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家長私信我,想要學習一下德國的教育方法,於是我在網絡上收集了很多資料,接下來分享給大家。我們都知道德國是一個僅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但是他們諾貝爾獎獲得人數超過了200人,是我們中國的十幾倍了,根據調查,德國拿走了世界上將近一半的諾貝爾獎。
為什麼德國會出現這麼多優秀的人才?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由德國引起,而後德國的經濟依然只進不退?這所有的答案都藏在德國的教育中!
德國的教育水平算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存在了,在這裡你不會看到任何有關補習、課程的廣告,因為這裡的學生根本不需要考試,德國所有的教育都是悄悄進行……
德國人非常重視家庭教育,這也是唯一將父母養孩子的義務寫進憲法的國家,因為比起傳授知識文化,德國教育更加注重技能和良好的習慣。而「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是每個德國家庭教育的第一課。
1、閱讀塑造強大的民族
根據大數據調查顯示,德國是全世界圖書館最多的國家,僅僅在柏林平均1.7萬人就會有一家書店,雖然德國的書店很密集,但卻從來不缺少讀者!
路過德國你就會發現,無論在機場上、地鐵上、還是火車上玩手機的人非常少,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他們的手中都會拿著書籍觀看,而且學齡前的孩子還會看著繪本等車。
德國人基本上不會看電子書,因為在他們都喜歡在書店中看印刷書,而書店中有很多種類的書籍品種,給孩子的選擇也會更多,這要比電子書看著更有趣。
在德國的公共場合中,你幾乎不會看到大吵大鬧的孩子,大多都安靜的讀書,因為在德國的教育理念中,都會鼓勵孩子去讀書,而且大型的場所內,都會提供一個讀書的地方。德國從不主張「學前教育」,明確的規定不準教孩子學習知識,但卻要求家長陪孩子閱讀。
2、父母的陪伴勝過一切教育
首先,我給大家解釋一下關於「德國禁止學前教育」的說法,其實,德國孩子上幼兒園並不是每天都在玩,他們對學前教育只是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而已。
德國的幼兒園僅僅上半天課,而老師們會教孩子如何自己乘坐公交車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規則,不能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最後德國還教會孩子垃圾分類和社會秩序等等,德國人會認為,孩子在嬰兒時期時,家長就要跟孩子建立好關係,這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塑造完整的人格和三觀。
在德國的教育中,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德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日,就像是給自己的家過了一個生日一樣,在這一天家長會全身心的陪伴孩子,比如郊遊、野餐、玩耍等等,在整個過程中,德國的家長除了陪孩子玩之外,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規則,教會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所以,德國6歲的孩子基本上具備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了,完全不會依靠家長。
3、學前教育內容,培養專注力和邏輯思維
你會發現德國的學前教育,幾乎沒有太多的時間好好學習知識的,為了給小學做準備,幼兒園的老師們會給孩子上靜坐的課程。
除此之外,幼兒園還會安排學前課程,而這些課程不是讓孩子學習知識,而是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和邏輯能力,就像是找不同的遊戲一樣,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從中鍛鍊這些能力。
總的來說,幼兒園中的課程是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比如觀察沙漏和鐘錶的關係,進行科學小實驗等等,這樣每個孩子都會產生興趣,完全不會出現厭學的情況。
其實,我們從德國「另類」的教育中能學習到很多,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家長不能強迫孩子去學習,而是給孩子提供一個有趣的童年,在玩中學習才是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