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全球最受歡迎的五大博物館!用文物的前世今生喚醒我們對歷史的...

2020-12-18 去哪兒網

大家喜歡逛博物館嗎?博物館可是記錄著世界歷史的種種片段,通過它可以最快了解人類文明前世今生。進入不同的博物館,仿佛穿越到不同的時空,千年前的時代產物就在眼前。

而這些頂級博物館,鎮館之寶又都有哪些藏品呢?現在小駝就帶大家共同來了解一下這五大最受歡迎的博物館吧~

法國巴黎 | 羅浮宮博物館

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

羅浮宮被譽為巴黎的心臟,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1793年正式作為博物館開放,它主要收藏了世界上1860年以前的藝術作品與考古文物。截至2019年,羅浮宮也是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喲!

除了去羅浮宮看奇珍異品,也有不少人是為了羅浮宮自身前去打卡,畢竟它可是13世紀法國王室的宮殿,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還有門前輝煌的金字塔,絕對值得一看!

-鎮館之寶-

羅浮宮鎮館之寶有哪些?繪畫雕塑必須看!

還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最美微笑」《蒙娜麗莎》,這可是達文西的成名作,最被世人熟知的世界名畫!

以及被歐美影視作品廣泛引用的斷臂維納斯雕像、公元前200年的勝利女神石雕,千萬別錯過啦!

美國紐約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最年輕的頂級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世界四大著名博物館之一,哥德式風格的它自身就是一大看點,1872年首次開放,大都會絕對是頂級博物館界中的「小年輕」!

館內按照藏品類別分為不同展廳,室內設計也模仿著各個歷史時期的經典風格,從1世紀的羅馬延續至現代美國,從樂器、飾物、武器、盔甲應有盡有,走過不同展館,分分鐘感覺自己在各個時代穿梭!

-鎮館之寶-

大都會的鎮館之寶必須有著<埃及丹鐸神廟>,它可是埃及專門送給大都會的禮物,公元前15年建造的真神廟,空運美國後,歷時十年才組裝好,絕對是藝術精品!

英國倫敦 | 大英博物館

藏品最最最多的綜合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見證了大英帝國的步步崛起。它是世界四大著名博物館之一,也是世界上藏品最多的綜合博物館,從遠古石器開始,藏品涵蓋了人類300萬年的文明史。

大英的主要收藏來自中世紀,以古埃及、希臘、羅馬的藏品而聞名,兼有其他各洲的珍貴文物,喜歡中世紀藏品的小駝們可不要錯過啦!

-鎮館之寶-

說起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埃及<羅塞塔碑>肯定得提上一提,本來它是由拿破崙發現想帶回法國的,不過因為拿破崙戰敗,這塊石碑就被英國人截胡了……

這塊石碑看起來不起眼,但它可是有著三種文字的國王詔書,因為它,歐洲人破解了幾乎所有古埃及象形文字,歷史價值超級高!

俄羅斯聖彼得堡 | 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繪畫藝術的寶藏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也是世界四大著名博物館之一。它一共包括6座建築,最著名的冬宮也曾是女皇的私人宮邸。

艾爾米塔什以西歐藝術品聞名於世,從拜佔庭最古老的宗教畫,直到現代的馬蒂斯、畢卡索以及其他印象畫派的作品應有盡有。

除此之外,博物館在涅瓦河畔規模宏大的建築本身也是一件巨大的藝術品,6座百年宮殿對巴洛克風格作了近乎完美的詮釋,它更是聖彼得堡的靈魂所在。

因為博物館時常有老鼠出沒,所有這裡有著許多住在館內的貓,「主子們」盡心守護著艾爾米塔什的藝術珍品已經有兩百餘年,博物館也曾為它們專門舉辦過展覽、音樂會喲!

-鎮館之寶-

艾爾米塔什的鎮館之寶那得有達文西的著名畫作《柏諾瓦的聖母》,因為這部作品狀態極其脆弱,所以它一直保存在防彈玻璃後面。

另外還有<拉斐爾長廊>,它是著名的梵蒂岡長廊複製品,不過與原版相比毫不遜色!(梵蒂岡長廊禁止參觀哦)

中國北京 | 故宮博物院

中華上下五千年

著名的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紫禁城內,它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

熱門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了文物修復師與故宮的故事,更是為故宮圈粉無數!

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除了豐富的館藏外,它也是世界三大宮殿之一喲!因此故宮自身也是一個值得去看的遺址建築,氣勢恢宏的紫禁城,精細貌美的琉璃磚瓦,每年四季都吸引著大批遊客一睹風景。

-鎮館之寶-

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真的太多了,今天就來推薦一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吧!

它可是國寶級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五米長的畫卷裡記錄了宋代獨有的特色,在世界繪畫史中都堪稱獨一無二!

小聲說一句,現在一幅《清明上河圖》的十字繡都會價值數萬元哦!

