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 慕尼黑 -> 天鵝堡(菲森) -> 因斯布魯克 -> 國王湖 -> 薩爾茨堡 -> 聖沃爾夫岡 -> 哈爾施塔特 -> 帕紹 -> CK小鎮 -> 布拉格
先放一波圖:
新市政廳
新天鵝堡
拉姆紹
國王湖
哈爾施塔特
捷克克魯姆洛夫
聖維特大教堂
關於住宿:我們都是採用booking加 airbnb 一起找的方式。 airbnb 新用戶會有三十歐左右的優惠券,而且如果推薦好友註冊的話,好友完成第一次住宿後推薦者還會被獎勵優惠券,所以算起來還是蠻划算的。
- 國王湖附近的住宿都非常貴,因為我們有車,所以選擇住在 奧地利 一側的洛弗,距國王湖大概40分鐘車程。
- 哈爾施塔特 的住宿更是貴的離譜,我們選擇住在 聖沃爾夫岡 ,大概也是40分鐘車程。事實上那片區域是 奧地利 的湖區,散布著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湖,景色都很好。
關於相機:EOS6D配原廠24-70mm-f4紅圈
原本打算在 慕尼黑 取車在 林茨 換車然後坐火車去CK小鎮,但大概是因為是異國還車所以每家的價格都貴得離譜,最後還是決定在 德國 帕紹 還車然後包車去CK小鎮。訂的是一輛bmw3系,結果取車的時候發現是一輛斯柯達速派旅行車。
一開始還有些小失望,但後來越來越喜歡這輛大白——空間超級大(2個大箱子+2個登機箱+書包+各種乾糧),而且還非常省油(柴油車)。9天一共開了將近1200公裡才花了80歐的油錢。2L的TDI柴油發動機扭矩足夠大,滿載跑起來一點也不吃力,mid-range的大扭矩讓在高速上超車也易如反掌。
關於自駕:本人的 英國 駕照可以直接在 歐洲 大陸使用,一個妹子的國內駕照先換了 香港 駕照然後又辦了國際駕照才可以在 歐洲 用。好像一共花了幾百軟妹幣,結果取車的時候作為additional driver人家壓根沒檢查她的駕照...不是老司機的我之前基本沒在馬路右邊開過車( 英國 是右舵左行),而且自動檔經驗基本為零(在 英國 開一輛手動的小破福特)。
原本以為要花一段時間適應,結果不知不覺很快就適應了,大概是因為駕駛員的位置總是靠馬路內側的關係吧。總體來說 德國 和 奧地利 的路況良好,冬天大路上基本沒有積雪,大多數司機也都很守規矩。幾點要注意的地方:
- 輔路上主路一定要注意讓行(紅邊白底倒三角)或停止(紅色正八邊形中間寫著STOP)路標。
- 城鎮裡要遇到斑馬線一定要讓行人。有很多十字路口左轉或右轉後都會緊接著有斑馬線。
- 德國 有些高速路段是不限速的,只有建議最高限速,但超出這個速度一旦出了事故要負全責。我們有次在中間車道開到180km/h還有車從左側車道蹭的一下就把我們超過去了。
所以不要一直佔著快車道。建議大家為了安全考慮還是儘量慢些開吧。
- 上奧地利 的高速要買高速票(vignette),負責被抓住要罰款。高速票很便宜,10天的只要不到10歐,在大部分加油站都能買的到。買了以後把正面的膜揭下來貼在擋風玻璃內側就可以了。
關於停車:
- 住宿的停車信息在預訂的時候都能了解到。事實上除了我們在 因斯布魯克 和 薩爾茨堡 住宿停車不是免費的之外其他都是免費的,而且因為我們在 因斯布魯克 住的那天恰好是周六,所以其實也是免費的。
- 大景點的停車信息都可以在網站上查到。新天鵝堡停車6歐,國王湖停車5歐, 哈爾施塔特 停車8歐。
- 一些小地方的停車信息抵達後可以在標示上看到,有些是需要繳費的,有些是免費的,有些是限時免費的。 比如 在欣特塞湖停車,不超過兩個小時就是免費的。這個時候就要用到Disc Parking,租的車一般配的都有,在手套盒或車門的儲物攔裡好好找找。長的是下面這個樣子。
