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漢獻帝是個什麼樣的人,真如《三國演義》裡說的那樣嗎?

2020-12-16 阿平講故事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聽阿萍講故事。今天阿平要講的是,大家眼中的漢獻帝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說起漢獻帝,更多人對他的評價是,懦弱,無能,但是真實的三國裡他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我們都知道曹操一生以漢朝的名義建立了不少豐功偉業,雖未稱帝,但做的事兒不比皇帝少,解決了內外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漢獻帝劉協是漢朝的末代君主,對於熟悉《三國演義》的眾多「三國迷」來說,他肯定是一個不陌生的人物。

漢獻帝劇照

首先,漢獻帝本人並不是一個懦弱怕事、既無權又無能的人物,而是一個明大事、識大體、心懷天下、心系蒼生、很有戰略眼光、很有治國才識的皇帝。當然說起這些肯定會有人懷疑了。其中為了拜託長安西部軍閥的控制,重新穩定天下局勢,漢獻帝做出了東歸洛陽的決定。事實證明,漢獻帝的這一計劃很有戰略眼光。洛陽是東漢舊都,有著便於號令天下的優勢。

漢獻帝劇照

即使是個傀儡,但劉協仍關心民眾疾苦。據說有一年大災,劉協下令開倉賑災。但還是有許多人餓死。劉協懷疑有人作假,親自在朝廷熬粥實驗,揭穿了弄假者。後來,繼續賑災,再也沒有出現有人餓死的情況。

而漢獻帝也並非如同小說裡說的那麼慘,他其實與曹操也是一種合作關係,在他一生執政的過程中,從來都沒有做過一件錯誤的決策,如果說有真有什麼錯的話,那就是他錯生在了漢末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假若他能夠被生在太平年代,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很有作為的好皇帝。

曹操劇照

據日本史書《日本書記》、《古語拾遺》、《續日本紀》記載,劉秋為山陽公時期,劉協的後人劉阿知率領族眾兩千餘人移居日本,成為日本社會中地位尊高的新貴族,並在日本繁衍生息。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家族據說都源於修武,是劉協的後裔。近年來,不少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後人到中國祭祖,其中不少人專程到修武尋根謁祖,祭拜漢獻帝劉協。由此看來,歷史上真實的漢獻帝,雖不能說是一代英才雄主,也可以看做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人物。

