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說:「今操……挾天子而令諸侯。」使著名的曹操成為著名的政治戰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著名代言人。
挾天子以令諸侯,指的是要挾天子,利用天子的勢力,號令諸侯。
黑格爾說,天陽底下無新事。「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被魏武帝曹操玩得爐火純青、風生水起,但玩這一招的人,海了去了,最近的,就有曹操的前任,董卓。
若窮根究源,其創始人,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鄭莊公。
-01-
鄭莊公,名寤生,鄭國第三任國君,是春秋初期一位十分活躍的政治人物。
咱們偉大領袖毛爺爺曾讚嘆道:「春秋時候有個鄭莊公,此人很厲害。」
毛主席的評論是相當可觀的,鄭莊公多謀善斷,對內韜光養晦,平定內亂,鞏固統一;對外遠交近攻、結強制弱。使西周末期才立國的、鮮嫩鮮嫩的、伯等爵位的小小鄭國,在春秋初年率先崛起,「小霸」天下。
咱今天,就來看看他外交政策中,最重要、最具創新性的一條:挾天子以令諸侯。
春秋初年,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就實力而言,和諸侯相差無幾。但作為「共主」,周天子號召力並沒有完全喪失,政治影響還是較大的。
鄭國國君從始封君鄭桓公開始,就是周王朝卿士,是執掌周王朝大權的重要人物。
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隱忍了22年的鄭莊公,在弟弟共叔段發動政變的時候,一舉撲滅弟弟勢力,平定了鄭國內亂,共叔段逃亡衛國。
鄭莊公聯合王室軍隊和虢國軍隊,氣勢洶洶,徵伐衛國。
王師都來了啊,雖說大家都知道周王室不怎麼樣了,但幾百年的餘威仍在,初次見到這陣仗,衛侯膽顫了,立馬認慫。
嘗到甜頭的鄭莊公,利用自己王室卿士的身份,直接打出了「以王命討不庭」的旗號,來討伐政敵以及不服自己管束和不利鄭國發展的國家,這便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原始版本。
當時鄭國鄰國宋國、衛國、陳國、蔡國,對鄭國迅猛的發展很感到壓力,於是組成一個反鄭國聯盟,想將鄭國摁下去,不僅阻礙了鄭國發展,還威脅著鄭國安全。
鄭國要想長足發展,必須制服宋衛陳蔡集團。擒賊先擒王,鄭莊公將目光對準了實力最強的宋國。
經過一系列拉攏分化後,鄭莊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給齊、魯等國下命令,說宋國不尊重周王室,要他們助鄭伐宋。從沒人這麼操作過,齊魯兩國也想不到王命還可以被假託,於是,都派出軍隊,討伐宋國。
隱公九年(公元前714年),鄭莊公侵蝕率領三國聯軍,殺奔宋國,隊前輅車上飄著一面大旗,上寫「奉天討罪」四個大字。將彤弓弧矢懸於車上,號為卿士討罪。大軍攻入宋境,連取郜、防二城,勢如破竹。
嘿,居然有人不聽王命,沒有出兵,鄭莊公二話不說,帶著軍隊,將這些國家也徵討了。
之後,鄭莊公各種釣魚執法,賺的盆滿缽滿。
-02-
鄭莊公利用周王室,心裡卻又很鄙視周王室。他是離周王室最近的,知道他們有多挫,因此,對周天子沒一點敬畏心,拿人家軍隊,連招呼都不打一聲的。
王師被鄭莊公玩壞了,周天子心裡很不爽,你假託我的命令,帶著我的人,去打我的小弟,給自己劃拉好處,你當我是死的嗎?周天子不幹了,想收回鄭莊公的卿士之位。
鄭莊公回頭一看,後院失火了呀,兼併擴張忙著呢,先安撫吧,這比較容易。於是,提出和周王室交換人質,你的軍隊閒著也是閒著,我借來幫個忙又怎麼了嗎。你既然不相信我,那我們互換人質好咯,我真的很老實的。
周王室心裡不是很願意,但一時也撤不了鄭莊公的卿士之職,先這麼著吧。
經過幾年籌謀,周王室終於將鄭莊公擼下去了。這下,可把鄭莊公給惹火了,你安安靜靜地在王都當你的美男子不好嗎,幹嘛要給自己找不痛快呢?
於是,以「歲荒乏食」為由,鄭莊公強行割取周王室的麥子和稻禾,向周王室示威。
周天子也怒了,虎落平陽被犬欺啊,鄭國太欺負人了,任他這麼亂搞,周王室僅存的一點權威,也得被折騰沒了。
於是,為了打壓鄭莊公,周天子召蔡、衛、陳三國,一同興師伐鄭。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這一戰,讓周天子更深刻認識到,自己的實力有多麼弱。
王師大敗,周王左肩還被鄭將祝聃射中了,若不是鄭莊公還有點底線,及時鳴金收兵,那後果,不堪設想。
-03-
鄭莊公打敗了王師,讓天下震驚,但對自身而言,這是大敗。這是一場只要開打,就已經兩敗俱傷的戰爭。
一開打,就意味著鄭莊公和周王室撕破臉了。鄭莊公再也不能利用周王室的名義,來打壓政敵,掃除障礙,以擴張勢力了。在諸侯眼中,他徹底等於「黑惡勢力」。
而周天子,以堂堂「天下共主」之尊,擼起袖子,親自下場和諸侯對打,也是顏面無存。
「射中王肩」這一惡性事件發生後,周王室隨著鄭莊公多次挑釁而日益衰落的權威,不名一文了。
鄭莊公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卻處理不好與王室的關係。他既要利用卿士的身份,又不願恪守職業操守,被周天子限制自由和發展是必然的。
面對周王室的不合作,鄭莊公仗恃自身實力,多番打擊王室,令周王室威嚴掃地。
於是,靠山就這麼被自己給整沒了。一是,人家不願意給他靠了,二是,諸侯不買帳了啊,周王室這麼挫,幹嘛還聽他的。
所以,鄭莊公雖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戰略的創始人,但他制定的策略,實在太粗糙,連他自己晚年時,都深悔不該如此無禮,主動去聯絡和周王室的感情,在擴張過程中,手段也溫和了很多。
他也意識到了,稱霸諸侯,畏威懷德才是正道,依仗武力,強暴專橫,是行不通的。
不過,鄭莊公不用感到遺憾,霸業只是一時,精神卻是永遠的。他的失敗,是後世很多人成功的母親。
比如,幾十年後的齊桓公,就以鄭莊公的霸主外交政策為範本,開發了「挾天子以令諸侯」2.0改進版,提出「尊王」的口號,妥善處理了和周王室的關係,為自己稱霸奠定了堅實的外交基礎。
春秋戰國時期,「挾天子以令諸侯」,是霸主外交的共同特點,更別說之後中國幾千年歷史中,對這一政策的靈活運用了。
鄭莊公應該驕傲的,他真的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