使用時只需要把撥盤撥成到達的時間然後放在儀錶盤上面就可以啦,真的是全靠自覺的。
關於其他交通:
慕尼黑 機場 -> 市區:我們三個人在自動售票機上買的 慕尼黑 全區域的團體(最多5人)天票(Gruppen-Tageskarte 1 Tag),23.9歐。
不僅可以從機場坐火車去市區,而且在市區坐地鐵也可以用,不限次數。比單獨買三張機場到市區的火車票還划算。
帕紹 -> CK小鎮:包車,全程一個半小時。時間和接送地點都可以自己決定,4人一共2800 捷克 克朗。連結如下:
CK小鎮 -> 布拉格 :大巴,全程三個小時。座椅很舒服,車上有wifi(本人聽了一路豆瓣FM...),還有usb接口給手機充電。每人7.5歐。連結如下:
布拉格 :打車從大巴車站到酒店,uber神器不解釋。
關於飲食:住處帶廚房的時候我們早餐和晚餐基本都是自己做的。我從 英國 帶去了半登機箱的吃的:火鍋底料,泡麵,粉條。。。因為有車所以我們去超市採購新鮮食材也都很方便。整個旅途中一共吃了三次火鍋,真的是太幸福了,畢竟頓頓在外面吃也不現實,
Day 1:慕尼黑
我和兩個妹子早上先在 慕尼黑 機場匯合,然後坐火車到 慕尼黑 火車站。訂的青旅就在車站旁邊,非常方便。去的時間還太早沒法check-in,於是就存了行李然後坐地鐵到市中心。因為臨近聖誕,所以瑪麗安廣場(Marienplatz)和新市政廳(Neues Rathaus)周圍有聖誕集市,非常熱鬧。
沒轉多一會就到了午飯點兒,大家都覺得餓了,於是就去了一家之前查好的餐廳,名字叫做Wirtshaus Zum Straubinger。這是一家具有濃鬱 巴伐利亞 風格的餐廳,男女服務生都穿著傳統的服飾,供應的食物和啤酒也都是當地特色。而且裡面只有我們一撥兒遊客,其他都是本地人的面孔。
我們點了一個豬肘,一份Goulash,一份 沙拉 ,啤酒和飲料。加起來才不到50歐,還算蠻實惠的。
Wirtshaus Zum Straubinger
之前在 科隆 , 華沙 和 布拉格 都吃過豬肘,所以倒沒覺得這豬肘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事實上,我認為最好吃的豬肘在 布拉格 ,原因嘛在後文會提到。不過如果是第一次嘗試豬肘,這家餐廳還是很不錯的!
Wirtshaus Zum Straubinger
服務生推薦Goulash的時候我還納悶這不是 匈牙利 的國菜嘛,怎麼 德國 也有。不過裡面的配料倒是比在 匈牙利 吃過的要豐富,味道還是不錯的。
Wirtshaus Zum Straubinger
在 德國 就得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酒足飯飽後我們又回了瑪麗安廣場附近,然後向北走去了皇宮花園(Hofgarten)、 巴伐利亞 州總理府(Bayerische Staatskanzlei)和 英格蘭 花園(Englischer Garten)。
聖神教堂
巴伐利亞州總理府
天色漸漸變暗,由於一大早趕飛機的緣故我們昨晚都沒休息好,便打算先回住處休息一下然後再晚上再出來。
晚飯就在火車站旁邊的一家叫塔克拉瑪幹的 新疆 餐廳(Taklamakan Restaurant)解決了,裡面掌勺的師傅都是波斯人面孔,一看我們進門就用還算標準的普通話和我們打招呼,無奈他們家做的飯菜實在是太鹹了。之前朋友還推薦過在火車站北邊的一家叫做 喀什 餐廳(Kashgar Uyghur Restaurant)的維吾爾餐館。
晚飯後又去了瑪麗安廣場的聖誕集市,喝了點mulled wine,隨便逛了逛就回住處了。
瑪利亞廣場
洗漱完躺在床上很快就睡著了,半睡半醒之中最後一位小夥伴姍姍來遲,人終於齊了!
