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德國幼兒園環境教育

2020-12-13 搜狐網

  德國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國家之一。這既應歸功於德國完備、詳盡的環境立法,更應歸功於德國對環境教育的重視。

  一、環境教育理念:注重情感與實踐

  人的環境素養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它不僅包括環境知識和技能,還包括環境意識和價值觀。而這種環境意識和價值觀來自人們自幼對環境問題的深切感受。德國環境教育學者賴納·多拉瑟(RainerDollase)指出,環境教育「情感基礎第一,不是認知第一」1。早先德國教育界認為「人們掌握環境知識才會保護環境」,後來才發現真正的原因是「人們熱愛環境才會保護環境」。

    針對幼兒這一特殊的教育對象,德國幼兒園注重把幼兒情感目標放在首位,認為只有讓幼兒到環境中去認識自然,感受自然,欣賞自然的美,才能使他們真正熱愛自然,關心環境。

  在德國的幼兒園裡,沒有大、中、小班的區分,所有的幼稚園不分公立還是私立的,全部採用混齡編班的體制。德國的幼教界一致認為,幼兒在混齡的班級裡更有利於成長,這樣孩子可以熟悉各種社會行為,而且能夠培養孩子互助友愛的品質。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的時代裡,混齡編班能夠讓孩子體會到大家庭中兄弟姊妹一起成長的感覺,也使孩子懂得禮讓,懂得分享,使孩子們相處更加的融洽、和諧。(德國幼稚園不以認知教育為主要的教育目標,所以混齡編班不至於影響課程的安排。)

  在德國大部分的幼稚園只提供半天班。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更加充分,使孩子真正體會到親子的樂趣。德國幼教界非常強調親職教育,並認為它是無法通過幼稚園教育來取代的。鑑於此,幼稚園儘量只提供半天班,只有少數的幼稚園提供全天班,幫助那些因是單親家庭、或雙親均為大學生、亦或父母正在接受職業訓練家庭照顧和教育幼兒。一般家中有0~3歲幼兒的父親或母親可以向所屬工作單位申請長達三年的教育假,留職停薪,而政府在此段時間內每月發給父母教育津貼,因此在德國收0~3歲幼兒的託兒所數量並不多。有3~6歲幼兒的家庭通常父母親中會有一方只上半天班,所以讀半天班的幼兒下午可以在家中接受家庭教育。在這種福利體系下,德國的幼稚園只要提供半天班即可滿足大部分家長的需要。……家庭氣氛與寶寶心理健康

  德國環境教育協會和教師培訓中心赫爾曼教授通過研究發現,更多地傳授知識並不一定意味著行為的改變,而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幼兒參與實際行動。德國的幼兒園顯然十分強調這一點,如他們讓孩子們去野外觀察動植物,學習種植莊稼,自己動手改變幼兒園面貌,布置活動室,從中慢慢積累與環境共處的經驗,為形成良好的環境素養打好基礎。

(責任編輯:韓晨霞)

