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亡,能否讓我們警醒?

2020-12-16 藍鷹書畫

近日,據美國廣播公司消息,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Sudan),已因「老年併發症」死亡。

蘇丹今年45歲了,它和雌性北方白犀牛那金、弗圖以及另一頭同亞種的雄性北方白犀牛2009年從一家捷克動物園來到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那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後來死掉了。

蘇丹。圖片來自網絡

北方白犀牛曾一度漫步於查德、蘇丹、烏幹達、剛果和中非共和國的部分地區,直到1960年還有超過2000頭。那裡的動物常常在地區衝突之下成為武裝組織的目標。

一株植物枯萎,一隻動物死亡,有時並不僅僅意味著單個生命有機體的消失,但也許湊巧是整個此類物種的滅絕,蘇丹的死亡,卻意味著這一物種即將滅絕。

在世界範圍內,住在都市的人們或許不知道,生物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有的物種已滅絕。比如臺灣雲豹、中國犀牛、冰島大海雀、北美旅鴿、南非斑驢、澳洲袋狼、直隸獼猴、高鼻羚羊、極狼等物種已不復存在。

世界自然保護同盟的官員指出,現在物種滅絕的速度比單純自然狀態下的速度要快1000倍,物種滅絕不是單純的自然選擇,人類活動對多數物種滅絕負有直接或間接的責任。由於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類實踐的範圍不斷擴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轉化為人化自然,人類在徵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時,對自然均衡狀態的破壞也達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 威脅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棲息地被破壞、偷獵(濫捕亂殺)、外來物種入侵、環境汙染、自然災害、動物疾病等,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主要體現為物種滅絕的速度加快。

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了,殉難物種為人類敲響警鐘。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愛護環境,減少殺戮,保持生物多樣性。