Day 2:新天鵝堡
第二天早早起床,提了車就往新天鵝堡方向開,全程差不多一個半小時。快到的時候經過了St. Coloman教堂。因為我們趕時間於是就決定第二天早上再來這個教堂。
附新天鵝堡地圖。
我們把車停到了2號停車場,進去的時候取一張票,走之前到機器那裡繳費(一天6歐)。
我們走到售票中心發現等待買票的人已經很多了。我們由於沒有提前在網上買票,所以只能排當場買票的那條隊。
這裡插一句:其實我們之前也打算在網上把票買好的,但頭一天晚上查的時候才發現網上訂票必須提前至少兩天。建議在旺季最好還是在網上買好票,這樣到了售票中心直接取票,可以省下很多時間。
言歸正傳:排了將近一個小時,快輪到我們的時候突然大屏幕說新天鵝堡當天語音導覽的門票已經售完了。。。我們沒死心,還一直排著隊。
等排到的時候,我們本打算直接買高天鵝堡的票的,但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說新天鵝堡當天下午四點十分最後一次語音導覽居然還有餘票(學生11歐),我們運氣也是真的好。
我們選擇坐公車(1.8歐/人)上山(黃色實線)到瑪麗安橋,然後走路到新天鵝堡(紫色虛線),最後走路下山(粉色虛線)。想要照到新天鵝堡的全景必須要到瑪麗安橋,但千萬不要只在橋上照,一定要過橋然後往山上走。那裡居高臨下拍攝位置最好。
到了瑪麗安橋後發現山上起霧了,只能遠遠地看到天鵝堡的輪廓。
新天鵝堡
照不到城堡那就照照人吧。。
瑪麗安橋
不一會兒,濃霧漸漸散開,城堡最終清晰地顯現出來。
在從瑪麗安橋到新天鵝堡的路上一個拐彎處有觀景臺,在那裡拍照視野很好。
注意新天鵝堡內部的遊覽是禁止照相的。
從新天鵝堡出來天已黑了下來,下山的路上拍到了對面的高天鵝堡。
晚上住的酒店定在菲森,離新天鵝堡非常近。菲森很小,市中心有些路是不讓機動車走的。跟著谷歌地圖開進鎮中心後,我誤讀了一個路牌,後來多虧一位好心的大嬸兒給我們指了條明路。
Check-in之後出門覓食,我們去了一家叫Madame Plüsch的餐廳。餐廳內部的裝修很精緻,菜品也做得可以。
Day 3:因斯布魯克(平安夜)
上午開去 因斯布魯克 之前拜訪了前一天經過的St. Coloman教堂。
再來張大白的靚照。
開車進入 奧地利 境內,順路去加油站買了高速票。大概開了一半的時候還遇到堵車,到 因斯布魯克 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
airbnb 的房東叫Rodrigo,他已經在公寓門口等我們了。他的公寓離市中心和火車站都不遠,地理位置很方便。而且房間狠新,各種電器和廚具一應俱全,甚至廁所裡還有一個很酷的音樂播放器。。
因為晚上要自己打火鍋,而且又是平安夜商店關門很早,於是我們就先去火車站旁邊的一個超市大採購了一番。把東西拎回去之後去到市中心,街上剩下的都是遊客面孔了。
回住處後我們開始準備聖誕大餐!
