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的德國,幼兒園都在教這些,真是不簡單

2020-08-26 媽媽沒時間

最近看了一段德國幼兒園的紀錄片,給我的衝擊非常大。雖然德國只有8000萬人口,卻能包攬一半的諾貝爾獎,這和他們的教育理念有很密切的關係。

紀錄片裡,有一所幼兒園名叫「森林幼兒園」,我們一起看看孩子們一天的安排。

早上9:05,孩子們推著上課要用的工具,背著沉甸甸的背包,跟著老師徒步走進國家森林,當天的氣溫只有3℃

10:12,孩子們開始上爬樹課。一個2、3歲的孩子爬樹時摔了一跤,老師一邊安慰她,一邊鼓勵她再試一次。

10:30,孩子們開始上工具課,拿著小刀、鋸子、榔頭等開始削木頭,敲釘子。這些工具不是玩具,而是木匠用的真傢伙。

中午,大家圍坐一圈,吃自己背來的午餐、點心。

下午,孩子在專業老師的陪同下上繩索遊戲課程。

或者和老師坐在地上讀繪本

下午3:45放學,爸爸媽媽接孩子回家。

當然,孩子們會依據季節的不同,有很多自由的探索內容和課程,比如做冰屋、滑雪、撿樹葉等,唯一不變的就是上課地點。


一整年裡,孩子們都在森林裡上課,即使氣溫降到零下二十幾度,颳風、下雪也不例外。

你也許會覺得這所幼兒園標新立異,只是個例吧。但其實,這樣的森林幼兒園在德國超過1500所



照片裡這位老師原本是大學教授,有很深厚的學術背景。其他教師也需要進行長年培訓,考取專業資格,才能成為森林幼兒園的老師,可以說比進普通幼兒園門檻還高。

表面上孩子們每天都在玩,沒有坐下來學習數學、語言這些課本知識,但他們不僅掌握了政府要求的各項技能,如數學能力、創造力、社交力等,還獲得了各種寶貴的軟實力,能力遠超同齡人

比如家長們很看重的專注力,這些孩子每天要在森林裡做大量的運動,身體素質非常強,到了學齡階段反而能夠更好地集中精神,專注力很強。

又比如精細動作。孩子們長期使用工具削木頭、釘釘子、做冰屋,使得他們的精細動作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將來握筆寫字時會有更好的表現。

在大自然中,孩子們充分地探索、觀察和實踐,學到了很多生存技能,即使天寒地凍也都堅持上課,看似沒有學習,他們的求知慾、韌性、思考能力、合作能力、主見卻都遠超同齡人。

擁有這些軟實力的孩子,長大後很難不優秀。

雖然我們沒辦法把孩子送到森林裡去上課,但我們可以借鑑德國的教育理念,在3-6歲這個優秀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好好培養孩子,讓他能夠擁有厚積薄發的能力。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在這3件事為孩子做投資。

1、投資時間

擠出時間多陪孩子做兩件事。

一是多帶孩子親近自然,即使不能去森林公園,我們也可以帶孩子在小區樓下或者附近的公園玩耍。特別是現在這個季節,可以觀察到很多不同種類的花朵、樹葉。

我和小樣在小區收集到的花花草草

第二件事是多陪孩子鍛鍊身體,追逐奔跑,玩各種球類運動。

科學研究發現,運動能夠促進身體分泌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這些神經遞質對大腦和學習很有幫助,能夠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和專注力。所以千萬不要把孩子整天關在家裡,進行低效的學習。

2、投資耐心

德國非常崇尚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不僅會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會讓他們積極參與家庭、學校的各項事務。

不管是一起做蛋糕、烹飪食物,還是讓孩子以小組去完成一個項目,最後展示成果給大家看。

在這個過程中,最可貴的就是保持耐心,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允許孩子一次次地挑戰,通過努力來積累經驗和自信,他才有機會越做越好。

3、投資書籍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好奇心是科學工作者產生無窮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我們想要孩子取得好成績,長大後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擁有幸福的人生,這個拼搏的過程必然是辛苦的只有好奇心能讓他苦中作樂,有強大的動力和毅力堅持到底。

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對孩子好奇心的培養和保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給他選擇有趣、優質的繪本和書籍,讓他通過閱讀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雖然現在很多媽媽都不吝嗇給孩子買書,可為什麼有些孩子還是不愛看書呢?原因可以歸結為2點。

一是孩子的參與度不高,買書、選書、讀書的過程都是父母主導。

當孩子沒有機會做主挑選自己喜歡的書,或者他想反覆讀某幾頁書,我們卻執意要把書讀完時,孩子的興趣就被我們澆滅了。

我們可以借鑑德國幼兒園的做法,讓孩子自己選書、翻書,成為閱讀的主角,而我們只是陪伴和輔助的角色,這樣孩子讀書的興趣就會提高。

二是書的種類過於單調。有些媽媽只給孩子買故事性的繪本,孩子讀得多了,缺乏新鮮感,讀書的興趣也會下降。

其實現在童書的種類非常豐富,主題也包羅萬象,除了故事性的繪本,還有很多科普主題的書,如動物、植物、恐龍、身體、科學、天文、機械、交通工具等等,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他感興趣的書籍。

