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安」、一生「長樂」!習近平給外籍教授回信金句成拜年流行語

2020-12-16 中國青年網

  全家「福安」、 一生「長樂」!這句巧妙嵌入兩個福建地名的新春祝福語,來自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給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維廉的回信,2月2日晚上開始在網絡上流行起來,在福建當地成為了拜年最新的流行語。

  2018年底,潘維廉教授出版新書《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中、英文版)。該書精選作者三十年來寫給美國家人朋友的47封私人信件,從一個長期在華生活的外國人的獨特視角,記錄和展現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中國的偉大變革。新書首發式後,潘維廉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隨信寄送了這本書。

  2月1日,農曆新年即將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潘維廉教授回信,祝賀他的新書出版,感謝他把人生30年的寶貴時光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並祝他全家「福安」、 一生「長樂」。

  收到來信後,潘維廉教授與親朋好友分享了總書記的新春祝福。全家「福安」、一生「長樂」,迅速成為福建當地的網絡流行語,成為大家互致祝福的高頻詞。網民認為該祝福語取自福建的兩個地名,既接地氣又充滿情誼,「祝你全家『福安』、一生『長樂』,真是最具鄉土氣息的祝福!」「家鄉名出現在總書記回信中,開心!祝你全家『福安』、一生『長樂』!」

  潘維廉教授,1956年出生,美國人,1988年起在廈門大學任教,至今已有30年。他是第一個定居廈門的外國人、是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

 

  潘維廉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給潘維廉教授回信全文如下:

  潘維廉教授:

  來信和贈書收到了,祝賀你又出版了一本新書。

  廈門是個好地方。那裡是你的第二故鄉,也是我工作過的地方,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回憶。你在廈門大學任教30年,把人生的寶貴時光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這份濃濃的廈門情、中國情,讓我很感動。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這些年你熱情地為廈門、為福建代言,向世界講述真實的中國故事,這種「不見外」我很讚賞。你在信中說,很看好中國的未來。我相信,你將會見證一個更加繁榮進步、幸福美好的中國,一個更多造福世界和人類的中國,你筆下的中國故事也一定會更精彩。

  春節將至,給你拜年了,祝你全家「福安」、一生「長樂」!