Day 4:欣特塞湖+拉姆紹
起床後悠閒地吃完早飯,開始向洛弗進發。 airbnb 的房東叫Sabina,她的房前有停車位,而且門口就是一大片開闊地,冬天的時候遠處的山上還有積雪,景色非常好。
放好行李我們開車去欣特塞湖,把車停在了Gasthaus Seeklause對面。我們逆時針沿著湖走,走了一會兒還下起了小雨。雖然天氣不好,但還是可以看出湖水是非常清澈的。
湖邊還有張桌球案子。夏天在這裡打打應該是件愜意的事情,冬天的話就算了吧,風隨隨便便就能把球刮進湖裡。。
雨下大了就走進湖邊的一個餐廳坐了下來,茶具很精緻,顏色非常討人喜歡。
嘎斯陶斯西科勞斯旅館
這餐廳名的中文翻譯是什麼鬼。。
嘎斯陶斯西科勞斯旅館
PS:某人逗貓的過程中被貓抓了。。
Day 5:國王湖
本來期待去國王湖能迎來晴天,可是天公依舊不作美。
冬天國王湖的遊船最遠只能開到聖巴爾多祿茂教堂(St. Bartholoma),中間Kessel那站是有人下才會停的。
售票處在碼頭旁邊,下了車要一直往裡面走。
看許多攻略說國王湖最美麗的部分是右下角的Obersee,但冬天不通航,如果要從聖巴爾多祿茂教堂步行去的話太遠了。所以這次沒機會一睹芳容了,希望以後有機會夏天的時候再來,景色一定和冬天大不一樣。
薄霧鎖湖添加了幾分神秘感,非常喜歡這張圖。
船上的一個保留節目是,開到地圖上Echo的位置時,船長會吹響喇叭。聲音在崇山間迴蕩,產生回聲。據說回聲的大小和能聽到的次數都和天氣有關。
巴爾多祿茂教堂的兩個半球形紅色圓屋頂很有特點。
湖中生活著很多鴨子,我們拿著麵包屑餵它們的時候被一位老奶奶制止了。
往教堂西邊走有一片樹林,這個季節紅色的落葉鋪滿了小路,很適合照相。
午飯就在教堂旁邊的餐廳(Gastst?tte St. Bartholom?)解決了。價格不便宜,但味道還不錯。
這裡說句題外話:要特別感謝一下 airbnb 的女房東Sabina,一個小夥伴iPad的鍵盤離開的時候忘拿了。她還特意郵了特快專遞到我們接下來在 聖沃爾夫岡 的住處,太靠譜了!
Day 6:薩爾茨堡
中午時分到達 薩爾茨堡 ,還沒到check-in的時間,我們把行李寄存了就步行去了市中心。
其實之前沒對 薩爾茨堡 有太多了解,就知道她是莫扎特的故鄉和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我們幾個走過橋來到 河南 邊,在市中心漫無目的的走著。快天黑的時候爬上了在下面看起來很高的 薩爾茨堡 城堡要塞。
薩爾茨堡要塞
晚飯時間很多餐廳都已經滿位了,我們索性走進了街邊一家 東南亞 的快餐店。
薩爾茨堡
Day 7:聖沃爾夫岡
聖沃爾夫岡 是個很安詳的小鎮。
夏天時候會有小火車上山,可以登頂Schafberg,那裡景色非常好,但冬天火車不開。
聖沃爾夫岡 的碼頭可以坐遊船到Strobl或者是St. Gilgen,遊船冬天也是有的。
Day 8:哈爾施塔特
哈爾施塔特 的美麗不必多說,這次我們的人品終於爆發趕上了大晴天。
注意 哈爾施塔特 鎮裡是不能讓遊客停車的,我們選擇把車停在P1,然後走去鎮中心。
要想拍到 哈爾施塔特 在明信片上最經典的那個角度必須要去小鎮北邊(圖上星星標的地方)。我們回停車場取車的時候,為了避免走回頭路,沿著路標往山上走,然後從小鎮西邊繞了回去。
Day 9:DK滑雪度假村
Dachstein Krippenstein在 哈爾施塔特 的西南方向。它其實是一個集滑雪和觀景與一體的景點。
