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出世界最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德國,幼兒園教育到底厲害在哪裡

2020-08-27 生命中的小確幸

近年來,我們發現一個奇特卻令人深思的現象,那就是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德國人獲得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60多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面對這種現象,我們不禁好奇,培養出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德國,他們的幼兒園教育是怎麼樣的呢?通過來自悠悠媽,一位來自德國,研究幼兒教育及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混血兒母親,對孩子在德國幼兒園生活學習的分享和記錄,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於國內的幼兒園文化。


區別於中國父母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的教育觀念,德國的幼兒園卻根本不怕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甚至國家會立法,禁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因為德國的家長老師們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就應該做相應的事情。所以德國的幼兒園,孩子們最大的任務可能就是一個字——玩,而就是因為這樣,德國的孩子們從來都沒有吵著、哭著、鬧著不願意上幼兒園。

反觀中國的大多數父母們,大家都很怕自己的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母親在懷孕期間就已經開始給肚裡的寶寶進行胎教,出生後就會讓孩子上各種早教班,等到孩子上學後又會給孩子報各種特長班,總之每一步都生怕落下了。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紮實,但也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德國幼兒園不教孩子「知識」,那孩子在幼兒園學什麼呢?

自理能力和良好習慣的培養

在德國,不論孩子多大,只要上了幼兒園,那麼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做,吃飯、穿衣、上廁所等事情,都是自己來完成。

老師還會教孩子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用餐時的用餐禮儀,餐後自己收拾餐具,玩完玩具要整理收納等。

這些好習慣都是能夠伴隨孩子一生的,就像曾經我在餐廳就見過一個德國的小朋友,他想要使用媽媽的刀叉時,都會事先詢問媽媽的意見;不僅如此,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還會教他們無論幹什麼都要提前打招呼。


生活技能與社會常識的培養


當我們糾結著該給孩子學什麼知識報什麼特長班時,德國幼兒園的孩子卻正在消防局、警察局參觀,他們在那裡學習著如何預防、報警、躲避火災等技能,他們還會去市政府認識市長。老師們會帶著孩子們去自由市場,在那裡教會孩子如何在自由市場裡買東西。

並且在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要學會坐有軌電車,記住回家的路,在幼兒園這3年的時間裡,孩子們幾乎學到了以後生活在世界上大多數的技能,而正是因為這些生活技能的具備,孩子們不僅動手能力越來越強,而且還會自己制定規劃。

除了一些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識,老師們還會帶著孩子去花圃、果園等地,學習種植和採摘;小朋友們還會跟著老師去圖書館,學習如何借書和還書;同時老師們還會領著孩子去看馬戲、歌劇、魔術,從而豐富孩子的見識。

再來看國內的幼兒園,小朋友是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這些社會生活的,我們總是認為這些技能長大了自然就會了,孩子應該多學點知識,為上小學打好基礎才是正道,卻不知我們在孩子在適應社會這一步就已經輸掉了。



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的培養


看似德國幼兒園那麼自由散漫,沒有老師的嚴厲管教,會讓人擔心,出來的孩子能懂得遵守規則和自律嗎?然而事實是德國人恰恰是世界上最遵守規則、視規則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民族!

德國老師在引導孩子遵守規則時會採用言傳身教以及長期薰陶等方法,而規則的制定也都很人性化,吻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老師們會給孩子講一些基本的社會規則,例如:不能夠打人、不能大聲說話、要懂禮貌、不浪費水,耐心排隊不插隊,能傾聽完別人講話再發表意見等等。他們的規則意識布滿了生活的很多細節,在德國的公共場所,很少會見到大吵大鬧的孩子,大多數的孩子都會去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去看書,而這也與從小的教育脫離不開。但如果有孩子違反了這些規則,那麼他將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

悠悠媽就曾親眼見過,一個淘氣的小男孩,在吃飯中途跑出去玩耍,過後又回來接著吃,老師直接把飯拿過來倒掉,並告訴孩子,如果從餐桌下去就意味著,已經吃飽了,就不可以過後再接著吃,這其實就是培養了,不可以邊玩邊吃飯的規則。

還有一次是在接悠悠放學時,看到孩子們冬天戶外活動時,有的不穿外套,有的不帶帽子圍巾。德國老師給出的答覆是「我們都會反覆提醒孩子穿衣戴帽,但如果孩子堅決拒絕的話,那也只能隨他,覺得冷了自然會戴。三歲以下的孩子如果拒絕戴帽子,那就只能在室內玩耍,選擇戴帽子還是呆在室內,由孩子來決定。」

德國人面對孩子行為時反覆強調的態度,翻譯成中文就是「後果教育」,也就是行為本身的後果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無需外部的懲罰和強迫。沒有強迫沒有過多的說教,尊重孩子的選擇,哪怕是錯誤的,讓孩子自己從行為的後果中領悟教訓,這樣孩子才能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學習興趣和科學素養的養成


德國幼兒園每天就是玩,那孩子們怎麼學東西呢,他們有沒有上課呢?