本文由阿平講故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再讀《三國演義》,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與漢獻帝,似乎是同一個人
    馬克·吐溫說:「每個人都以為我是那個活下來的人,其實我不是,活下來的是我弟弟,那個淹死的人是我。」《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與漢獻帝,表面上看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去的兩個人。他們一個幽居於深宮大院,一個躬耕於南陽山野;一個是傀儡皇帝,一個是當世名臣;一個被曹操軟禁,一個追隨劉備。
  • 真實的董卓真如《三國演義》所說?
    此乃東漢末年的軍閥和權臣,是中國歷史上,總體評價極其負面的人物。陳壽評價他「狼戾賊忍,暴虐不仁」;荀彧評價他「暴虐已甚,必以亂中」;李世民評價他「人神所疾,異代同憤」。對董卓的評價中,有99.99%的評價是負面的,而這正是因為桓帝末年,董卓利用漢末戰亂和朝廷內部勢力弱,佔據了京城,廢立挾持漢獻帝,東漢政權從此名存實亡。
  • 《三國演義》歷史上的劉禪真如演義中說的那樣昏聵不堪嗎?
    在《三國演義》中,劉禪給人的感覺就是昏庸、無能的代名詞,從登基到退位,他似乎都沒有為蜀國辦成一件正事,亡國之後,在魏國「樂不思蜀」的表現徹底證實了這一點。那麼歷史上的劉禪真如演義中說的那樣昏聵不堪嗎?
  • 漢獻帝聽說劉備當了皇帝以後,為何非常害怕劉備派人來聯繫他
    在《三國演義》等各種後世的文藝作品中,漢獻帝曾經多次把復興漢室,讓自己獲得自由和尊嚴的希望,寄托在劉備的身上,親切地稱呼劉備為「皇叔」。並且還曾經專門給劉備傳出「衣帶詔」,讓劉備殺掉曹操救自己,顯然把劉備看成了他最大的希望。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劉備與漢獻帝直接發生交集的情況並不多。
  • 漢獻帝的年號:東漢王朝最後30年,代表著誰的意志?
    而鑑於年號大大多於皇帝的數量,對於我們記憶歷史十分繁雜。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些特殊的時期,年號往往有著特殊的意義。拜《三國演義》所賜,我們最熟悉的年號大約要數中平、初平、建安等年號了,而這其中有兩個都來自於東漢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漢獻帝在位共計約31年,共使用過5個年號。
  • 漢獻帝被迫退位後,他去了哪裡?他與諸葛亮同日生死是巧合嗎?
    曹操雖然控制了皇帝,但是他並沒有想要篡位,讓自己當上皇帝,而到了後來,曹丕繼承了爵位後,他可不同於曹操,他的野心更大,他對待漢獻帝的態度可更加殘忍無情,他認為漢獻帝沒有能力可以擔任皇帝這個位置,於是他將漢獻帝逼迫退位,自己當上了皇帝。
  • 曹操把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其實曹操是有個自己的打算!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件事就證明了曹操的高明之處,這一切還都要從東漢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說起。要說這漢獻帝劉協的出現完全是個意外,為什麼這樣說呢?他的生母是後宮中並不得寵的王美人,當時的朝廷已經搖搖欲墜,內部勾心鬥角也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讓身家性命全都賠進去,完全沒有身份顯貴這一說。
  • 漢獻帝如果在朝堂上成功誅殺曹操,他的結局會怎麼樣?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歷史,了解歷史。 公元196年,輾轉東行的漢獻帝來到了洛陽,然而此時的洛陽已經不是他幼時曾經居住時候的模樣了,因為當年董卓亂政,並在關東諸侯聯手討伐他時直接將洛陽付之一炬,因此洛陽城及其周圍百餘裡處一片荒蕪,漢獻帝雖然依舊是漢室的帝王,但此時他隨時都有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風險。就在這個時候,曹操來到了洛陽,並將漢獻帝接到了許都。
  • 喊著匡扶漢室的劉備,何不迎接漢獻帝入蜀為帝,反而自己稱了帝?
    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漢獻帝劉協被迫退位,被封為山陽公,身在蜀地的劉備,次年便在成都稱帝,劉備從最初的籍籍無名之輩,最終成為一方霸主。漢獻帝退位之後,劉備為什麼不迎接漢獻帝來川蜀之地,反而選擇自己當皇帝呢?有以下幾點原因,導致劉備直接選擇稱帝。迎接獻帝,劉備何以自處?
  • 漢獻帝雖是傀儡,卻仍具有殺曹操的能力,難怪曹操從不敢入宮
    可是,先是何進出昏招引來了殺身之禍,後來又是「董卓之亂」,這個曾經被撫養在董太后身邊的王子被董卓視為奇貨可居,扶上了皇帝寶座。 漢朝最大的弊病就是外戚當政。董卓進京後發現太后姓董,如果把自己和董太后變成同族,再把由董太后撫養長大的劉協推上位,那麼自己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作大將軍輔政嗎?而且,把一個沒有資格做皇帝的人推上寶座,他還不得感激自己一輩子啊!
