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玠,是曹魏時期的朝廷大臣,素以清正廉潔而著稱。但是在歷史上似乎又寂寂無名,這主要與《三國演義》有關。《三國演義》中描述,曹操因為中了周瑜的反間計,誤殺了荊州投降水師都督蔡瑁、張允,無奈之下,啟用于禁和毛玠操練水軍,但是兩人完全不懂水軍操練之法,於是中了龐統的鐵索連環之計,在赤壁之戰中被周瑜的火攻計打的大敗。從此,毛玠就被扣上了不懂水軍的帽子,似乎還要為曹操的赤壁之敗負責任。當然了,這一些都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正史中的毛玠,其實就是一文官,肯本不可能懂得行軍打仗那一套。(三國演義中毛玠形象)毛玠的歷史功績,在歷史上其實記載也不是特別多,但是卻很鮮明,突出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點:極有戰略眼光。
毛玠看出劉表治事不嚴,難成大氣候,於是毅然決然地投靠了曹操。投靠曹操後,毛玠為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的戰略規劃,是得到曹操高度認可的,這與朱元璋的謀士朱升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認為毛玠是最早提出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所差別,毛玠的建議更多地還是希望曹操不要敢於做一個亂臣賊子,還是要樹立政治上的正義大旗,必須要尊奉漢室朝廷,只有這樣才能是正義之師,才是師出有名的。早期的曹操也是一個熱血青年,匡扶漢室也曾是他的主要政治主張,所以說毛玠的建議,曹操是高度認可的,也是這麼做的。
公正選拔人才。毛玠與崔琰是好友,當時兩人都是負責選拔舉薦官員,兩人能夠秉公用權,公平合理的為國舉才,曹丕曾經私下暗示過毛玠,把自己的幾個好友安排進官場,但被毛玠嚴詞拒絕了。清廉敢諫。毛玠曾秘密勸諫過曹操,要吸取袁紹廢長立幼的前車之鑑,應該果斷立長子曹丕為繼承人,因為這一點,被曹操誇讚為是大漢的周昌。周昌是漢高祖劉邦時的重臣,因直言敢諫著稱,曾勸說劉邦不能廢長立幼,不能因為喜歡劉如意而廢掉太子劉盈,而得到劉邦、呂后的敬畏。同時,毛玠為官清廉,經常是粗茶淡飯,穿粗布衣服,這與當時高官顯貴崇尚的奢靡之風不一樣,被贊為有古人風範。
(毛玠的好友,崔琰)就是這樣一個一心為公的毛玠,後期因為自己的好友崔琰被中傷,繼而被曹操治罪賜死,於是毛玠怏怏不樂,被同僚誣陷下獄問罪,後經他本人申辯和好友的極力營救,毛玠雖被免罪,卻被罷官返回鄉裡,後不久即病死在家中。關於這一點,很多人有疑問,既然毛玠無罪釋放,又為何被罷官呢?通過前面的事跡分析,我想大概有以下幾點原因。曹操痴迷於讖緯之說,毛玠說了一句最不該說的話。古人極為相信讖緯之說,東漢末年最典型的一句讖緯之言就是「代漢者,當塗高」。袁術認為這句話是應驗在自己身上的,塗就是道路嘛,自己的字是公路,再加上術在古代就有道路的意思,於是就冒天下之大不韙,率先稱帝了。
很可惜,這句讖緯之言在袁術身上沒有應驗,袁術稱帝不久即被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一命嗚呼了。最後,世人公認為這句話會應驗在魏國身上,塗高應該是指宮殿的意思,而魏即宮殿。曹操極為崇奉道教,從曹操重要了當時的道家頭目張魯就可以看出一二,張魯原為劉璋手下,一直據守漢中,卻從不聽從劉璋節制,後投靠曹操,被封為鎮南將軍、閬中侯,食邑萬戶,這是很高的待遇了。所以曹操認為代漢是天命所歸。這個毛玠呢,當自己的好友崔琰被曹操下獄後,心情悶悶不樂,碰到一個被刺字判刑的犯人,妻子兒女被罰沒為奴,說了一句天不下雨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吧。
這句話傳到曹操耳朵裡,曹操極為震怒,認為這是毛玠對天命所歸曹操的極大誹謗,這是惑亂人心,於是抓捕毛玠下獄。毛玠被打上了忠於漢室的烙印。「奉天子以令不臣」,這是毛玠早期的戰略謀劃,最初雖得到了曹操的賞識,隨著局勢的變化,曹操有點志得意滿,不怎麼把天子放在眼裡。但在曹操心目中,毛玠卻因為這句話,極有可能被打上了「忠於漢室」的烙印。同時,毛玠的好友崔琰被捕下獄,正是因為曹操要稱魏王,徵求群臣意見,崔琰出於一片好心,找人為曹操稱王寫了一篇歌功頌德的文章,沒成想,這篇文章質量很一般,沒有得到世人的響應,崔琰就發了一點牢騷,就此被認為反對曹操而被捕下獄。
毛玠卻為了崔琰打抱不平,於是在曹操心目中,再次確認毛玠是漢臣,而不是真心對曹的。這些都後面來看,都是曹操得到疑心罷了。毛玠太過耿直,沒有強有力的外援。毛玠在負責官員選拔時,剛正不阿,為國舉才從不徇私情,曾經義正言辭地拒絕過曹丕的推薦。而且在後期的官僚系統改革中,屢次有高層官員勸諫曹操裁撤掉毛玠所在的東曹,由此可見,毛玠在整個士族集團高層,是不怎麼討喜的。雖然毛玠曾力勸曹操立曹丕為繼承人,但是一方面是秘密進行的,未必被曹丕得知,也就不存在曹丕感激一說,另一方面,曹操當時真心比較傾向於曹植,對毛玠的勸諫是不是真心接受,也不好說。
(權臣曹操)小結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毛玠有一定的戰略眼光,清正廉潔,一心為公,也是曹魏集團出了名的諫臣和反腐鬥士,但是因為被卷進了曹魏集團的權力鬥爭,被曹操誤認為是忠於漢室的敵對分子而遭到清洗,後曹魏集團雖有所補過,比如說在毛玠死後給予了財物重賞,對他的子孫加官進爵,這也都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