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一個朋友憂心忡忡的對我說:這段時間孩子在家,幾乎什麼都不做,自己看著特鬧心,昨兒上英語網課時不認真,實在忍不住狠狠打了孩子一頓,現在又很後悔。最後她感嘆地說:哎,這1萬多元算是打水漂了。
其實,她家挨打的這個老大才上幼兒園大班,未來的路還長著呢,不過她總是放心不下,經常把自己搞得很焦躁,白天打完孩子,晚上又懺悔,她說:感覺自己快要得躁狂症了。
這幾天,我正在研究德國的教育,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德國你看不到什麼補習班的廣告,但是德國的教育水平卻是世界頂尖的,特別是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更是聞名世界。
這個只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擁有2300個世界品牌,包攬了全世界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得多。
相比較而言,感覺我們的教育有點聲嘶力竭迫不及待,孩子一出生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似乎每對父母都被裹挾著向前衝,你不衝,反倒像怪胎一樣。
有個小故事說,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個記者問其中一位獲獎者:"在您的一生裡,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的呢?"
那位年逾八十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是在幼兒園。"
德國的幼兒園教育很神奇:
全世界第一家幼兒園是德國人建立的,這個人叫福祿貝爾
國家法律規定,禁止學前教育
德國學前教育的觀點是:如果太早強行教授知識,孩子各方面不成熟,最後只會變成背書和讀書機器,沒有思辨能力。孩子在幼兒園最大的任務就是玩,所以,德國的孩子們從來不會吵鬧著說不去幼兒園,相反,他們都很喜歡去幼兒園。
02.
德國幼兒園的孩子們雖然看起來是在玩,但實際上玩出來的都是有用的:
第一:玩自理能力
德國的幼兒園是這樣的,不管孩子多大,都是混雜在一起,不分班,大的和小的在一起,這樣混雜起來的好處就是,小孩子學習各類自理技能非常快,其實,這一點,我們家有二胎的會非常有感觸,小的孩子跟著哥哥姐姐,基本就不用父母教什麼了,學得又快又好。
第二:玩生活技能
德國幼兒園的孩子要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技能就是,自己回家,自己要學會乘坐有軌電車,自己記住回家的路。
德國幼兒園孩子上午是一些常規教學,下午就會帶孩子去做實踐,長見識,比如去消防局,看消防員蜀黍如何滅火,參觀警察局,甚至,他們還可以去市政府認識市長,去菜市場觀察如何買東西。
第三:玩科普知識
德國幼兒園更注重教育孩子掌握關於科學,生命,地球,地理,物質等科普類知識,他們更願意帶孩子去天文館,給孩子放科普知識的動畫片
第四:玩日常禮儀
在德國,很少看到公共場合大吵大鬧的孩子,因為他們在幼兒園最初學到的就是
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吵鬧
要有秩序地排隊
要懂禮貌
不能夠隨便打人
不能浪費水資源等
03.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德國幼兒園雖然不會教孩子識字,卻非常注重孩子的專注力習慣的培養以及想像力的培養,而這項學習技能才是孩子未來學習的保障技能。
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經說過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美國的一項研究,追蹤了430名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發現最終成功的孩子裡面,專注力和自控力是他們擁有最多的品質。
在德國,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就是書。
我的一位德國朋友說,當她生下孩子的時候,當地的很多朋友,都來拜訪她,祝賀她,而帶的禮物,就是各種各樣的花式書,有小孩子啃不爛的書,還有洗澡時看的塑料書,有吸引孩子注意的洞洞書。
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得到的第1張卡就是圖書卡。孩子們,到達年齡的時候,父母送給孩子的成長禮物就是一張圖書卡,讓孩子們可以在圖書館裡自由的去看自己想看的書籍。
在孩子看書的過程中,周圍的人一定是不會去打擾他,有意的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有了這些優良的品質做基礎,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可以自由發展,天性發展,自然也就成就更多更大!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籤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讚並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