每一次造訪博物館包羅萬象的它,總能給你不一樣的感受,而這也是國際博物館日想要體現的「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了,每一座博物館,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寶庫,希望下一次我們去旅行的時候也能走進博物館,赴一場文化之約。

點擊【閱讀全文】獲取更多博物館相關資訊吧!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走進松陽茶葉博物館 帶你了解一片葉子的前世今生
    4月22日,正值周末,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走進松陽茶葉博物館,一睹松陽茶的前世今生,品嘗這精彩紛呈的茶文化大餐。松陽是「浙江生態綠茶第一縣」「中國綠茶集散地」和中國綠茶價格指數發布地,全縣40%人口從事茶產業、50%農民收入來自茶產業、60%農業產值來源於茶產業。為何松陽與茶結緣?松陽的茶文化又有什麼特點?走進松陽茶葉博物館,就可以了解松陽茶香背後的文化和故事啦。
  • 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 「漢語橋」選手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中國文字博物館: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 當天上午,經過3個小時的車程,選手們的遊學之旅首先到達位於安陽市的中國文字博物館。 「一片甲骨驚天下」,甲骨文是現代漢字的前身。
  • 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漢語橋」選手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中國文字博物館: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當天上午,經過3個小時的車程,選手們的遊學之旅首先到達位於安陽市的中國文字博物館。「一片甲骨驚天下」,甲骨文是現代漢字的前身。從遠古刻畫符號起源,到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再到現行的楷書、行書、草書,以及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簡化漢字,在講解員的解說下,選手們仿佛進入了一場有關漢字的「時空之旅」,邂逅了漢字的「前世今生」。一幕幕展廳,一片片甲骨,一行行文字,都深深吸引著這群熱愛漢語的外國孩子,他們認真地聽著講解,仔細觀看每一件文物,增長了很多有關漢語的知識。
  • 「馬爺」新作大侃文物前世今生 馬未都:講國寶故事就是在講歷史
    其中不光講述了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還講述了馬未都在收藏圈、文物老饕們之間打聽到的各種趣聞。用馬爺的話說就是:「用文物講述歷史,是了解歷史的一種特殊欣賞方式。」它們有的得到無數讚譽,被國內精心收藏;有的則在歷史變故中輾轉定居異國他鄉。馬未都力圖詳細講述這些國寶的前世今生,深挖這些國寶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為什麼要講國寶故事?馬未都說,講國寶故事其實就是在講述歷史。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歷代王朝的更迭,流傳下來不計其數的奇珍異寶。這些奇珍異寶凝聚了一代工匠的智慧和汗水,同時也匯集了那個時代的藝術審美、生活故事與人文精神。
  • 關於博物館的最全書單:吃透每一件文物的歷史故事(上)
    半島記者 仲維莉整理/劉宜慶博物館是歷史的日記,是藝術的影集,是一個喚醒參觀者探求之心的神奇地方。博物館的種類有很多,如藝術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等等,館中藏品涉及到我們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本書便是對這50年故宮史的忠實記錄,另精選45幅歷史和文物照片,力求全景展現故宮及其文物在時代大背景下的遭際。5.《故宮院長說故宮》 李文儒 著 天地出版社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南開大學故宮學博導李文儒,精彩演繹故宮的前世今生。
  • 安徽相當奇葩的博物館 沒有像樣文物 最受關注的是建造它的「磚」
    導讀:博物館,對於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在國內,無論是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會有一座綜合性的博物館,介紹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類型的博物館,比如軍事博物館、天文博物館、科技博物館、陶瓷博物館,或者某某某領域的博物館等等,而且這些絕大多數的博物館都是公益性質的,不收門票。安徽省境內也有眾多的博物館,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歷史、社教為一體的省級綜合類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院。
  • 新疆獨庫公路博物館:展現英雄之路的前世今生
    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14日電 題:新疆獨庫公路博物館:展現英雄之路的前世今生新華社記者顧煜在新疆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一座以公路命名的博物館——獨庫公路博物館剛開館兩天就引來遊人不斷展現獨庫公路前世今生的博物館,從2018年開始修建。這讓72歲的築路老兵趙永義一直掛念。博物館一建成開館,趙永義就趕來參觀,和他一同來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46位築路老兵。「博物館裡陳列的實物、照片,很真實地再現了我們當年築路情景,讓我不由得想起和戰友並肩作戰的那個年代、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趙永義動情地說。
  • 陝西歷史博物館被譽為華夏寶庫,收藏了18件國寶級文物