相關焦點

  • 中西對比:德國幼兒園的教育理念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生活>園內生活>正文中西對比:德國幼兒園的教育理念 2011-07-19 11: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德國早期教育質量發展和保障工作坊」來這所幼兒園啦!
    幼兒園的教育質量是全球教育界、社會、家長等都關注的領域。德國在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們能否從中找到答案或發現對我們有價值的參考、借鑑呢?6月24日,浙師大杭州幼兒師範學院第二附屬幼兒園特邀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教授、德國託幼機構國家質量標準首席專家Wolfgang Tietze以及他的團隊來園,進行「德國託幼機構國家質量標準與實踐指南」專題講座。參加本次講座的有浙師大杭州幼兒師範學院副院長李克建教授及研究生團隊,浙師大幼教集團分園園長及教師們,以及來自浙江省其它地區的幼兒園教師等。
  • 德國幼兒園的教育秘密
    本以為到了開學季,爸爸媽媽們諮詢最多的問題應該是孩子上學前的各種牴觸情緒該怎麼破,可是一連幾天我們後臺反饋的都是幼兒園孩子興趣班的選擇問題。看著為孩子操碎了心的爸爸媽媽們,不得不想起這篇《德國幼兒園的教育秘密》,希望焦急的爸爸媽媽們有所感悟。
  • 【環境教育】幼兒園環境教育的思考
    如果他們從小就受到良好的環境教育,樹立起環境意識並養成了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和技能,長大之後就會從環境、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高度。有識之士提出,環境教育作為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出路,必須從娃娃抓起,貫穿每個人的一生。把中小學、幼兒園環境教育作為最重要的部分和基礎。但幼兒園究竟應如何開展環境教育,尚存不少理論和實踐存在的問題有待解決。     第一,更新觀念是環境教育得以實現的主觀因素。
  • 為啥德國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到德國幼兒園,網友:這才是教育
    提到德國,大家對這個國家的印象印象是什麼?一般人的印象肯定是:哦,那是個發達的國家,年輕人會說:德國是個很死板的國家。而有點見識的人都會說:德國承包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並且德國的教育讓人佩服,德國屬於世界發達國家之一,人民生活較為富裕。
  • 德國教育 | 德國幼兒園也不好進,還沒出生就要未雨綢繆
    大約所有的家長在孩子準備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經歷選擇難、等位難、入園難的各種綜合難題,德國其實也不例外。今天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在德國,幼兒園有哪些選擇,申請時有哪些「大不同」。五花八門的幼兒園分類 幼兒園在德國是一個集合概念,細分幼兒教育機構,還有著五花八門的分類:
  • 德國教育|德國幼兒園也不好進,還沒出生就要未雨綢繆
    大約所有的家長在孩子準備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經歷選擇難、等位難、入園難的各種綜合難題,德國其實也不例外。今天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在德國,幼兒園有哪些選擇,申請時有哪些「大不同」。懷孕開始申請幼兒園位置 在德國,很多地區都可以在線申請幼兒園,在線填表的時候,孩子性別欄的選項是:男生,女生,還沒有出生(是的,你沒有看錯)德國法律規定,孩子一歲就可以進入幼兒園
  • 【洋教育】震驚了,原來德國的幼兒園教孩子這些!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在上幼兒園時,就學拼音、學英語、學數學、學詩歌、學朗誦、學繪畫、學舞蹈....三四歲的時候就被迫放棄了玩具
  • 培養出世界最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德國,幼兒園教育到底厲害在哪裡
    面對這種現象,我們不禁好奇,培養出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德國,他們的幼兒園教育是怎麼樣的呢?通過來自悠悠媽,一位來自德國,研究幼兒教育及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混血兒母親,對孩子在德國幼兒園生活學習的分享和記錄,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於國內的幼兒園文化。
  • 【德國生活】德國教育體制——從幼兒園到博士 史上最全!
    德國的幼兒園有公立和私立兩種,又分為Kita(0-3歲組Krippe,3-6歲組,6歲以上),Kindergarten(3-6歲組,也有3歲以下)等不同概念,混齡制,從6個月起就可以送去幼兒園,早上沒有時間限制,孩子們只要在某個時間前到齊就行。Kita多提供午飯,下午接孩子,Kindergarten多不提供午飯,中午就要去接。
  • 德國憑什麼包攬一半諾貝爾獎?人家幼兒園的教學理念,誰看都服氣
    一個人的成就從教育模式就能有所見,審視一下德國教育,能夠發現他們從幼兒園開始,就非常與眾不同。在一部紀錄片中,記錄了德國一所叫「森林幼兒園」的教學與生活方式,非常值得深思和學習。德國的一個林區中,在只有3度寒冷的早上,一群三四歲的孩子跟著老師在森林中開始活動、做手工、學習。