否則,誰也說不準,人類是不是這個地球上永久的主人。您怎麼看?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亡:物種視同滅絕
    據每日郵報報導,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Sudan)」因疾病纏身,被執行安樂死。肯亞的工作人員介紹,周一的時候,「蘇丹」的健康狀況惡化,已經無法站起來。45歲的它,肌肉和骨骼退化,右腿背部有深度感染,難以恢復。Sudan去世後,世界上就僅存兩隻雌性白犀牛,分別是它27歲的女兒Najin和17歲的孫女Fatu。
  • 世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僅剩兩頭雌性,該物種視同滅絕
    今天,世界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死了。世界僅剩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這一物種已經在自然世界中視同滅絕。據中新網消息,肯亞研究人員稱,由於健康狀況「明顯惡化」,北方白犀牛「蘇丹」在19日被實施安樂死。45歲的蘇丹,已經到了犀牛壽命的上限,過去一年裡,它飽受右後腿感染潰爛之苦,幾乎不能行走。
  • 全球剩兩頭雌性的北方白犀牛或得救!科學家造出南北雜交胚胎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在今年3月離世,該古老物種進入滅絕倒計時。肯亞自然保護區內僅剩的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加上此前冷凍保存的精子,能否在現代輔助生育技術下絕處逢生?下一步,他們計劃從存活的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身上獲取卵細胞,創造純種的北方白犀牛胚胎。最後的「蘇丹」北方白犀牛是白犀牛的兩個亞種之一。它們曾經分布在烏幹達西北部、查德南部、蘇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國東部及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如今是世界上最瀕危的物種。
  • 走吧,一起去守護世界上最後的北方白犀牛
    在肯亞的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一群野生動物保護者努力守護著一片小小的棲息地和一些對世界來說無比珍貴的野生動物。▲姚明在奧佩傑塔保護區,探望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已於2018年3月去世) 圖源:WildAid這裡可能是非洲最有名的一個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
  • 世界僅有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 進行取卵手術
    白犀牛是全球最珍稀的瀕危動物之一,分為南方白犀牛和北方白犀牛兩個亞種。北方白犀牛是食草性犀牛物種,幾乎全部以短草為食。是現存體型最大犀牛,堪稱「犀牛之王」,也是世界十大稀有動物之首。根據目前資料顯示,世界上僅存三隻北方白犀牛中,唯一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不幸於2018年3月19日在肯亞離世,終年45歲。"蘇丹"之死也標誌著北方白犀牛作為一個重要的物種距離完全滅絕已不遠。北方雄性白犀牛的滅絕並非偶然,是人類長期盜獵的結果。地球上大部分物種的滅絕是自然行為與人類行為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人類行為是主要因素。
  • 除了北方白犀牛 還有這10種動物瀕臨滅絕
    3月19日,肯亞Ol Pejeta保護區裡,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Sudan)離世。據悉,世間僅存著的兩頭北方白犀牛均為雌性,且分別為蘇丹的女兒((Najin)以及孫女(Fatu),這意味著該物種正式進入了滅絕倒計時。唯一倖存的雄性北方白犀牛的死亡,也對其他瀕危物種的命運做出了警告。
  • 拯救北方白犀牛物種 科學家成功轉移了第一個試管犀牛胚胎
    近日據外媒報導,為了拯救瀕臨滅絕的巨角哺乳動物亞種——北方白犀牛,歐洲科學家成功地將試管犀牛胚胎移植回一隻雌性犀牛體內,這也是世界首個成功轉移的試管犀牛胚胎。柏林萊布尼茲動物園和野生動物研究所的託馬斯·希爾德布蘭特上個月在波蘭的Chorzow動物園對一頭南方白犀牛進行這項試管受精轉移試驗,這是一種與北方白犀牛密切相關的亞種,它們的數量在野外已經穩定下來。希爾德布蘭特是國際科學家和自然資源保護者團隊「生物拯救」的一員,他們試圖用試管受精來拯救稀有的北方白犀牛。
  • 已滅絕的17種國寶級動物的最後影像,58人守護最後一頭白犀牛
    已滅絕的17種國寶級動物的最後影像,58人守護最後一頭白犀牛原創 微風執杯煮酒上西樓 2020-10-02 23:16:43科學研究顯示,人類進化初始時期,地球上共有27億種動植物,而如今只剩下2億種,特別是工業革命以後的兩百多年來,滿打滿算是大多數人剛吃飽飯的時間,而同期野生動物滅絕速度加快了一百多倍
  • 世界上最後一頭 雄性北白犀去世了
    奇趣生物□張勁碩肯亞時間3月19日,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蘇丹」去世了。這既是「蘇丹」的忌日,也相當於敲響了這個物種的喪鐘。現今,世上只留下一對北白犀母女。也許我們這一代人,有一天將見證這一物種的滅絕……
  • 最後一頭北方白犀牛「蘇丹」死亡 物種滅絕離人類還遠麼?
    新華社供圖事實上,世界上已經滅絕的動物遠遠不只是這個數目了。在這些倒著的墓碑末尾,有一隻水泥大手,似乎想止住「骨牌」繼續倒塌,手背後的墓碑將倒未倒,也說明這些動物已瀕臨滅絕。其後則是一個個瀕危動物,在後面的幾塊中,寫有「人類」、「鼠類」等字樣……「世界滅絕動物墓地」的墓志銘上有這樣的話:「……工業革命以來,以文明自詡卻無限擴張為所欲為的人類,已使數百種動物因過度捕殺而喪失家園或遭滅頂之災:當地球上最後一隻老虎在人工林中徒勞地尋求配偶;當最後一隻未留下後代的雄鷹從汙濁天空墜向大地;當麋鹿的最後一聲哀鳴在乾燥沼澤上空迴蕩……人類,也就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 永別了,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牛,這個和善卻孤獨的物種真的要...
    也是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自然世界:蘇丹 最後的犀牛 2017》視頻截圖可與野外被盜獵者捕殺的同類相比,蘇丹算得上是幸運的。1984年,隨著血腥的盜獵和政治動蕩,世界上只剩下剛果加蘭巴河國家公園裡的15頭野生北白犀,還有被圈養在世界各地動物園裡的16頭。
  • 眼睜睜看著最後一隻夏威夷金頂樹蝸死亡 「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北京大興的南海子麋鹿苑「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1月10日,據中新網援引外媒報導,美國夏威夷州土地和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稱,地球上最後一隻已知的夏威夷金頂樹蝸(Achatinellaapexfulva),在夏威夷死亡。  這隻名叫喬治的蝸牛於1月1日死亡,「享年」14歲。據悉,夏威夷金頂樹蝸是一種最初分布在瓦胡島上的陸生蝸牛,它們的殼曾被用於製作項鍊。
  • 「世界最孤獨」青蛙有望脫單 而有些物種,滅絕了
    滴答、滴答……無法倒撥的歷史時鐘一格格向前走動,夏威夷金頂樹蝸、雄性北方白犀牛……年復一年,人類親眼目睹著曾與自己共同存在於這個地球上,那些多姿多彩、形態百樣的生物,漸次消失。仿佛無數個悲傷故事的定格。
  • 地球上僅剩兩隻雌性北白犀,我們該如何讓她們「生孩子」?
    犀牛有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蘇門答臘犀牛五大類,其中白犀牛和黑犀牛生活在非洲。對於白犀牛的數量很多人可能有點迷惑,有時候聽說它們快滅絕了,有時候又聽說它們有幾萬隻。實際上,白犀牛有北白犀和南白犀兩個亞種,它們分別生活在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