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橫位難產,胎兒手先出來了,醫生把手塞回去,再把胎兒的腿拽出來

2020-10-09 河北好書

1964年,我以麻醉科醫生的身份參加了保定市組織的聯合下鄉醫療隊。醫療隊的工作就是深入到農戶家裡為病人看病。

本文主人公李躍偉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位孕婦橫位難產,需要做內倒轉臀位牽引術,也就是胎兒的身體是橫著的,手先出來了,需要先把手送回去,再把兩腿拽出來牽引著,幫助胎兒娩出。這個過程必須得全身麻醉,用的藥是乙醚。

因為是在老鄉家裡的炕頭上接生,炕的面積狹小,病人的雙腿搭在炕沿兒上,我必須到炕裡邊的一個角落裡,而且必須趴在那兒,蹲著無法完成麻醉工作,還得雙手抱著病人的頭,把病人的下領託起來,當時的姿勢就像青蛙趴著。後來大傢伙兒開玩笑,戲說我會新式麻醉,還取了個名字叫「蛙式麻醉法」。實際上當時條件簡陋,但必須要想辦法完成工作。

麻醉時,用一個蒙上紗布的鐵絲網面罩扣在病人的口鼻處,然後用乙醚一滴滴地對病人進行麻醉。根據病人的狀況,特別是呼吸情況,來判斷麻醉深淺以控制乙醚的用量。在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下,產婦終於轉危為安。由於離病人頭部太近,當時的麻醉醫生也會吸入不少乙醚。

醫療工作隊合影(後排左一為李躍偉)

當時在新城進行巡回醫療時,除了為當地的病人看病,還要做衛生健康知識普及工作。老百姓對醫療衛生的知識很欠缺,例如當時新城有一種土做法, 就是將新生兒放在一堆炒過的土裡面,或是將土裝在一個枕頭套裡, 然後直接將孩子放在枕頭上面,有點兒像今天的尿不溼。那些土事先在鍋裡炒過,相當於消過毒,但是肯定不衛生。

這種方法是很不科學的,因此當時這個地區的新生兒患新生兒破傷風(俗稱「四六風」)的比例相當高,這也是新生兒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我們就向當地老百姓進行科學知識普及,讓他們改掉這種錯誤的做法。當地老百姓對我們也非常熱情,也接受我們科學知識的引導。

李躍偉(前排左一)與患者合影

老鄉們對我們非常好,就拿我來說吧,每年到秋天的時候,我家的門口,早晨起來開門一看,不知道是誰放了很多白菜,山藥等。由於不知道是誰放的,而且經常發生,我就認為所有的老鄉都給我送過這些東西。

每年一進臘月,中午我幾乎就沒在家吃過飯,都是被老百姓請到家裡去吃飯了。特別是哪家殺了豬,就會大老遠地跑來,叫我去他家吃飯。如果不去,對人家就是一種得罪,就表明瞧不起人家,不給面子。對於老鄉來說,把醫生請到家裡來吃飯是一種好事,心裡是非常高興的。這也是老百姓對我們醫生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吧。

李躍偉獲得的「德技雙馨專家」獎盃


所以,我必須對每一個老鄉、每位病人,都十分盡心盡力地進行治療和幫助。治病救人,是做醫生的職責,更是應守的醫德,用老話說叫作醫生的本分。工作、 醫療技術能夠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認可,這是對我們做醫生的最大的安慰和鼓勵。

■文/改編自《醫路歷程——河北大學附屬醫院老專家口述歷史》(張海松 王國英 主編 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

