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對比:德國幼兒園的教育理念

2020-12-13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生活>園內生活>正文

中西對比:德國幼兒園的教育理念

2011-07-19 11: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德國的幼兒教育改革也以地方或幼兒園為單位,沒有全國統一的課程改革方案或教學大綱,甚至連州一級也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教育目標與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幼兒園開辦者自主決定的。不進行讀、寫、算等基礎知識的教學,而進行有組織的教學活動,包括由教師講故事、教唱歌、勞作、會話和帶領幼兒接觸自然界等。

 

  德國幼兒教育強調兩個方面:

 

  一是事實與環境教育。這是一種喚起幼兒環境保護的初步意識的教育,通過觀察周圍環境,訪問不同的機構,增強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直觀體驗自然過程。通過各種方式讓幼兒接觸自然,是促進兒童成為環境保護主人的前提條件。比如讓幼兒認識能量與水的意義,避免製造多餘垃圾的意義,或讓孩子們直接參與分揀垃圾等。

 

  二是實際生活與家政教育。就是通過設計有意義的情境,給孩子以體會,形成集體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技能。如穿衣,熟悉使用各種玩具,認識每年的重要事件,掌握家務勞動技能(整理房間、洗衣做飯等),熟悉交通規則,學習一些儀器使用(收錄機、煎烤箱),對緊急情況作出反應。給孩子機會,進行模擬練習。

 

  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要在幼兒園裡度過將近4000個小時,經過漫長的探索和改進,德國提出千萬不要把幼兒園變成學校的理念。如何運用這4000個小時,是幼兒園面臨的一個問題,孩子們要快樂地成長,要學會遊戲,要學會和小夥伴相處,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他們把教育融合在玩耍中。在德國很少有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因為在幼兒園裡,輕鬆自在又有很多小朋友,為什麼不去呢?

 

  真希望國內的幼教工作者能夠以孩子的需求為教育基礎,把幼兒園辦成一個孩童自由玩耍的地方,而不是學校,把學校和幼兒園區分開來。說到底,幼兒園應該是孩子們快樂玩耍的地方,過早地開始文化學習,孩子們的童年就被過早地剝奪了。

 

  3年過去了,孩子學會了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時間,自己約會,自己制訂計劃,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東西,自己找警察,一個6歲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強。

 

  3年中,孩子們參觀了警察局,學習了如何報警,如何處理遇到壞人的情形,了解警察是用來做什麼的;

 

  孩子們參觀了消防警察局,跟消防警察們一起學習滅火知識、躲避火災的常識;參觀了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裡到達郵局,又被投遞出去的;參觀了市政府,認識市長,看看這個為他們服務的市長是什麼樣子的;

 

  他們去自由市場,拿著錢,學習怎樣買東西,區別自由市場跟商店的不同;

 

  他們去花圃,參觀花圃的種植,學習分辨花草植物;

 

  他們去看馬戲、兒童歌劇和魔術;

 

  他們參觀圖書館,學會了如何借書、還書;

 

  他們去坐有軌電車,學會記住回家的路線;

 

  他們每周都跟老師去超市買東西,學習付錢,選擇貨物;

 

  櫻桃收穫的時節,孩子們跟老師去採摘櫻桃;

 

  南瓜收穫的時節,孩子們跟老師一起做南瓜湯;

 

  聖誕節,這是最激動的日子,他們焦急地等待聖誕老人的來臨以及那份神秘的禮物;

 

  聖馬丁節,要跟老師一起糊紙燈,遊街來紀念這位騎士聖人;

 

