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表弟,從小飯量驚人,這次考完試想放鬆放鬆,來我這玩幾天。以前,我煮飯每次煮半鍋還經常有得剩,但自從他來了以後,每次1鍋飯,從未剩下過。今天周末,老公提議去吃自助餐,品種多樣也不用洗碗,順便表弟在,準能吃回本。表弟之前沒有吃過自助餐,一聽可高興了,早餐都不要了,準備空腹上「戰場」。為了吃回本,很多人都會習慣跳過一兩餐,覺得餓著就能多吃點。其中,這是錯誤的,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具體技巧:吃自助餐,3個細節要記牢,不然不但吃不回本,還容易傷身體!
第一個誤區:越餓吃得越多!
NO,NO,NO!其實剛好相反,人挨餓的時間太長,往往會出現2種現象:不餓了或是很容易就吃飽了。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餓的時候,身體中的血糖濃度減少,大腦會給我們下達「補充能量」的指令。但如果我們在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吃東西,大腦就只好開啟預案計劃,自行分解肝糖元調節血糖,因此咱們也就會感覺不餓了。
還記得以前,我第一次吃自助餐也是這樣,開吃沒幾下子就飽了。所以,咱們吃自助餐前,一定要按時吃飯,但可以控制用餐的量,少量吃點墊墊肚子,別一直餓著,傷胃。還有像麵條、粉絲、餅乾、包子這類美食,最好別吃,這樣才能為多吃點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個誤區:只吃貴的。
到了餐廳,表弟一看美食眼花繚亂,索性貴的一樣來一份。這也是大錯特錯的,貴的不等於好吃,自己愛吃!市面上的自助餐,從幾十到幾百都有,裡面的美食數不勝數,但咱們每個人喜歡的口味卻是相對固定的。因此,開始選菜前,咱們可以先把美食粗略的瀏覽一遍,按照一定順序進食:水果,涼菜,新菜,自己喜歡的菜,糕點。
剛入座時,先吃點水果和涼菜,開胃促消化,但是水果不要選擇深加工過的。短暫休息後,可以瀏覽一下所有美食,選擇一些自己很想嘗試的美食,譬如三文魚片、金槍魚之類的海鮮,或是烤生蠔、烤扇貝等等,這個過程中量一定不能多,1~2口為宜,先嘗嘗挑選出自己喜歡吃的。嘗完鮮後,就可以挑選自己喜歡吃的肉食,烤鴨、烤肉等等,順便來少量蔬菜解解膩。吃飽後歇一歇,來點甜點收尾正好。相反如果只吃貴的海鮮、肉類,不容易消化,吃太撐可能會帶來腸胃不適。
一般來說,吃自助餐大多有3個目的,一是嘗鮮,二是吃好,三是吃飽。所以按照這樣的吃法,才能自己吃得爽,還能吃得多。
第三個誤區:邊吃邊喝,多喝幾杯。
在我們的觀念裡,邊吃邊喝才盡興,但這也是錯誤的。吃自助餐時,不少人都會倒上飲品,先飲幾杯,而後一遍吃一遍喝,往往沒吃多少,肚子就喝飽了。咱們的胃就像一個大杯子,一旦喝太多的水後,也就沒有多餘的空間裝下後面的美食。所以,吃自助餐時,飲品最好不要超過3杯,這也才能留出足夠的空間吃回本。
在我的指導下,表弟吃了好多自己喜歡吃的美食,烤肉、甜點、冰淇淋,全都嘗了個遍,而唯獨海鮮,表弟吃不慣,沒怎麼吃,對此,老公直呼虧大了。吃完自助餐,表弟直說賺到了,老公卻說虧大了,大家看看怎麼樣?
話說,吃自助餐時,大家都是怎麼吃的啊?歡迎在下方留言,和煮菜婆一起探討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