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八大工業國之一,德國的工業發展十分迅速。但就是這樣一個工業化和城市化都很發達的國家,當地人卻對城市沒有過多的嚮往,相反的都紛紛往農村跑。 據統計,德國總人口有8300萬,其中超過一半的人居住在農村。 農村對德國來說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第一,完善的生活配套和基礎設施是關鍵。
弗隆姆博恩和埃佩爾斯海姆是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相鄰的兩個村鎮。在這裡,超市、餐館、幼兒園、診所等生活必不可少的配套設施應有盡有。 對於居住在這裡的德國人來說,完全可以滿足他們日常的需要。 超市裡售賣的食物價格也幾乎跟柏林的沒有差別。 在埃佩爾斯海姆還有一個火車站,白天每小時就有一趟前往美因茨和法蘭克福的列車。 除了火車、公交之外,就連高速公路也在村鎮有修建。
第二,豐富的文娛活動未農村生活注入活力。 原本在埃佩爾斯海姆有一座廢棄的穀倉,但如今已經被改造成咖啡館。不過它和常規的咖啡館卻相差十萬八千裡,有人說它更像是當地村民交際、活動娛樂的場所。 在門口擺放的活頁信息上,標註了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如:交誼舞協會聚會、足球隊觀賽、羽毛球俱樂部活動、村民周末早餐會……未來半年的周末場地早已被火爆預定完畢。
每場活動只收取30歐元的場地費。除了居民自費的活動,州政府也會也村莊提供資金支持。 具備完善的基礎生活設備以及悠閒自得的生活方式,是德國人回歸農村的重要原因。在德國,超過100萬人口的城市只有四個。 而這個現象似乎和中國天差地別。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更趨向向大城市發展,留在農村的人口逐年減少。我國的「大城市病」也愈發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