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夏日的豔陽,天津市南港鐵路施工現場機器轟鳴,施工人員操作著架橋機進行上跨西南環線鐵路橋合龍段梁體架設,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
天津市南港工業區的發展定位為世界級重化工業產業基地和港口綜合體,貨運需求量較大。南港鐵路是專門服務於天津南港工業區發展的集疏港貨運鐵路,西接已建成運營的西南環線鐵路,東至南港工業區。
南港鐵路建成通車後,南港工業區將擁有一條綠色大通道,有利於加快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進一步優化運輸結構。目前,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濱海新區政府正積極推進南港港務公司鐵路專用線建設前期工作。該線路建成後將實現港口碼頭堆場和南港鐵路無縫銜接,打通鐵路進港「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天津紮實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堅持問題導向、力求實際效果,在重點領域、重要環節持續發力,全力以赴把「公轉鐵」做好、做實。
日前,天津港煤碼頭公司與遠航碼頭公司共同推出的「煤進礦往、重來重去」鐵路「鐘擺式」運輸模式完成首列裝卸任務,實現了煤炭運進來、礦石運回去的物流聯動模式。張濤 攝
01
港口貨運班列日開行量翻倍
作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煤炭下水港,天津港已於2017年率先推行煤炭鐵路集港運輸。為解決好「公轉鐵」後中小企業貨物發運難題,2017年年底,天津港在全國率先推出鐵路敞頂貨櫃煤炭集發運新模式,為推進「散改集」作出積極嘗試。
「剛轉鐵路發運的時候,的確有諸多不便,但隨著天津港鐵路運力不斷提升,積極作用已十分明顯。」河北寶勰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冬梅感受頗深。目前,該公司貨物通過天津港鐵路敞頂貨櫃班列發運的數量,已由開通之初的日均1.5列提升至3.5列,且天津港已實現礦石重來重回「鐘擺式」運輸,有利於最大化利用貨運資源,進一步降低企業運輸成本。
「為助力天津港煤炭『公轉鐵』提質增效,我們通過提升改造設備、優化貨運列車運行、優先保障運輸組織等手段,深入挖掘運輸潛力。」天津南環鐵路公司運輸分公司運輸科相關負責人曹利介紹,天津港鐵路貨運班列已由日開行26對提升至52對,充分滿足大宗貨物運輸需求。
主動「改」,主動「變」,帶動了腹地客戶向天津港發運煤炭。2018年,天津港鐵路集疏運量達到11538.2萬噸,同比增長8.1%;貨櫃海鐵聯運量達到49.2萬標箱,同比增長41.4%。
在天津市交通運輸部門的大力推動下,民營企業也主動作為,成為推動「公轉鐵」的主力軍。今年一季度,天津「公轉鐵」試點企業榮程鋼鐵集團完成礦石鐵路運輸量14.17萬噸,約為2018年全年貨運量的63%。6月20日,一列載著35噸礦石的敞頂貨櫃班列,從南疆礦石場地開出,發往天津市寧河區寧河縣蘆臺鎮,標誌著天鋼聯合有限公司正式啟動「公轉鐵」。
為切實帶動全市大型鋼鐵企業逐步實現「公轉鐵」,天津市交通運輸部門同鐵路部門協商,按照「一廠一策」的原則,綜合運用運價優惠政策,為企業量身定製運輸方案,降低企業運輸成本,助力企業運輸結構調整,實現大宗原材料綠色運輸。
02
搭建一站式全程物流服務網
在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的同時,天津也積極推進道路貨運轉型升級。2018年,天津扶持了2家具有示範性的甩掛運輸試點企業。在試點企業的示範引領下,越來越多有實力、規模較大的骨幹貨運企業開始採用甩掛運輸。
「網際網路+貨運物流」新業態發展同步推進。截至2018年年底,天津市8家國家級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整合貨運車輛近5萬輛,累計完成貨運量538.19萬噸;12家市級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整合貨運車輛248輛,累計完成貨運量2795.76噸。
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有效整合了車輛、場站、貨源等物流資源,提升了運輸組織效率和燃油利用率,為促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物流業降本增效提供有效支撐。
為更好地服務腹地客戶,天津港已在山西晉中、大同以及內蒙古烏蘭察布等地建成物流節點,完成了自有物流運營商服務產品體系的精準布局,搭建起物流園區、集運站、天津港「三點一線」的一站式全程物流服務網絡。天津港將進一步拓展船舶代理、貨物轉運等功能,真正讓客戶體驗到「一單、一站、一結」的省心、放心、舒心貨運服務。
特約記者 古滔
通訊員 劉俊濤
本報記者 孫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