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迎接漢獻帝,是為了號令不臣,還是為了號令諸侯?_徐州

2021-02-17 用心養身謎語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原標題:曹操迎接漢獻帝,是為了號令不臣,還是為了號令諸侯?

徐州先後發生了很多大事,比如劉備從陶謙的手裡結果了徐州牧的身份,從此劉備也是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州牧,這件事也意味著劉備的身份轉變,不再只是一個流民將軍,反而是一個合格的州牧。但是徐州內部環境非常複雜,尤其是陶謙的遺留勢力並不是完全支持劉備的,所以在劉備和袁術開戰的時候,引發了新的危機,比如呂布。原本呂布只是前來投靠劉備的,劉備將呂布安置在小沛。

劉備

但是因為內部紛爭的原因,曹豹等人乾脆是將呂布迎接入了徐州,反客為主重新掌握大權。等到劉備再回到徐州的時候,徐州已經是變了天,原本的徐州牧劉備別呂布趕去了小沛,身份再一次轉變,呂布成為了徐州牧。不過好在此時的陳登不服呂布,雖然名義上是投靠了呂布,但是背地裡還是在離間呂布和袁術的關係,借著袁術沒有轉運糧食的事情挑撥二者之間的關係,可見徐州的內部鬥爭到了現在還是在持續。不過有一個很奇怪的問題,那就是這一段時間當中,曹操為什麼沒有參與到徐州的爭奪之中,反而是讓呂布捷足先登了呢?

呂布

其實曹操在做一件大事,這件大事就是迎接漢獻帝,正所謂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實際上迎接漢獻帝是以令不臣還是令諸侯是一個概念問題,對曹操來說以令不臣可能才是真實的情況。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並不是曹操陣營的人提出的,而是袁紹陣營。曹操手下的謀士也曾有過激烈的辯論,其中荀彧則是提出了「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所以從曹操的陣營出發點來說,「奉主上以從民望」才是初衷,而不是陰謀論所謂的令諸侯。而且同樣的觀點還有毛玠,毛玠說「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可見至始至終曹操內部都沒有討論過挾天子的事情。

荀彧

事實上當時曹操面對的外部壓力並沒有內部壓力大,正如以前提到的兗州一事上,曹操借著青州兵和百萬人口開始實行屯田制,這也就引發了兗州豪強的各種排擠和不支持,其中代表人物邊讓。不但是自己到處詆毀曹操,還號召自己的同鄉人一起跟著說曹操,最後曹操接受不了也就把邊讓給殺了。然而這也只是兗州內部的一個小問題,實際上曹操內部是暗流湧動。

荀彧

而且就拿荀彧來說,荀彧之所以會拋棄袁紹轉而投靠曹操,真的只是為了實現霸業嗎?並非如此,袁紹當時實力最強,要成就霸業的也是袁紹更有可能,在荀彧投靠曹操的時候,曹操還只是一個東郡太守,顯然不符合成就霸業的要求。但是荀彧和曹操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恢復東漢秩序。所以荀彧發現了這一共同點,毅然決然地跟隨曹操。不過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曹操心向漢室,這麼一來二人才能達成共識。也就是這樣暴露了曹操內部的問題,曹操內部有著曹操的同鄉人、親戚,又有著兗州派,還有著漢室忠臣,這些人要如何才能找到一個共識,以此來達到目的呢?那自然是將漢獻帝樹立為品牌,以此號召。也就是政由曹出,祀由漢帝出,所以曹操的目的還真就是令不臣,緩解內部矛盾。

漢獻帝

為什麼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呢?原因是當時的諸侯已經初具形勢,袁紹和公孫瓚在一直死磕,袁術在南邊和劉表僵持不下,劉表同時和孫策等人開戰,總而言之是一團亂,想要讓天子來控制這些諸侯,不是一個可行性高的計劃。但是面對內部毫無兵權的筆桿子,漢獻帝的權威倒是很有作用,所以以令不臣才是真實的狀況。

