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方彬楠)京津多式聯運運輸新格局正在成型。12月28日,平谷區人民政府與天津港集團合作掛牌暨班列試運行啟動儀式舉辦。「天津港·北京平谷服務中心」和「天津港·平谷多式聯運中心」正式落地平谷馬坊物流基地。「天津港——平谷試運行班列」的開通,標誌著平谷馬坊物流基地(國際陸港)成為天津港在北京的區域物流樞紐,實現天津港口功能向內陸經濟腹地的擴大和延伸,有效輻射河北、內蒙等華北、西北區域,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當日凌晨,中鐵天津貨櫃中心站集貨完畢,一輛滿載機械配件、日用品、苜蓿草等進口貨品班列啟動發車,在軌時間4.5小時,10:30到達北京平谷馬坊鐵路站。班列的順利抵達,標誌著北京平谷與天津港間的海鐵聯運通道開通,同步設立天津港集團北京平谷服務中心。
據介紹,雙方將聯合打造海鐵聯運新模式,實現天津港口功能向北京地區擴大和延伸,更加便捷地服務北京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並可通過平谷馬坊物流基地,有效輻射華北、西北區域,暢通物流鏈,助力北京市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服務新發展格局。
天津港是京津冀及「三北」地區的海上門戶、「一帶一路」的海陸交匯點、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和服務全面對外開放的國際樞紐港,擁有貨櫃航線130條,每月航班550餘班,同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個港口保持貿易往來。
平谷鐵路聯通全國鐵路,是國家一級鐵路物流樞紐。近年來,平谷區圍繞「三區一口岸」的功能定位,整合地方鐵路和馬坊物流基地等基礎資源,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打造以「公轉鐵」為核心的綠色化、數智化、集享化綜合性物流樞紐產業園區。
據悉,平谷區和天津港集團經過四個月的深度磨合,確定合作方向,設立「天津港·北京平谷服務中心」和「天津港·平谷多式聯運中心」;用好天津港口資源,充分發揮馬坊物流基地口岸、保稅和城市保障功能,開通「天津港——平谷試運行班列」,打造「自動化貨櫃碼頭+鐵路運輸+新能源車」的綠色運輸新模式;圍繞建設平谷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發展綠色數智物流產業、推動通關貿易便利化等方面探索港口服務內陸、內陸與港口融合發展的新途徑。
近年來,天津港集團高度重視服務北京的物流服務網絡建設,在北京設立了區域營銷總部,建立了1家直營店、7家加盟店,有效實現了港口服務功能的延伸,推進港口物流網絡轉型升級,促進北京市物流資源實現加速集聚和優化配置,助力平谷地區物流服務環境的提升。
平谷區和天津港集團始終保持著密切的夥伴關係,雙方共同出資成立了北京平谷國際陸港的運營主體——北京京津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團選派業務骨幹參與指導平谷國際陸港建設和運營,同時,平谷國際陸港積極推廣天津港進口「船邊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裝」的通關模式以及「陽光價格+陽光服務+陽光效率」的口岸服務,不斷提升兩地口岸營商環境。
「去年實現的貨運量是66萬噸。今年,貨運量目標是200萬噸,目前已完成120萬噸。」平谷區副區長韓小波介紹說,班列將聚焦服務保障首都的生活必需品,讓天津港的貨物在平谷實現分揀、包裝、配送,「下一步,將通過政策推動企業減少公路運輸,實現鐵路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