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濤:今年人民幣匯率走勢要重點關注疫苗接種和經濟重啟的進度

2021-01-11 新京報

1月9日,在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上,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提出,人民幣近期的連續升值是多重利好共振的結果,2021年人民幣匯率走勢要重點關注疫苗接種和經濟重啟的進度。如果發達國家率先實現群體免疫,將消除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的領先優勢。

匯率升貶值因素此消彼長 要注意升值持續一段時間後市場預期的自發調整

2020年6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升值七個月,累計升值幅度超過10%。在升破7之後,2021年1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破6.5,進入6.4區間。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升值受到哪些因素的推動?

管濤提出,從市場邏輯來看,任何時點上影響匯率升值和貶值的因素是同時存在的,只不過不同時候不同因素對匯率的影響佔主導地位。升貶值因素的影響是此消彼長,跌多了會漲,漲多了會跌。匯率是相對價格,是兩種貨幣的比價關係,因此不能只看中國發生了什麼,還要看海外會發生什麼,這種相對基本面的變化會對匯率產生影響。給定基本面的情況下,如果市場情緒偏多,選擇相信好的消息,人民幣就升;如果市場情緒偏空,選擇性相信壞的消息,人民幣就跌。基本面不能簡單推導出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去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的升值是多重利好共振的結果,包括中國疫情控制較好、經濟恢復好,美元走勢弱,導致人民幣一路升值。

接下來人民幣會不會升破6?管濤表示,他認為破6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不能說一點可能性都沒有。如果說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浮動匯率的問題,容易出現超調,而且這種超調,很多時候市場不能馬上糾正,會持續一段時間。

管濤還提出,關於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有兩個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一是人民幣匯率變化快,並不意味著升值的壓力大,升值的預期強,恰恰是在人民幣匯率該動的時候動起來了,及時釋放壓力,避免預期積累。二是升貶值因素影響人民幣此消彼長,要注意匯率短期內已經累計了一定的升幅,持續了一段時間,隨時可能發生市場預期的自發調整,或者招致更多的政策調控,也可能會改變市場的預期或者匯率走勢。

匯率走勢短期內要關注疫苗接種和經濟重啟的進度 長期關注市場預期變化

對於今年匯率將會如何走,管濤總結了七大影響因素:疫情控制、經濟復甦、出口前景、金融風險、中美利差、美元走勢、大國關係。

從疫情控制來看,從去年年底開始,歐美國家開始接種疫苗,中國現在也開始接種,中國通過非藥物幹預方式取得疫情防控方面的領先優勢已經不存在了。另外,中國可能存在免疫落差,而且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很大,初期疫苗供給有限,按照國家衛健委專家的預測,如果全國人民要接種疫苗達到群體免疫的水平,是很困難的。要維持目前防範輸入型病例的防控措施,必然對中國經濟的重啟、經濟社會活動的正常化,特別是對外交往,帶來很大的影響。如果疫情沒有控制住,就還需要看中國疫情防控能否保持領先優勢,同時還取決於人民幣的資產屬性,是避險資產還是風險資產,如果是風險資產,就利空人民幣;如果是避險資產,就利好人民幣。

從經濟復甦來看,疫情控制住以後,全球經濟逐步重啟,中國疫情防控帶來的經濟復甦的領先優勢可能就消失了。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去年世界經濟衰退4.4%,中國經濟增長1.9%;明年全球經濟反彈5.2%,中國增長8.2%,中國相對全球的優勢不是那麼明顯了。今年穩增長實際上仍然不是很輕鬆的工作,仍然強調要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如果明年經濟回落,將會影響市場的情緒,對人民幣匯率走勢會帶來影響。

出口前景方面,今年中國出口超預期,持續正增長。如果接下來疫情控制住,全球貿易反彈,歐美有低基數優勢,2021年貿易增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而亞洲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如果我國達到亞洲平均水平,意味著中國明年的出口市場份額大概率是下降的,出口份額回落有可能成為市場重新做空人民幣的理由。如果疫情沒有控制住,世界經濟重啟受阻,會抑制我國的出口空間。另外,由於疫情之下國際物流受阻,將來能不能出口不取決於我們有沒有生產能力,而是能不能把貨物運出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疫情長期持續,出現關鍵的零部件和原材料進口斷供的話,中國相關的產業鏈、供應鏈正常運轉會受到影響。最近中國的汽車產業、電子產業出現了晶片斷供的問題,這些都會帶來一系列影響。

