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項浙江能源創新成果轉化成功籤約 智慧財產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世界浙商網訊( 《浙商》記者 陳曉 )智慧財產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日前,2020年浙江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能源中心創新成果交易大市場在杭州舉辦。現場共有22項涉及設備智能、綠色低碳、電動汽車、客戶服務等多個領域的創新成果進行了拍賣、合作洽談,22項成果順利實現轉化籤約,成交總金額903.05萬元,溢價率6.69% 。
-
鄉村產業振興 | 濟寧:科技支撐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重點工作攻堅年 提升幹部執行力】科技支撐 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梁鳳翔 王紅豔 通訊員 李琳偉 王玉鴻 張煬 )濟寧市通過推廣應用信息技術、引進創新人才,為農業產業提供全產業鏈數據支撐,推動傳統農業向智能化生產轉型升級
-
院士團隊項目精準對接企業,高端智力賦能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
未來,基地將輻射佛山市三水區企業,發揮中心的高校智力聚集優勢,為企業輸出研發外包、產業調研分析、高層次人才團隊孵化、研發人才引入和培養等服務內容,為全區企業構建科學的創新研發體系,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圍繞高校科技成果,精準對接針對企業轉移轉化中的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資本對接難」等「痛點」「難點」,採用「企業+技術+資本+轉化中心」的模式,整合成果轉移體系和校企資本對接體系,實現科技成果供需雙方「精準對接」。活動一方面為企業注入高校血液,提供高校方案、貢獻高校智慧,另一方面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高效轉移轉化,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
雲浮:引領石材標準化 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石材產業一直以來都是雲浮市的支柱產業,雲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石材產業轉型升級。雲浮市質監局緊貼服務產業發展,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優勢,服務石材產業轉型升級,爭取國家標準委批覆成立了全國石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合成石材分技術委員會。這是近年來首個落戶雲浮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中科院信息技術領域12項成果籤約落戶武漢
科技成果轉化活動現場 曹廣戈 攝中新網武漢11月8日電 (馬芙蓉 馬磊 曹廣戈)來自中國科學院相關科研院所的12個信息技術成果項目8日籤約落戶武漢。活動中,還有「基因大數據與分子育種技術」等7個項目進行路演,現場發布150餘項最新成果。此次「中科院信息技術武昌專場」活動由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武漢市武昌區政府主辦,旨在促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與企業、市場、資本對接,在武漢落地轉化。
-
我校在遼寧省總工會直屬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近日,遼寧省總工會、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舉辦了2020遼寧省職工技能大賽暨省總工會直屬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大賽。經學校推薦、省內專家初評、覆審、方案答辯等環節,我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覃文軍副教授團隊項目榮獲遼寧省總工會直屬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大賽一等獎,我校另有2項科技項目榮獲決賽入圍獎。東北大學工會被授予優秀組織獎。
-
科創板面世改變雙創園區生態樣本調查:閔行零號灣助力科研成果轉化...
不過,要打造集聚大量科創企業的雙創園區,零號灣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少——以往,國內眾多雙創園區主要側重引入業務模式成熟的大型企業,以此帶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如今在科創板「激勵」下,各地雙創園區要積極「孵化」科創型企業,需要在科研成果轉化、企業商業化運作、多層次創投資本扶持等方面做出新的變革。「因此我們正加快引入具有豐富科研成果轉化經驗的國際性孵化機構。」
-
教授進企業 成果進萬家 ——武漢工程大學助力湖北重振
武漢工程大學積極發揮科技人才優勢,在助力我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對該校進行了採訪,感受科技人員如何將論文寫在大地上,讓成果走進百姓家。口罩遮擋下人臉識別率達90%戴著口罩如何進行人臉識別?
