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曹操,曹操到,下一句經典百倍,卻沒多少人知道

2020-12-17 歷史滾輪
圖:曹操

文/歷史滾輪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是被塑造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亂世之奸雄

(當然歷史上是比較正面了,魏國是正統,不然也就不會有「魏晉南北朝」一說了)

但在歷史上,當各路軍閥都在爭相搶奪地盤的時候,曹操心中所想,依然是國家永久鞏固,天子號令四方

圖:曹操

可能很多人會嗤之以鼻的說:

「什麼呀,曹操這是如意算盤打的啪啪響,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呢,天子不在身邊,他拿來的權力呢」

但只要仔細分析東漢末年的戰亂時局,你就不難發現,那些真正有些勢力的諸侯,是根本就不鳥他的

也就是說他曹操是根本令不到諸侯的

圖:曹操

你能說曹操真的就沒有一點為國家死難的決心嗎?未必吧

今天,我就來說一個大家耳熟能詳,曹操救天子的歷史典故——說曹操,曹操到

東漢末年,李傕,郭汜大軍曾把漢獻帝逼入險境,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有人推薦曹操可以救駕,然而派出去的信使還沒有出去呢

圖:曹操

曹操的救兵就已經殺過來了,解了李傕,郭汜之圍,面對此欣喜之狀,漢獻帝高興道:「說曹操,曹操到」

其實,

「說曹操 曹操到」這句話還有後一句的,下一句經典百倍,卻沒多少人知道

那就是,

《三國演義》十二回,毛宗崗評:

「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圖:呂布

說的是曹操敗走後,呂布緊追不捨,但尷尬的是,化了妝的曹操居然沒有被認出來,曹操順手向前一指,說前面那個騎馬的就是

就把呂布給忽悠過去了

當然,後來呂布也為他的不識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下邳被曹操所殺

圖:呂布

看似「當面錯過,豈不好笑」,只是有些玩笑意味,但也實實在在的點出了一個道理:

時勢,命也,有時候人的成功或者是失敗,就是一個很偶然的因素決定的

公元383年,前秦和東晉的那場淝水之戰,大家都知道吧,號稱「投鞭斷流」的存在

圖:淝水之戰

前秦的軍隊人數80萬(古人喜歡誇大,10-20萬說成100萬也是有的),相比東晉來說是有壓倒性優勢的,不出意外的話,幹翻東晉是妥妥的

但就是因為前秦的一個小動作,使得己方被斬首數萬,苻堅自己也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圖:淝水之戰

什麼小動作呢

為了方便開打,苻堅下令軍隊後退一段距離

圖:淝水之戰

但他可不是真是發善心不打東晉哦,而是準備趁著東晉士兵渡水到一半的時候,率軍突擊,這在歷史上叫做「半渡而殲」

可真到了秦軍後退的時候,一切都變了

圖:苻堅

緊繃注意力的士兵是不知道為什麼後退的,東晉那邊下令8000士兵搶先渡河,製造攻勢

再加上之前東晉在秦軍安插的奸細在撤退的過程中大喊:

「秦軍敗了,秦軍敗了」

一場幾十萬人的軍隊(有些虛),就這樣而找不到娘,娘找不到爹

瞬間崩塌,死的死,傷的傷......

圖:淝水之戰

其實仔細分析下,淝水之戰前秦失敗的原因

沒有大將的無能,沒有計策的錯誤

就是一個很偶然的撤退因素,最終導致前秦將士屍橫遍野,這樣的結局是不是很好笑(苦笑更合適)呢?

就像呂布錯過了曹操一樣,錯過了,一生就不再有了......

