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美國廣播公司消息,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Sudan),已因「老年併發症」死亡。
蘇丹今年45歲了,它和雌性北方白犀牛那金、弗圖以及另一頭同亞種的雄性北方白犀牛2009年從一家捷克動物園來到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那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後來死掉了。
蘇丹。圖片來自網絡
北方白犀牛曾一度漫步於查德、蘇丹、烏幹達、剛果和中非共和國的部分地區,直到1960年還有超過2000頭。那裡的動物常常在地區衝突之下成為武裝組織的目標。
一株植物枯萎,一隻動物死亡,有時並不僅僅意味著單個生命有機體的消失,但也許湊巧是整個此類物種的滅絕,蘇丹的死亡,卻意味著這一物種即將滅絕。
在世界範圍內,住在都市的人們或許不知道,生物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有的物種已滅絕。比如臺灣雲豹、中國犀牛、冰島大海雀、北美旅鴿、南非斑驢、澳洲袋狼、直隸獼猴、高鼻羚羊、極狼等物種已不復存在。
世界自然保護同盟的官員指出,現在物種滅絕的速度比單純自然狀態下的速度要快1000倍,物種滅絕不是單純的自然選擇,人類活動對多數物種滅絕負有直接或間接的責任。由於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類實踐的範圍不斷擴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轉化為人化自然,人類在徵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時,對自然均衡狀態的破壞也達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 威脅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棲息地被破壞、偷獵(濫捕亂殺)、外來物種入侵、環境汙染、自然災害、動物疾病等,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主要體現為物種滅絕的速度加快。
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了,殉難物種為人類敲響警鐘。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愛護環境,減少殺戮,保持生物多樣性。
否則,誰也說不準,人類是不是這個地球上永久的主人。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