其實漢獻帝的處境也非常尷尬,因為漢獻帝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帝,而是董卓廢立之後的新君,也就是說從宗法繼承上,漢獻帝本身是不具備資格的。但是漢獻帝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漢靈帝去世的時候曾經表達了自己更希望漢獻帝當皇帝的願望。並且將這一願望託付給宦官蹇碩,這才引發了宦官和外戚的鬥爭。

漢獻帝

所以有了這麼一重身份之後,漢獻帝的皇位倒也能勉強稱之為合法,畢竟當時的漢獻帝已經成為了皇帝,名義上的君王。所以從這一個層面去看到曹操迎接漢獻帝的問題,更能接近答案,曹操為的是內部的不臣問題,而不是外部的令諸侯問題。實力有時候會大於權威,董卓能挾持漢獻帝,也是實力大於權威所造成的的影響。因此想要靠漢獻帝來號令諸侯,實力強大的諸侯可以反駁曹操,這不是真正的天子,宗法制破壞了,只要是漢室宗親都能當皇帝,那憑什麼就是漢獻帝呢?也是這個原因當時袁紹才會提出讓劉虞當皇帝的提議。

所以曹操在徐州火拼不斷的時候,先是完成了自己內部的團結,為親漢派樹立了一個信仰,從而保證了親漢派與自己的合作。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漢獻帝雖是傀儡,卻仍具有殺曹操的能力,難怪曹操從不敢入宮
    於是,董卓廢掉了劉辯,擁立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 在《後漢書 獻帝紀》的記載中,漢獻帝是一位聰敏、睿智、且勇於擔當的人,可惜生不逢時,先是受制於董卓,後又受制於曹操,一身抱負不得施展,鬱鬱而終。
  • 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時間:2020-12-15 17:1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寫的憋屈!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劉協從出生開始就經歷各種挫折,能當上皇帝也是實屬不易,身在皇家,卻生逢亂世,在位期間做過幾家梟雄的傀儡,在寥落中隱忍偷生,他算是在所有皇帝中最無奈最倒黴的了。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   原標題:大寫的憋屈!
  • 曹操把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其實曹操是有個自己的打算!
    當袁紹、孫堅等諸多諸侯齊聚準備討伐董卓的時候劉協十分的開心,他認為這些手握重兵的諸侯都是忠君愛國的大臣,是東漢的棟梁。但是在董卓遷都長安的時候,諸多的諸侯中卻只有曹操出現了,那些實力強大的諸侯眼睜睜看著洛陽化為一片灰燼。
  • 漢獻帝如果在朝堂上成功誅殺曹操,他的結局會怎麼樣?
    公元196年,輾轉東行的漢獻帝來到了洛陽,然而此時的洛陽已經不是他幼時曾經居住時候的模樣了,因為當年董卓亂政,並在關東諸侯聯手討伐他時直接將洛陽付之一炬,因此洛陽城及其周圍百餘裡處一片荒蕪,漢獻帝雖然依舊是漢室的帝王,但此時他隨時都有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風險。就在這個時候,曹操來到了洛陽,並將漢獻帝接到了許都。
  • 喊著匡扶漢室的劉備,何不迎接漢獻帝入蜀為帝,反而自己稱了帝?
    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漢獻帝劉協被迫退位,被封為山陽公,身在蜀地的劉備,次年便在成都稱帝,劉備從最初的籍籍無名之輩,最終成為一方霸主。漢獻帝退位之後,劉備為什麼不迎接漢獻帝來川蜀之地,反而選擇自己當皇帝呢?有以下幾點原因,導致劉備直接選擇稱帝。迎接獻帝,劉備何以自處?
  • 再讀《三國演義》,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與漢獻帝,似乎是同一個人
