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幼兒園只教這些,難怪人口沒我們多,卻能拿下一半諾貝爾獎

2020-12-13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諾貝爾獎,幾乎是所有學者心裡最高的榮譽,因為它認證了全球科學、文化等領域取得的造詣,如果有人得到了諾貝爾獎,不僅僅是個人榮譽,更是為國爭光。不過,自從諾貝爾將設立以來,得獎人數最多的國家,卻是人口僅有8千萬的德國。德國拿下了全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這不禁讓人感到好奇,德國人口還沒我們多呢,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段德國幼兒園的紀錄片。在紀錄片裡,一所叫做「森林幼兒園」的幼兒園裡,孩子們一天的活動安排,看完讓人恍然大悟,原來德國幼兒園只教這些,難怪人口沒我們多,卻能拿下一半諾貝爾獎:

德國幼兒園,孩子們一天的活動

德國幼兒園的孩子,早上9:05在老師的安排下,頂著只有3攝氏度的低溫,拿著學習工具徒步走進國家森林,上午10:12,孩子們在寒冷的森林裡練習爬樹,當一個兩三歲的孩子摔倒,老師沒有立刻扶起他,而是鼓勵他繼續嘗試。上午10:30,孩子們開始上工具課,拿著木匠用的鋸子、小刀、榔頭等工具,開始削木頭、敲釘子。中午到了用餐時間,大家坐在一起吃背來的點心、午餐。下午,孩子們在專業課老師的帶領下,上繩索遊戲課、讀繪本,在下午3:45的時候,孩子的爸爸媽媽接孩子回家。

據了解,孩子們每年除了上課的地點不變,上課的內容會根據四季的變化做出調整。你可能會說,像這樣標新立異的幼兒園,肯定只有少數。但是,實際上這樣的森林幼兒園在德國超過1500所。

德國幼兒園主要教孩子什麼?

可以看出來,孩子們整天在森林裡上課,並沒有坐在教室學習數學、語言,這些課本知識。但是,讓孩子們把很多時間都花在了實踐上,同樣讓學習到了很多知識:

①教給孩子適應集體生活的技能

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創造情景鍛鍊孩子各項技能,比如讓孩子像木匠一樣,用手中的工具,削木頭、敲釘子,孩子有機會掌握適應生活的技能,生活能力變強,也更喜歡去探索、去實踐。為孩子將來的成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德國幼兒園教給孩子的技能,貼近生活,讓上學變得像是在生活,孩子也可以全情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②教孩子體驗大自然的美妙

德國幼兒園帶孩子上課,主要的活動地點是戶外,讓孩子通過努力去體驗大自然的美妙,比如讓孩子嘗試爬樹,就是讓孩子換一個視角觀察這個世界的另一面。孩子在與自然為伴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對大自然的敬畏和熱愛,然後更具有開拓精神。其實,很多科學家都是因為小時候熱愛自然,對自然界出現的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努力鑽研,獲得一番成就。

③教給孩子面對挫折的態度

孩子在幼兒階段,並不能真正學習多少知識,關鍵是要學會用積極的心態,應對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德國的幼兒園,不管是教孩子在各種惡劣環境下學習,還是鼓勵孩子遇到失敗的再次嘗試,都是在教給孩子面對挫折時的態度。知識是無限的,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教會孩子學會面對挫折,也讓他有一個強大的自信心迎接未來,會更加勇敢。

德國幼兒園的教育方式,給家長帶來的啟示

德國幼兒園獨特的教育方式,暫時沒有在我們國家普及。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孩子也很難接受到類似的教育。但是,德國幼兒園對孩子的教育,依然能夠給家長教育孩子一些啟示:

多帶孩子到戶外親近自然。孩子年齡小,出於安全的角度考慮,大部分家長讓孩子活動的區域,都主要集中在家的附近。孩子活動範圍小,是相對安全,但是卻磨滅了孩子對大自然探索的興趣。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到戶外親近自然,讓孩子近距離觀察不同種類的花朵、樹葉等等,孩子的求知慾也會增加。

教會孩子一些基礎的生活技能。家長總是擔心孩子這做不好,那做不好,想要多替孩子做一些事情。其實,孩子的自理能力,還有生活技能,才是讓他變得更自信,生活得更好的基礎。所以,家長不要總是事事替孩子安排好,年齡小的孩子,早一點讓他學會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年齡一點大的孩子,讓他幫忙做家務,學會做簡單的飯菜等等,讓孩子儘早自立起來。

