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閒夜宴作詩,莊墨韓本以為勝券在握,為何這首竟讓他氣到吐血?

2020-12-15 天天影視娛樂

最近的熱播劇《慶餘年》讓不少歷史劇迷古裝劇迷是著實過了把癮,不論是就劇情來講還是就演員來講,這部劇都無愧於豆瓣給出了7.9的高分,一向打分嚴苛的豆瓣,給出了將近8分的高分,可見這部劇在大家心目中的還是十分受歡迎的。

劇中範閒從小在儋州長大,到了京城後與郭攸之的兒子郭寶坤比詩在京城小有名氣,範閒在世子府上默寫了一首杜甫的《登高》從此讓他聲名遠播,本文由喊我追劇原創,但是心高氣傲的郭寶坤又怎能忍下這口惡氣,長公主一黨策劃的牛欄街刺殺一案,沒把範閒殺死,反倒是讓無辜的滕梓荊遭受牽連。

於是又有了夜宴與北齊大文豪莊墨韓之間的對決,範閒當初所作的《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被質疑是抄襲,小範公子這就不樂意的了,衝冠一怒出口成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範閒在夜宴上做了很多的詩句,當時連慶帝都被他震驚了,一開始莊墨韓還是勝券在握,本以為這下能讓範閒聲名掃地,就連郭寶坤見著範閒都奚落他,可惜啊,他們太小看唐詩三百首了。

從李白到杜甫到張若虛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一開始莊墨韓還是十分的淡定,不時點頭表示贊同,但是當範閒念到「我欲醉眠卿且去」的時候,這個大文豪不淡定了,一臉的不敢相信,範閒對莊墨韓說做人他不行,如此直接的一句話,直接讓莊墨韓氣吐血了,莊墨韓這麼大歲數,好不容易做出點學問來全毀在今朝,實在是可惜。

為何範閒念這麼多詩,就這一首讓他觸動如此之大呢,其實啊,這句詩原本是李白的所作,本意是說我現在喝得昏昏欲睡您就自行離開吧,李白原本就有鬥酒詩百篇直說,範閒借用這句詩,實在是對莊墨韓的鄙視,有什麼要說的明天再來吧,我現在要睡了,莊墨韓自然是聽懂了範閒的諷刺,才會被氣到吐血。

不得不說貓膩在古詩詞上的還是十分有修為的,不知道這個小細節你注意到了沒有呢?

