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小村欲做「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

2021-02-08 瀟湘晨報

紅網時刻9月9日訊(通訊員 文紫英)近日, 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隴木峒村,與積極境教倡導者湖南青亦藍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在保靖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

保靖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志慧(左五)等州縣領導現場合影

保靖縣2020消費扶貧月啟動儀式暨隴木峒體驗幸福遊活動,於9月8日在隴木峒村正式舉行,隴木峒村與湖南青亦藍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就「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戰略規劃達成合作共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雙方致力推進「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建設,共同打造隴木峒積極教育實踐基地即青亦藍主題公園,持續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推進美麗鄉村可持續發展。

籤約現場。

據了解,積極境教是積極環境教育的簡稱,旨在通過現場項目拓展與積極教育特訓相結合,從而讓參與者走上「擁有積極情緒、積極投入、積極關係、積極意義、積極成就」的積極人生之路。

目前,隴木峒村已成為保靖縣委組織部確定的全縣幹部素質拓展基地、縣委黨校的黨性現場教學基地。根據協議,雙方將加快推進積極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和發展,完善「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基礎項目設施,全面提升積極教育基地公共服務水平,培育青亦藍主題公園旅遊品牌, 實現合作項目共享共建。

隴木峒積極境教拓展項目建設規劃圖。

為加強「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品牌建設,合作雙方將豐富和完善隴木峒積極教育實踐基地方案,為隴木峒村提供全方位服務建設信息。擴大新媒體平臺應用,推動隴木峒青亦藍主題公園文化和旅遊宣傳資料的互換展示,整合隴木峒土家文化內涵和現有旅遊資源,打造土家風情體驗營地和積極教育拓展基地。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保靖: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落戶隴木峒
    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在隴木峒揭牌紅網時刻湘西11月18日訊(通訊員 周文 向琳)11月16日,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在隴木峒揭牌,湖南省地質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劉漢洪,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志慧,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遷陵鎮黨委書記丁思清,副縣長胡文峰參加揭牌活動。
  • 從「輕鬆幸福之路"到「積極人生之旅」 湘西小村要做「中國積極境...
    並且,我們通過進一步採訪了解到,隴木峒這個湘西小村,在村支書彭運江的領跑下,正在著力推進從「輕鬆幸福之路"到「積極人生之旅」的升級迭代,全力打造「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9月8日,隴木峒村又正式與積極境教倡導者湖南青亦藍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籤訂建設「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雙方將致力推進「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建設,共同打造隴木峒積極教育實踐基地即青亦藍主題公園,並整合發展農旅、文旅與教旅產業,決心走岀一條可複製、可借鑑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來。據了解,積極境教是積極環境教育的簡稱。
  • 「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落戶這裡,2000名學子C位登場
    ▲保靖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志慧一行參加隴木峒環境教育研學活動11月16日上午,天空細雨飛揚,冬霧瀰漫,「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落戶隴木峒!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隴木峒擘畫藍圖,奏響大山深處鄉村旅遊提質升級的協奏曲!
  • 好父母都懂:積極境教=環境教化+集體感化+反覆強化+儀式文化
    境教就是環境教育,用環境教育人。通俗的說,積極境教就是用良好的環境給人積極的教育。專業的表達則是,以積極的環境來淨化人、教化人、感化人,它是「積極環境淨化、積極情境教化、積極心境感化」緊密融合的全新教育形式。思維工具是:境教,環境塑造人的靈魂;行為工具是:優化環境。
  • 我是積極少年 強國一代有我 保靖2000學子在隴木峒研學基地宣誓做...
    紅網時刻通訊員 徐湘玲 方君才 文紫英 報導「我是積極少年,強國一代有我!」近日,一場以「我是積極少年,強國一代有我」為主題,為期5天、吸引2000名學子參加的別開生面的「積極研學遊」活動,在「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湖南省美麗鄉村示範村」「保靖縣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湘西保靖隴木峒村舉行。
  • 隴木峒村的「積極人生之路」
    今年11月,第一期「我是積極少年」研學遊將在隴木峒村舉辦,2000名初中生將在這裡體驗一場別開生面的研學旅行。從「出門一身泥、背水五裡地」的貧困村到鄉村旅遊網紅村,隴木峒的「逆襲」之路是靠著村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6000元扶貧項目資金能做什麼?2007年,隴木峒村村民用這6000元修建了一條公路。
