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寫的憋屈!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2020-12-18 川北在線網

大寫的憋屈!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時間:2020-12-15 17:1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寫的憋屈!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劉協從出生開始就經歷各種挫折,能當上皇帝也是實屬不易,身在皇家,卻生逢亂世,在位期間做過幾家梟雄的傀儡,在寥落中隱忍偷生,他算是在所有皇帝中最無奈最倒黴的了。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

  原標題:大寫的憋屈!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劉協從出生開始就經歷各種挫折,能當上皇帝也是實屬不易,身在皇家,卻生逢亂世,在位期間做過幾家梟雄的傀儡,在寥落中隱忍偷生,他算是在所有皇帝中最無奈最倒黴的了。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劉協9歲稱帝,能夠登上皇位全靠董卓廢少帝改立劉協,但是董卓的狼子野心劉協非常清楚,可那時劉協才9歲,只能讓董卓獨攬朝政。後來由於董卓無惡不作,讓王允利用呂布殺死了董卓。這時,朝政大權又被王允和呂布把持,很快王允驕傲自滿又被人殺了。亂世之中,小皇帝劉協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又被董卓的手下郭汜搶到手中控制。

  公元195年,劉協被楊奉、楊定和董承救出,歷盡坎坷,用了半年的時間才逃回洛陽。可還沒安定多久,就又落到曹操的手中。曹操挾持了劉協,自然又是獨攬大權,在顛沛流離中成長的劉協已經18歲了,他一直都以傀儡的身份為恥辱,終於決定要反抗。

  他用鮮血寫成一封詔書,秘密藏在衣帶中,賜給董承,讓他與劉備、王服等人謀劃誅殺曹操之事。可惜曹操是個精明的人,生性多疑,對劉協一直都防備著。事情敗露後,除了劉備提前藉故出走外,其餘幾個主謀都被處死。董承的女兒是劉協的貴人,已經有孕在身,也被曹操殺了。

  劉協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多次抗爭,但都以失敗告終。劉協的皇后伏氏,為了幫助他,傳信給自己的哥哥伏完伺機除掉曹操,結果事情敗露,劉協在曹操的威脅下廢了皇后,不久伏皇后就被曹操殺死了,連他生的兩個兒子都未能倖免。接著曹操又逼迫劉協立自己的女兒曹節為皇后,封自己為魏王。劉協最後徹底心灰意冷,再也沒有奪回皇權的希望了。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承襲爵位為魏王。曹丕和曹操一樣,也很有野心,於是就決定自己稱帝,他先指使手下捏造謠言,說漢室氣數已盡,將由魏來代替。又寫好退位詔書逼迫劉協退位,孤立無援的劉協根本無力反對,於是禪位給曹丕,歷時195年的東漢政權正式滅亡。

