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許文秀 通訊員藍永麗)8月23日,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南民族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青年教師、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全國十佳科普使者韓曉樂應邀在現場做科普講解。
中南民族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師韓曉樂。通訊員供圖
韓曉樂以「科技戰疫」為主題,從人類發展史的角度,揭示了人類與瘟疫鬥爭歷中的生存啟示,生動講解了中國科技的發展對有效防控疫情發揮的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及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為疫情防控提供的有力保障。從接到任務開始創作、寫作、製作並出色地完成講解,韓曉樂只用了三天時間。「很榮幸作為科普講解員代表參加科技周20周年的開幕式,希望我可以展現出科普講解員們的工作一角。」韓曉樂認為,能夠克服重重壓力及身體不適完成此次講解任務,得益於平時的積累以及對待工作的專注力。
韓曉樂科普講解剪影。通訊員提供
2019年,韓曉樂贏得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中獲得一等獎,榮獲「全國十佳科普使者」稱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她針對群眾關心的新冠肺炎疫苗、復工復產、無症狀感染者、世界瘟疫歷史等熱點問題,完成了以疫情防控為主題的系列科普微視頻製作,累計閱讀量超過300萬次。
據悉,全國科技活動周2001年開始舉辦,今年是科技活動周舉辦20周年,其已成為公眾參與度最高、覆蓋面最廣、社會影響力最大的科普品牌活動。今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主題為「科技抗疫、創新驅動」,活動以科技戰「疫」為重點,展示科學技術對戰勝疫情的重要支撐作用和系列成果。
在本次科技活動周中,中南民族大學開展有扎染科普惠民活動、科普抗「疫」作品展播、走進諾貝爾化學獎(雙語)、雲講民族瑰寶、科普「連連動」系列活動之「大手牽小手」、科普講解直播活動、雲遊博物館等7項線上線下科普活動。
【糾錯】編輯:齊一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