  • 你不知道的,德國幼兒園教育的小秘密
    很多朋友向我詢問這是否屬實,今天我就來為大家講講這些「德國幼兒園的秘密」到底是不是真的吧!孩子在德國幼兒園裡學到了什麼?德國幼兒園有很多規矩,例如每個孩子都要常年備有雨衣雨褲,冬天還要備有帽子手套,因為在幼兒園不管颳風下雨,固定的戶外時間是雷打不動的!對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德國幼兒園也有嚴格的規定。
  • 德國幼兒園和中國幼兒園的不同
    文=陳平(一位住在德國的中國媽媽)  德國幼教工作者認為,對孩子們來講最重要的是玩,通過玩來教他們;老師只是一個觀察者、幫助者,要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天性。這一點在德國幼兒園的實踐中表現得尤為徹底。德國幼教界很重視幼兒獨立性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只不過他們的培養方式是玩。
  • 德國幼兒園的「傻玩」教育,看似什麼都沒教,但孩子自己就學會了
    我之前在網絡上看過一篇文章,說老人眼中的德國幼兒園,又髒又亂又危險。事實上與我們的幼兒園相比,德國幼兒園確實如此。德國是禁止學前教育,所以德國幼兒園孩子每天的任務就是玩,而且是沒啥限制地玩,他們不怕孩子衣服髒、也不怕孩子磕碰。但就是這種「傻玩」教育,看似什麼都沒教,但孩子自己就學會了!
  • 德國幼教之父:在高質量的師幼互動環境中滲透STEM教育
    因為這個過程嵌入在社會和文化的周邊環境裡,因此在新課程裡,周邊環境成為了課程不可分離的組成部分。課程不再僅僅聚焦於機構提供的教育活動,而且也整合了外部的學習場所。世界上有大量的研究,包括美國的、英國的和德國的研究都在研究結果中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互動是教育質量成功的秘訣。根據社會建構主義的視角,我認為:孩子從小就嵌入在社會關係網之中。
  • 德國拿走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的「另類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眾所周知,德國人口雖少,但卻天才眾多,而且他們還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5種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中,德國就有106位。所以全世界都在好奇,德國人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德國擁有這麼多高智商精英,關鍵在於從幼兒園就開始的「另類教育」。
  • 自然教育:德國教育中的自由與規則
    自然教育的興起來源於一個疑問德國卡羅鎮的Pankgrafen森林幼兒園現有21個孩子,無論颳風下雨每天早晨他們都來到「教室」學習,即使零下28攝氏度,孩子們也在室外呆著。到20世紀90年代,森林幼兒園開始在德國得到快速發展,後被陸續推廣到北美和日韓。目前德國的森林幼兒園共有1500多家。這些幼兒園裡的孩子們,幾乎整天都在森林裡度過,爬樹,玩泥巴,踩水坑,用木頭、樹枝做各種裝飾和工具等。那裡的孩子們不接觸現代電子玩具,也不學算數和認讀。
  • 諾博教育:探訪日本藤幼兒園,感受教育的細節之美
    日前,在瀾閣教育的組織下,諾博教育的研修考察團——諾博教育董事長兼CEO夏勍、聯合創始人兼COO王東瀛等代表一行專程前往日本東京,沉浸式地體驗了一番藤幼兒園的經營密碼。除此之外,藤幼兒園極其簡樸的環創、課程、教具材料配置,甚至有些陳舊的環境設置顛覆了參觀團在去之前對於這所世界知名的藤幼兒園各種勾勒想像。到底這家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的幼兒園」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細節是值得中國的學前教育借鑑的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藤幼兒園,和諾博教育參訪團一同感受她的魅力吧!
  • 諾博教育:探訪日本騰幼兒園,感受教育的細節之美
    日前,在瀾閣教育的組織下,諾博教育的研修考察團——諾博教育董事長兼CEO夏勍、聯合創始人兼COO王東瀛等代表一行專程前往日本東京,沉浸式地體驗了一番藤幼兒園的經營密碼。除此之外,藤幼兒園極其簡樸的環創、課程、教具材料配置,甚至有些陳舊的環境設置顛覆了參觀團在去之前對於這所世界知名的藤幼兒園各種勾勒想像。到底這家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的幼兒園」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細節是值得中國的學前教育借鑑的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藤幼兒園,和諾博教育參訪團一同感受她的魅力吧!
  • 森林體驗教育:視聽聞觸嘗思深度感受
    森林體驗教育是一種非正式的社會化教育,是傳統教育的完善和補充。        森林體驗教育及其發展        森林體驗教育基地是指擁有特色森林資源的場所,包括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兩部分。其主要功能包括森林資源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科普知識宣傳、專業解說人員的培養及舉辦不同形式的體驗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