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天子以令諸侯」是誰提出來的?「天子」指的是誰?

2021-02-13 歷史風雲故事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統一北方,建立曹魏政權的一大政治智慧的體現。將「天子的權利架空」,並能通過皇帝的口吻將天下諸侯平定,這既可以較少自己的政治阻力,又能為自己打敗對手提供「口實」。

三國

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形勢

中國歷史上分裂的事時間遠遠少於統一的時間,正因如此,中國歷史文化才能夠很好地保留並得到發揚,這一中國歷來就是一個統一強大的帝國有直接關係,東漢末年至隋唐帝國的建立,在這幾百年的時間中,除了西晉的短暫統一之外,大部分時間中中國一直處於分裂割據狀態,天下混戰。但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部分地區的統一,少數民族融合等積極方面。在這一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們不得不回溯到三國時期,而魏蜀吳三之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則是曹魏政權,曹魏政權的建立除了曹操本人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他有著文韜武略的才華之外,也與他長期堅持的戰略政策有關,即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二、「天子」的境遇

中國的皇帝之位從來就不是好坐的,既有民間的「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之說法,又有宋順帝「願此後生生世世不復在帝王家」之哀怨。可見由於皇權的獨特性,皇帝職業從來都應屬於「高危行業」,東漢末年的皇帝劉協即使如此尷尬的境地。

劉協

漢獻帝是漢靈帝的第二個兒子,其母為王美人,面容姣好,出身於名門大家之後,但由於靈帝的中宮之主是何皇后,史上有名的悍婦,王美人將年幼的劉協生出後不久就被何皇后毒死,從此失去母親的劉協就生養在其祖母董太后宮中,後東漢政局不穩,軍閥董卓進京廢少帝劉辯,改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公元234年,劉協逝世,終年54歲,死後被葬於禪陵,諡號為孝獻皇帝。

劉協一生經歷坎坷,剛出生不久就喪母,後未成年又喪父,此後宮中大亂,宦官犯上。割據軍閥勢力並起。直接威脅著東漢政權的穩定,董卓進京之後又被立為皇帝,此時劉協剛剛九歲,劉協雖貴為天子,但也不得不仰人鼻息苟且活著,自己的寵妃董貴人、伏皇后等要麼被絞殺,要麼就被幽閉致死,甚至禍及族人。回望劉協的一生或許他最為輕鬆地時代恰恰是他被廢為山陽公之後,看破政治上的雲譎波詭,時勢的爾虞我詐,勤耕于田畝之間,享受著一個普通人的自由,以致今天還流傳著許多關於劉協的故事。

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義與影響

「挾天子以令諸侯」事實上它並不是曹操的發明,在中國先秦既已有之,三國時期袁紹號稱自己出身「四世三公」,血統高貴,但卻缺乏謀略。袁紹身邊的著名謀士士沮授就曾提出過「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這不僅僅是一種政治眼光,其實也是一種軍事戰略的投資,與之相比的曹操則更顯出其城府與智慧,他接受毛玠的建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通過「天子」的命令,來實現自己的抱負,這樣既可以減少阻力,又可以憑藉自身實力逐漸成長,可以師出有名。在這一過程中,曹操減少了很多損失,並且逐漸樹立起自己的權威。並通過「官渡之戰」,一舉揚名天下,基本統一中國北方,也為此後的西晉統一奠定了紮實的物質基礎。

