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學校寫信給家長讓他們管管孩子玩遊戲一事,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這難道又是遊戲的鍋?
幾天之前,我們在網際網路上讀到了這樣一則消息:英國已經有幾位班主任「威脅」那些縱容小孩玩成人暴力遊戲的父母。
根據歐洲遊戲媒體Eurogamer的原文,信上寫到「如果您繼續縱容孩子使用那些不當的遊戲內容,或那些評級為18歲以上的產品,我們將會通知警方和兒童社會保護部門。」幾天之後,其中一名老師解釋了這封信的意思,並指明了他們的觀點和原因,同時還附帶了一些值得我們討論的內容。
實際上是,如果家長們縱容孩子們玩那些遊戲並不會有什麼大麻煩。對於英國的這名老師來說,更大的問題是如何讓家長孩子的問題。根據Eurogamer的報導,這名老師並不是想要「威脅」。這只是第一次嘗試溝通,更像是一種無奈之舉。這並非是遊戲文化首次在老師和家長之間引發的互動。
即便有著分級制度,仍然無法阻止孩子們去接觸這些遊戲
雖然有些人認為老師們的做法有些誇大其詞和過分了,老師們希望孩子們「好好做人,不要玩遊戲」並寫信給學生父母。然而讓遊戲業內外的人都感到沮喪的是,事實就是如此。有很多父母並不在意,也很難讓他們在意。但這顯然並非是遊戲的過錯。
其實一封信改變不了什麼
對於國內,家長們得到老師的類似通知之後,更多的是選擇強制禁止孩子接觸遊戲。玩成人級遊戲(當然我們其實說的不是那種「成人級」,呃……)或者類似的娛樂內容本身並沒有害處。只要父母知道孩子們在玩什麼以及為什麼玩的話,這就不是個問題。如果家長們並不在乎孩子們在玩什麼,或者並不在意遊戲的內容時那才是大問題。這方面,我國的部分家長和國外的部分家長們做法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關鍵點都是忽視了孩子在做什麼以及玩了什麼和為什麼。
是的,國外放羊式養孩子的熊爸媽也不是少數派,對孩子的忽視這一點上和遊戲毫無關聯。就和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天天吃快餐又不運動,孩子們開始泡夜店喝酒抽菸,甚至兒童介入犯罪等問題一樣。關鍵並不是孩子做了什麼和做過什麼,而是家長們做了什麼和做過什麼。於是乎,這就並非隻言片語可以解決的問題了,不是麼?
事件的本質和遊戲無關
家長們忽視孩子在做什麼,國內外都是大同小異。在國內如果你的同學吃的又好、能準時完成作業還是學霸、並且有大量時間休息和玩遊戲的話,都會被人譽為是開明家長和教導有方。實際上,如果孩子在得到家長的指引和教導之下,多數遊戲並不會對他們造成什麼負面的影響。如果孩子玩了太多的遊戲、玩了錯誤的遊戲,同時又沒有得到一定指引時,那樣才會出問題。
90後還在上學的孩子們,多數都會出現家教嚴格禁止玩遊戲的情況。甚至還會出現一些家長將孩子送去網癮學校等機構「戒除」玩遊戲的行為,這些都看以看做是因為家長們不了解電子遊戲,也沒有時間去了解遊戲,於是採取了他們認為最快捷和省事的方法 —— 雖然最後釀造出的悲劇居多。或許這和如今社會壓力有關,不過為人父母不能因此就捨棄正確教育和引導孩子是他們的義務。
網癮學校的出現也是因為家長們不知如何去引導孩子,他們不懂也沒有精力去理解電子遊戲,從而導致了不斷發生的悲劇
英國這些教師寫信其實也是想指出這一點:問題的本質並不是遊戲對孩子有影響,而是家長缺乏對孩子的關心。雖然可能語氣上並不太妥,而且在很多國內外媒體的誇大之下,加入了許多「威脅」之意。然而如果你有機會和那些國外的家長們聊聊關於遊戲分級的話題就會發現,這其實真的是一場艱難的戰爭。許多父母並不在意遊戲裡的內容,而有一些(或許國內見到的這種父母較多)則是完全的牴觸。孩子玩了什麼做了什麼,要麼不聞不問要麼完全禁止。
另外,國內已經不再有正規的實體遊戲零售店了,而孩子們通過網際網路和其他手段獲得的很多遊戲時,父母也並不知道。國內那些電腦城的夥計們在賣遊戲時,更不會因為看到一名孩子要購買GTA或「一擼神」遊戲時,認真地和他說「你玩這個,家長知道嗎?找他來和我談談吧」這樣的情況。所以,罵名最終落到了電子遊戲身上。
學校和父母都需要努力
當然你也很難責備父母之過。現在社會壓力使得許多父母不得不加班,甚至做兩份工作。因此對於這些徹夜亮燈長工的父母們來說,孩子玩遊戲是他們需要最少考慮的生活問題之一。因為關注孩子們在玩是什麼遊戲,這需要一些時間、金錢還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去了解,同時還得看著他們玩和和觀察玩時的反應。但是,作為父母一定程度上這種投入卻是必要的。這不光光是對孩子們付出「關心」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如果利用妥當,則可以成為一種親子手段,增加家庭的和睦。
所以說回來,無論是學校的老師們,還是我在這裡所說的話題都不是遊戲本身,而是家長對孩子教育的介入,這是一個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作為家長你得考慮最低工資,你也要考慮工作時長,你要考慮懷孕和產假等等。你們所討論的這些社會問題都不會改變遊戲分級制度的利弊和漏洞,而且所討論的這些話題也無法阻止學校寫信給家長。這並不是國內或者國外才會出現的問題,而是人類社會中所有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
孩子玩遊戲不是問題,家長陪伴和引導之下,遊戲可以給他們帶來快樂和家庭融洽
我深刻理解這一點,當我在國外上學的時候,不懂英文的母親並不能幫助我在學習上的問題,更不能幫助我在學校中遇到的問題。她能做到的就是提供給我上下學的開銷和回家的飲食,以及詢問是否有好好完成作業。她經常早出晚歸,希望我少玩遊戲多學習。這並不是她不想管,而是她沒辦法管和不知如何去管。
我也知道不少同輩份當了家長的朋友,在處理孩子和遊戲方面的手法就要高明的多,甚至一家人其樂融融玩遊戲的情況也不在少數。所以你看,遊戲本身並沒有帶來任何問題。
學校的這封信可能讓很多家長感到蒙羞和尷尬,然而同樣如果家長們回信給學校反映孩子的體重和飲食問題,校方也會十分尷尬。垃圾食品又便宜又快捷,有些時候問題並不只是做出一個更好選擇就能得到解決的。
所以,如果父母們不能找出更好的方法介入對孩子的指導和關心的話,那麼電子遊戲就依然會成為他們的問題,電子遊戲也會繼續遭受到這種待遇。
本文來源:網易遊戲頻道 作者:超昂草莓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