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 「漢語橋」選手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2020-12-15 騰訊網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0月29日,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選手的遊學之旅來到安陽,先後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通過實地的親身感受,選手們對中國漢字不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更是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中國文字博物館: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

當天上午,經過3個小時的車程,選手們的遊學之旅首先到達位於安陽市的中國文字博物館。

「一片甲骨驚天下」,甲骨文是現代漢字的前身。從遠古刻畫符號起源,到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再到現行的楷書、行書、草書,以及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簡化漢字,在講解員的解說下,選手們仿佛進入了一場有關漢字的「時空之旅」,邂逅了漢字的「前世今生」。

一幕幕展廳,一片片甲骨,一行行文字,都深深吸引著這群熱愛漢語的外國孩子,他們認真地聽著講解,仔細觀看每一件文物,增長了很多有關漢語的知識。

「我覺得這個博物館非常有意思,讓我更加了解了漢字的起源和發展。漢語真是太美妙了!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它。」阿富汗選手馬雲在參觀完博物館後,興奮地對大河網記者說。

殷墟遺址:選手們親身感受殷商文明

下午,選手們來到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實地參觀著名的甲骨文發掘地,感受幾千年前的殷商文明和厚重的中國文化。

殷墟,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在殷墟博物館內,選手們紛紛為保存完好的文物讚嘆。館內的出土文物包括青銅器、陶器、玉器等,立即吸引了這群遠道而來的孩子,他們仔細聆聽講解員的講解,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

走出博物館,經過車馬坑遺址,大家紛紛拍照留念。最後,選手們來到殷墟婦好墓,這是一座殷代王室墓,參考甲骨卜辭中的有關記載,墓的主人婦好是殷王武丁的配偶,是華夏最早的巾幗英雄。墓中出土了大量玉器、石器等文物,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的選手們看得津津有味,流連忘返。

來自賴索托的選手夏天一直緊跟講解員的腳步,仔細聆聽著她對每一個文物的講解。「我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非常感興趣,今天的參觀我覺得很有意義,我的收穫非常大,我更加熱愛漢語和中國了!」夏天對大河網記者說。