曹操

相關焦點

  •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真正用法
    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駕,安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您家祖輩都侍奉天子,大家都知道您忠義;如今朝廷宗廟塗炭至此,沒人去扶保天子,體恤百姓。您就去把天子迎到河北來,挾天子而令諸侯,蓄養士卒去討伐不聽話的,誰能擋啊!」是故,「挾天子以令諸侯」,是袁紹麾下沮授的主意。曹操呢?
  • 「奉天子以令不臣」和「挾天子而令諸侯」有啥區別?難怪袁紹要輸
    在三國時期,最有名的兩句話,莫過於「奉天子以令不臣」和「挾天子而令諸侯」;這兩句話分別是曹操手下的謀士毛玠和袁紹手下的謀士沮授分別為他們的主公提出來的奪取天下的方案。那這兩句話究竟有什麼不同呢?挾天子以令諸侯指的是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
  • 春秋小霸鄭莊公:「挾天子以令諸侯」創始人
    著名的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說:「今操……挾天子而令諸侯。」使著名的曹操成為著名的政治戰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著名代言人。挾天子以令諸侯,指的是要挾天子,利用天子的勢力,號令諸侯。黑格爾說,天陽底下無新事。
  • 從陶謙的180度大轉彎,看為啥諸侯們只能「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不能...
    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歷史陶謙聯合徐州附近的郡守一起舉薦朱俊為太師,起兵討伐李傕等人。可是朱俊不但沒有接受陶謙的等人的擁立,反而接受了李傕等把控的東漢朝廷的徵召,前往長安當九卿之一,沒有多少實權的少府。
  • 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時間:2020-12-15 17:1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寫的憋屈!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劉協從出生開始就經歷各種挫折,能當上皇帝也是實屬不易,身在皇家,卻生逢亂世,在位期間做過幾家梟雄的傀儡,在寥落中隱忍偷生,他算是在所有皇帝中最無奈最倒黴的了。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   原標題:大寫的憋屈!
  • 此人在晚唐「挾天子以令諸侯」,卻因迷信妖術,導致身敗名裂
    高駢畏懼黃巢,加之怨恨權宦田令孜,因此,統領十餘萬大軍駐紮揚州,堅守不出,擁兵自保。 黃巢攻佔長安,唐僖宗詔令高駢出兵勤王,高駢竟然遲遲不奉詔,大有不服從朝廷節制的架勢,後令幕僚崔致遠作《檄黃巢文》虛張聲勢,不久,又上書請皇帝巡幸江淮之地,被朝廷質疑為「挾天子以令諸侯」。
  • 寶寶生病不肯喝藥,媽媽想出妙招,網友:挾天子以令諸侯
    導讀:寶寶生病不肯喝藥,媽媽想出妙招,網友:挾天子以令諸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生病不肯喝藥,媽媽想出妙招,網友: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當初毛玠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結局如何?
    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認為毛玠是最早提出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所差別,毛玠的建議更多地還是希望曹操不要敢於做一個亂臣賊子,還是要樹立政治上的正義大旗,必須要尊奉漢室朝廷,只有這樣才能是正義之師,才是師出有名的。早期的曹操也是一個熱血青年,匡扶漢室也曾是他的主要政治主張,所以說毛玠的建議,曹操是高度認可的,也是這麼做的。公正選拔人才。
  • 歷史上最窮的天子,為躲債還弄出了個成語
    《帝王世紀》曰:「周赧王雖居天子之位,為諸侯所侵逼,與家人無異。貰於民,無以歸之,乃上臺以避之,故周人因名其臺曰逃債臺,故洛陽南宮簃臺是也。」長平之戰後,秦國憑藉強大的軍事優勢已經開始加快吞併六國的步伐。
  • 挾天子以令諸侯並非曹操先例,春秋首霸才是箇中翹楚
    春秋戰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戰火紛飛,禮崩樂壞。率先稱霸一方的並非齊晉秦楚等邊緣強國,而是身處四戰之地的鄭國。誠然,鄭國的崛起與其開局優勢大有關聯,然而,更是其中一位君主的苦心經營,憑藉隱忍後發的耐心,翻雲覆雨的手段,遠見卓識的計謀,贏得王室仰仗、諸侯歸附,而此人便是鄭國第三位國君鄭莊公。
  • 天子諸侯們心中的「民」,和今天的「民」有什麼區別?