  很多人一談到劉協,就說他是一個亡國之君,說他沒用。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那時候的漢朝已經搖搖欲墜,無力挽回,劉協不僅聰明,還很有膽識,只可惜生不逢時,才華無處施展,在位31年,始終都是傀儡,最後眼睜睜看著大漢王朝在自己手中滅亡。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真正用法
    大家讀三國都知道:東漢末年,曹操扶持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徵伐四方,最終底定中原,統一了北方。此一策略獲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這句話的真正出處卻是袁紹手下謀臣沮授,首先跟袁紹說的:(「將軍累葉輔弼,世濟忠義。今朝廷播越,宗廟毀壞,觀諸州郡外託義兵,內圖相滅,未有存主恤民者。
  • 曹操迎接漢獻帝,是為了號令不臣,還是為了號令諸侯?_徐州
    實際上迎接漢獻帝是以令不臣還是令諸侯是一個概念問題,對曹操來說以令不臣可能才是真實的情況。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並不是曹操陣營的人提出的,而是袁紹陣營。曹操手下的謀士也曾有過激烈的辯論,其中荀彧則是提出了「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所以從曹操的陣營出發點來說,「奉主上以從民望」才是初衷,而不是陰謀論所謂的令諸侯。
  • 漢獻帝雖是傀儡,卻仍具有殺曹操的能力,難怪曹操從不敢入宮
    漢獻帝對曹操也是寄予厚望,六月,封曹操為假節鉞,錄尚書事;九月,加封曹操為大將軍,武平侯。 從漢獻帝給予曹操的封賞可以看出,曹操在此時已經攫取了他能得到的最大的權力。 先來說說假節鉞。 「節」是漢朝名義的象徵,凡持節者,即意味著代表著皇帝的意旨來行事,是漢朝用於施政的最高權力象徵。
  •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誰提出來的?「天子」指的是誰?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統一北方,建立曹魏政權的一大政治智慧的體現。
  • 同為落難天子,為什麼周赧王沒人關注,而漢獻帝卻如此搶手?
    在漢末到三國鼎立這段時期,在歷史課本上重點描寫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故事,講述了這位梟雄如何從一個校尉晉升為魏王的故事。曹操迎落難的漢獻帝於許縣,並且在許縣設立都城,並以漢獻帝名義對袁術等諸侯進行討伐,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 「奉天子以令不臣」和「挾天子而令諸侯」有啥區別?難怪袁紹要輸
    在三國時期,最有名的兩句話,莫過於「奉天子以令不臣」和「挾天子而令諸侯」;這兩句話分別是曹操手下的謀士毛玠和袁紹手下的謀士沮授分別為他們的主公提出來的奪取天下的方案。那這兩句話究竟有什麼不同呢?挾天子以令諸侯指的是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
  • 母親喝墮胎藥生下的皇帝 做了46年的傀儡 卻保留了王朝最後的尊嚴
    自古以來都有強漢盛唐的說法,那大家是否好奇,漢朝的亡國之君是怎樣的一個人物,他的一生有什麼故事呢?其實這位皇帝大家都很熟悉,讀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裡的天子就是漢獻帝劉協,漢朝的最後一位皇帝。
  • 漢朝最後一任皇帝是窩囊嗎?大智隱於形,生不逢時,卻得善終
    導語:漢朝最後一任皇帝是窩囊嗎?,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漢朝的最後一任皇帝漢獻帝劉協。很多人對劉協的印象僅僅停留在三國時代,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窩囊皇帝;大多數對他的評價都是這屆皇帝智商不夠、又喜歡折騰;然而,真實的歷史中,漢獻帝其實是一個很有大智慧的皇帝,只不過他的智慧隱藏於內心所在,為什麼這麼說?且聽我娓娓道來。
  • 再讀《三國演義》,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與漢獻帝,似乎是同一個人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與漢獻帝,表面上看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去的兩個人。他們一個幽居於深宮大院,一個躬耕於南陽山野;一個是傀儡皇帝,一個是當世名臣;一個被曹操軟禁,一個追隨劉備。但實際上,他們可能是同一個人。
  • 曹操把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其實曹操是有個自己的打算!
    曹操是東漢末年到三國時代最為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其綜合能力以及成就放眼當時整個時代無出其右者。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件事就證明了曹操的高明之處,這一切還都要從東漢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說起。要說這漢獻帝劉協的出現完全是個意外,為什麼這樣說呢?
  • 母親喝墮胎藥生下的皇帝 8歲登基 39歲亡國 做了整整46年的傀儡
    其實這位皇帝大家都很熟悉,讀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裡的天子就是漢獻帝劉協,漢朝的最後一位皇帝。 其實漢獻帝劉協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他的生母王美人懷孕後,害怕被何皇后知道,就瞞著皇帝偷偷喝了墮胎藥。 可能墮胎藥過期了,或者被御醫掉包了,最後漢獻帝還是生了下來。但是王美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何皇后果然對她痛下毒手,讓漢獻帝永遠失去了母愛。
  • 當初毛玠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結局如何?
    毛玠看出劉表治事不嚴,難成大氣候,於是毅然決然地投靠了曹操。投靠曹操後,毛玠為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的戰略規劃,是得到曹操高度認可的,這與朱元璋的謀士朱升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認為毛玠是最早提出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
  • 漢獻帝的年號:東漢王朝最後30年,代表著誰的意志?
    而鑑於年號大大多於皇帝的數量,對於我們記憶歷史十分繁雜。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些特殊的時期,年號往往有著特殊的意義。拜《三國演義》所賜,我們最熟悉的年號大約要數中平、初平、建安等年號了,而這其中有兩個都來自於東漢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漢獻帝在位共計約31年,共使用過5個年號。
  • 漢朝最後一位皇后,被親哥哥逼位,她的詛咒竟然如此靈驗!
    作為一位末代帝王,漢獻帝劉協不斷的被人當做傀儡,一生都是他人手中的一顆棋子,他的悲慘遭遇讓許多人都唏噓不已,更是引得後人去重新認識、發現、研究他。但是曹節——作為末代帝王劉協的妻子,末代王朝漢朝的末代皇后,卻是鮮少有人問津,甚至就連史書記載,也是寥寥幾筆帶過。
  • 荀彧為什麼老年背叛曹操?漢朝的國輝對得起士子的心,要光復漢室
    而荀彧這個人太忠心耿耿了,雖然他像關羽一樣忠於漢室,但是他最初以為曹操只是一個能夠幫助他成就大業的人,他所謂的大業就是興復漢室。和諸葛亮,劉備他們都是同一個心願的,但是後來曹操就改變了自己的心思,有點自己想要當皇帝了,只是沒有做出這一步,讓他的兒子去做了皇帝,這一點荀彧是看不下去的。
  • 春秋小霸鄭莊公:「挾天子以令諸侯」創始人
    著名的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說:「今操……挾天子而令諸侯。」使著名的曹操成為著名的政治戰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著名代言人。挾天子以令諸侯,指的是要挾天子,利用天子的勢力,號令諸侯。黑格爾說,天陽底下無新事。
  • 【公基備考】漢朝歷史概況
    漢朝是我國古代史上一個非常繁盛的朝代,不管是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亦或是文學都有巨大的成就,對後世影響非常的深遠,當然也是考試當中非常常見的考點。我們在史學上將漢朝分為了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所以我們就以此為順序來學習漢朝的歷史知識。
  • 曹操「挾持」漢獻帝?小說未必是真相,正確解讀從毛玠此話中得知
    可以說,曹操依然成為了三國的代名詞。三國時期,是各路英雄豪傑顯示能力水平的時候,誰的實力強大,誰就是勝者,不得不說的是,曹操是一代梟雄,後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但說到曹操,一定會想起他偉大的一次舉動,即使「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句話,一來說明了他當時的地位和實力,二來,說明了他是個不安分的人,有取代帝王的意思。
  • 蒙恬被賜死前說了兩句話,曹操每次讀了都會哭,或許我們錯怪他了
    在這裡,曹操的意思是說:蒙恬三代人的忠心讓我感觸很深,每次讀到這裡,都傷感流淚啊。那麼,為什麼曹操看到蒙恬說的這兩句話,如此傷感,甚至要達到每次讀了都會哭的情形呢?難道真的是曹操被蒙恬的忠心所感動,想想自己的處境,有感而發嗎?其實,在曹操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正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擊敗袁紹大軍之後,逐步消除袁紹的殘餘勢力,此時乘勢而發,逐漸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