,他一定沒想到之後的軌跡會是這樣,很多事情,預料不到,計劃不來。

我們拼命想要有一個確定的未來,殊不知,這個世界上唯一確定的就是變化,我們所有的憂慮,其實都是一個偽命題。

未來會是什麼樣,也許只有上帝才知道。

而我們,一個小小的人兒卻擔憂著自身本無力的事情,實在是太過於沒有必要。

4

讓生活撲面而來。

說實話,尚龍說他要拍一個電影的時候,我並沒有非常樂觀。我想,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在拍微電影,競爭多麼激烈,憑什麼你拍的就能上優酷頭條呢。

然而,轉念一想,這樣的擔憂是不是很多餘。擔憂了又如何呢,只會讓我們畏手畏腳,不敢往前再走一步。

能不能上優酷頭條,不是憂慮能解決問題的,只有拍了,才知道啊。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能做的是拼命努力,把所有瞻前顧後,患得患失的時間都用來努力實現,而結果怎麼樣,生活負責給我們答案。

我們都想要走一步,能看到未來的很多步,甚至能看清未來生活的輪廓,其實這都是我們美好的願望。

因為,如果我們不走出第一步,那麼下一個機會會在哪裡,我們天天坐在家裡用腦子想是沒有結論的。

5


尚龍的軌跡不是計劃出來的,而是自己一步步勇敢往前走出來的。然後你回頭看,發現教英語,拍電影,寫書,創業,它們都完美地連成了一條線。

我們要相信生活本身的力量。生活有它自己的軌跡,我們負責努力,生活負責給我們前行的道路上打開一條條路,給我們答案。

只有走得越遠,才能把生活的道路走得越寬。

那麼,那些我們的憂慮呢。

*作者介紹:孫晴悅,央視駐外記者。想要詩和遠方,也想要結婚生子,糾結的天秤座女生浪跡於拉丁美洲。微信公眾號: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兒(ID:dearqingyue),微博@孫晴悅。本文原題《你能不能放下所有的憂慮,讓生活撲面而來》,經作者授權麥子熟了發布。