相關焦點

  • 慶餘年:範閒背詩百首,降維打擊太過癮,莊墨韓人物塑造卻更經典
    《慶餘年》普通VIP更新到了文戲部分最精彩的地方,面對文學泰鬥莊墨韓的抄襲污衊,範閒背誦百首詩詞巧妙化解,劇組穿越梗玩得過癮,但莊墨韓的人物塑造更體現出作者(以及編劇)過硬的人物把控能力。劇情片段換一般的書或者電視劇,莊墨韓這個人物已經可以領便當了,但熟悉貓膩套路的書粉都知道,貓膩的書中沒有純粹的壞人,莊墨韓畢竟是多年的文壇泰鬥,怎會道德敗壞至此,能在一個領域做到第一的人
  • 這首詩是李白失意之作,《慶餘年》範閒為何背他?作者用意不簡單
    李白這首《將進酒》開頭道出了萬千失意人的內心活動,這也包括範閒。範閒之前通過一首《登高》,讓自己脫穎而出,可是他的對手是特別較真的莊墨韓,還搬出了鐵證來證明《登高》並不是範閒所寫,範閒最後也不得不承認,可是這無疑是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很惡劣的影響。
  • 範閒殿前一連背了三百首詩,為什麼登高能排到第一?
    慶餘年中,範閒剛入京城時,就在詩會上以一首登高,驚動了在場所有名門才子,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後期入宮遭到莊墨韓栽贓誣陷他抄襲他老師詩作一事。 於是,範閒為了表明自己並非抄襲他老師的詩句,當即在殿前一背詩詞三百首。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最後以一句"我醉欲眠卿且去"醉倒殿中。 全場朝臣無不為之震動,開口誣陷他的莊墨韓更是氣怒攻心,羞憤吐血。
  • 《慶餘年》莊墨韓為何敢說範閒「登高」是抄的?慶帝早已說明原因
    但因為禁止了穿越劇的播出,編劇非常巧妙進行了很好的改編,不僅把穿越戲份用寫小說的形式進行,而且還不改劇中的戲份,不得不說導演的這段改編真的非常精湛。然而說到劇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範閒的酒後作了百首詩,直接讓他一戰成名有著「南慶詩仙」的稱號。不過這個功勞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北齊的文壇大家莊墨韓了,因他的一句「抄襲」才逼得的範閒作詩百首。
  • 非人哉:山海經中九尾狐畫像,竟把九月氣到吐血!
    這次就從一本老書山海經說起,因為這本書就有九尾狐的畫像。當時哪吒告訴九月,山海經中有許多神仙的畫像,剛剛還看到了九尾狐。好奇的九月立馬走了過去笑著說:「是嗎?讓我看看。」接著哪吒笑著給他說:「好啊,我翻給你看。」就在這時,九月的心情還很不錯的,不過她馬上就被氣到吐血了。
  • 小學生「即興作詩」走紅,媽媽氣得吐血,老師卻笑抽:是個天才
    小學生"即興作詩"走紅1、這位小學生寫給爺爺的詩在網上走紅,讓很多網友忍不住掉眼淚,相信爺爺一定很疼愛這位小朋友。看到這首小詩,我們仿佛看到,在一個下雨天,爺爺撐著傘和小朋友走在路上,傘全部往小朋友那邊傾斜,而爺爺則被風雨淋著。看完這首詩,你有沒有想起自己的爺爺呢?
  • 本以為勝券在握,複試前五集體被刷,蘭大如此回應,網友哭笑不得
    本以為勝券在握,複試前五集體被刷,蘭大如此回應,網友哭笑不得2020年考研大利好,擴招人數18.6萬,錄取人數將超110萬人。而考研人數341萬人,再加上棄考的,這就意味著今年超三分之一的考研學子可以順利上岸。
  • 《慶餘年》郭寶坤絕對壞人中的一股清流,智商捉急到讓人恨不起來
    緊接著郭寶坤想在靖王組織的詩會上好好的羞辱範閒,郭寶坤心想:範閒是澹州那個鳥不拉屎的小地方長大的,肯定沒什麼學問,這次一定要讓他在詩會上出醜,(其實他是奉了太子之命,目的是讓範閒身敗名裂,阻止他娶林婉兒)但是,千算萬算沒算到,範閒就憑一首杜甫的《登高》力壓眾才子,一時間風光無限,這首詩還傳到了慶帝那裡,慶帝也十分的震驚。
  • 《過故人莊》,資深教師來講解這首田園詩中的佳作,不愧為經典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中的日積月累部分,安排了一首古詩《過故人莊》,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五律。本詩寫了孟浩然應友人的邀請到鄉村老朋友家做客時的情形。詩中描繪了鄉村綠樹行行相合,青山依依相伴,屋舍儼儼,農田齊齊的美麗風光。
  • 「B站鎮站之寶」墨韻電視螢屏首秀!她是否會摘下面紗?
    「B站鎮站之寶」墨韻電視螢屏首秀!她是否會摘下面紗?《國樂大典》第三季青春樂手墨韻隨步搖11月6日(本周五)21:10,由國樂醬酒獨家冠名的《國樂大典》第三季,將在廣東衛視播出第二期。