答案是孩子們在幼兒園肯定是學東西的,只不過區別國內的認字,算數,拼音,音樂、美術、舞蹈等。

德國幼兒園裡沒有統一的課程,老師只是起到引導和陪伴的作用,比如有的老師會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有的給孩子講故事,孩子和老師零星分布在教師不同功能區,孩子想要參與哪一組都由自己選擇。

孩子在與人、物品和周圍環境的互動中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孩子學到了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了氣質和情感感知的能力。通過所謂的「玩」,激發了孩子探索知識的興趣,通過「玩」,學會了協作,溝通,以及規則意識的養成

德國幼兒園的老師很注重孩子們各種遊戲活動的參與,以及手工製作的練習,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孩子認真聽課的習慣,也能夠讓孩子的專注力得到提升。

作為一個擁有眾多「諾貝爾獎」的國家,德國幼兒園還很注重科學素養的培育。孩子從小就在幼兒園開始接觸大量的科學知識,其中包含了很多豐富的科學內容,生命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德國目前的森林幼兒園大約有1500多家,幼兒園會組織孩子們走進大自然,與樹木、昆蟲、小動物們為伴,感受探索大自然的樂趣。

德國老師還會引導孩子通過閱讀一些科普類的書籍來增長知識,也會通過實踐課來增長知識,幼兒園也會通過遊戲活動培養孩子對科學的探索欲和興趣。這也許就是德國培養出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原因之一吧!

德國小朋友在幼兒園學到的東西都是很難量化的,但是卻是影響孩子一生的軟實力。除去知識與技能的培養,他們學到了教養、待人接物、好習慣、生存技能、同理心、社交和關愛別人。這些能力都是通過書本知識教育難以習得的,德國老師用自身的行為影響著孩子,靠無處不在的隱形教育滋潤著孩子心靈的成長,讓他們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這才是德國幼兒園真正的厲害之處。