    建安五年,車騎將軍董承接漢獻帝密詔;聯合劉備等人,秘密誅殺曹操,解救漢獻帝。這份密詔是漢獻帝用鮮血寫出,並縫在衣帶中,秘密交付給董承的,所以稱之為衣帶詔。而關於衣帶詔的結局,無論正史還是小說中,都是失敗了的。董承等人被誅殺,劉備出逃。但如果漢獻帝就是諸葛亮,那麼就說明當初的衣帶詔事件其實是成功了的。雖然董承等人身死,但他們的血沒有白流,漢獻帝成功逃了出來。
  • 歷史上的漢獻帝是個什麼樣的人,真如《三國演義》裡說的那樣嗎?
    今天阿平要講的是,大家眼中的漢獻帝是個什麼樣的人呢?說起漢獻帝,更多人對他的評價是,懦弱,無能,但是真實的三國裡他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我們都知道曹操一生以漢朝的名義建立了不少豐功偉業,雖未稱帝,但做的事兒不比皇帝少,解決了內外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漢獻帝劉協是漢朝的末代君主,對於熟悉《三國演義》的眾多「三國迷」來說,他肯定是一個不陌生的人物。
  • 劉備戰敗轉投袁紹,關羽卻降了曹操,是無奈之舉,還是另有意圖?
    當時,曹操打敗劉備後,劉備暫時投靠了袁紹,而關羽帶著劉備的妻兒降了曹操,關羽是無奈之舉?還是另有意圖呢!我們來看一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的劉備當時的處境。劉備接管徐州後,袁術派兵攻劉備,劉備率領軍士在盱眙,淮陰阻擊,這個時候曹操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了在名義上套住劉備,於是曹操上表舉薦劉備為鎮東將軍,劉備與袁術相持數月,袁術久戰而不勝,這個時候呂布趁虛而入,攻擊下邳,而下邳守城將領曹豹反派,暗中迎接呂布,俘虜了劉備的妻兒。
  • 曹操為何不敢稱帝?漢獻帝的一句話竟嚇得他汗流浹背
    在曹操的眼裡,漢獻帝只不過是個傀儡。在曹操的心裡,漢獻帝只不過是利用的工具。有時候,工具利用完了扔不掉,就成了累贅。漢獻帝就成了曹操的累贅,曹操的苦惱是,漢獻帝這個累贅,扔不掉又留不得。曹操徵伐半生,苦心積慮,目的就是想當皇帝。可皇帝不是想當就能當的,一要名正言順,二要有合適的機會。只要有耐心,機會總會有,這不,機會來了。而且還不是一次。公元218年,一幫東漢光武帝時代的名將名臣之後,聯合吉太醫發動政變。
  •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真正用法
    大家讀三國都知道:東漢末年,曹操扶持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徵伐四方,最終底定中原,統一了北方。此一策略獲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這句話的真正出處卻是袁紹手下謀臣沮授,首先跟袁紹說的:(「將軍累葉輔弼,世濟忠義。今朝廷播越,宗廟毀壞,觀諸州郡外託義兵,內圖相滅,未有存主恤民者。
  • 同為落難天子,為什麼周赧王沒人關注,而漢獻帝卻如此搶手?
    在漢末到三國鼎立這段時期,在歷史課本上重點描寫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故事,講述了這位梟雄如何從一個校尉晉升為魏王的故事。曹操迎落難的漢獻帝於許縣,並且在許縣設立都城,並以漢獻帝名義對袁術等諸侯進行討伐,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 曹操「唯才是舉」是不重德行?與士族爭權只是表象 一切為了篡漢
    而且,豪族出身的董卓也自知士族的能量,所以為了穩固自己的權柄,不僅把士族中的名士招到朝廷當官,並且還把大量的士族任命到各地為官,反董大軍中的,袁紹、王匡、鮑信、韓馥、劉岱、孔伷、孔融、張邈等都是他權傾朝野時任命的一方諸侯。這些士族雖然出身儒家,卻不是什麼遇到兵說不清的秀才,至少是家裡隨時能召集一大批人上戰場的。