  • 孟浩然《過故人莊》:含不盡之意,狀難寫之景
    直到四十歲他才到京城長安去投考科舉。據說那時在朝中做官的王維和張九齡很器重他的詩才。有一天,王維邀他到署中,剛好唐玄宗來到,孟浩然只好躲到床下。但王維不敢隱瞞告訴了玄宗。玄宗很高興,說:「我久聞其人,只是沒有見到,為何害怕躲避呢。」玄宗命浩然出來,問他近來做什麼詩。孟浩然便朗誦了自己的一首詩。
  • 文人畫的三大精神支柱:莊禪、孤憤、戲墨
    這需要我們對畫作潛心鑽研。文人畫家獨立塵世的自我意識背後有三大精神支柱:莊禪、孤憤、戲墨。 唐代文人雅士喜禪眾所周知,王維更是以禪入詩、以禪入畫的第一人,他的山水畫作空靈清寂,充溢著禪意與詩情,充分體現了空淡清幽的藝術風格。他的畫著墨不多,但意境深遠,這正契合禪家的虛無浩渺、去塵除欲的境界,然而王維卻又不脫離官場,過著悠哉平淡亦官亦隱的閒適生活。傳為王維所著《山水訣》中寫道:「夫畫道之中,水墨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 禮拜重遊華山作詩,丹丘子與之同行?為何多首詩詞中均提到此人?
    禮拜重遊華山作詩,丹丘子與之同行?為何多首詩詞中均提到此人?李白走過很多的地方,從他的詩詞中就能夠看到,似乎他是走到哪裡寫到哪裡,尤其是長安城,他幾次進出這裡也算得上是他心中的傷心之地了。而華山也是李白去過的一個地方之一,在那個時候李白登華山,還沒有玉泉院呢,特別的荒蕪,而且山路也是特別的險峻,尤其是從青柯坪到五雲峰那段路,算得上是最艱難的路程之一了。上面有千尺幢,還有裂出來的一道縫,膽小的人走一步就不敢繼續往前行了,所以也稱作是回心石。
  • 《慶餘年》在現實中,有多少人活成了莊墨韓?連範閒也活得不快活
    導語:《慶餘年》莊墨韓點醒範閒,現實中又有多少人活得快活,有多少人活成了莊墨韓呢?就連範閒也不例外《慶餘年》是由張若昀、李沁等主演的,在劇中最後一集,範閒聽到一代文壇大家莊墨韓去世的消息。莊墨韓還將文壇衣缽傳給了範閒,那是莊墨韓一生的心血。範閒答應肖恩在離開北齊前去見一莊墨韓一面,範閒看見莊墨韓給自己的詩文註解很是開心。莊墨韓還承認自己注書無數,也寫給很多詩,但是也沒有這一段替範閒詩文註解的日子來得快活。範閒其實也很羨慕莊墨韓和王啟年這兩個人,範閒羨慕他們活得很快活和真實,王啟年只為他夫人和女兒而活,雖然有時候辛苦。
  • Pdd《原神》抽卡被「氣到吐血」,不是吧?12萬就這樣打水漂了?
    最主要的是他在遊戲主線劇情中,被NPC們親切地稱為「迪盧克老爺」,恰巧與pdd的一位故人的名字發音類似,而pdd又是一個十分重感情的人,所以在遊戲裡主練「盧姥爺」。為了能確保抽到高命迪盧克,與五星武器「狼的末路」,他反手就丟了三萬進抽獎池,可結果卻令pdd有些無語。
  • 「看不懂,作詩不是搞科學」:日均2000千首,也是厲害,賽過李白
    剛開始這條消息出來的時候,很多網友質疑,日產3000首詩?不用吃飯上廁所、睡覺嗎?後來,其父母站出來回答道,絕對沒有誇大,完全是實話實說,實事求是,在一天24小時候之內,女兒寫靜下心來寫2000首詩,那是信手捏來,隨隨便便的事情,有些時候甚至2500首,3000首,會去突破,不一定的。
  • 把老師氣吐血的請假條,老師看了吐血,網友看了笑噴
    感謝諸位讀者在空閒之餘來觀看小編的這篇文章,如果大家對我的文章滿意不妨繼續觀看下去。隨著社會的發展飛速,人們的生活與消費水平越來越高了。有時候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許多奇葩趣事,但是有時候也會遇到糟心的事情。
  • 著墨 | 以為與未知
    可是人總是對自身有一種自信,認為我以為既是事實,我覺得它是這樣的,它就長這樣。並不是否定人無法正確認識事物,也不是不可知論,只是在以為的同時需要意識到以為很可能藏著更大的未知,對任何一個事物都不能自以為是。 文明能壓碎,什麼樣的以為能永恆與正確?文明的起源與發展,人類對其既熟悉又陌生。
  • 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
    從臺媒報導來看,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經達到不顧吃相、也不理會社會毀譽的地步。那麼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呢?綜合臺媒分析,「罷韓案」實質上是一場政治追殺,其負面影響非常深遠。大綠、小綠,齊心協力齊上陣,上自民進黨當局官員、民意代表,下到民間企業、附翼團體,無不全力動員、巧言煽動,為了「罷韓」,一些操作簡直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