美元指數方面,疫情控制住以後,全球經濟重啟,大概率會發生市場避險消退,美元走弱,人民幣繼續走強。但是疫情控制住以後,美元走弱持續時間、累計幅度取決於主要經濟體經濟修復的速度。如果疫情沒有控制住,經濟復甦不如預期,避險情緒重新上升,可能會重新推高美元。

管濤指出,短期內要關注疫苗接種和經濟重啟的進度,更長的時間要關注市場有可能出現審美疲勞,今年的利多因素,在市場反應變化下可能重新對一些利空敏感,會影響匯率的走勢。對於今年的匯率政策,預計外匯政策將是匯率彈性增加,有序擴大流出,適當調整流入。內外部不穩定因素比較多,政策需要有足夠的彈性和靈活性,才能更好應對外匯形勢的瞬息萬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管濤:中國經濟韌性強、底氣足 人民幣匯率沒有大幅貶值的基礎
    他表示,今年前5個月人民幣貶值,6月份以後開始升值,先抑後揚這種走勢對市場是一次生動的匯率風險教育。企業對於這種走勢,需要採取主動的匯率風險管理措施,堅持低買高賣的原則避免追漲殺跌;樹立風險中性的意識,建立嚴格的財務紀律,管理好匯率敞口貨幣錯配,主動增強匯率風險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從國際經驗來看,應對匯率的波動,只有經濟金融體系健康,才能夠充分享受匯率浮動和資本流動帶來的好處。
  • 每經專訪中銀證券管濤:中國經濟前景比較確定,外資也對A股產生興趣
    各項重點工作一方面強調要自立自強,另一方面強調繼續開放合作。因為疫情造成的經濟危機不是典型的經濟衰退,一旦重啟經濟就可以恢復。這樣的話,明年中國經濟率先復甦的領先優勢可能也沒有了,那麼市場可能對人民幣匯率的關注點不是中國經濟的領先,而是看相對經濟增速。明年中國經濟大概率是前高后低,年初經濟增速會有較高的增長,而下半年經濟增速逐步回落。
  • 重回6.4時代,2021年人民幣匯率怎麼走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較快升值是多方面因素綜合形成的。管濤指出,2020年下半年至今,人民幣匯率整體處於多重利好共振狀態。一方面國內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疫苗研發穩步開展,同時,央行通過階段性的寬鬆貨幣政策等靈活調控手段,逐漸引導國內經濟常態化。
  • 人民幣匯率走勢分析及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走勢回顧今年的人民幣匯率走勢以美元指數、中美關係及疫情控制為三條主線,並以5月28日為分界線:5月28日之前人民幣匯率震蕩貶值,在岸人民幣從1月份最低的6.86貶值到5月28日的7.16年內最高點;5月28日之後開始震蕩升值,從7.16升值到目前的6.70左右,一度升到6.65點位,漲幅5000點左右。
  • 管濤:決定資本流出入的不是匯率升貶值,而是經常帳戶差額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5日電 題:《管濤:管濤:決定資本流出入的不是匯率升貶值,而是經常帳戶差額》 作者 管濤(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先抑後揚(以下如非特指,人民幣匯率均指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
  • 中銀證券管濤:做好自己家庭作業,理順匯率、利率、資本帳戶開放的...
    、「學習國際規則,把我們想做的事情包裝進去」、「人民幣在均衡合理水平上可能呈現寬幅震蕩,大開大合的行情」、「人民幣國際化要少說多做」。 面對近期熱點話題,與《經濟觀察報》對話,熟稔匯率波動邏輯、金融開放秩序,由政府職能部門轉身機構的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有感而發,但不乏理性思考。
  • 煦明經濟筆記︱人民幣匯率走勢回顧與展望
    但事實上,今年1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轉跌為升,2月到5月中旬期間大體穩定,5月下旬之後進入快速升值通道。(一)人民幣匯率走勢逆轉,超預期升值7.74%2017年5月下旬到9月上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整體呈快速升值走勢。9月8日升至最高點時,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曾達到1:6.46。
  • 管濤:匯率穩定器作用與中央再提匯率維穩目標
    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丨管濤(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2018年5月底,央行行長易綱在北京金融街論壇年會上首次提出中國金融開放的三條原則。其中之一是,金融對內對外開放要和匯率形成機制、資本項目可兌換互相配合、共同推進。今年10月底,他在外灘金融峰會上再次強調,要統籌推進金融服務業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進入6.4時代
    此前一天的1月4日為2021年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實現「開門紅」,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及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均升破6.5關口,雙雙創下兩年半來新高,漲到6.4時代。就此,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1月5日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開年人民幣匯率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由國內經濟基本面因素和市場情緒驅動的。」
  • 對人民幣匯率保持平常心
    一年之內,人民幣匯率升值了10%左右,新年伊始更是漲勢「兇猛」。在2019年,人們還在糾結人民幣匯率破7的心理防線,現在已經開始擔心人民幣匯率升值過快。人民幣升值的原因是短期性的,在全球疫情的特殊時期,中國防控得當,在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而相比之下歐美國家防控失據,經濟遲遲難以重啟。因此貿易順差疊加避險需求,共同推高了人民幣匯率。