-
「中日生物醫藥成果轉化直通車」在成都啟動
圖為「中日生物醫藥成果轉化直通車」正式啟動。 鍾欣 攝中新網成都11月10日電 (王鵬)2019中日先進醫療與新藥研發高峰論壇暨成果轉化大會10日在成都舉辦。記者從現場獲悉,「中日生物醫藥成果轉化直通車」當日正式啟動。
-
佛山當「紅娘」,以賽為媒打造大灣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器」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的建設成果,正是佛山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有力見證。截至目前,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路演大賽已連續舉辦三屆,累計100餘所高校、近500個高校老師項目參賽,吸引了100多家對口企業和投融資機構現場對接,共有99個項目與企業對接,14個項目落地轉化總金額達5468萬元。
-
高新區打造京津冀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高地
衡水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姚幸福說,高新區要開拓「研發中心+中試基地+產業園」的新模式,致力於打造京津冀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高地,引領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努力打造京津冀「雙協同」創新引領示範區。 基於此,高新區從去年5月份開始,開啟了與中國科學院的廣泛深入對接,先後投入1.5億元科研經費,聯手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等眾多院所,建設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
拼多多助力中國製造轉型升級 長三角企業抱團加入「新品牌計劃」
但近年來,外貿訂單減少、渠道成本上升,大量國際品牌背後的中國製造企業亟需轉型升級。6月28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走進長三角,在南京舉行「新品牌計劃」長三角溝通會,並帶百家媒體記者近距離觀察「中國質造」的典型樣本工廠,親身體驗其加入「新品牌計劃」後帶來的變化。這是拼多多首度集體展示「新品牌計劃」的階段性成果,並藉機深入產業帶進行覆蓋式布局。
-
遼寧科技成果外流調查:為何守著金飯碗要飯吃?
中央級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大部分流向省外,高校科技成果閒置嚴重……新華社記者近日在遼寧調研發現,相當一部分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成果不能就地轉化,而是流向東南沿海省份,使得遼寧的科技創新工作某種意義上「守著金飯碗要飯吃」。暴露出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不暢,部分企業創新意識不強,以及觀念落後、動力不足等諸多問題。
-
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會在佛山舉辦
作為此次大會的主要承辦單位,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成立兩年來,依託國內外高校科技創新力量,做實做活創新體制機制,組建技術經理人專業團隊開展實地調研,摸清地方產業需求,以高校科技成果百億創投聯盟為抓手,促成一批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超百項,直接轉化落地金額超2億元,聚集高端智力賦能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
-
深入融合城市特點 全面助力城市數位化轉型升級
9月28日,箇舊市信息化建設成果公眾開放日—工業網際網路科普座談在雲南省紅河州箇舊市雲計算中心成功舉辦。本次活動旨在幫助個舊轄區工業企業掌握數位化轉型升級的手段和途徑,聽取工業網際網路可為業主帶來的的價值和收益,學習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的經驗和思路。
-
遼寧:科技成果轉化成績優異人員評職稱無需論文、外語
新華社瀋陽12月17日電(記者王瑩)遼寧省人社廳、科技廳近日聯合下發《遼寧省科技成果轉化成績優異人員專業技術資格評定暫行辦法》,專門為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成績優異人員評職稱開闢「綠色通道」,評定時突出市場和企業評價,不唯學歷、不唯論著,對外語、計算機不作要求。
-
2020年科技成果轉化複合型人才第三期培訓結業
「2020年科技成果轉化複合型人才」第三期線上培訓班於7月29日至31日通過天合視頻助力系統成功舉辦,活動當天來自北京、河北、河南、湖北、遼寧等地的百餘名學員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在線學習了科技成果轉化相關知識。
-
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今日開幕
11月27日,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數字經濟專場)在白雲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廣東省新興雷射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等8個機構掛牌成立,白雲區與6家企業現場籤約,將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產業項目;本次活動共有200餘項科技成果參加轉化對接。
-
遼寧檢驗檢疫局:讓跨境進口商品都有「身份證」
遼寧檢驗檢疫部門積極落實質檢總局工作部署。今年8月,遼寧檢驗檢疫局與所屬大連檢驗檢疫局和大連機場檢驗檢疫局共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將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成果「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在遼寧複製應用,實現質量共治共享。7月,遼寧檢驗檢疫局與大商集團和獐子島集團共同開啟的「『同線同標同質』商品展銷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