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世,6周完成傳世小說創作

2020-12-1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

據報導,《阿甘正傳》的原著小說作者、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去世,享年77歲。關於其死因尚未公布。

溫斯頓·格魯姆於1944年出生於美國首都華盛頓DC,在阿拉巴馬州長大。他自1978年開始寫作,先後發表過7部作品。包括頗受好評的越戰小說《緬懷好時光》,以及得獎的《逝夏》。溫斯頓·格魯姆的傳記作品《與敵人對談》曾獲普立茲獎提名,《光榮的壽衣》描述了美國南北戰爭中最後一場大戰役的歷史,寫作涉及領域十分廣泛。

溫斯頓·格魯姆最受關注的當屬《阿甘正傳》,這部小說於1986年出版,後被改編成同名電影於1994年上映。電影《阿甘正傳》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電影版《阿甘正傳》和原著有不少不同之處,最重要的是刪掉了書中阿甘患有「學者綜合症」(俗稱的「白痴天才」,比如「雨人」)的情節,讓阿甘更加「正常化」了。溫斯頓此前曾在訪談中表示,《阿甘正傳》的小說靈感來源與他父親給他講過的、關於鄰居家小孩兒的故事,那個小孩就是患有學者綜合症,溫斯頓在6周之內寫完了這部小說。

《阿甘正傳》的電影劇本改過好幾版,但其中有一點保留了下來,就是阿甘對於自己人生的回顧性旁白。其中經典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麼味道」流傳甚廣。