  ……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的教育理念對德國的教育造成深遠影響,也影響了整個德國
    愛因斯坦德國,是世界上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國家,他們推崇的愛因斯坦教育體制,並非擁有什麼高深的知識,在他們國家的教育工作者看來,僅僅是一種「自然而有效的教育理念「。2001年,青年福利局在福祿貝爾教育理念的一些教育理念基礎上提出「愛因斯坦式幼兒園」的理念,一年以後,青年福利局委託柏林的一家從事應用心理學社會研究的機構Infans,來實驗這個新穎的理念,並在斯圖加特開始試行。有8家幼兒園對此進行了實驗,它們被稱為「實驗幼兒園」,裡面包括了一共700名左右的兒童和其父母們,還有100多名青年福利局的員工。
  • 德國「製造」的孩子,在幼兒園便「領跑」在先,教育理念值得學習
    文 | 嬌嬌媽育兒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近我發現了一個講述德國教育的紀錄片——《德國「製造」的孩子》《德國「製造」的孩子》是由長期定居在德國的華人導演朱春光拍攝的,他以在德華裔家庭孩子上幼兒園的過程為主,向人們展示了真實的德國幼兒園教育是怎樣的
  • 德國教育理念:幼兒園就開始栽培,給孩子做投資,要從起跑線開始
    德國一直作為在教育方面處於領先優勢的國家,有著世界上最棒的教育資源。全世界的學術最高的成就獎項諾貝爾,有50%的獲獎者都是德國人,可是德國的人口很少,不到9000萬。德國幾乎是培養各個學術領域頂尖人才的搖籃,為全世界培育了大批的精英,就連美國對於德國的教育,都是頗為認可的。德國的教育理念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不要急功近利」—德國教育理念
    在德國,他們進行了一項長期測試,對兒童進行分組。A組加強學習,B組隨意發揮。結果,B組兒童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成績低於A組,但在五年級以後,學習成績卻普遍好過A組。另外,B組的孩子還更具有富有創造力和心理健康這兩個特點。這一測試也為以後的德國教育理念提供了理論依據。
  • 阿U幼教團隊再赴德國考察:記中國幼兒園設計的一次國際協同創新
    ,走訪了多所阿U幼兒教育的國際合作幼兒園和德國知名的三家教學玩具公司,還去考察了德國建材市場的環保用材,以便與中國市場進行對比分析。 在亞歷山大-菲納克思的工作室討論上海菲園的設計方案 「菲納克思國際幼兒園,是阿優文化集團與歐洲著名教育家、德國幼教之父菲納克思教授聯合打造的新一代國際幼兒園,我們的裝修設計重點在於如何將環境設計與菲納克思教育理念的整體融合
  • 感受德國幼兒園環境教育
    這既應歸功於德國完備、詳盡的環境立法,更應歸功於德國對環境教育的重視。  一、環境教育理念:注重情感與實踐  人的環境素養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它不僅包括環境知識和技能,還包括環境意識和價值觀。德國環境教育學者賴納·多拉瑟(RainerDollase)指出,環境教育「情感基礎第一,不是認知第一」1。早先德國教育界認為「人們掌握環境知識才會保護環境」,後來才發現真正的原因是「人們熱愛環境才會保護環境」。    針對幼兒這一特殊的教育對象,德國幼兒園注重把幼兒情感目標放在首位,認為只有讓幼兒到環境中去認識自然,感受自然,欣賞自然的美,才能使他們真正熱愛自然,關心環境。
  • 德國憑什麼包攬一半諾貝爾獎?人家幼兒園的教學理念,誰看都服氣
    一個人的成就從教育模式就能有所見,審視一下德國教育,能夠發現他們從幼兒園開始,就非常與眾不同。在一部紀錄片中,記錄了德國一所叫「森林幼兒園」的教學與生活方式,非常值得深思和學習。德國的一個林區中,在只有3度寒冷的早上,一群三四歲的孩子跟著老師在森林中開始活動、做手工、學習。
  • 巴蜀常春藤學校廖偉:未來教育是融合中西的教育
    廖偉:巴蜀常春藤學校是重慶巴蜀學校旗下的國際教育品牌,它是一所15年一貫制的民辦制國際學校,這所學校包含四個部分,有國際幼兒園、博物館式小學、精品初中和國際高中,巴蜀中學經歷了近百年的教育沉澱,積累了豐富的教育資源,而且還形成了獨有的基礎教育優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中國教育未來的變革一定要融合中西教育,為了讓人們享受到更優質的融合中西的教育,為了給學生國際和國內更多教育選擇路徑,我們創辦了巴蜀常春藤學校
  • 瞧瞧德國領先的「教育理念」,值得家長學習
    而德國作為一個教育水平領先於世界的國家,一直以嚴謹和專注為人稱道。那麼他們是怎麼教育孩子保持專注的呢?一起來瞧瞧德國領先的「教育理念」,以及他們教育孩子時的「高招」。德國人教育孩子專心的理念主要分兩個方面:①家庭教育德國人教育孩子的時候,一般都秉持著「不打斷」的理念,比如當孩子處於口欲期,喜歡吮吸手指的時候,中國父母大多會打斷孩子的行為。
  • 德國人承包一半諾貝爾獎,看看德國幼兒園都教了什麼?理念太高級
    現在大多數家長都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在相互攀比式的進行著超前教育,特別是孩子仍然是在上幼兒園的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多是以玩樂為主,家長卻背馳而行,給孩子過早灌輸知識和背誦。他們的教育理念,值得中國家長學習在諾貝爾獎項中,德國人承包了一半的獎項,其實跟德國人從小對孩子教育的方式是有一定關係的,德國人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很高級,值得各位家長們借鑑的,
  • 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教育理念現在仍不「過時」!