比如這套《好奇心大揭秘》幼兒知識啟蒙翻翻書,就是德國原版引進的,用來啟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好奇心和閱讀習慣都非常適合,在孩子們中的人氣也很高。

這套書一共4本,包括城市、村莊、消防車、建築工地4個主題,能夠幫助孩子深入了解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知識:

比如消防隊員有哪些裝備,是怎麼滅火的,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從哪裡來,住的房子是怎麼建起來的,搭乘的火車、飛機是如何運行的。


通過精美的插圖和簡單易懂的文字講解,幫助孩子搭建屬於他的知識體系。


此外,這套書包含了200張翻頁,孩子在讀的時候可以用小手翻開翻頁,尋找書裡隱藏的驚喜,激發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增加孩子在閱讀中的參與感。

這套書我很早就入了,適合3-6歲的孩子,是一套閱讀率超高的優質科普啟蒙書。不僅孩子喜歡,大人也會愛不釋手,忍不住翻開每一個翻頁往下讀。畢竟誰沒點好奇心呢?

趁著現在書香節價格有優惠,原價158元,現在75.8元就能帶走,半價都不到。給孩子入一套,為他播下一顆好學的種子吧。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下單。



相關焦點

  • 德國承包了一半的「諾貝爾獎」,幼兒園卻只教這3樣,值得一看
    德國承包了一半的「諾貝爾獎」, 幼兒園卻只教這3樣,值得一看,應該有很多人都認為德國的製造業很厲害,但是說到「諾貝爾獎」,德國更是厲害著,「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基本上有一半都是德國人。並且第一家幼兒園就是德國的教育家創辦的,俺麼德國的教育到底厲害在哪裡呢?在幼兒園,德國的教育就開始不一樣了,在德國,孩子最主要的就是玩。
  • 德國人承包一半諾貝爾獎,看看德國幼兒園都教了什麼?理念太高級
    德國人憑啥承包一半諾貝爾獎?他們的教育理念,值得中國家長學習在諾貝爾獎項中,德國人承包了一半的獎項,其實跟德國人從小對孩子教育的方式是有一定關係的,德國人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很高級,值得各位家長們借鑑的,也許看完了德國幼兒園都教了什麼,就能解除家長們心中的疑慮了。那麼,德國幼兒園都教了什麼呢?
  • 德國幼兒園只教這些!8000萬德國人卻承包了全世界近一半的諾貝爾獎
    得益於教育部的嚴令禁止,公辦幼兒園總算基本不教語文、數學、英語了,但是很多家長還很期待如此。孩子上私立幼兒園的家長們經常以自己孩子會認多少個漢字、會背多少首古詩詞、會進行100或者1000以內的加減法、英語會聽會說多少感到十分欣慰甚至驕傲。他們可能都不是認為這個必要,而只是想在別人家的孩子們還只知道「傻玩兒」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已經偷偷領先了多少。
  • 德國人為啥能承包近一半諾貝爾獎?看到的德國幼兒園,網友服了
    談起諾貝爾獎,德國人確實很有科學精神,因為他們的科學家攬獲了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對此,育兒專家就有自己的想法,她表示:德國人為啥能承包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你們可以看看德國幼兒園,那裡就能找得到答案。聽到這名育兒專家的話,網友們有的就在網上找到了德國幼兒園照片,在看到了他們幼兒園的現狀後,網友表示服了。01德國幼兒園到底有哪裡不同呢?
  • 德國幼兒園只教這些,難怪人口沒我們多,卻能拿下一半諾貝爾獎
    德國拿下了全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這不禁讓人感到好奇,德國人口還沒我們多呢,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最近網上流傳著一段德國幼兒園的紀錄片。在紀錄片裡,一所叫做「森林幼兒園」的幼兒園裡,孩子們一天的活動安排,看完讓人恍然大悟,原來德國幼兒園只教這些,難怪人口沒我們多,卻能拿下一半諾貝爾獎:德國幼兒園,孩子們一天的活動德國幼兒園的孩子,早上9:05在老師的安排下,頂著只有3攝氏度的低溫,拿著學習工具徒步走進國家森林,上午10:12,孩子們在寒冷的森林裡練習爬樹
  • 為啥德國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到德國幼兒園,網友:這才是教育
    提到德國,大家對這個國家的印象印象是什麼?一般人的印象肯定是:哦,那是個發達的國家,年輕人會說:德國是個很死板的國家。而有點見識的人都會說:德國承包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並且德國的教育讓人佩服,德國屬於世界發達國家之一,人民生活較為富裕。
  • 德國承包了一半「諾獎」,幼兒園卻只教這「3樣」,值得家長一看
    說到德國,大多數人都非常嚮往,因為德國實在太神秘,也太厲害了,承包了一半的「諾獎」,雖然有人會質疑說,難道不是美國獲得的諾貝爾獎最多嗎?其實這裡說的德國人包含了移民美國加拿大的德裔,美國很多的諾貝爾獲獎者,其實是德國人。
  • 憑啥承包近一半諾貝爾獎?看了德國幼兒園後才明白
    每個國家採取的教育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小朋友的受教育程度不同,諾貝爾獎是很多學者心中最高的榮耀,因為它認證了各領域的極高造詣。能代表國家獲得諾貝爾獎,不僅是個人的驕傲,更是一個國家的榮耀。但在眾多國家中,德國人憑啥承包近一半諾貝爾獎呢?當大家看到德國的教育之後就能明白其中的差距。
  • 德國人憑啥承包近一半諾貝爾獎?看到德國幼兒園後,網友:我服了
    每個國家採取的教育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小朋友的受教育程度不同,諾貝爾獎是很多學者心中最高的榮耀,因為它認證了各領域的極高造詣。能代表國家獲得諾貝爾獎,不僅是個人的驕傲,更是一個國家的榮耀。但在眾多國家中,德國人憑啥承包近一半諾貝爾獎呢?
  • 德國人憑啥承包近一半諾貝爾獎?看到德國幼兒園後,網友:我服了