  • 劉備宣稱自己是漢朝皇室後代,為何漢獻帝同意,曹操也同意呢?
    那麼漢獻帝和曹操明顯都不是傻子,為什麼都同意他的身世呢?首先,小編先表明立場,劉備說自己是漢朝皇室後代還真有可能是假的,只是為了一個噱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奇貨可居」。大家想想,當時的割據混戰,不缺的是各地「土豪」,比如孫堅、董卓,也不缺世家大族,比如曹操、袁紹這些人。
  • 漢獻帝遇到的男人沒一個好東西,遇到的女人卻都甘願為他獻出生命
    漢末三國初期的軍閥們,都有一個共識,都認為漢獻帝是一張可以利用的好牌,都想把他攥在手心裡,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如此一來,就註定了漢獻帝的悲劇命運。甚至可以這樣說,漢獻帝遇到的男人,沒一個好東西,要麼是想把他當成傀儡操縱利用,如果利用不成就想殺掉他,以免他被對手利用。 漢獻帝前後遇到的董卓、李傕、郭汜、曹操、曹丕等人,莫不如此,嘴裡嚷嚷著勤王護駕震天響,實則對他的生死前途根本不放在心上。
  • 漢獻帝一語驚了曹操一身冷汗 行刺計劃啟動 而劉備扮演什麼角色?
    當然,這些曹操並不在意,他沒有什麼可怕的,他軍權在握,滿朝都是他自己的人,漢獻帝能把他怎麼樣?一日上朝,曹操走上大殿,議事完畢將要散朝的時候,漢獻帝突然冒出了一句足以雷倒眾人的話,這句話是對曹操說的:「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
  • 漢獻帝的年號:東漢王朝最後30年,代表著誰的意志?
    漢獻帝在位共計約31年,共使用過5個年號。雖然都不出自漢獻帝本人的意願,但卻分別代表了一個時代。1、永初:189年9-12月使用。歷史上的189年東漢王朝一共使用過三個年號,漢靈帝中平六年,漢少帝光熹元年、漢獻帝永初元年。當年9月,董卓廢少帝立獻帝。
  • 「說曹操,曹操到」,其實後半句才是精華,但很長時間無人敢提
    三國是一個群雄爭霸的時期,在這期間,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無論是桃園結義的兄弟情,還是張飛呵退十萬雄兵的豪氣,都讓我們的心中生出許多豪情。現代生活中,使用的比較多的歇後語中就有一句 世人皆知的存在,那就是「說曹操,曹操到」,用來描述剛剛提到這個人的時候,這個人就出現了。
  • 說曹操,曹操到,下一句經典百倍,卻沒多少人知道
    >(當然歷史上是比較正面了,魏國是正統,不然也就不會有「魏晉南北朝」一說了)但在歷史上,當各路軍閥都在爭相搶奪地盤的時候,曹操心中所想,依然是國家永久鞏固,天子號令四方圖:曹操可能很多人會嗤之以鼻的說:「什麼呀,曹操這是如意算盤打的啪啪響,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呢,天子不在身邊
  •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後面還有句更狠的話,很多人不清楚
    導語:曹操出身於官僚世家,年少被舉為孝廉然後入朝為官,起初本是一個文職,但曹操富有愛心經常幫窮苦老百姓伸冤,贏得不少民心。後來又被調任為武將,此時曹操想要成為東漢徵西將軍。董卓亂京時曹操舉兵反董並迎接漢獻帝回到許昌建都,從此借著漢獻帝的名義攻打各個諸侯,由此稱霸亂世。
  • 面對重大戰略機遇,曹操卻不敢採取行動,幸好一人力挽狂瀾
    原文如下:彧勸太祖曰:「昔晉文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播越,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右,然猶分遣將帥,蒙險通使,雖御難於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匡天下之素志也。今車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