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帖《教你如何吃垮自助餐廳》非常火爆,「先水果後海鮮」、「儘量少喝飲料」等攻略廣泛流傳。但在算了一筆細帳之後記者發現,對於每位一兩百元的自助餐廳來說,這份「攻略」很難吃回成本,更別提「吃垮餐廳」了。
網友追捧「自助餐攻略」
該攻略以「循序漸進」為進餐原則:「先吃水果熱身開胃,30分鐘後直奔海鮮主題。三文魚首當其衝,接著就是螃蟹龍蝦,吃上五六隻是收回成本的必要條件。」隨後要「拼命地吃」各種肉類如牛排之類,感覺到膩了再吃沙拉、主食和甜品。「拿好小蛋糕,挖好冰淇淋,邊吃邊聊。」作者最後還強調,吃自助餐最忌大雜燴,一定要按順序「分層進食」。還要少喝飲料,特別不要喝碳酸飲料。
「我看過不少吃自助餐的攻略,這個最靠譜最實惠!」自稱為「純吃貨」的33歲白領朱女士說,她曾在自助餐廳連續吃了4個半小時,真是「扶著牆進去,扶著牆出來」;但當時沒有掌握正確方法,一通「大雜燴」導致第二天上吐下瀉。「下禮拜就去試試這個攻略。」
吃5斤三文魚才能「回本」
「你這個攻略就當是娛樂一下好了,正常飯量的人,在自助餐廳裡是很難吃回成本的。」一位五星級酒店的總廚告訴記者,通常餐標在150元至200元左右的自助餐廳喜歡打「海鮮」招牌,主要是三文魚、扇貝、蝦。實際這些食物成本有限:三文魚批發價在40至60元之間,200元的自助餐得吃上四五斤才能「回本」;普通海蝦批發均價20元左右,指望「吃蝦回本」得吃10斤。
有些自助餐廳還推出海參、牛排這樣的「高檔菜」。「海參的學問可就大了,最便宜的海參才十幾塊錢一斤;網上批發的小刺參有10元一隻的。」對攻略中的「吃完海鮮再吃各種肉類」流程,經營餐廳的徐先生說,聖誕自助餐必不可少的火雞每斤售價才20元,國產西冷牛排不過35元一斤。至於其他的沙拉、甜點更是「吃到爆炸也很難回本」。
「運動員和重體力勞動者消耗大,飯量也更大,你帶著這樣的朋友去吃自助餐也許能『接近成本』。」徐先生說,還有個辦法就是像朱女士那樣「一直吃」,「把戰線拉長,拖上四五個小時。但絕大多數餐廳都不會允許的。」
應付「饕餮客」餐廳有招
應付少部分特別能吃的「饕餮客」,自助餐廳自有妙招。「很多自助餐廳把用餐時間限制在2小時。」一位營養師告訴記者,胃排空時間大約在2至4小時,限制用餐時間可以讓客人「速戰速決」把胃填滿。
餐廳老闆徐先生說,把刺身臺、海鮮塔由「陳列」改成「現切」,一些心急不願排隊的客人就會自動放棄。在一些「先點單再上菜」的日本料理自助餐廳,服務員採取的則是拖延戰術:第一批點單迅速上菜,後面的加單則是能拖就拖。產生飽腹感需要一段時間,客人一開始吃得急,再坐一會兒就感覺飽了。
還有的餐廳走技術路線:在甜點、主食的種類和質量上下工夫,把這些容易飽腹的食物做得特別好吃。「我每次去吃自助之前都提醒自己要多吃『高檔菜』,但一看到芝士蛋糕、肉醬意面之類的就把持不住。」網友「小寒號」總結道:「天生就沒有吃自助餐的胃」。
「聚會季」莫暴飲暴食
年末「聚會季」就要到來,這個教人吃垮自助餐廳的攻略一出,立刻被饕餮族奉為「寶典」。不少人躍躍欲試。但在醫生看來,這樣的「攻略」相當不健康。過量吃海鮮和肉食會對腸胃造成極大負擔,而生魚片和生蠔等食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細菌,還可能加重人體的炎症和過敏反應。而「拿好蛋糕,挖好冰淇淋」這種冷熱交替的吃法無論對牙齒還是消化道都不利。「拼命吃自助」在極端情況下還可能引發急性胃擴張,甚至造成胃破裂。
本報記者 竇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