    我一直認為,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不妨去當地的博物館走一走,看一看。要了解西安乃至於陝西的前世今生,當然要去陝西歷史博物館了。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佔地 6.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56萬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0.8萬平方米,展廳面積1.1萬平方米,館藏文物171.795萬件(組),屬於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中國4A級旅遊景點,以豐富的館藏獲得了「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美譽。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
  • 海陵島上的博物館,「南海一號」的前世今生,文物喚醒昨天的記憶
    海陵島上的博物館 網絡圖片20年前,資金、技術困擾我們,國家也像這艘沉船,需要一個甦醒和自強的過程。也許我們不願意讓這艘目睹中華民族輝煌的商船,讓這艘在海上絲綢之路自由航行的商船,有一絲一毫的失望,我們才等待,等待著一個民族恢復自信和應有活力的時候,隆重地接她回家,給她建一棟可以修補傷口的房子,讓她驕傲地回憶。08南海I號」出水文物。
  • 「虛擬博物館」放大文物教育功能
    文物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優秀的傳統文化,見證著社會的發展變遷,對普及歷史文化知識、弘揚和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增強廣大群眾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起著重要的宣傳教育功能。但是,對於實體博物館裡的文物來說,有些受保存環境等因素制約不便展出;對於大眾而言,很多人因受時間、職業、年齡等因素限制,也未必有機會經常走進實體博物館。
  • 走進中國鐵皮石斛博物館 探秘「人間仙草」前世今生
    中國鐵皮石斛博物館不僅將傳統中醫藥典籍中關於鐵皮石斛的名方、秘方和技法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進行了創新展示,同時也為所有對鐵皮石斛乃至中醫藥文化有興趣的學者、群眾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學習的中心場所。在這裡,你不僅可以與鐵皮石斛零距離親密接觸,感受到鐵皮石斛之美,同時將穿越古今,飛躍洲際,了解到鐵皮石斛前世今生及其在人類健康領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走入西安碑林博物館:尋找碑林前世今生
    西安碑林裡的文物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故事,承載了許多年無人傾聽,因為他們都不會說話,默默等待千年,只為與懂它的人再次相遇。每一件都屬於不同的主人,都有驚天破地的故事,每一件都那麼與眾不同。今天讓我們走入碑林博物館,尋找碑林的前世今生。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靳東、張子楓、馮小剛為你解讀文物的前世...
    不用四處奔襲,《國家寶藏》帶你看四方文物的前世今生。首期節目就為大家呈上超強陣容。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分別由靳東、張子楓、馮小剛三人為觀眾們解讀歷史密碼。
  • 壓軸《國家寶藏》,中國最「豪」的博物館,所藏文物皆是無價之寶
    來南京絕對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個博物館就是,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僅次於中國國家博物院。同時,南京博物院還是中國修建最早的博物館,收藏了幾十萬件珍貴藏品。在這裡,你不僅可以看到金陵這座城市的歷史,還能看到整個中華文明的前世今生。
  • 走進記憶的「門」,看沭陽「前世今生」!
    喚醒了塵封的往事也留住了美好的舊時光「沭陽縣鄉情館於2018年3月建成並對外開放,展館面積約1500平方米。循著講解員的聲音,我們穿越了時光,走進沭陽的「前世今生」。講解員介紹木匠用具「前世今生」可追憶沭陽因位於沭水之北而得名,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豐沛,自古享有「花鄉」之美譽。
  • 上海歷史博物館|觸摸上海的前世今生
    博物館位於南京西路325號,建築原為上海跑馬總會大樓,解放後相繼被用作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和上海美術館,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場所和城市地標,也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及優秀歷史建築。兩旁擺放的沙船模型和「滙豐銅獅」等重點文物,突顯上海以港興市的特色,反映了在中國近現代史中上海的經濟中心地位。東樓二樓進門是一條長廊,全長為76米,是全上海最長的博物館室內長廊。修繕後恢復了歷史原貌,用於展示歷博珍藏文物。
  • 「讓文物活起來·走近你」第二站:走進西湖區
    2020年,杭州市園林文物局開展以「讓文物活起來」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生動講好杭州「文物故事」,將文物保護利用的成果呈現給廣大市民,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讓珍貴的歷史文脈不斷傳承。8月4日上午,「讓文物活起來·走近你」系列宣講活動第二場——走進西湖區,在中國溼地博物館舉行,杭州50餘家文博單位參加了活動。
  • 沭陽縣博物館:觸摸最美的歷史圖景
    宿遷網訊(記者 楊芹)有人說:「認識一個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菜市場和博物館。」在菜市場裡感受最暖人間煙火氣,從博物館中親近城市的人文根脈。對於擁有約200萬人口的沭陽縣來說,沭陽縣博物館可以說就像這個城市的一部《史記》,它記載著這裡的前世今生。
  • 逛美英法日博物館,最怕看見中國文物
    逛國外的博物館,不知道你們最怕什麼? 反正老藝術家最怕的是:逛著逛著,突然就遇到了來自咱中國的文物。 在全球47個國家200多座博物館中,流失的中國文物不下數百萬計,甚至是千萬計......
  • 走進翠湖片區五大歷史博物館
    國慶中秋長假去哪裡 走進翠湖片區五大歷史博物館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齊至,8天長假來襲,五華區博物總館特推出了4條博物館主題遊線路,讓遊客們在感受五華區的好山好水之外,還能從博物館中看到雲南歷史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