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學家幾乎在所有領域獲得過諾貝爾獎,主要是因為德國教育孩子的方式很獨特,我們可以參考借鑑。
德國人教育孩子的方式講求獨立自主,因為孩子終究要離開父母步入社會,所以德國人教育孩子從小要有面對挫折的勇氣,相比於我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德國人更喜歡讓孩子們吃苦。
德國教育的特點
1.學制靈活
德國很重視每個孩子的不同差異,孩子們的能力興趣和天賦情況都不同,沒有必要全讀大學,重點是人盡其才,因材施教,而不是讓孩子來適應固定的教育模式。高中畢業的學生既可以選擇去大學深造,又可以去職業學院讀書,職業學院在德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佔有的比重幾乎與常規大學並齊,這種雙軌制高等教育系統給了學生兩種不同的選擇,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學業和成績情況向上或者向下轉學。
在德國,工人和農民的收入水平與其他階層相差不多,在社會地位方面是比較平等,孩子們不會為今後當工人而感到自卑。在德國,恰恰是大批經過多年打磨的的技術工人和技術農民使德國產品聞名於世界。德國家長也會支持孩子的選擇。
2.教學質量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仲
在德國,想成為一名老師是相當困難的,本科以上的學歷是硬性的條件。還要接受心理學、教育學培訓,最終通過考核,此外還要參加教師資格考試並取得合格成績,總的來說,每一關的難度都很大,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所以德國的老師們都很優秀,教學質量也很高。
德國人教育的發達之處,還體現在他們非常發達的教育設施。慕尼黑有眾多的圖書館、博物館和歌劇院。這些場館多數全年都對大中小學生免費開放,這就為孩子的多元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也對促進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非常有益。
3.全方位培養
德國講求「自然教育」,他們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不同的階段要做不同的事。德國幼兒園有專門的情景訓練,其中包括生活環境、不同人際關係等。比起枯燥的應試教育,德國的教育喜歡讓孩子去親身感受,比如為了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父母會親自帶孩子去野營。德國的教育目的是讓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觀點,而不是被書本知識禁錮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正是因為這種開放式的教育,德國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得到了全面的發展,之前我的孩子數學成績一般,讓我很是苦惱,我打算通過一種有趣的互動方式來激勵孩子學習數學。
在看到《好奇狗陪你學》這套書籍的封面有鍛鍊空間想像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功能之後,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了一本 ,希望能改善一下兒子數學差的情況,結果真的起到了效果,
兒子之前對書本上枯燥的題目非常反感,也不願意去動腦思考,看了這本書的圖畫頁之後開始喜歡用圖像與數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書中的邏輯問題也很有趣,圖中的看圖找數字我還和兒子一起做了,結果我還沒有他找的準確,真是慚愧啊,不過我還是非常高興看到兒子的進步的,畢竟孩子優秀才是父母最大的期望,不是嗎?
德國教育孩子的方式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也嘗試著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作為父母還是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找出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讓我們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