— THE END —

關注「麥子熟了」,回複數字: 101,查看本周熱門閱讀

1 《為什麼法國女人不買名牌包》

2 《別讓「付出感」殺死你的人脈》

3 《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穩定地窮著》

4 《沒有儀式感的愛情,不會長久》

5 《富人孩子和窮人孩子,差的真不僅僅是錢》

6 《親戚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神奇存在》

7 《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生活的樣子》

8 《富養孩子前,還是先富養你自己吧》


| 麥 子 熟 了 |

文章百裡挑一,不雞湯不勵志,遇見即改變

投稿郵箱:maizi8090@qq.com


相關焦點

  • 一直以來減負=快樂教育就是一個偽命題
    我想說,減負=快樂教育就是一個偽命題,無論哪種教育方式,基礎教育都很難做到快樂。一、我們是應試教育先來吐槽一下自己,不然怎麼吐槽別人。其實每種教育模式都有優缺點,應試教育是工業化式教育,也就是量化達標模式。一切以分數為考核標準,不談方式、不談興趣、喜歡得學不喜歡也得學,只看成績。
  • 說服力是個偽命題
    略微有點職場經驗的人都發現:說服力是個偽命題!因為別人最終能贊成你的觀點,不一定是你口才好說服了他,而是他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主動選擇了你的方案。說服力是個偽命題無論採用語重心長和風細雨的表達手段,還是威逼利誘,結果都想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所以威逼利誘是手段,換位思考也是手段。
  • 雞娃是個偽命題?
    你以為這就是全部,哪些學校收簡歷(簡歷如何體現實力),哪些學校鎖區,一貫制學校真的就是法寶?平行分班,蛇形分班,走班,對孩子有什麼影響,這些需要時間積累和往年數據支撐的軟消息你是否有渠道獲取,並且能夠消化理解?自媒體天天刷屏推薦的學校,是升學意義的好學校,還是資金雄厚的金主學校?
  • 積極的人生,絕不會陷入偽命題
    而第三種,既不現實也不理想,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陷入偽命題的人「。因為,如果只是問而沒有行,不與自己的主體性相結合,追問就失去了本來意義。1,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曾把「認識你自己」當做座右銘。即便智者如斯,在面臨被處死的緊急關頭,他仍拒絕越獄,以生命踐行了「德行」的標準。
  • 婆媳關係是一個偽命題
    婆媳關係是一個偽命題婆媳關係本質上是什麼關係?文/戴浩然 2020年12月3日先說一下婆媳關係是個偽命題。市場上各種處理婆媳關係的書籍層出不窮,主要是側重於兩者之間的互動,經常會教導媳婦要施以感恩心、同理心等技法,試圖勸說媳婦把婆婆當親娘來看待,來對待;又或者會教一些劍走偏鋒的「妙招」,來對付所謂的「東風惡」惡婆婆。我以為,這是不靠譜的說教,媳婦很難做得到。
  • 應對憂慮的辦法
    我們停下來,做一個小小的心理測試,現在我要求你絕對不允許想「白色的大象」,然後給你五分鐘時間,閉上眼睛,隨便想什麼,就是不能想白色的大象。你試一下,結果怎麼樣?是不是那個白色的大象在你腦海中揮之不去,趕也趕不走?是的,從心理學的理論講,我們越是想壓抑某種想法,這種想法越要掙扎著顯現出來,所以,壓抑憂慮的情緒是無法解決憂慮的。面對嚴重憂慮,我們該如何是好呢?
  • 如何勝過憂慮?
    人都很善於憂慮,窮人憂慮,富人也憂慮,並無太大區別。在路加福音第十二章無知財主的比喻中,耶穌講到一個財主的憂慮,他因為自己的財物和出產太多而憂慮。然後耶穌又對門徒說,你們不要憂慮。因為門徒撇下所有的跟隨耶穌,他們很容易受到試探為他們的不足和缺乏而憂慮。但主耶穌對他們---也對今天的我們---說,不要憂慮!
  • 養老憂慮,源自職場憂慮!這是我們都未曾見過的未來
    職場憂慮算是我們這一輩職場人都有的,倒不是說擔憂眼前,而是對未來的迷茫。那就是我們都未曾見過的未來了。何況還趕上了延遲退休。為什麼要說不曾見過,更多的還是事業和企業的不同,在以前我們的父輩們工作是很少跳槽的,一般一家單位就能幹到退休,然後拿著錢開始過晚年生活。而如今,大量的企業都是三、五年光景,打工人也更多的選擇跳槽來增加收入,幾十年如一日的在一家單位早就不切實際了。
  • 心理小妙招,幫你不再憂慮
    憂慮源於對控制的渴望。我們常常想控制環境或每一種情況的結果。 但你越是試圖控制周圍的一切,你就會感到越焦慮。這是一個要打破的惡性循環:擔心,試圖獲得控制權,失敗,再次擔心,重複。 擔心你無法控制的事情(比如經濟狀況或別人的行為)會耗盡你發揮最佳狀態所需的精神力量。它還可能導致其他有害的習慣,比如過於責備自己管理其他人。