【話題討論:你願意把孩子送到像德國這樣的幼兒園嗎?】

相關焦點

  • 人口8千萬卻拿下一半諾貝爾獎,德國憑啥這麼豪橫?幼兒園見分曉
    人口8千萬卻拿下一半諾貝爾獎,德國憑啥這麼豪橫?幼兒園見分曉中國有13億人口,可截止到2017年,只有莫言和屠呦呦兩人獲得過諾貝爾獎。而只有8千萬人口的德國人,卻超越了全球60億人,獨攬近一半諾貝爾獎。德國為什麼能如此豪橫呢?其實這和德國的教育模式,脫不開關係。
  • 德國8000萬人口,就拿下一半諾貝爾獎?早在幼兒園就已經輸了
    德國才8000萬人口而已,就拿下了一半的諾貝爾獎中國的孩子在拼命學習的時候,然而德國的孩子卻在外面瘋跑,他們的童年可以說非常快樂,沒有特別多的壓力,而且經常在深林裡面探索。有些人覺得這些「野孩子」長大之後能成才嗎,然而德國才8000萬的人口,就直接拿下了一半的諾貝獎
  • 德國承包了一半的「諾貝爾獎」,幼兒園卻只教這3樣,值得一看
    德國承包了一半的「諾貝爾獎」, 幼兒園卻只教這3樣,值得一看,應該有很多人都認為德國的製造業很厲害,但是說到「諾貝爾獎」,德國更是厲害著,「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基本上有一半都是德國人。幼兒園裡孩子不需要穿校服,不需要午睡,不需要規定吃什麼,就是這樣一個隨意的國家,承包了一半的「諾貝爾獎」,並且幼兒園裡只教這3樣,值得一看。
  • 德國幼兒園只教這些!8000萬德國人卻承包了全世界近一半的諾貝爾獎
    得益於教育部的嚴令禁止,公辦幼兒園總算基本不教語文、數學、英語了,但是很多家長還很期待如此。孩子上私立幼兒園的家長們經常以自己孩子會認多少個漢字、會背多少首古詩詞、會進行100或者1000以內的加減法、英語會聽會說多少感到十分欣慰甚至驕傲。他們可能都不是認為這個必要,而只是想在別人家的孩子們還只知道「傻玩兒」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已經偷偷領先了多少。
  • 德國另類教育方式,難怪8300萬人口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
    最近,有很多家長私信我,想要學習一下德國的教育方法,於是我在網絡上收集了很多資料,接下來分享給大家。我們都知道德國是一個僅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但是他們諾貝爾獎獲得人數超過了200人,是我們中國的十幾倍了,根據調查,德國拿走了世界上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
  • 德國才8千萬人,憑什麼拿下一半諾貝爾獎?輸了起跑線卻贏在終點
    在我們國家,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培養。比如,沒出生就進行胎教,學爬行也要報個班,沒上幼兒園就帶孩子去進行各種腦力開發,上學了就更不用說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興趣班鋪天蓋地而來。似乎家長們都覺得,越早受教育對孩子越有利,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人口不到一個億的德國,為何能得一半諾貝爾獎?主要贏在幼兒期
    人口不到一個億的德國,為何能得一半諾貝爾獎?主要贏在幼兒期在教育方式這一點上,我們也可以試著參考下國外的教育方式,可以試著打破固有的習慣和理念。就拿德國來說,德國的人口加起來都還沒到一個月,但是在諾貝爾獎的得獎主中,德國人卻佔了一半。這並不是因為德國人的基因有多好,也不是因為德國人多有錢等等,而是因為德國的家長和老師都懂得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在他們的教育之下,孩子在幼兒期就已經贏了別人太多了。
  • 原來德國的幼兒園只教孩子這些!
    得益於教育部的嚴令禁止,公辦幼兒園總算基本不教語文、數學、英語了,但是很多家長還很期待如此。孩子上私立幼兒園的家長們經常以自己孩子會認多少個漢字、會背多少首古詩詞、會進行100或者1000以內的加減法、英語會聽會說多少感到十分欣慰甚至驕傲。他們可能都不是認為這個必要,而只是想在別人家的孩子們還只知道「傻玩兒」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已經偷偷領先了多少。那今天忽米就再次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問題。
  • 為何德國人拿走一半諾貝爾獎:禁止學前教育
    又到暑假,家長們給孩子報各種各樣學習班的熱潮又開始了,這樣做真的能讓孩子保持優勢處於領先嗎?我們來看看德國的做法,也許能提供另外的啟示。  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  諾貝爾獎獲獎人中,德裔佔總數的一半。  小學前「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 德國憑什麼拿走一半的諾貝爾獎?看到人家的幼兒教育,我服氣了
    記得之前屠呦呦、莫言獲得諾貝爾獎時,他們刷屏的新聞持續了將近小半年的時間。 然而對德國人來說獲得諾貝爾獎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 從1895年設立諾貝爾獎以來,德國人(含移民加拿大、美國等德裔)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已有上百位,幾乎是獲得諾貝爾獎人數的一半。
  • 諾貝爾獎一半都在德國?看看德國幼兒園都教些啥,明白其中原因
    文/囧爸育兒(專注於原創優質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分享)諾貝爾獎,是無數科學家、文學家、經濟學家夢寐以求的人生最高榮譽,自它設立的一百多年來,有一半的獎項都被德國人包攬。從這一側面足以印證出德國教育體系的強大,只有足夠強大的教育系統才可能培養出這麼多的頂尖人才,但德國人的教育和我們通常想的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同,他們的教育模式讓無數國人感到難以置信。