相關焦點

  • 「說曹操曹操到」還有後半句?
    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大家一定熟悉不過了,比喻有志氣的人立志以後,即使遭受挫折,也決不走回頭路。它的下句就是「浪子回頭金不換」,長篇吳歌《金不換》,說的是錫東羊尖鄉靠近鵝湖邊上有個金員外,五十得子,取名金不換,視為掌上明珠,百依百順。不換聽見碗碎聲發笑,金員外便命家人用碗摔地讓兒取樂,結果碎片堆積如山。
  • 「說曹操,曹操到」人人皆知的俗語,其實它的下半句更經典,卻少有人...
    中國人講話,表意明確而簡潔,有些話都是話中有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簡短的幾個字背後,卻有著非常生動的歷史故事。古人寫詩作文,都喜歡引經據典,以示其他博學廣聞。確實,能引經典據時,很容易把一件事情講明白。
  • 常聽到的「說曹操,曹操到」,原來還有下半句,只是沒人敢講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俗語,我相信,只要先說三個字,大家很快就會把後面三個字接起來,這個俗語就是「說曹操,曹操來」。許多人認為這六個字就是完整的,但你知道嗎,它還剩下下半句?只是當時沒人敢說而已。
  • 俗語「說曹操,曹操到」怎麼來的?後面一句更經典,當時沒人敢說
    說到「曹操」看過「三國」的朋友肯定都熟知他的事跡,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說他奸佞狡猾,有的說他一代「梟雄」,咱們先不論哪一種說法的對錯,他確實是頗具才能之人,不然也不會成為「一方霸主」。有句俗語與「孟德」頗有淵源,「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話就出自他的身上,現在多用來形容正在討論某人,某人就不約而至了。
  • 「說曹操,曹操到」,其實後半句才是精華,但很長時間無人敢提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因此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的經典文學故事。隨著眾人口口相傳,這些經典故事還成為了許多的歇後語,慢慢的流傳了下來。三國是一個群雄爭霸的時期,在這期間,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無論是桃園結義的兄弟情,還是張飛呵退十萬雄兵的豪氣,都讓我們的心中生出許多豪情。現代生活中,使用的比較多的歇後語中就有一句 世人皆知的存在,那就是「說曹操,曹操到」,用來描述剛剛提到這個人的時候,這個人就出現了。
  • 此人因無意誇了曹操一句,被曹操立馬斬殺,到死都沒明白怎麼回事
    曹操在歷史上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人,有人說他是英雄,也有人說他是奸雄。之所以曹操有著兩種判若二人的評價,那是因為曹操做事不擇手段,為了自己的大業,可以犧牲任何人。就比如他當年斬殺呂伯奢時曾說了一句:寧我負天下,休教天下人負我,似乎成了曹操奸詐的座右銘。
  • 沈鼓之聲|「說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是什麼?為什麼很少有人提及?
    說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是什麼呢?為什麼很少有人提及呢?一直以來都有這麼一個腦筋急轉彎,問,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是誰?可能很多人會回答是世界飛人博爾特,還有人會說可能是西遊記裡面一個筋鬥能十萬八千裡的孫悟空,但是謎底是三國裡最著名的人物曹操,因為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諺語,就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 「說曹操,曹操到」,實際上還有後半句,但在當時無人敢說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在日常生活中尤為常見,它就是「說曹操,曹操到」。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這句話其實還有後半句,但在當時卻無人敢說。 相信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我們正說到某一個人時,這個人就突然出現了,那麼此時我們往往會不由自主的說一句「說曹操,曹操到」,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 常言「說曹操曹操到」,卻不知後面還有一句,含義精闢但都不敢說
    曹操一首《觀滄海》大氣磅礴,顯示了自己非常人的文學素養與鴻鵠之志。雖然歷史上的曹操總是被冠以「奸臣」之名,但也無人會否認他絕對是一時之豪傑,並且是三國鼎立之間佔有絕對優勢的人,大部分時候蜀、吳兩國都要聯合抗魏,曹操在當時的風頭絕對算是一時無二。這樣一個著名的人物,自然有著與他相關的成語和俗語。例如我們熟悉的「說曹操,曹操到」。
  • 「說曹操,曹操到」後面還有一句話,為什麼沒人說後半句?