相關焦點

  • 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漢語橋」選手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0月29日,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選手的遊學之旅來到安陽,先後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通過實地的親身感受,選手們對中國漢字不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更是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 走進松陽茶葉博物館 帶你了解一片葉子的前世今生
    4月22日,正值周末,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走進松陽茶葉博物館,一睹松陽茶的前世今生,品嘗這精彩紛呈的茶文化大餐。松陽是「浙江生態綠茶第一縣」「中國綠茶集散地」和中國綠茶價格指數發布地,全縣40%人口從事茶產業、50%農民收入來自茶產業、60%農業產值來源於茶產業。為何松陽與茶結緣?松陽的茶文化又有什麼特點?走進松陽茶葉博物館,就可以了解松陽茶香背後的文化和故事啦。
  • 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追溯漢字的前世今生,帶孩子領略漢字之美
    教孩子學漢字,一直是父母和老師們比較頭疼的事。那些複雜的筆劃,讓我們不知從何說起。由於最近比較閒,為了幫孩子早日走進文學的殿堂,我打開了一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打算從文字開始。「胡說」到底是誰在說?「小蠻腰」到底是誰的腰?
  • 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探索漢字的前世今生,帶孩子領略漢字之美
    教孩子學漢字,一直是父母和老師們比較頭疼的事。那些複雜的筆劃,讓我們不知從何說起。由於最近比較閒,為了幫孩子早日走進文學的殿堂,我打開了一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打算從文字開始。「胡說」到底是誰在說?「小蠻腰」到底是誰的腰?「君子一言」為什麼是「駟馬」難追,不是五馬、六馬呢?
  • 「漢語橋」30強衝關團對戰主播團 搓起「漢字麻將」
    20日,第十五屆「漢語橋」30強對抗賽在長沙開賽,30強選手組成的衝關團進行了「我是漢語王」積分賽,隨後,衝關團與15位中國主播組成的主播團展開了「中外對對碰」,不僅玩起了拼字遊戲,還現場打起了「漢字麻將」,展開「終極對決」。   「我是漢語王」環節,開場選手們就迎來了「魔舅」題。
  • 走進中國鐵皮石斛博物館 探秘「人間仙草」前世今生
    2020年6月6日,第六屆中國森山文化節在義烏森山健康小鎮盛大舉行,作為本屆森山文化節的重頭戲,我國首座鐵皮石斛專題博物館——中國鐵皮石斛博物館暨森山健康小鎮浙江院士之家院士館也於當天正式開館。
  • 加拿大選手榮獲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全球總冠軍
    而「漢語橋」也正是這樣一個舞臺,在這裡,來自世界各國、各民族的選手用中文交流溝通。正如泰國選手李興盛曾說「漢語是一盞明燈,它把來自世界各國的我們聯繫到了一起,求同存異,用同一種語言表達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選手們對於中華文化的學習從不浮於表面,而是深入內裡。馬洛曾說:「漢字,作為中國話的精髓,是非常有內涵,充滿故事並且很有趣的一種文字。」
  • IN視頻|這座博物館藏著印刷術的「前世今生」
    印刷,將文字、圖像等附著於某物,對於世界文化的古今傳承無疑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今天,【打卡龍崗博物館】系列推出第三期,我們到深圳市畢昇印刷文化博物館,一起追溯印刷術的「前世今生」。這裡是我國首家民辦印刷文化博物館。深圳市畢昇印刷文化博物館位於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力嘉路109號,在力嘉文化產業園內。
  • 前世不相欠,今生不相見,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你遇見的人,都是有原因的,今生遇見的人,都是前世種下的因;今生有緣無分的人,其實是下輩子的情分。緣深緣淺,靠珍惜,你越珍惜,付出越多,欠下的情債就越多,然後就得到了感情的回報,享受到了愛情的幸福。一個什麼都不願付出的人,做了一輩子的「鐵公雞」,就別指望誰來愛你了。
  • 走進全球最受歡迎的五大博物館!用文物的前世今生喚醒我們對歷史的...
    大家喜歡逛博物館嗎?博物館可是記錄著世界歷史的種種片段,通過它可以最快了解人類文明前世今生。進入不同的博物館,仿佛穿越到不同的時空,千年前的時代產物就在眼前。而這些頂級博物館,鎮館之寶又都有哪些藏品呢?
  • 第十六屆「漢語橋」決賽開戰 德國選手拿到首個總決賽「入場券」
    第十六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決賽第一場開賽。德國選手何本德突破重圍,獲得歐洲洲冠軍,成為首個拿到總決賽「入場券」的選手。比賽現場。歐洲組獲獎選手們。紅網長沙7月26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陳美淇 通訊員 權博 蘭雀)7月25日,第十六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決賽第一場,在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漢語言文化傳播基地開賽,德國選手何本德突破重圍,獲得歐洲洲冠軍,成為首個拿到總決賽「入場券」的選手。今年的決賽以洲為單位進行比賽,分為「一字衝關賽」和「行令挑戰賽」兩個環節。
  • 「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30強出爐:追夢中文 不負韶華
    作為奧地利賽區的參賽選手,今年17歲的公孫妮可因自小常聽到和中文相關的故事,便對遙遠的中國十分好奇。帶著這份好奇,她走進了中文世界。「學習中文幫我打開了一扇新的門。雖然中國離我那麼遠,但自從我開始學中文,語言交流跨越了地理距離,我結識了很多新朋友,也可以通過中文影視作品、中文書等更深入地了解中國。」 讓公孫妮可感到幸運的是,在她如今就讀的學校,可以學習中文。
  • 第十八屆「漢語橋」決賽火熱開啟 全球30強玩轉「漢字九宮格」
    第十八屆「漢語橋」決賽火熱開啟 全球30強玩轉「漢字九宮格」 2019供圖   中新網長沙8月2日電 (唐小晴 吳嘉玲 蘇芷妍)8月1日,第十八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決賽第一場在長沙開啟,來自五大洲的30位晉級選手在舞臺上展開精彩激烈的漢語比拼。30強選手正在挑戰。
  • 追溯漢字印刷體的「前世今生」——「活字生香」文化藝術展在上海...
    新華社上海7月25日電 題:追溯漢字印刷體的「前世今生」——「活字生香」文化藝術展在上海舉行新華社記者黃揚、許曉青、任垚媞「漢字的印刷字體要有共性,尤其重心一致特別重要。24日起,「活字生香」活字文化藝術全國巡展在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舉辦。展覽以集中華傳統書法筆畫精華的「永」字等為例,介紹了中國印刷漢字傳承發展的歷史沿革,同時陳列展出一批珍貴文物和文獻,包括老一輩字體設計師的設計原稿。
  • 西北師大助力海外華文教育 「雲課堂」解漢字「前世今生」
    劉玉桃 攝西北師大助力海外華文教育 「雲課堂」解漢字「前世今生」中新網蘭州6月11日電 (記者 劉玉桃)「中國有句俗語叫『字如其人』,字是人的第二門面。能寫一手好字,無疑是筆寶貴的財富。」西北師範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講師侯宇說。
  • 漢語拼音的「前世今生」
    它不止在中國內地的基礎教育中全面使用,更在海外漢語使用地區和場所(如東南亞、各國唐人街)廣泛流通,是目前世界通用的漢字拉丁字母轉寫方案。漢語拼音今天有如此的影響力,但其實它的出世不過一個甲子而已,漢語拼音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它是如何在眾多方案中脫穎而出的?本文將為您簡單分析。
  • 新疆獨庫公路博物館:展現英雄之路的前世今生
    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14日電 題:新疆獨庫公路博物館:展現英雄之路的前世今生新華社記者顧煜在新疆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一座以公路命名的博物館——獨庫公路博物館剛開館兩天就引來遊人不斷獨庫公路北起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南至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縱貫天山,全長約560公裡,經過築路官兵十年奮戰建成,有168名官兵為這條路獻出寶貴生命,是中國公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1983年9月建成通車後,南北疆路程由原來的1000多公裡縮短了近一半。展現獨庫公路前世今生的博物館,從2018年開始修建。
  • 「漢語橋」「中文十級」選手「雲上對決」 康輝出題難不倒外國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朱迅 節目組供圖「漢語橋」評委(從左至右:王雪純、趙楊、樂琦) 節目組供圖「漢語橋」歐洲突圍賽六強齊聚「雲端」 節目組供圖 中華美食暗藏「玄機」 選手對答如流堪稱「中國通」「漢語橋」歐洲突圍賽六國選手與現場互動 節目組供圖從美食,到背後蘊含的語言文化知識,選手們都表現出對中國深深的了解。
  • 「漢語橋」選手們的最美「漢語夢」 期待到中國讀清華大學
    參加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的選手對此有自己的回答。在10月23日進行「過橋賽」的演講環節,來自五大洲的外國中學生選手們時不時的妙語連珠,引來陣陣掌聲。他們中有的活潑,有的幽默,有的喜歡中國歷史,有的喜歡中國文化,有的喜歡中國的科技發展,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熱愛漢語,心中有一個最美的「漢語夢」。
  • 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項目開工
    5月20日,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項目工程全面開工,工人開始整地、運輸物料進場。  據了解,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佔地175畝,在一期規劃邊界的基礎上,向北擴建178.7米,向東、向西各擴建95.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