  • 美元指數如何影響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
    原標題:美元指數如何影響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   儘管開年兩天人民幣匯率的走強與美元指數的疲軟關係並不大,但從去年全年的情況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升幅卻與美元指數的降幅相當,表明美元價格的變動依然是決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主導力量。  「去年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升幅達6.9%,美元指數同期下跌6.7%,兩者幅度大體相當。
  • 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小幅下挫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範子萌)12月21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小幅下挫,報6.5470,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短線區間震蕩,在6.53附近波動。截至9點33分,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分別報6.5488、6.5279。
  • 盤點:2020人民幣匯率走勢回顧及2021年人民幣匯率預測
    回首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市場,令全球經濟大幅受挫。人民幣走勢一波三折:年初國內疫情對經濟產生較大影響,人民幣大幅貶值,隨後國內疫情穩住,逐步實現經濟回暖,人民幣持續升值。總之,全年人民幣匯率呈現震蕩攀升趨勢。
  • 潘向東:中美歐經濟博弈下的人民幣匯率走勢
    來源:金融界網站1、中美歐經濟博弈下的人民匯率走勢 出於對美國經濟的擔憂,美聯儲公布3月議息會議聲明超預期偏鴿,2019年9月美聯儲將停止縮表,並且2019年整年可能不加息,這在短期內會促使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中長期來看,歐洲經濟也會通過影響影響美元指數,來影響人民幣匯率。
  • 人民幣升破6.50關口 半年狂漲7000點
    1月4日早間,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1月4日以6.5195開盤,隨後接連升破6.51和6.50關口,日內漲幅超650點,並創下2018年6月22日以來新高。  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幅則更大。1月4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接連升破6.49、6.48、6.47關口,最高升值至6.4541,日內升值超過500個基點。
  • 盧之旺:宏觀經濟變動仍決定人民幣匯率基本走勢
    DATA: Bloomberg宏觀經濟風險因素需大力關注一是疫情由境外回傳至境內可能引發的二次衝擊,將對經濟運行產生超預期影響。年初至今人民幣對多數貨幣升值,僅對避險貨幣日元和瑞郎及歐元和丹麥克朗溫和貶值。人民幣相對CFETS貨幣籃子年初至今已升值1.79%。
  • 人民幣匯率持續半年提升|離岸人民幣|人民幣|匯率風險...
    央行表示,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值得關注的是,這是自今年3月11日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後,時隔僅9個月再次調整。不過這次參數調降的對象只面向金融機構,企業並不在列。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表示,在人民幣持續升值背景下,企業外幣融資快速增加。
  • 1.15英鎊對人民幣匯率今日走勢分析 150英鎊今天等於多少人民幣
    lLw中億財經網|比特幣價格今日行情_以太坊價格行情_萊特幣行情_BTC價格走勢,財經門戶5.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前司長管濤表示,在中美貿易談判階段,美方對人民幣匯率提出的要求,未必是升值,而是不貶值。具體而言,此前美國政府多次表達對人民幣匯率貶值的關注,此外美國政府也意識到,在2015年8月匯改之後,人民幣匯率面臨的不再是升值問題,而是貶值壓力。
  •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增強 專家提醒:企業應積極防範...
    專家認為,在匯率波動增大的情況下,企業應增強風險意識,摒棄「賭單邊」思維,樹立風險中性理念。  匯率雙向寬幅震蕩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先低後高,雙向波動彈性明顯增強。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經濟衰退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偏弱,5月底曾一度跌至近12年來的低位。不過,人民幣匯率很快止跌回升。
  • 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7.014,跟過去幾日相比兩國貨幣匯率走勢如何
    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大幅漲跌總能引起不少人的熱議,因為中美兩個大國在國際上頗具有影響力,而且不少國家和地區均將美元、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再加上出國、旅遊、外貿、投資等多個方面與外匯利率密切相關,假如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出現震蕩與波動,那麼會對部分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不少人對美元匯率的走勢極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