    說起三國,就不得不提起魏蜀吳的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個人。其中最有爭議的就屬曹操了。曹操這個人算得上是梟雄,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氣魄是讓人佩服,他的求賢若渴也使他的麾下聚攏了很多人才。但是,他又有著致命的缺陷,就是他的多疑和善妒。
  • 俗語「說曹操,曹操到」是怎麼來的,若非曹操機智差點因此喪命!
    除此之外,人們還經常在表示巧合的時候,說上一句「說曹操,曹操到」,那這句話之中究竟有什麼故事呢?一部分人認為這句話實際上是出自《三國志》中,當年漢獻帝多次遭奸臣劫持,於是就想要讓曹操前來護駕。沒想到漢獻帝手中的詔書還沒有寫出來,曹操就派人前來迎接了。
  • 歇後語「說曹操,曹操到」其實還有後半句?真實意思讓人捧腹大笑
    眾所周知,「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話耳熟能詳,但為何這句話只有一半,它的下半句為何從未有人提起?能讓我們想起來上文所提出諺語的典故,這還是要回想起在距離我們已經十年的春晚中,在一個小品中有一個題說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是誰?」
  • 「說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是什麼?為什麼很少有人提及?
    「說曹操,曹操到;當年錯過,豈不好笑」,因為上半句和下半句說的不是一個典故,而且下半句諷刺意味太濃,所以流傳度不是很高。 這兩句話典出《三國演義》分別講了兩個故事,下面簡單為大家講述一下: 說曹操,曹操到
  • 俗語:「說曹操,曹操到」,其實還有下半句,家喻戶曉卻無人敢說
    再此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不知道世界上怕的最快的人是誰嘛?,可以很多小夥伴們都可能想到,牙買加選手博爾特,世界級男子100、200米冠軍保持者,還有人可能會想到我國的運動員,例如:劉翔,蘇炳添等等,但是他們再快,我個人感覺也沒有這快。「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話廣為流傳在我們的生活中,然而大家都知道它的上半句,大都不知道下半句,那就讓我給你們細細到來吧。
  • 原來「說曹操,曹操到」用英語這麼說!
    還記得以前看過這樣一個段子:問:古今中外,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是誰?答:曹操!問:為什麼?答:說曹操曹操到嘛!漢獻帝在被李傕與郭汜追殺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之時,有人獻計請曹操救駕,結果使者還沒出發,曹操聯軍就到了。古話說的好,無巧不成書,自此便有了廣為流傳的「說曹操曹操到」。
  • 曹操找人點評自己的優缺點,在曹操的詳細追問下,這人說了一句話
    曹操找人點評自己的優缺點,在曹操的詳細追問下,這人說了一句話對於歷史故事,小編認為很多人都對曹操這一個人表示非常的熟悉了。因此,他的為人小編也不會給大家再詳細地講解了。大家都知道曹操他從小做事情都非常的機靈和聰明,對於一件事情,他能夠把一件壞事情轉變為一件好事情。他的能力有目共睹。在當時。他住的那個地方有一個對於評論一些人物的優缺點非常的厲害。所以曹操放下自己的面子親自去去找了這一個厲害的人物,讓這個人來點評一下自己的優缺點。
  • 曹操說過最經典的名言,一句被成功人士視為座右銘,一般人學不來
    文/最簡單的歷史熟讀三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曹操這號人物,在三國中,最讓後人佩服的還是曹操,雖然大家都認為曹操是奸臣,話又說回來,哪一個朝代都一樣,都是亂世出英雄。而後人常常認為劉備是仁義之師,曹操是不義之師。
  • 曹操膾炙人口的三句詩:一句酒鬼口頭禪,一句成功人士座右銘!
    曹操膾炙人口的三句詩:一句酒鬼口頭禪,一句成功人士座右銘!今天,小編可是給大家分享古詩來了,對的,你沒有看錯哦,是古詩不是故事。但其實,是古詩中有故事啦。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曹操的古詩。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這古詩呢,一句成了酒鬼口頭禪,一句成了無數人的座右銘。快來跟隨小編的步伐,備好瓜子板凳,看看都是哪幾句詩吧。眾所周知,曹操,字孟德,小名叫吉利,小編覺得這小名倒是很接地氣誒。他的小字是叫阿瞞,沛國譙人。他還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小編覺得古代人中好像能文又能武的人好像不是很多呢。
  • 「說曹操,曹操到」的英語表達
    所以「說曹操,曹操到」的英語表達為:Talk of the devil.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come.
  • 我們常用「說曹操,曹操到」,但它的下半句更有意思,很少人提及
    曹操!為什麼?說曹操,曹操到。沒毛病啊。在生活中,我們用的也是這個意思。形容人出其不意的出現。這個俗語是這樣來的。有人就向漢獻帝提解決辦法,說我們可以找曹操啊,黃巾軍被他平剿,這人完全不賴。使者正打算出發給曹操送求救信,李郭已經殺到。危難之際,夏侯惇前來保駕。並成功擊退敵軍。剛說曹操,曹操派的人就來了,出其不意,給人驚喜。不過,這句話還有一段後半句。還有後半句?真的,假的?真的,而且令人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