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視頻|這座博物館藏著印刷術的「前世今生」

2020-12-22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7月27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云云  武媛媛)當下,人們讀書看報或閱覽其他印刷作品時,大抵已很難想像,在過去物資匱乏、技術初萌的年代,先輩們是如何將字、文與實物相連,以供讀看及流傳。印刷,將文字、圖像等附著於某物,對於世界文化的古今傳承無疑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今天,【打卡龍崗博物館】系列推出第三期,我們到深圳畢昇印刷文化博物館,一起追溯印刷術的「前世今生」。

位於龍崗區橫崗街道力嘉路109號的深圳市畢昇印刷文化博物館。

這裡是我國首家民辦印刷文化博物館。

深圳畢昇印刷文化博物館位於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力嘉路109號,在力嘉文化產業園內。該館常設中華印刷之光展覽,是我國除中國印刷博物館之外開設的第二家印刷歷史展覽館,也是我國首家民辦印刷文化博物館。

博物館內部

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再到如今的雷射排照技術,載體也從甲骨、石、葉、土等到紙張,中國印刷歷史源遠流長。深圳畢昇印刷文化博物館以中國印刷技術發展史上三個裡程牌-----雕版印刷術的發明、活字印刷術的首創、漢字信息處理雷射照排技術的重大突破為重點,以圖像、實物、仿製品及動畫等形式濃縮、系統地再現了我國印刷術起源、發明、發展過程。

世界第一臺印刷機是什麼樣子的?線裝書的線是怎麼裝上去的?紙又是怎麼造出來的?該館古、近代設備展示區內,一臺臺頗有年代的印刷裝訂機器,仿佛可瞬間把觀者拉回到過去。先輩們用智慧和才華灌注的精密儀器讓人嘖嘖稱奇。

德國古登堡發明的木製螺旋驅動印刷機。

在這裡,觀眾不僅可以參觀學習不同時代印刷相關知識,還可以進行相關互動體驗。除了古登堡印刷機和手搬架可進行互動體驗外,還可感受非物質文化的魅力,體驗者還可通過打槽、抄紙、烘紙、揭紙等工序步驟,親自動手體驗千年古法造紙傳承的民間技藝,做出一張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紋理的紙。

傳統造紙術體驗區

蘸墨、塗墨、鋪紙、壓緊、揭紙,一首通過活字印刷術印出來的唐詩《登鸛雀樓》就躍然紙上。現場,市民還可以自己動手體驗一把活字印刷,做一名印刷「精工匠」。

此外,該館還設置了天津楊柳青年畫、揚州雕版印刷、楊家埠年畫、浙江瑞安木活字印刷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觀展者可在現場領略印刷術在當下的傳承。