  • 漢獻帝一語驚了曹操一身冷汗 行刺計劃啟動 而劉備扮演什麼角色?
    漢獻帝被曹操迎入許都後,整日花天酒地,美女如雲,日子倒也過得舒心。但日子一長,隨著年齡的增長,漢獻帝也就慢慢地,從這種醉生夢死的生活中清醒過來了。他開始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確實只是個傀儡,儘管萬人敬仰,卻沒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一切都是曹操說了算。他開始憎恨曹操,也時常給曹操甩臉子。
  • 他是《三國演義》裡,最坑爹的謀士,把主公坑得連個翻身希望都沒有了
    《三國演義》也可以看成是「智者的遊戲」,尤其那些謀士們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令人神往。但也有很坑爹的謀士。當然,徐庶這樣的不算,根本就不想輔佐你,你非騙我來。那《三國演義》中,最坑爹的謀士是誰?是盜書的蔣幹?不是!萬物都怕對比,下面這位就是在對比中脫穎而出。他就是袁紹的謀士郭圖!
  • 漢獻帝的一句話竟嚇得他汗流浹背
    在曹操的眼裡,漢獻帝只不過是個傀儡。在曹操的心裡,漢獻帝只不過是利用的工具。有時候,工具利用完了扔不掉,就成了累贅。並且還打著漢獻帝的旗號。當然,兩次政變都失敗了,還被留守的曹丕殺了一千多人。曹操完全有理由,利用這兩次政變做契機,廢漢自立。此謂名正言順,合情合理,但曹操沒有那樣幹。曹操還在等。他覺得似乎還缺點什麼。公元219年,曹孫聯手大敗關羽之後。孫權給曹操寫了一封信,大意是,你現在可以當皇帝了,我願意稱臣擁護你。
  • 劉備和劉秀有本質區別嗎?如果他一統江山,漢獻帝會有什麼下場
    強權換來的禪讓就是合法的嗎?曹操殺了漢獻帝的皇后、貴妃和皇子,把漢獻帝根本不當人看待,當然漢獻帝自己也不像個人,一點血性都沒有。曹丕在這種大前提之下,讓漢獻帝禪讓,這也叫合理合法?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這就說明了一點,這個世界不講道理,只講實力。
  • 曹操迎接漢獻帝,是為了號令不臣,還是為了號令諸侯?_徐州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原標題:曹操迎接漢獻帝,是為了號令不臣,還是為了號令諸侯?
  • 董太后,董重,董卓,董承和漢獻帝劉協是什麼關係,總算搞明白了
    三國演義中一出場就是董太后和董卓,後來又有董重、董承等人,在一些人的文章中說董太后是劉協的養母,這個我有點受不了,不知道是信口開河還是一點不知道歷史。董太后和劉協的關係董太后是漢獻帝劉協的奶奶,漢靈帝劉弘的母親,漢桓帝劉志無子,劉志死後,劉志的皇后竇妙和其父竇武立劉弘為帝,劉弘原本是繼承其父的爵位瀆亭侯。
  • 關羽是真實的嗎?歷史上有沒有關羽這人?
    其實正史裡對他的評價雖然很高,不過也只是一個凡人,凡人總有人格上的缺陷。關羽最後的諡號為壯繆侯,言過其實為繆,有能力沒發揮出來為壯,這實在算不上什麼好的諡號,畢竟關羽一個失地將軍,最後得到蜀漢群臣如此評價也不難理解。
  • 說說《三國演義》裡那些被弱化了的人物
    《三國演義》只是一部小說,裡邊很多東西雖然來自真實歷史,但畢竟是文學作品,不可能照搬歷史,不過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太大,以至於很多人把裡邊的東西當歷史來讀,其實《三國演義》和歷史真實情況差距還是蠻大的,這個一般人都有所了解,今天我不從歷史事件入手,而是我要從歷史人物入手,看看《三國演義》和《
  • 孔融讓梨的神童孔融,歷史上是什麼樣的人?下場可悲可嘆!
    孔融讓梨的神童孔融,歷史上是什麼樣的人?下場可悲可嘆!孔融,是漢末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後代,小時候非常聰慧,因為謙恭禮讓的行為讓他遠近聞名,那麼長大以後的他是什麼樣的人呢?結局又是如何呢?小編帶你去看看吧。
  • 《三國演義》裡的「草船借箭」故事在歷史上的真實情況什麼樣的
    說到"草船借箭"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是《三國演義》裡面的。故事是講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一天周瑜在商議軍事時提出讓諸葛亮趕製10萬支箭。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好,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事後請魯肅幫他借船、軍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諸葛亮請魯肅一起去取箭。這天,大霧漫天,對面看不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