  • 如何緩解憂慮?考慮最好結果,盡力改善它
    大多數人只是簡單地把一切憂慮,籠統地認為心情不好,過幾天就好了,誰沒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你在那裡要死要活的。而且憂慮不是簡單地使精神上生病,精神上的病,會引起身體上病痛。例如,有人要面臨一場十分重要的面試,他會產生恐懼,害怕自己無法通過。
  • 遠離憂慮,向你推薦這三本書
    自2015年工作以來,已滿五年了,時間過得飛快,生活雖然平淡無奇,憂慮卻從未減半,但過去的幾個月這幾本書讓我意識到每個人雖然都是獨特的個體,但你的憂慮卻和所有人相仿,你是否每天晚上還在忍受輾轉反側的失眠困擾,那就一起來看看智者是如何應對的。
  • 訓練「專注力」是個偽命題,別把孩子都逼成演員
    (天下網商記者 王安憶)一片質疑聲中,浙江金華的小學生們全部摘下了「腦機接口頭環」。訓練「專注」是一個偽命題妄想讓大腦持續「全神貫注」於一個任務,本身就是違背了大腦的天性。因此,過於追求「專注」,甚至通過訓練去提升專注力,本身就像是一個偽命題。機器無法讀懂真實的內心可是面對多方質疑,BrainCo在聲明中表示,「神經反饋訓練養成高效學習習慣的機制,與學習遊泳,學習騎自行車一樣,為能力訓練,賦思訓練系統只需要一周訓練一次,並不需要每節課都使用。」
  • 長文 | 憂慮並不是微不足道的小罪
    思慮和憂慮是禁止的事,是愚蠢和有罪的。在希臘文當中,不要憂慮這條命令包含「停止已經在進行著的事」這種意思。換句話說,我們要停止思慮,斷不可再叫它發動。「為生命」就使這條命令無所不包。Psuchē(生命)是一個綜合性的名詞,涵蓋一個人的全部——身體、思想、情感和屬靈方面。耶穌指的是生命最完整不過的含義。
  • 打破「偽命題」 維也納酒店締造新模式
    當維也納酒店將退房時間延時至下午兩點,會員延時至下午六點時,業界不解;當維也納酒店在國內首推鐘點房時,業內譁然;當維也納將酒店定位於「五星體驗、二星消費」的輕五星中端酒店時,業內認為,這是個偽命題。如今,退房時間延時至下午兩點已成行業標準,鐘點房成為酒店業的重要經營模式,維也納酒店集團用事實打破了「常規論」。
  • 如何停止憂慮
    1.創建一個「憂慮期」。選擇需要擔心的時間和地點。每天都應該相同(例如,從5:00到5:20 pm在客廳),並且足夠早,這樣就不會在睡覺前讓您感到焦慮。在您擔心的時期,您可以擔心什麼。但是,一天的其餘時間是一個無憂區。2.寫下您的擔憂。
  • 【思考】不要憂慮!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太6:31-32)  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我們來看在主耶穌的《登山寶訓》中,他非常詳細而又充滿耐心地教導我們,不要為地上的生活而憂慮。  那麼,什麼是憂慮呢?從這個詞語來講,是指憂愁、擔心、和掛慮。
  • 基因說 | 你是戰士型,還是憂慮型?
    當多巴胺處於一個理想水平,我們的大腦會達到最佳工作狀態,太多或太少都不行,COMT酶是通過清除多巴胺來調節神經活動的。前額皮質是主管我們做計劃、做決定、預期結果、解決衝突的區域,多巴胺濃度變化與許多神經心理行為相關。
  • 應對憂慮的方法(下篇)
    如果你已經開始著手記錄自己的憂慮思想,恭喜你,你離成功已經不遠了。分析一下我們的憂慮思想,可能會發現一些規律:1、大多數憂慮是基於假設的,而且很少發生。2、真的發生時,我們應對的能力比想像得要好。3、憂慮主要集中在當下這個時期我們最為關注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東西。當你發現第1和第2條規律時,你的心情是不是好了很多?
  • 應對憂慮的方法(上篇)
    我們停下來,做一個小小的心理測試,現在我要求你絕對不允許想「白色的大象」,然後給你五分鐘時間,閉上眼睛,隨便想什麼,就是不能像白色的大象。你試一下,結果怎麼樣?是不是那個白色的大象在你腦海中揮之不去,趕也趕不走?是的,從心理學的理論講,我們越是想壓抑某種想法,這種想法越要掙扎著顯現出來,所以,壓抑憂慮的情緒是無法解決憂慮的。面對嚴重憂慮,我們該如何是好呢?
  • 不要憂慮
    很多主的跟隨者現在都經歷著無眠黑夜和焦慮白日。 The word 『careful』 is also translated 「worry.」 但想想主耶穌,祂本該因法利賽人、希律、撒都該人、加略人猶大、又或其他門徒憂慮。祂本該因很多的事情憂慮,但祂卻為所有的事情禱告,一無掛慮。想想加略山上的救贖大功。祂知道將要面對十字架,但祂卻向天父禱告:「不憑我的旨意,乃是照著你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