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地理定位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二、氣候
海南島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來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這裡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6℃,最冷的一、二月份溫度仍達16℃—21℃,年光照為1750—2650小時,光照率為50%—60%,光溫充足,光合潛力高。
三、重要城市
萬寧,三亞,海口,瓊海,儋州
四、節日
海南歡樂節:十一月中下旬
農曆三月三:黎族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傳統佳節
農曆正月十五:換花節
農曆二月初九至十九:軍坡節
農曆三月三:海口椰子節
農曆五月初五:儋州端午節
農曆八月十五:儋州中秋歌節
農曆七月初七:七夕
農曆九月初九日:南山長壽文化節
11月: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
五、人文景觀
黎族哈應語口傳長篇創世史詩《吞德剖》,入選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黎族人民的智慧成果、口頭歷史長詩《吞德剖》講的是黎族的起源和民俗來源。「吞德剖」翻譯成漢語是「祖先歌」的意思。「吞」是「歌」,「德剖」是「祖先」。
六、著名景點概況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並非地理位置上的盡頭,而是意境意義上的天涯海角。天涯海角是指位於三亞市西郊23公裡處,天涯海角風景區總體規劃陸地面積10.4平方公裡,海域面積6平方公裡,背負馬嶺山,面向茫茫大海。這裡海水澄碧, 煙波浩瀚,帆影點點,椰林婆娑,奇石林立水天一色。海灣沙灘上大小百塊石聳立,「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巨石突兀其間,昂首天外,崢嶸壯觀。
仙安石林
仙安石林山底中眾多溶洞往復曲折,洞與洞之間蜿蜒相通。千龍洞是其中著名的一條,長約400米。在發現石林後,楊教授繼續探尋山底溶洞,並於當年找到了一條不為人知的洞穴,僅其主洞就長達近20公裡。此外,洞中還發現有地底瀑布,以及3公裡長的地下河流。
仙安石林集奇石青山、懸崖洞穴、古樹巨藤於一體,已是獨得大自然萬般寵愛;1995年,即石林發現後的第4年,距此數十裡地的一個苗村搬遷到南片石林旁的一處平地上,石林又染上一層濃鬱的苗家風情。
西沙群島
西沙群島歷史上也叫千裡長沙、萬裡石塘。它位於南海的中北部,由宣德群島、永樂群島和東島、中建島等34個島礁組成。西沙群島主要由海軍部隊駐守,西沙衛士就駐守在永興、中建、珊瑚、琛航等7個島礁上。西沙群島像朵朵睡蓮,浮珠般在綠波萬頃的南中國海上。西沙群島上棲息著鳥類40多種,常見的有鰹鳥、烏燕鷗、黑枕燕鷗、大鳳頭燕鷗和暗緣鄉眼等。在整個樹林的上層及其上空,海鳥成千上萬終日盤旋飛翔,千鳴萬響,自成奇觀,素稱「鳥的天堂」。
五指山
五指山市位於海南島中南部腹地,是海南省中部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五指山市位於海南島中南部,周圍群山環抱,森林茂密,是有名的「翡翠山城」。
濟公山
濟公山位于澄邁縣南部的紅崗農場境內,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片片橡膠林、胡椒園,每處都是綠得欲滴。當抬頭仰望,於萬綠叢中矗立的一座不怎麼大的石山上,有塊凸凸凹凹巨石簡直不二於傳說的治惡揚善的半仙活佛濟公的形象。這山便得名"濟公山"。除惟妙惟肖、堪稱一絕的濟公石像外,目前還發現有濟公椅、濟公鞋、濟公腳印等奇石景點50多處。
皇帝洞
依山傍水,是個石灰巖大溶洞,主要由地下水長年溶蝕而成,洞內冬暖夏涼。洞口就在南瑤河邊,從遠處眺望,像一頭張開嘴的大水牛。洞廳呈拱形,平坦寬敞,可容納上萬人。洞內小徑蜿蜒曲折,群燕飛舞,鐘乳石多姿多彩,遊人行於其間,會覺得意趣盎然。在洞的東南方,有一處90米長的天然石景,當中有一個寶座,椅上坐著一石人,兩側站有石衛士,這情景酷似皇帝登基,故此洞名為「皇帝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