  • 在中國土家族第一村,徹底搞清楚土家族認定的來龍去脈
    從國家民委確立的中國土家族基因採樣縣湖南省永順縣城驅車往西南方向,沿著彎彎曲曲的鄉村水泥小路一直往上,在小路的最高處,迎來滿眼蔥翠,村北、村西兩座山峰好似鳳頭,蹁躚起舞。我們走進了有「中國土家第一村」之稱的雙鳳村。雙鳳村是1953年潘光旦先生研究中國土家族的重點調查點,該村保存完整的土家語言,土家風習和土家族文化原生態遺存,為土家族成為單一的少數民族提供了翔實的實證。
  • 中國平安發起「無止之境 有志少年」在線夏令營活動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朱伊佳)8月19日報導8月16日至31日,中國平安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華文學基金會共同發起主題為「無止之境 有志少年」在線夏令營活動。開營第一課,中國作協名家馬伯庸受邀擔任主講老師,以博物館的文物精品和歷史故事為內容,通過網絡直播向全國千所平安智慧小學的學生講述唐玄奘西行的故事。馬伯庸從《西遊記》引入,講述了玄奘少年求學、晚年譯經的人生經歷,帶領學生們認識文學和歷史中的玄奘之異同。文學作品中的玄奘故事在西行取經後就結束了。
  • 保靖:2000名學子研學遊宣誓爭當「積極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11月16日上午,在400名學子昂揚向上的《少年中國說》齊聲朗讀中,「積極研學遊」正式拉開序幕。
  • 家長「修煉記」 2021年萬名積極家長成長計劃在湖南啟動
    具體目標是:實施積極家長123456工程,即:一大核心理念:健康第一,立德樹人;二大使命願景:我是積極家長,為國育才有我;三大育才模式:幸福成長,幸福成才,幸福成功;四大修煉工具:明道一一明幸福之道,樹德一一樹優勢美德,優術一一優天才技術,懂教一一懂積極家教;五大發展目標:引領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六大積極榜樣:擁有積極情緒,做孩子快樂的榜樣;擁有積極投入,做孩子熱情的榜樣;
  • 【李文曉】小村大年
    你若問我小村有多小,我這樣告訴你:小的只是一個淺淺的、短短的溝壕,住著幾十戶人家。從村頭走到村尾,不到一袋煙的功夫。吃中飯時,你從村中間那條巷道開始走,無論從北往南,還是從南往北,只要邁開步,走過一家,路過一戶,你的耳畔就會傳來,或是歡聲笑語,或是炒菜鏟子「嚓嚓嚓」的響動,或是大人嚷小孩的嗔怪聲,還有風匣「呱塔呱嗒」的歡叫。
  • 2021年萬名積極家長成長計劃在湖南啟動
    100餘名家長現場報名並登臺,活動主辦方為他們頒發了「積極家長成長計劃種子孵化營營員證」,成為「2021年萬名積極家長成長計劃」首批「種子」。 相信這一計劃的實施,將對緩解家長們的普遍焦慮、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產生積極而重要的作用。」「積極家長成長計劃」發起人、樂商學家、積極家長學開拓者劉漢洪這樣介紹說。 積極家長成長計劃 為億萬家庭裝上幸福成功的馬達 據了解,「積極家長成長計劃」的宗旨是:更好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 招|大城小村=「GAP Year」收容所?
    然而我最終選擇來大城小村實習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不能上學,而是為了實習,主動休學了一年。大城小村工作的核心是「社區營造」,「鄉村產業的挖掘與構建」,以及「城鄉聯動」。這三個工作內容,讓我看到了中國民間團體做公益的一個具體方向。然而,我畢竟只是個高中生,不可能在大城小村擅長的學術設計類項目中做出太大的貢獻。
  • 【專家談】從「中國扶貧第一村」的嬗變 看滴水穿石之啟示
    原標題:【專家談】從"中國扶貧第一村"的嬗變 看滴水穿石之啟示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寧德地區任地委書記時,曾把自己在這裡工作兩年間的調查、講話、報告、文章,匯集成《擺脫貧困》一書,於1992年出版。如今重讀此書,感到倍加親切。本人尤對《滴水穿石的啟示》一章感想良多。
  • 《中國民族報》整版報導湘西文化扶貧
    《中國民族報》2020年12月11日第04版電子報 文化扶貧的湘西實踐 中國民族報記者 周芳 地處武陵山脈腹地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風光瑰麗獨特,文化多彩絢麗,這裡是文化資源富集地,也是精準扶貧首倡地和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 魅力厚洋打造夢想小村
    平陽分社記者 王敏潔 厚垟村位於鰲江鎮北大門,緊鄰昆陽鎮,昆鰲大道繞村而過
  • 任仲夷:想起我遙遠的小村和小村的家
    「海鷹啊,請你轉告他,我老家的房子不需要修,要是他真的有心,就給村裡的小學添點什麼吧,我回去的時候孩子們還在破舊的教室裡讀書。」靠在病床上的老人緩緩說這些的時候,那雙穿透力特強的眼睛閃爍著一絲期待,思緒似乎被遙遠的小村和小村的孩子牽扯出好遠,好遠……  望著那晶瑩的液體一滴、一滴地注入老人瘦弱的臂膊,我不清楚淚水是怎樣模糊了雙眼。
  • 小村3D彩繪引來千裡之外遊客
    (原標題:小村3D彩繪引來千裡之外遊客)
  • 「湘西3分鐘」:一個人和一座村的苗銀故事
    今天,「湘西3分鐘」就為您帶來銀匠麻茂庭和「銀匠村」德榜村的故事。有苗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會有銀匠,湘西鳳凰山江鎮就是其中一個苗族聚居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銀飾鍛制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麻茂庭的家就在這裡。麻茂庭出生於銀匠世家,麻家的苗銀鍛制技藝傳到他這裡已是第五代了,小時看著長輩們敲敲打打,從小耳濡目染,20多歲時開始跟著父親正式學習這門家傳手藝,63歲的麻茂庭已與苗銀結緣43年。
  • 從「後進村」到「後勁村」——中國電建中南院駐花垣縣花垣鎮老天...
    龍艾青「2019年底,我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已脫貧99戶405人,僅1戶2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由37%下降到0.2%……」日前,中國電建中南院駐花垣縣花垣鎮老天坪村第一書記李金平這樣告訴筆者。李金平來到老天坪村近3年來,通過抓班子帶隊伍、抓基礎強保障、興產業促發展,讓這個位於湘西機場所在地的貧困村實現脫貧摘帽,由原來的「後進村」轉變為「後勁村」,展現出文明和諧美麗的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