畢昇泥活字工藝模型

【遊覽指南

深圳畢昇印刷文化博物館

地址:龍崗區橫崗街道力嘉路109號

開放時間:9:00-12:00,14:00-17:00

交通指引:地鐵/龍崗線塘坑站下

公交/309、351、651、812、M359、M295、M268、M309、M378、M386、深惠3A線,力嘉工區站臺

諮詢電話:0755-33295678

門票:免費

甲骨文

寫在貝樹葉子上的經文,起源於古印度。

古代海報和會子印刷

清代木活字

古代印刷工具

熹平石經。開刻於東漢熹平四年,由蔡邕等書寫,為典型東漢隸書。碑刻成後立於洛陽太學門前,供人們閱讀、校和傳抄。

大小不一的字塊

設備展示區

非遺展區

撿字架。一副字架約可儲存常用字二千字

王禎發明的輪盤檢字法。用木材做成兩個大輪盤,一個叫韻輪,一個叫雜字輪。排版的時候,一個人按原稿念,一個人坐在兩個輪架中間,轉動韻輪或雜字輪揀字,非常方便。

活字印刷體驗區

造紙體驗區

相關焦點

  • 新疆獨庫公路博物館:展現英雄之路的前世今生
    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14日電 題:新疆獨庫公路博物館:展現英雄之路的前世今生新華社記者顧煜在新疆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一座以公路命名的博物館——獨庫公路博物館剛開館兩天就引來遊人不斷獨庫公路北起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南至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縱貫天山,全長約560公裡,經過築路官兵十年奮戰建成,有168名官兵為這條路獻出寶貴生命,是中國公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1983年9月建成通車後,南北疆路程由原來的1000多公裡縮短了近一半。展現獨庫公路前世今生的博物館,從2018年開始修建。
  • 走進中國鐵皮石斛博物館 探秘「人間仙草」前世今生
    中國鐵皮石斛博物館位於森山中國鐵皮石斛地理公園內,主場館總面積6000多平方米,由序廳、溯源求真廳、應際而生廳、生花結實廳、院士館、國草館、鐵皮石斛組培科技中心以及森山智創空間等區域組成,是目前我國第一座鐵皮石斛專題博物館,集收藏、保護、科研、科普、教育、情境體驗等功能為一體。
  • 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 「漢語橋」選手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0月29日,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選手的遊學之旅來到安陽,先後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通過實地的親身感受,選手們對中國漢字不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 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漢語橋」選手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0月29日,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選手的遊學之旅來到安陽,先後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通過實地的親身感受,選手們對中國漢字不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更是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 【看展】來巴渝民俗博物館看黑釉陶瓷的前世今生
    【看展】來巴渝民俗博物館看黑釉陶瓷的前世今生 2020-08-02 0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松陽茶葉博物館 帶你了解一片葉子的前世今生
    松陽茶葉博物館 「這裡有茶香,更有茶文化!」4月22日,正值周末,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走進松陽茶葉博物館,一睹松陽茶的前世今生,品嘗這精彩紛呈的茶文化大餐。松陽是「浙江生態綠茶第一縣」「中國綠茶集散地」和中國綠茶價格指數發布地,全縣40%人口從事茶產業、50%農民收入來自茶產業、60%農業產值來源於茶產業。為何松陽與茶結緣?松陽的茶文化又有什麼特點?走進松陽茶葉博物館,就可以了解松陽茶香背後的文化和故事啦。
  • 探訪福州鄉村博物館:老物件演繹鄉村「前世今生」
    StartStopStartStop建新臺嶼鄉村博物館裡,各種鄉村老物件琳琅滿目。張斌 攝7月16日,位於福州市倉山區陳祺厝的福州首個鄉村博物館——建新臺嶼鄉村博物館,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參觀。在這裡,不僅可以看到各種鄉村的老物件,也可以通過圖文、實物了解當地四大傳統優勢產業,還可縱覽當地的歷史沿革、風土特產、名人志士等,鄉村的「前世今生」在這裡生動演繹。各種老物件述說著過往的鄉村時光。
  • 去看明城牆600年「前世今生」
    今年7月3日,是明孝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6周年的紀念日,明孝陵博物館推出了《匠心鑄造——南京明城牆故事展》,講述許多鮮為人知的精彩故事和動人傳說,帶你解密這座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前世今生」。
  • 土耳其博覽 | 聖索菲亞博物館的前世今生和不確定的未來
    作為教堂拜佔庭歷史學家(提奧非恩斯Theophanes、尼克坡羅斯Nikephoros、語法專家利恩Leon)等人認為:哈吉亞·索菲亞教堂的第一座建築建於康斯坦求斯(Constantius)一世(公元324-337年)統治期間。這是一座木頂長方形建築,在一次叛亂中被毀。目前這種結構已經失傳。
  • 「馬爺」新作大侃文物前世今生 馬未都:講國寶故事就是在講歷史
    其中不光講述了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還講述了馬未都在收藏圈、文物老饕們之間打聽到的各種趣聞。用馬爺的話說就是:「用文物講述歷史,是了解歷史的一種特殊欣賞方式。」馬未都力圖詳細講述這些國寶的前世今生,深挖這些國寶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為什麼要講國寶故事?馬未都說,講國寶故事其實就是在講述歷史。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歷代王朝的更迭,流傳下來不計其數的奇珍異寶。這些奇珍異寶凝聚了一代工匠的智慧和汗水,同時也匯集了那個時代的藝術審美、生活故事與人文精神。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世界裡,人生在世是否真的會有前世與今生。每一個人都在猜想,都在找答案。如果真的有前世,就會想到有沒有來世。前世與今生如果真的還有今生,那麼今生無法報答的恩情等到來世再報 。人世間是如此美好,今生修來的福分是前世的因果。好人必有好報。前世的因果,決定了今生的命運。
  • 走進全球最受歡迎的五大博物館!用文物的前世今生喚醒我們對歷史的...
    大家喜歡逛博物館嗎?博物館可是記錄著世界歷史的種種片段,通過它可以最快了解人類文明前世今生。進入不同的博物館,仿佛穿越到不同的時空,千年前的時代產物就在眼前。而這些頂級博物館,鎮館之寶又都有哪些藏品呢?
  •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 2019-02-17 03:56:45參與互動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看「活字」的前世今生
    千年傳承讓漢字這一神奇的方塊字既古老又年輕。從北宋畢昇發明的泥活字,到如今通過電腦實現雷射照排技術,黑、宋、仿、楷等字體「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成為如今的民族文化遺產。「活字生香」展現場7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活字生香」活字文化藝術全國巡展將於24日在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開幕。
  • 走入西安碑林博物館:尋找碑林前世今生
    今天讓我們走入碑林博物館,尋找碑林的前世今生。西安碑林因碑石林立而得名。始建於北宋哲元祐二年(1087年),距今已有九百二十餘年的歷史了,這裡陳列著從漢至明清各個時代的碑石、墓誌3000多方,是我國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
  • 縱觀中華印刷術發展,再現上海印刷工業,印刷博物館絕對值得一看
    上海印刷博物館由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建立,於1998年落成。是首批上海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館之一,上海工業旅遊博物館之一,展館面積近1000平方米,分為《印刷術的起源、發展與外傳》、《近代印刷術的傳入與發展》、《上海印刷工業》、《印刷體驗》與《印刷精品展示》5個部分。
  • 【體驗鎳都別樣風採】走進金昌花文化博覽館 聆聽百花的前世今生
    每日甘肅網金昌7月22日訊(記者韋德佔實習生王靜琪)今天上午,「相約花海探秘驪靬,體驗鎳都別樣風採——2017全國網絡媒體、網絡大V金昌行」一行走進金昌花文化博覽館,聆聽花的前世今生。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輪迴的實證:貝滿中學老師的前世今生
    左邊是前世照片,曾經女校的訓導主任,據說訓學生很厲害,這輩子也是得理不饒人;右邊是今生照片,與我單位有密切關係的一個朋友。左邊是前世照片,還是個名人,康有為的外孫女--羅儀鳳,在女校當英文老師;右邊今生照片,成普通人了,某部門核心員工。這世跑到自己前世的墓前轉了轉,不過貌似也沒得到啥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