相關焦點

  • 德國承包了一半的「諾貝爾獎」,幼兒園卻只教這3樣,值得一看
    ,應該有很多人都認為德國的製造業很厲害,但是說到「諾貝爾獎」,德國更是厲害著,「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基本上有一半都是德國人。並且第一家幼兒園就是德國的教育家創辦的,俺麼德國的教育到底厲害在哪裡呢?在幼兒園,德國的教育就開始不一樣了,在德國,孩子最主要的就是玩。
  • 德國孩子幼兒園最大任務就是玩,卻包攬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為什麼
    這幾天,我正在研究德國的教育,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德國你看不到什麼補習班的廣告,但是德國的教育水平卻是世界頂尖的,特別是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更是聞名世界。
  • 德國這個號稱沒有早教的國家,憑什麼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最多?
    諾貝爾獎自設立至今,據統計,德國裔獲獎者佔到接近總數的一半。這不由讓我們十分好奇,日耳曼民族到底有什麼樣的魔法?這個總人口不超過8300萬的國家憑什麼培養出那麼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呢?尤其是,德國並沒有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學,甚至德國上大學的人數佔比,都比我國少很多。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德國教育和中國教育的差異。
  • 德國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的教育理念,值得學習
    文/飛愛媽媽諾貝爾獎是1895年由諾貝爾得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獎項。自開設以來,諾貝爾獎被譽為專業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所以每個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都備受大眾的推崇。在眾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德國以108人的總人數排在第三名,而據我們所知,德國總人數僅有8300萬人。為什麼德國人能夠如此優秀?德國人的教育理念德國人的教育理念一直是很多國家爭先模仿的對象,希望能夠藉助別人的經驗,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那麼德國人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 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哈佛當之無愧,第二名意外了……
    那麼,到底哪一所大學獲得的諾貝爾數量最多,學術實力最強呢? ........................................ 維基百科發布了1901年-2019年,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 結果如下!
  • 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哈佛當之無愧,第二名有點意外
    哪所大學的諾貝獎獲得者更多,也是每一年的兵家必爭之地。那麼,到底哪一所大學獲得的諾貝爾數量最多,學術實力最強呢?維基百科發布了1901年-2019年,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哈佛大學不用說,被公認為世界一流大學。它是沒有意外的學術王者,一共有160位諾貝爾獲得者,遠甩第二名40位得主。更殘酷的是,這個體量,是我們一個國家諾貝爾獲得者的30倍。
  • 不是吹,一所中國大學出過兩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比清華北大還厲害
    西南聯大教師合影真不是給你吹牛,這所大學不僅走出過兩個諾貝爾獎獲得者,還為祖國培養出許許多多的科學家,文學家,比如汪曾祺,比如中科院院士潘際鑾,翻譯家楊苡等。為何說它曇花一現,因為這麼一所厲害的大學只存在了8年又8個月。追其原因,有其本身的緣故,更多的是當時社會環境造成的。它就是我國教育史上有珠穆朗瑪峰之稱的「西南聯大」,中國最好的大學,沒有之一。抗日時期,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一起南下,離開了淪陷中的北平和天津,在湖南長沙進行了第一次聯合,後又一路輾轉,最終於昆明落腳。
  • 德國包攬了世界近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借鑑
    作為最有權威、最能體現價值的獎項,每一次諾貝爾獎的獲得都能令我們興奮很多年。然而獲得諾貝爾獎對德國人來說已經是很稀鬆平常的一件事。從1895年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德裔)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08人,接近諾貝爾獎獲得人數的一半。
  • 德國人憑什麼承包50%的諾貝爾獎?看了德國教育方式,網友:服氣
    說到「諾貝爾獎」,就不得不提起德國這個國家,德國的人口雖然不多,但是至今為止已經獲得了108個諾貝爾獎,相比之下我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只有兩名,可見德國的教育水平有多高。
  • 德國包攬了近半的諾貝爾獎,卻沒有滿天飛的補課班廣告,憑什麼?
    我們承認這樣的孩子是很優秀的孩子,可是,當我們看見別人沒有這麼多補課,卻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我們是否該反思一下:究竟哪裡出了問題?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德國的教育水平幾乎是頂尖的,一說起「猶太人」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大家的概念裡,猶太人和聰明直接就掛了等號。
  • 德國包攬了世界近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學習
    要知道德國雖然是歐洲的發達國家,但是人口甚至還沒有我國廣東省人口多,僅僅只有8000多萬,但是目前為止,德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已經接近諾貝爾獎總人數的一半,這樣龐大的數據,絕對需要良好的教育和環境進行支撐。
  • 德國另類教育方式,難怪8300萬人口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
    最近,有很多家長私信我,想要學習一下德國的教育方法,於是我在網絡上收集了很多資料,接下來分享給大家。我們都知道德國是一個僅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但是他們諾貝爾獎獲得人數超過了200人,是我們中國的十幾倍了,根據調查,德國拿走了世界上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
  • 德國人為啥能承包近一半諾貝爾獎?看到的德國幼兒園,網友服了
    談起諾貝爾獎,德國人確實很有科學精神,因為他們的科學家攬獲了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對此,育兒專家就有自己的想法,她表示:德國人為啥能承包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你們可以看看德國幼兒園,那裡就能找得到答案。聽到這名育兒專家的話,網友們有的就在網上找到了德國幼兒園照片,在看到了他們幼兒園的現狀後,網友表示服了。01德國幼兒園到底有哪裡不同呢?
  • 德國拿走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的「另類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眾所周知,德國人口雖少,但卻天才眾多,而且他們還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5種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中,德國就有106位。所以全世界都在好奇,德國人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德國擁有這麼多高智商精英,關鍵在於從幼兒園就開始的「另類教育」。
  • 看了德國幼兒園這4點教育原則,怪不得德國人承包了一半諾貝爾獎
    作為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的德國,是重要的經濟和政治核心,同時在教育上也是享譽全世界的,要知道德國雖然人口僅有8000多萬,卻是獲諾貝爾獎最多的一個國家,而且德國也是最早開始注重幼兒教育的國家,創立了全球的第一所幼兒園。
  • 德國僅8300萬人口,卻拿走一半的諾貝爾獎,另類教育方式值得複製
    而一個人才的培養從小就離不開家庭跟學校的教育,也離不開父母們的態度。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那孩子更容易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要說最能代表的傑出人才的獎項,那非諾貝爾獎當屬了。諾貝爾獎的由來諾貝爾是近代炸藥的發明者,因此也獲得了巨大的財富。
  • 世界50所最頂級大學中,誰獲得的諾貝爾獎最多?
    4、 101 哥倫比亞大學(美國)點評: 世界頂級私立研究型大學,為美國大學協會的十四所創始院校之一,常春藤盟校之一。哥大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五所大學之一,也是培養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大學之一。27、 24 洛克菲勒大學(美國)點評:洛克菲勒大學,是世界著名的生物醫學教育研究中心。成立於1901年的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是全國唯一的完全用於臨床研究的私人醫療設施機構。洛克菲勒大學曾經在醫學、化學領域擁有2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是世界上在生物醫學領域擁有諾貝爾獎最多的機構。
  • 為啥德國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到德國幼兒園,網友:這才是教育
    提到德國,大家對這個國家的印象印象是什麼?一般人的印象肯定是:哦,那是個發達的國家,年輕人會說:德國是個很死板的國家。而有點見識的人都會說:德國承包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並且德國的教育讓人佩服,德國屬於世界發達國家之一,人民生活較為富裕。
  • 德國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學習
    最近,有很多家長私信我,想要學習一下德國的教育方法,於是我在網絡上收集了很多資料,接下來分享給大家。我們都知道德國是一個僅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但是他們諾貝爾獎獲得人數超過了200人,是我們中國的十幾倍了,根據調查,德國拿走了世界上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為什麼德國會出現這麼多優秀的人才?
  • 德國包攬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瞧人家孩子0-6歲學啥
    導讀:德國包攬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瞧人家孩子0-6歲學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德國包攬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瞧人家孩子0-6歲學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