電影的知名度幫助溫斯頓·格魯姆的原著小說賣出了170萬冊。後來溫斯頓·格魯姆還寫作了《阿甘正傳》的續作小說《阿甘後傳》(Gump & Co.)。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原著小說作者去世享年77歲
    時光網訊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6座奧斯卡小金人的影史經典之作《阿甘正傳》,其原著小說作者溫斯頓·格魯姆在美國阿拉巴馬州逝世,享年77歲,更多關於死因的細節並未公布。
  • 《阿甘正傳》原著作者溫斯頓·格魯姆去世
    據外媒報導,知名電影《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 Groom)去世,享年77歲,他的死因等細節尚未得到證實。根據《阿甘正傳》改編的同名電影由湯姆·漢克斯主演,在1995年奧斯卡頒獎禮上斬獲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在內的6項大獎。
  • 《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世 網友:謝謝你帶來的經典
    電影《阿甘正傳》(Forrest Gump)的原著作者——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Groom)於當地時間9月16日晚去世,享年77歲。死因等細節尚未得到證實。其家鄉阿拉巴馬州州長凱•艾維(KayIvey)在推特上發布了有關格魯姆逝世的消息,稱他是該州「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
  • 知名電影《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世 享年77歲
    網易娛樂9月18日報導 9月18日,據外國媒體報導,知名電影《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 Groom)去世,享年77歲,他的死因等細節尚未得到證實。格魯姆的小說中《阿甘正傳》賣出了170萬本,還創作了《消逝的夏日》《Better Times Than These》《Gone the Sun》《El Paso》等,他也寫過不少非虛構書,大多是關於美國軍隊歷史。
  • 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去世,著名影片《阿甘正傳》改編自其小說
    {"title":"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去世,著名影片《阿甘正傳》改編自其小說", "url":"https://www.cqcb.com/entertainment/2020-09-18/3007439.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
  • 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世!還記得阿甘腳下那雙經典的球鞋麼?
    中國小康網訊 據外媒,知名電影《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 Groom)去世,享年77歲,他的死因等細節尚未得到證實。格魯姆的小說中《阿甘正傳》賣出了170萬本。這是電影《阿甘正傳》的經典臺詞。影片開頭,阿甘在對旁邊的人複述這句話時,剛剛跑完長跑,除了泥濘的西服,人們印象最深的是他腳下那雙跑鞋。實際上,足下之物就是這麼神奇,因為機緣巧合,也會成為文化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下面就為大家盤點那些被寫入文化史的經典鞋款。
  • 溫斯頓·格魯姆去世,享年77歲,他寫的《阿甘正傳》成為一代經典
    美國著名作家《阿甘正傳》的作者溫斯頓格魯姆去世,享年77歲,對於格魯姆的具體死因目前媒體還沒有對外公布,消息一出,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的讀者都紛紛發文悼念。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可以具有持久強大的生命力,在那個時期的美國《阿甘正傳》給太多處於人生低潮的人帶來力量和勇氣,這部作品不僅是一個勵志故事更蘊含了濃厚的時代色彩。
  • 《阿甘正傳》小說與電影的反差:時代賦予的命運與自己掌控的命運
    《阿甘正傳》小說在改編為電影之前只賣了3萬冊,被電影帶火了以後成了暢銷書,但卻被電影擋住了諷刺的尖刺,塗上溫情的黃油。小說作者溫斯頓·格魯姆是一位有名的歷史學家,確切地說他應該是戰爭歷史學家,參加過越戰,他的小說是能夠讓讀者「看到」的敘事方式,所以好萊塢很喜歡。
  • 這些小說改編的電影備受好評,卻被它們的原著作者嗤之以鼻
    溫斯頓·葛魯姆(Winston Groom):《阿甘正傳》(Forrest Gump)改編電影:《阿甘正傳》1994年的電影《阿甘正傳》,由虛構角色的傳記故事,以溫馨與諷刺並俱的角度,帶領觀眾回顧了美國近代史
  • 書與影:《阿甘正傳》
    看到這句話,你是否以為這是在對電影《阿甘正傳》那句知名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糖」的解構和化用?然而這句話卻是原著小說的開頭。原先我總以為改編總是要沿著原著的脈絡,所以往往也總是有和原著相同的氣質,但是在我最近讀了這部小說之後卻驚訝的發現小說和電影間的反差卻相當之大。
  • 電影《阿甘正傳》教給我們的質樸品格
    由於種種機緣巧合和英語授課教授們的悉心引導,秀才選定了多部英文原著電影劇本作為口語訓練的素材。《阿甘正傳》便是第一部,當時秀才對著筆記本電腦上播放的電影字幕,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用鍵盤敲下了一整套電影劇本的臺詞,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是滿手留香,大腦興奮,壯懷不已的感動。秀才不能說此部電影徹底扭轉了自己的一生,但是卻可以堅定的說此部作品對秀才以後的人生經歷和職場生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阿甘正傳》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這個「傻子」感動了全世界?
    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阿甘正傳》,正是為大家講述了一個關於成功的故事。《阿甘正傳》是美國作家溫斯頓·葛魯姆創作的長篇小說。對於這部作品,想必我們都不太陌生。小說翻拍的電影,早就廣為流傳,成為勵志電影的標誌性代表作。
  • 電影版的阿甘正傳不為人知的劇情下透露的諷刺是相同的
    哈嘍大家好,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阿甘正傳》這本書吧,沒錯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本小說,這本小說由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創作的一本帶有嚴重諷刺味的長篇小說。而在1993年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同名電影《阿甘正傳》就是據此改編而成,於1994年7月份上映,該片的上映引起了一片譁然。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看原著在電影版縮減下,那些沒有引人注目的事情到底諷刺的是什麼?
  • 邊聽邊讀學英語:阿甘正傳
    聽邊讀學英語:阿甘正傳      文學名著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至高無上,尤其在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出爐之際
  • 時隔多年我終於明白《阿甘正傳》為什麼可以打敗《肖申克的救贖》
    在西方電影陣營有並稱一時瑜亮的《阿甘正傳》與《肖申克的救贖》;昆汀拿下金棕櫚的作品《低俗小說》;讓人們審視大叔魅力的《這個殺手不太冷》;影史巔峰戰爭片之一《辛德勒的名單》;甚至讓金
  • 印度版《阿甘正傳》,國寶阿米爾·汗主演,12月缺席的好電影
    它就是印度版《阿甘正傳》——《阿辛正傳》。2019年3月,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在慶祝自己54歲生日時,宣布他將主演印度版《阿甘正傳》,電影名暫定為《阿辛正傳》。上映於1994年的電影《阿甘正傳》,擊敗《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狂攬第67屆奧斯卡4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享譽全球,給無數人勵志。至今在豆瓣上保持著9.5的高分,雄踞豆瓣Top250第3名,是當之無愧的高口碑影片。
  • 《玩家一號》確定新作曲 《阿甘正傳》作曲接手
    《玩家一號》確定新作曲 《阿甘正傳》作曲接手 時間:2017.07.1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美國影片《阿甘正傳》,回味經典,講述反省與回歸!
    在1995年第67屆奧斯卡獎的激烈角逐中,影片《阿甘正傳》這部影片脫穎而出,一舉奪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等6項大獎,除了奧斯卡小金人,導演羅伯特,澤梅基斯還摘得金球獎最佳導演獎和美國導演協會最佳導演獎。這部影片改編自溫斯頓·格魯姆的同名政治諷刺小說,摒棄了原著的荒誕色彩和諷刺意味,增添了一種溫情和勵志的氣息。
  • 《阿甘正傳》:它曾打敗《低俗小說》,教會了我們這三個道理
    這句經典名言出自電影《阿甘正傳》。這部1994年上映的電影,在那一年參加奧斯卡評選時,一舉打敗了《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低俗小說》等三大神作,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男主角獎,以及13項提名和6項大獎。
  • 五十部經典電影之一,《阿甘正傳》小說版
    《阿甘正傳》就是這一時期反智電影的代表作,它根據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通過對一個智商為75的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以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現。它使美國人重新審視國家和個人的過去,重新反省美國人的本質。