■編輯/賈立芳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分娩時胎兒「出來」的那一刻,產婦是啥感覺?別害羞值得一看
    比如有人會問分娩時能感受到胎兒的活動嗎?胎兒瞬間離開身體的時候會有感覺嗎?那個感覺是怎樣的呢?對於分娩時胎兒被拽出來的那一刻自己是什麼感覺,很多媽媽都表示是"從未感受過的輕鬆","孩子被拽出來的那一刻感覺整個肚子都癟了下去,身體一下子都變得很輕",等等。更有媽媽形容說"就像是便秘了十天,忽然通暢了"!
  • 為什麼孩子出生時是頭先出來,而不是腳先出來?原因超簡單
    如果胎兒是腳先出,胎兒也不懂說為了配合媽媽而雙腳併攏,或者手應該怎麼放才更好,要是手腳亂放,亂踢亂晃那媽媽就難了。又或者說要是只出了一邊腳,而另一邊腳又一直頂住出不來,這對胎兒和媽媽來說都很危險。 如果是屁股先出那麼寶寶就會彎得很辛苦,可能會造成難產,危及母嬰性命,再說,這根本就不是正常應有的姿勢。 頭先出就能讓媽媽免受這些辛苦和危險,在一定的程度上來說,其實胎兒正在保護媽媽。
  • 可怕的肩難產無預兆,你是肩難產的高危人群嗎?
    生產時寶寶肩膀卡住了,該硬把他拉出來、還是推回去?不管怎麼做對母嬰都會留下後遺症。可怕的肩難產在發生前一點徵兆都沒有,真的碰到了,該怎麼處置呢?超可怕產科急症:肩難產肩難產,顧名思義是指胎兒在生產過程中,因肩膀卡住生不出來,形成進退兩難的局面。這個名詞聽起來輕鬆,卻是生產中的一大夢魘。
  • 六個月至今寶寶一直處於臀位狀態,臀位寶寶生出來腿會有毛病嗎?
    一般而言胎兒胎位分三種情況:頭位(正胎位)、臀位和橫位。關於胎兒胎位正不正這個問題同樣是縈繞在每個孕婦心中的,其中有個孕媽有這樣一個疑惑從六個月到現在寶寶一直處於臀位狀態,我想知道臀位寶寶生出來腿會有毛病嗎?關於臀位寶寶我們需要知道的知識有哪些?
  • 痔瘡出來了怎麼塞回去?塞回去多深比較好?醫生告訴你
    而這些情況中部分是可通過用手託的方式來將其塞回,而部分是無法用手託回去的,部分是沒有塞回去的必要的。因此對於不同情況的痔瘡患者而言,痔瘡外露時所採用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痔瘡外露怎麼塞回去痔瘡發生外露的症狀時,患者在對其進行處理前要注意先明確是哪種類型的痔瘡。
  • 外國寶媽直播生娃,直接用手拽出來!醫生: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原本以為就是一場普普通通的分娩,可是誰知道寶媽直接用手把剛冒出頭的寶寶拽了出來!她雙手抱住寶寶的身體,絲毫沒有猶豫,乾淨利索地把寶寶拽出來抱在了懷裡。可能是男醫生接生產科大夫中有不少是男醫生,這是因為男醫生的體力更好,可以堅持更長時間的分娩,產科醫生往往要在溫度較低的產房中忙碌助產,如果遇到產婦難產的情況,男醫生可以更好地給產婦提供幫助。
  • 控制胎兒的體重很重要,你知道怎麼估測出來的體重最準確嗎?
    臨床上,醫生通常採用超聲檢查來估算胎兒的體重和大小。 在B超檢查設備程序中有一個計算公式,預測體重是根據BPD、FL等的測量數據計算出來的。 不過,超聲預測體重的準確率也受許多因素影響,如寶寶的體型、比重,醫生的經驗等。一般來說,出生時的實際體重與預測體重會有正負10%的誤差。比如,出生體重3500克,其誤差範圍會為350克。也就是說,寶寶體重越大,誤差範圍也就越大。
  • 孕婦先兆流產 醫生將胎兒塞回子宮保其性命
    湖北日報訊 (記者崔逾瑜、通訊員高翔)孕婦懷孕23周時發生流產徵兆,胎兒的腳露出宮頸,因胎兒太小,分娩出來難以存活,醫生通過技術手段將胎兒塞回子宮,讓孕程繼續。最終,孕婦順利誕下男嬰。「真沒想到能保住這個孩子,感謝醫生!」昨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病房,31歲的劉敏得知出生4天的寶寶脫離危險,高興地流下眼淚。
  • 產婦「被同意」順產 八斤胎兒肩難產受傷
    這催產素也滴了,宮口也開了,人都躺在產床了,突然又跑出個醫生喊說肚子太大,不該順產!果然,八斤多的胎兒在自然分娩中,因肩難產臂神經受傷,右手不能活動。產婦指責醫院診斷失誤,要求賠償12萬元;醫院亮出白紙黑字,反稱是產婦強烈要求順產。無法和解,雙方走上法庭,又遇醫療鑑定難題,官司怎麼斷?
  • 「要不塞回去重來?」產房段子手一臉無辜又嘚瑟,氣的產婦想動手
    而產婦就更是了,本來生孩子就很害怕,再加上產房那麼冰冷,很少有產婦能保持淡定,多半都是非常緊張。不過產婦生孩子最忌諱的就是緊張,要是一直不能放鬆下來的話,在分娩過程中就有可能發生不測,導致難產,或者是產後大出血。
  • 女人生孩子,寶寶都是頭先出來:當遇胎位不正別緊張