    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其實並不叫「幼兒園」,而是叫做「發展幼兒活動本能和自發活動的機構」,是由德國教育家弗裡德裡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於1837年創建的,位於德國凱爾豪附近的勃蘭根堡。到了1840年,福祿貝爾出於貼近自然的目的,將機構改名為「幼兒園」,這便是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兒園」命名的學前教育機構了。這裡,幼兒園被比作培育花朵的花園,幼兒被比喻為花園中的花朵,教師被比喻為花園中的園丁,而幼兒的成長就好比茁壯成長的植物。福祿貝爾創建幼兒園有著極其鮮明的教育理念,他希望通過幼兒園培養幼兒的自主能力和健康人性。
  • 黃埔新增一所中西融合國際化幼兒園,IB預授權!
    最近,黃埔教育接連傳出好消息先是新添兩所研究型高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在知識城設立分校又有基礎教育階段的兩所名校落戶黃埔這不,猛料又來了黃埔新增一所中西融合的國際化幼兒園01真正「高大上」的IB國際教育體系先說說中黃國際教育集團,這是一家有著17年辦學積澱的國際教育集團,一直以中西融合的全人教育作為辦學特色。
  • 德國幼兒園的教育秘密
    本以為到了開學季,爸爸媽媽們諮詢最多的問題應該是孩子上學前的各種牴觸情緒該怎麼破,可是一連幾天我們後臺反饋的都是幼兒園孩子興趣班的選擇問題。看著為孩子操碎了心的爸爸媽媽們,不得不想起這篇《德國幼兒園的教育秘密》,希望焦急的爸爸媽媽們有所感悟。
  • 離石區慧德國學幼兒園傳承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在2021年新年前夕,離石區慧德國學幼兒園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迎新年聯歡會。活動中,該園師生一起誦讀國學經典,通過文藝活動的形式一起弘揚傳統美德,傳承傳統文化。 據介紹,該園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德藝精集培靈性、經典薈萃育幼苗,用中西經典,做兒童教育」的理念,以中西方經典誦讀課程為基礎,融入幼兒園八大多元智能課程,輔以音樂經典、美術經典、體育經典、禮儀培養、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等系列課程,目的就是從小培養孩子的大視野,讓孩子在經典的薰陶中健康成長。
  • 薈同學校:創新「中西融合」式教育理念 厚植學生跨文化思維素養
    而在薈同學校的中文課上,老師們通過「中西融合」式的全新教育理念開展課堂和學習活動,讓學生們於啟發式互動中更好更紮實地打好中文基礎、傳承中國文化,同時更大程度地激發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大家想一想,形容人的成語和詞語,還可以用來形容其他事物嗎?比如說,我想形容一棵柳樹,可不可以用『披頭散髮』這個詞語,大家會有什麼聯想呢?」
  • 德國的教育,震驚!
    答案竟然是——不要過早過度開發兒童智力。所謂"輸在起跑線上"是偽命題,提早讀的都是沒用的,最多給家長們樂樂,炫耀一下,顯得自己孩子比人家能會外語了、會背古詩了等等,沒用!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徳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佔總數的一半。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碟,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像空間。
  • 德國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學習
    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由德國引起,而後德國的經濟依然只進不退?這所有的答案都藏在德國的教育中!德國的教育水平算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存在了,在這裡你不會看到任何有關補習、課程的廣告,因為這裡的學生根本不需要考試,德國所有的教育都是悄悄進行……德國人非常重視家庭教育,這也是唯一將父母養孩子的義務寫進憲法的國家,因為比起傳授知識文化,德國教育更加注重技能和良好的習慣。
  • 天津泰達楓葉國際學校:中西教育優化結合 實施素質教育
    這所學校是中國楓葉教育集團旗下的一所寄宿制、全日制國際學校,擁有國際標準的教學樓、辦公樓、圖書館、實驗樓、宿舍樓、食堂、體育場館等設施。下設小學、初中、高中,學校秉承「中西教育優化結合 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理念,不分種族、膚色、國籍,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一流的教育服務。
  • 各國兒童教育理念的特點
    ,其實除了針對幼兒的蒙氏教育理念,義大利的大中小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良好配合也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孩童時期是培養孩子思維和習慣的黃金時間,而新加坡在教育體系支持下,注重健全孩子人格,發展孩子潛能,塑造孩子個性。主要發展孩子的語言技能,基本數字概念,社交技能,創意,音樂欣賞以及戶外活動等幾個方面,以促進孩子的綜合素質發展。新加坡的幼兒園會成立各自的專家團隊,專家團隊會定期去全世界著名幼教機構學習最新的課程理念,並根據理念和課程定期修改幼兒園教學的內容。
  • 德國快樂教育的理念:適度滿足但不放縱,中國家長別誤解了
    但當孩子要上初中的時候,小劉卻發現,基本上沒有奉行快樂教育理念的中學了,於是他只能讓自己的孩子去上一所普通的公立學校。而孩子上學沒多久,小劉卻發現了一件讓自己非常尷尬的事。因為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和其他孩子實在是差太多了,平時上課孩子根本就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回到家面對老師一大堆的作業,孩子更是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