  • 德國孩子幼兒園最大任務就是玩,卻包攬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為什麼
    這個只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擁有2300個世界品牌,包攬了全世界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得多。 相比較而言,感覺我們的教育有點聲嘶力竭迫不及待,孩子一出生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似乎每對父母都被裹挾著向前衝,你不衝,反倒像怪胎一樣。
  • 德國包攬了世界近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借鑑
    作為最有權威、最能體現價值的獎項,每一次諾貝爾獎的獲得都能令我們興奮很多年。然而獲得諾貝爾獎對德國人來說已經是很稀鬆平常的一件事。從1895年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德裔)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08人,接近諾貝爾獎獲得人數的一半。
  • 承包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的德國,幼兒園都在教這些,真是不簡單
    最近看了一段德國幼兒園的紀錄片,給我的衝擊非常大。雖然德國只有8000萬人口,卻能包攬一半的諾貝爾獎,這和他們的教育理念有很密切的關係。紀錄片裡,有一所幼兒園名叫「森林幼兒園」,我們一起看看孩子們一天的安排。
  • 德國人為啥能承包近一半諾貝爾獎?看到的德國幼兒園,網友服了
    談起諾貝爾獎,德國人確實很有科學精神,因為他們的科學家攬獲了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對此,育兒專家就有自己的想法,她表示:德國人為啥能承包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你們可以看看德國幼兒園,那裡就能找得到答案。聽到這名育兒專家的話,網友們有的就在網上找到了德國幼兒園照片,在看到了他們幼兒園的現狀後,網友表示服了。01德國幼兒園到底有哪裡不同呢?
  • 德國拿走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的「另類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眾所周知,德國人口雖少,但卻天才眾多,而且他們還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5種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中,德國就有106位。所以全世界都在好奇,德國人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德國擁有這麼多高智商精英,關鍵在於從幼兒園就開始的「另類教育」。
  • 德國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學習
    最近,有很多家長私信我,想要學習一下德國的教育方法,於是我在網絡上收集了很多資料,接下來分享給大家。我們都知道德國是一個僅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但是他們諾貝爾獎獲得人數超過了200人,是我們中國的十幾倍了,根據調查,德國拿走了世界上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為什麼德國會出現這麼多優秀的人才?
  • 憑啥德國人能獲得一半諾貝爾獎?看看德國幼兒園,國內學校做不到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諾貝爾獎的獲獎數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科研軟實力,而德國的科學家幾乎拿走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能代表國家獲得諾貝爾獎是很光榮的,這一點德國確實值得國內學習。有的人會不服,憑啥德國人能獲得一半諾貝爾獎?其實看看德國幼兒園就知道了。一個國家的科研實力,跟這個國家的教育模式高度相關。
  • 為什麼德國才8千萬人,卻得了一半的諾貝爾獎?看幼兒教育就懂了
    記得之前屠呦呦、莫言獲得諾貝爾獎時,他們刷屏的新聞持續了將近小半年的時間。然而對德國人來說獲得諾貝爾獎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從1895年設立諾貝爾獎以來,德國人(含移民加拿大、美國等德裔)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已有上百位,幾乎是獲得諾貝爾獎人數的一半。
  • 德國人承包一半諾貝爾獎,看看德國幼兒園都教了什麼?理念太高級
    德國人憑啥承包一半諾貝爾獎?也許看完了德國幼兒園都教了什麼,就能解除家長們心中的疑慮了。那麼,德國幼兒園都教了什麼呢?1.基本的社會常識德國的幼兒園與中國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不分年齡,孩子都在一個班級,學習每天也只是安排半天的課程,幼兒園時期就開始注重培養孩子的社會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