    所謂「城中」之人,皆為貴族或是服務於貴族子弟的人,這些人更接近天子王臣,不算是一般之民。而生活在城市之外,更為廣闊的鄉野之地的人,才算是「民」。只是這些「民」,還是「鄉民」,還不能很快接觸到上層貴族們的命令。大多數天子王臣,尤其是那些還有復興之望的君主,多半還是對「民」有所愛護。
  • 西周姬姓諸侯小國,東周時刺殺天子,不齒手段成為超級大國
    西周時期建立了分封制度,功臣宗室先朝後裔都封諸侯。西周初期一個姬姓小國,東周時期使用刺殺天子的不齒手段,一躍成為了超級大國。陶唐氏是上古堯帝後代,夏商時期是諸侯唐國。由於陶唐氏的唐國參與了三監之亂,封國被剝奪,封給了周成王的弟弟虞。在唐叔虞兒子燮父時期,周天子將唐國國都收回直轄。燮父被新迫遷都晉陽,從此改稱為晉國。周成王時期,晉國只是個小國,與周成王的其他弟弟一樣。西周時期,晉國一直默默無聞。為周朝抵禦北狄侵擾,晉國都城遷到了翼城。
  • 魔道祖師:你知道「總攻大人」是誰嗎?生物鏈的頂端「天子笑」?
    《魔道祖師》的生物鏈比較複雜,你知道「總攻大人」是誰嗎?生物鏈的頂端是「天子笑」?網友們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天子笑有人說「天子笑」是《魔道祖師》食物鏈的頂端。金凌怕江澄,江澄怕死給魏無羨,而魏無羨見狗慫,狗怕誰呢?當然是藍忘機。本來以為藍忘機是總攻大人,可是沒想到藍忘機被一杯天子笑撂倒了。所以最後贏家是天子笑。恭喜天子笑喜提總攻大人之位。藍曦臣藍家就是出總攻的地方,這一點我竟然無從反駁。每一對CP,似乎藍家人都是攻。而江家就比較受了,除了虞夫人和師姐,貌似都攻不起來。
  • 射禮:它是射箭比賽,是天子控制諸侯的手段,更是道德禮儀的演出
    諸侯及貴族的政治生活,成為天子籠絡諸侯、維護權力的手段。 控制諸侯之法 「射」是周天子操作權力的工具,既是天子與諸侯交流的技術,也是天子對諸侯的控制技術,更是一種操縱權力的技術。
  • 「三國演義解說」第14回 天子幸許都 呂布襲徐州
    好容易太僕韓融說服李、郭罷兵,賊寇李樂又謀劃劫持天子,上一回看下來真是替漢朝天子捏一把汗,我估計他能把古往今來所有皇帝受過的罪加起來都受了一遍。話說楊奉、董承、韓暹欲護送天子回洛陽,李樂引兵來追,詐稱李傕、郭汜,大叫到:車架休走!李傕、郭汜在此!嚇得漢獻帝和百官戰慄不已。楊奉派遣徐晃出馬,斬李樂於馬下,這才使得一眾人等平安到達洛陽。
  • 品讀|從布衣天子到無為而治
    在文帝的初年,一般將相挾著「擁戴」之功是不便處置的,但文帝輕輕地安置下去,兩年之中將京師的軍隊南北軍盡歸到他的心腹宋昌手中,並罷周勃就國,從此皇權便鞏固了。他自奉甚儉,平時穿著是墨色的厚帛,並無文繡;他所幸愛的夫人,衣不拖到地上;曾經擬作一個露臺,匠人估計要用一百斤金子,他說要合中等人戶的十家產業,便停止不做了。
  • 同為落難天子,為什麼周赧王沒人關注,而漢獻帝卻如此搶手?
    在漢末到三國鼎立這段時期,在歷史課本上重點描寫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故事,講述了這位梟雄如何從一個校尉晉升為魏王的故事。曹操迎落難的漢獻帝於許縣,並且在許縣設立都城,並以漢獻帝名義對袁術等諸侯進行討伐,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 曾祖是天子,祖父是天子,父是天子,祖母還是天子,厲害不?
    大家要知道,滿朝都是武則天的爪牙,李隆基當時只是一個七歲的小孩子,就如此訓斥武氏之人,這就能看出來,李隆基小的時候,因為生於帝王之家,所以毫無畏懼,而且英明果斷。李隆基被封為潞州別駕,就是今天的山西長治。
  • 主管聘問諸侯的職官與主管接待諸侯聘問使節的職官
    這又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主管聘問諸侯的職官,二是主管接待諸侯聘問使節的職官。1.負貴聘問諸侯的職官。在西周金文中,王派使者到各國,名目繁多,有的就帶有聘問性質。擔當聘問的使者.有的地位很高。比如(盂爵)說:康王命令孟去問侯登伯:「王令(命)孟寧登白(伯)。」盂當過南公,地位不低。。為周王出人傳命的師所負使命頗為重要,官職顯要。
  • 古代禮儀: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平民百姓呢?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古代禮儀: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平民百姓呢?「仁、義、禮、智、信」是儒家「五常」。周代人崇拜天,是從殷代出現「帝」崇拜發展而來的,最高統治者為天子,君權神授,祭天是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結束。夏至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祭天地的目的就是為了祈求每年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王朝萬年永固,也算是一種精神寄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