    所謂的胎位是胎兒在母體子宮中最接近子宮頸的部位,通常是胎頭朝下,腳部向上的姿勢,也是胎兒出生時最先露出的部位。如果胎兒先露出的是臀部、肩膀、手、顏面等都屬於胎位不正。1.為了保護自己胎兒在孕後期由於羊水量的減少本身就容易缺氧了,再加上分娩前羊水的流失,如果頭部先出來的話,缺氧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缺氧將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寶寶有可能因為缺氧而窒息,如果出生也會因為缺氧造成智力上的缺陷。所以,胎兒為了讓自己順利出生,就會以頭朝下的姿勢入盆,然後頭先出來,接著是肩膀,最後到腳。
  • 胎兒太大醫生讓控制體重,婆婆:孩子生出來,不是白胖才健康嗎
    孕婦身體瘦弱,補身體胎兒超重瑩瑩孕前是個很瘦的小姑娘,懷孕之後身體沒什麼變化,肚子也不是很大,但是婆婆看著總是很著急,就怕孩子生出來小,不好養活。瑩瑩就在孕中期吃了起來,這回不止肚子大了,整個人都胖了不少,但是產檢的時候醫生卻跟他們說孩子有點大了,要控制體重。婆婆不懂就問:「大夫啊,不是說孩子大點生出來好養活嗎?」
  • 胎兒太大醫生讓控制體重,婆婆:孩子生出來,不是白胖才健康嗎
    孕婦身體瘦弱,補身體胎兒超重瑩瑩孕前是個很瘦的小姑娘,懷孕之後身體沒什麼變化,肚子也不是很大,但是婆婆看著總是很著急,就怕孩子生出來小,不好養活。於是就變著法的給瑩瑩做一些補身體的魚肉吃,瑩瑩不吃婆婆還勸她:「你這情況特殊,肚子裡那個也得吃飯,多吃點。」
  • 龍鳳胎女兒先出生,產婦嘆了口氣,醫生:要不塞回去再重來?
    很多人在沒有結婚的時候,就聽別人說,生娃是非常痛的,雖然懷孕之後,很期待孩子的出生,但同時又是非常害怕的,有的孕媽電視劇看多了,會聯想到電視劇當中那些難產的情節,所以無法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總是會想東想西的,害怕電視劇中的那些情節,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就喜歡有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給自己生產,這樣也會安心很多!
  • 寶寶肩膀卡住了,肩難產無預兆,這些孕媽要知道
    生產時寶寶肩膀卡住了,該硬把他拉出來、還是推回去?不管怎麼做對母嬰都會留下後遺症。可怕的肩難產在發生前一點徵兆都沒有,真的碰到了,該怎麼處置呢? 超可怕產科急症:肩難產 肩難產,顧名思義是指胎兒在生產過程中,因肩膀卡住生不出來,形成進退兩難的局面。
  • 孕36周產檢胎兒已入盆,孕38周又「跑」出來了,醫生:娃太調皮
    很多朋友都知道,孕晚期胎兒需要入盆,入盆以後才能順利分娩。但是關於入盆,你真的了解嗎?在百科上,對入盆是這麼解釋的:所謂入盆,就是孕晚期,胎兒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使頭部通過母體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讓其身體位置得到鞏固。在很多朋友看來,胎兒入盆,位置就得到了固定,不會再發生改變,至少不會再跑出來了。
  • 孩子都生出來了,醫生又把手伸進產道?醫生:這都是為你媳婦好
    導讀:孩子都生出來了,醫生又把手伸進產道?醫生:這都是為你媳婦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都生出來了,醫生又把手伸進產道?醫生:這都是為你媳婦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幾種胎兒畸形,醫生表示看不出來
    這幾種胎兒畸形,醫生表示看不出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多次孕檢卻生下畸形寶寶?這幾種胎兒畸形,醫生表示看不出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娃都出來了,你怎麼還把手伸進去?」丈夫質問男醫生,事後道歉
    但其實,醫生並不建議有人陪產。因為陪產並不是進產房陪伴妻子生產那麼簡單,還需要提前了解分娩的相關知識,才不會鬧出笑話,反而給醫生添亂。孩子都出來了,你怎麼還把手伸進去?盼盼是一家醫院的產科護士,昨天產房裡就發生了一件讓所有醫護人員都哭笑不得的事情。
  • 胎兒那麼大是怎麼生出來的?6大"生死關頭"真的太不容易了
    生過娃的媽媽們都清楚,孕期十月經歷各種不舒服後,隨著一陣陣劇烈的宮縮痛,在醫生護士以及自己的努力下,終於一朝分娩,這其中的苦楚想必只有媽媽自身才清楚。然而對於想要懷孕或者是正在孕期的準媽媽們來說,一個六七斤的寶寶從為娘的身體裡順產出來,想必還是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胎寶寶是怎麼從媽媽的身體裡順產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