    作者/苗苗編輯/苗苗每個國家採取的教育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小朋友的受教育程度不同,諾貝爾獎是很多學者心中最高的榮耀,因為它認證了各領域的極高造詣。能代表國家獲得諾貝爾獎,不僅是個人的驕傲,更是一個國家的榮耀。但在眾多國家中,德國人憑啥承包近一半諾貝爾獎呢?
  • 德國包攬了世界近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借鑑
    作為最有權威、最能體現價值的獎項,每一次諾貝爾獎的獲得都能令我們興奮很多年。然而獲得諾貝爾獎對德國人來說已經是很稀鬆平常的一件事。從1895年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德裔)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08人,接近諾貝爾獎獲得人數的一半。
  • 德國孩子幼兒園最大任務就是玩,卻包攬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為什麼
    這幾天,我正在研究德國的教育,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德國你看不到什麼補習班的廣告,但是德國的教育水平卻是世界頂尖的,特別是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更是聞名世界。
  • 諾貝爾獎一半都在德國?看看德國幼兒園都教些啥,明白其中原因
    文/囧爸育兒(專注於原創優質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分享)諾貝爾獎,是無數科學家、文學家、經濟學家夢寐以求的人生最高榮譽,自它設立的一百多年來,有一半的獎項都被德國人包攬。在德國的幼兒園不分年級,不同年齡的孩子會被混編在一個班裡,而且學校並不是全日制,只有上午半天會安排課程,下午半天全部是課外活動。
  • 德國包攬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瞧人家孩子0-6歲學啥
    導讀:德國包攬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瞧人家孩子0-6歲學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德國包攬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瞧人家孩子0-6歲學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德國另類教育方式,難怪8300萬人口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
    最近,有很多家長私信我,想要學習一下德國的教育方法,於是我在網絡上收集了很多資料,接下來分享給大家。我們都知道德國是一個僅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但是他們諾貝爾獎獲得人數超過了200人,是我們中國的十幾倍了,根據調查,德國拿走了世界上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
  • 為何德國人拿走一半諾貝爾獎:禁止學前教育
    德國父親告訴中國父親,自己兩個孩子都上幼兒園,周末帶他們出來玩。中國父親問:「你們不利用周末時間帶孩子參加學習班嗎?」德國父親用不解的表情看著中國父親:「參加什麼學習班?」中國父親說:「比如跳舞、體操、繪畫、鋼琴、外語、奧數之類的,我女兒在幼兒園期間,除了奧數,幾乎把所有的課程都學了。」德國父親回答:「我們這裡,學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不允許教授專業知識,社會上也沒有類似的培訓班。」
  • 德國憑什麼拿走一半的諾貝爾獎?看到人家的幼兒教育,我服氣了
    記得之前屠呦呦、莫言獲得諾貝爾獎時,他們刷屏的新聞持續了將近小半年的時間。 然而對德國人來說獲得諾貝爾獎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 從1895年設立諾貝爾獎以來,德國人(含移民加拿大、美國等德裔)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已有上百位,幾乎是獲得諾貝爾獎人數的一半。
  • 德國包攬了世界近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學習
    要知道德國雖然是歐洲的發達國家,但是人口甚至還沒有我國廣東省人口多,僅僅只有8000多萬,但是目前為止,德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已經接近諾貝爾獎總人數的一半,這樣龐大的數據,絕對需要良好的教育和環境進行支撐。
  • 培養出世界最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德國,幼兒園教育到底厲害在哪裡
    近年來,我們發現一個奇特卻令人深思的現象,那就是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德國人獲得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60多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面對這種現象,我們不禁好奇,培養出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德國,他們的幼兒園教育是怎麼樣的呢?
  • 德國拿走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的「另類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眾所周知,德國人口雖少,但卻天才眾多,而且他們還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5種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中,德國就有106位。所以全世界都在好奇,德國人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德國擁有這麼多高智商精英,關鍵在於從幼兒園就開始的「另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