  習近平

  2019年2月1日

相關焦點

  • 寧德後門坪村:敬祝「福安」,傳唱幸福畲歌
    赴京前,雷金玉用「網紅」祝福語表達心願——「村民『福安』,我『長樂』」。今年新春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外籍教授潘維廉回信「春節將至,給你拜年了,祝你全家『福安』、一生『長樂』!」這句話,也是閩東畲鄉脫貧奔小康的幸福寫照。  後門坪村距福安市區13公裡,畲族人口950多人。村民原來大多以種植茶葉和毛竹為生,產業單一,收入也低。
  • 「平語」近人,習近平尺素傳深情
    3月17日,習近平給該校師生回信說,「看到同學們能用流暢的中文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我很高興」,高度認可師生通過孔子課堂項目有機會近距離了解中國,看到了世界的廣闊與多元文化的價值,「這是你們通過學習實踐得來的收穫」。潘維廉,美國人,1988年起在廈門大學任教,是第一個定居廈門的外國人、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維廉回信精神 學習...
    東南網2月15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蘭鋒 周琳) 14日,省委書記于偉國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維廉回信精神,研究我省貫徹意見;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暨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
  • 習近平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回信 學院師生備受鼓舞
    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0日給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回信,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並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
  • 習近平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回信
    習近平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回信 2018-08-30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周令釗、戴澤、伍必端、詹建俊、聞立鵬、靳尚誼、邵大箴、薛永年同志:  你們好!
  • 教育部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重要回信...
    切實推動學校美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2018-09-07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報北京9月6日訊(記者 董魯皖龍)今天,教育部在京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座談會
  • ...教育部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重要回信...
    本報北京9月6日電 (記者丁雅誦)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周令釗等8位老教授回信,對他們長期以來不改初心、心繫祖國接班人培養予以充分肯定,並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9月6日,教育部召開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精神。
  • 教書育人不忘詩與遠方 廈大「不見外」教授潘維廉重走中國路
    廈大供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許蔚菡 通訊員 杜筠) 8月2日下午,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外籍教授潘維廉一行風塵僕僕出現在廈門大學科學藝術中心。這位以「不見外的老潘」走紅網絡的教授,7月闊別了廈大31天,縱橫中國大地2萬公裡,走遍了26個城市,圓滿結束「重走中國行」,並與大家分享所見所聞。
  • 習近平都給誰回過信?愛給青少年學生和群眾回信
    青少年學生成「最愛回信的群體」青少年學生是習近平最愛回信的群體之一,而他的回信,也往往把握特定的時機。例如2008年4月17日,習近平給重慶市涪陵區浙涪友誼學校六年級學生覃健益和朱辰瀚回信,鼓勵他們「勤奮學習,健康成長」。
  • 學習貫徹習近平給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回信精神心得體會
    中央美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唐勇力、劉小東在座談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提出的「愛國為民」「崇德尚藝」「大愛之心」「大美之藝」都是中央美術學院老先生多年來言傳身教傳承下來的優秀傳統,曾經耳濡目染這些傳統的他們,將以身作則,傳起接力棒,尊重藝術教育規律,培養更多的優秀學子。「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提到了『遵循美育特點』,這點非常重要。
  • 學習用典| 習近平最新回信引用的古語背後有深意
    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中引用了這句古語,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並寄語廣大高校畢業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出自《後漢書·虞詡傳》,原典為「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 教師們暢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回信感悟
    為貧困地區孩子插上知識的翅膀——教師們暢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回信感悟第31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收到習近平總書記寫來的回信,「國培計劃(2014)」小學語文高級研修班班長、遵義同濟小學教師付勝利激動地在電話裡這樣形容自己的感受。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師範大學,走進「國培」課堂,看望正在參加培訓的貴州省中小學語文教師,並同他們座談。今年教師節前夕,參加過座談的教師給總書記寫信,匯報了一年來的工作、學習、思想情況。
  • 甘棠港在福州還是在福安?(最新版)
    3月28日長樂新國際公司甘棠港研討會一千多年前閩王王審知開闢的甘棠港在哪裡?宋梁克家《三山志》把甘棠港誤定為福安黃崎鎮。受其影響,歷代志書和文史學者大都認為甘棠港在離省會福州300多裡的閩東福安。研究生班長李磊在圖書館查到《福建論壇》1984年第5期:王鐵藩(原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館長)《唐末開闢的甘棠港址考》首次提出甘棠港在福安下白石鎮。廈大林汀水教授、廖大珂教授和省文史館盧美松館長都支持這個觀點。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精神...
    回信發布後,北京大學立即組織全校師生特別是留學生和外籍教師學習回信精神,反響十分熱烈。留學生和教師紛紛發來感言,高度認同、評價中國政府為對抗疫情採取的果斷措施,感謝中國政府和北京大學對他們的關懷愛護。面對疫情這場全球性的挑戰,北京大學加強抗疫國際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 新春 習近平的這些親筆回信飽含深情
    在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到來之際,郭宏晞、羅顥凝等22位香港小朋友收到了習近平主席的親筆回信,並勉勵他們「希望你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多學點歷史,多了解點國情,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錘鍊本領,早日成才,以實際行動服務香港
  • ...尺牘寄語 錦書傳情——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殷殷囑託和切切期望
    ——2013年5月2日,習近平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習近平主席給本禹志願服務隊回信(圖片來源:中國青年網)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了解癌症早期診斷研究應用情況(新華社記者 馬佔成 攝)
  • 2020臺灣廣告流行語金句獎新鮮出爐!
    在臺灣,廣告流行語金句獎是每年臺灣廣告業之光,能寫一句入選其中的文案,是諸多臺灣廣告人的嚮往。臺灣廣告流行語金句獎從1994年開始,此後每年一屆,到2020年正好27屆。通過評選總結一年廣告文案的成績的同時,也鼓勵更多的文案創作者不斷努力,拿出更好的作品。如今已27年的金句獎,早已成為臺灣廣告文案的歷史教科書,記錄著臺灣廣告業源源不斷的創造力。
  • 習近平給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17日給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對各國優秀青年來華學習深造表示歡迎  習近平在回信中說,得知你們到中國留學以來,既學到了豐富知識,也結識了不少中國朋友,我為你們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  習近平指出,正如你們所感受到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政府和學校始終關心在華外國留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大家提供了全方位的幫助。生命至上,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在華外國人員,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都一視同仁予以關心和愛護。
  • 2017臺灣廣告流行語金句
    素材來源 :《動腦》雜誌,整理:數英網編輯小饃飯由臺灣《動腦》雜誌主辦的廣告流行語金句獎到今年已經是第24屆了,每年的競賽就是為了帶大家重溫過去一年的金句,並給予臺灣廣告的傑出表現肯定和鼓勵。不久之前,我們為大家帶來了ADK聯旭為本屆金句獎製作的極富創意的宣傳短片:《走投無路篇》、《誰是老大篇》、《有事交代篇》,最近金句獎評選結果出爐,略有些遺憾的是,本屆「永恆金句得主」從缺,但我們還是可以來欣賞一下獲得「年度十大金句獎」的廣告金句。年度十大金句得主(排名不分先後)01 沒有了偏見,留給他們的就是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