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15歲的時候,就被曹操挾持。
那年,曹操42歲。
比漢獻帝大27歲。
在曹操的眼裡,漢獻帝只不過是個傀儡。
在曹操的心裡,漢獻帝只不過是利用的工具。
有時候,工具利用完了扔不掉,就成了累贅。
漢獻帝就成了曹操的累贅,
曹操的苦惱是,漢獻帝這個累贅,扔不掉又留不得。
曹操徵伐半生,苦心積慮,目的就是想當皇帝。
可皇帝不是想當就能當的,一要名正言順,二要有合適的機會。
只要有耐心,機會總會有,這不,機會來了。
而且還不是一次。
公元218年,一幫東漢光武帝時代的名將名臣之後,聯合吉太醫發動政變。
公元219年,正當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時。一個姓魏的朝臣與一個武將密謀發動兵變。並且還打著漢獻帝的旗號。
當然,兩次政變都失敗了,還被留守的曹丕殺了一千多人。
曹操完全有理由,利用這兩次政變做契機,廢漢自立。此謂名正言順,合情合理,但曹操沒有那樣幹。
曹操還在等。
他覺得似乎還缺點什麼。
公元219年,曹孫聯手大敗關羽之後。孫權給曹操寫了一封信,大意是,你現在可以當皇帝了,我願意稱臣擁護你。
面對這絕佳的機會,曹操卻說:孫權這小子,這是要把我放在爐火上烤啊。
曹操手下一些文武大臣和他的兒子們,百思不得其解,曹操在等什麼。
是啊,曹操自己也說不清楚。
他在等什麼。
曹操總覺得心裡有一個坎邁不過去,那就是正統的皇權思想,一直壓著他,挺不起當皇帝的腰板。
堂堂大漢四百年,那可是響噹噹的牌子,雖然這個牌子眼看就要倒了,可他就是沒有勇氣上前推一把。
有人告訴他,你這是心裡障礙。
是病。
這病得治。
治病的藥就是坐在皇宮裡的漢獻帝。
自己的心病,還得靠自己治。
這道理曹操懂。
一天,曹操進宮見漢獻帝,本打算好好訓訴漢獻帝一頓。增加自己的信心,把這病根拔了,沒想到一向軟弱可欺的漢獻帝,卻開門見山先發制人,給他來了這麼一句。
你若能真心輔佐我,你就待我好一點,你若做不到,就把我廢掉,自己當皇帝,也算你對我開恩了。
漢獻帝如此強硬憤怒的態度,真是始料未及,太出乎意外了。
曹操毫無心裡準備,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漢獻帝會來這麼一手。一時竟不知所措,一向能言善辯的曹操,張囗結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漢獻帝的話如同一根大棒子,冷不防抽了他一下。他汗流浹背,屈身而退。
從此,曹操至死再也沒進過皇宮。
走出宮門,曹操回頭看了一眼他再熟悉不過的皇宮。他意識到,他怕的不是漢獻帝這個人,而是對皇權的畏懼已經深入他的骨子裡。
公元216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王。不久,曹操把三個女兒一齊送給了漢獻帝。
曹操的這個舉動,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因為他真沒必要這麼做。
以他現在的地位,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是沒人在他上邊。
至於是什麼原因,只有曹操自己知道。
唯一能說得過去的解釋是,我做不成皇帝,就讓我的女兒母儀天下,做皇后。
如果真是這樣的理由,就有點可笑,更多的是可悲了。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