之前做出遊計劃時因為擔心去 哈爾施塔特 一直遇不到晴天,所以在 聖沃爾夫岡 訂了三晚的住宿。結果運氣還算好前一天去 哈爾施塔特 就遇到了大晴天。所以最後這一天是空閒下來的,既然湖是看夠了,那就去看看山吧。查來查去查到這個DK滑雪度假村,結果沒想到這裡居然有驚喜。
這裡需要坐纜車上山,纜車有三段(黑線A1,A2和A3),大部分滑雪場地和所有徒步景點都集中在第二站周圍。粉色標出的是三個景點,我們去了1(Welterbespirale)和2(5 Fingers)。前者是山頂上一個銀色的紀念塔,後者則是懸崖邊緣伸出的五個觀景臺,正對著 哈爾施塔特 湖。
因為山上積雪很厚,所以路比較難走,建議穿一雙雪地靴。
如果想滑雪的的話需要買一天或半天的滑雪票,裡面包含了纜車票,但比單獨的纜車票(30歐)要貴。纜車入口處有各種滑雪器材出租。
山上有很多人玩滑翔傘,山下的那個湖就是 哈爾施塔特 湖。
灰機。。
Day 10:CK小鎮(跨年夜)
這天早早起床開去 帕紹 還車,抵達還車點發現是關門的,原來12月31號這天也是 德國 的法定假日。打Budget的客服問,他們說只需要把鑰匙和租車證扔進一個保險箱裡就好了。就在這個時候載我們去CK小鎮的包車也到了。
手忙腳亂之間,我忘記鎖車就把鑰匙扔進了保險箱,再想拿出鑰匙已經不行了。。我當時只能祈禱這車有自動落鎖的功能了,否則要生生放在外面兩天。不過又轉念一想哪個人會閒到在這冰天雪地裡跑到這兒挨個拉車門呢。。
抵達CK小鎮已是中午,隨便吃了些東西就開始轉了。小鎮只有巴掌大,老城的部分被伏爾 塔瓦 河( 布拉格 在此河的下遊)包圍,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從老城向 西北 走過Lazebnicky Most(most在很多一些 東歐 和大多數巴爾幹半島國家的語言中都是橋的意思),順著臺階向上走到城堡,那裡是拍攝小鎮全景的最佳之處。
古堡塔
晚上在小鎮中心廣場附近一個叫Festi Bar的地方喝著cocktail等倒數。十一點半左右廣場已是人頭攢動。臨時搭建的舞臺上,一支樂隊正在表演,臺下觀眾一起唱著跳著好不熱鬧。
斯沃諾斯基廣場
零點鐘聲敲響,廣場上空升起煙花,2017年就這樣來了。
Day 11:布拉格
新年第一天早上匆匆吃完早飯趕去大巴車站,在開車前一分鐘上了車。到了 布拉格 的Na Kní?ecí,離住處有段路,就叫了輛uber。司機小哥英語不是太好,還極力試著向我們介紹路上的每個景點。路過會跳舞的房子時,他居然手腳並用,全然忘記還在開著車。。
去年夏天的時候來過一次 布拉格 ,所以這次主要是陪小夥伴們轉一轉。放了行李後我們去了一家之前我之前來過的餐廳,名字叫做Restaurace Mlejnice。這家藏著最好吃豬肘的原因是,他們會用horseradish做配菜。肥膩的豬肘和清爽的horseradish簡直是絕配。
吃了午飯向西過橋走去 布拉格 城堡。
布拉格城堡
布拉格 城堡外牆上遠眺伏爾 塔瓦 河東岸,可以看到查理大橋。
布拉格
聖維特主教座堂旁集市上的鐵匠。
傍晚六點趕回到廣場看天文鐘的整點報時。天文鐘位於老城市政廳的南面牆上,最早建於六百多年前。每到整點時,耶穌的十二門徒各自從鐘盤上的兩個窗戶走過,然後響起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